❶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设计有哪些题目可以参考
tx027数字通信系统数据纠检错方法研究tx028WCDMA移动通信中功率控制的研究与仿真tx029无线网络优化研究tx030移动通信的切换技术的研究tx031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tx032基于GSM模块的车载防盗系统设计 tx033基于GSM短信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tx034电信运营商收入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tx035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tx036FDM通信系统基带数据tx037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tx038基于连续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语音识别tx039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GPRS短消息接收的开发和实现tx040基于ARQ的数字通信系统纠检错方法tx041数字通信系统数据帧同步设计及可靠性研究tx042GSM扩容工程网络规划设计tx043WCDMA的网络规划及优化tx044WCDMA移动通信中功率控制的研究与仿真tx045可接收数字广播节目的CDMA移动终端的软件设计tx046可接收数字广播节目的GSM移动终端的硬件设计tx047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仿真tx048基于小波变换及其在信号和图象处理中的应用研究tx049小波变换及其在信号和图象处理中的应用研究tx050小灵通基站的开关电源设计tx051数字通信系统数据纠检错方法研究更多最新最全的通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http://www.56doc.com/electron/communication/
❷ WCDMA网络优化中直放站的应用
作为一种实现无线覆盖的辅助技术手段,直放站可以利用较少的投资、较短的周期,迅速扩大无线覆盖范围,解决盲区覆盖问题,因此在移动通信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放站的设计、维护和优化工作直接关系到直放站的覆盖区域以及相邻区域的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
1、CDMA直放站常见问题分析
由于直放站设备本身的局限性及无线环境的复杂性,直放站在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无线直放站反映的问题更多。直放站在网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干扰、接入和切换问题,导致接入成功率低,切换成功率低,掉话现象严重。
1.1 干扰问题
直放站在应用中主要面临的是干扰问题。由于直放站是对网络中一个扇区信号的放大,必然对网络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信号和干扰的分布,因此直放站的规划应该纳入整网中考虑。
对于光纤直放站,由于直接从基站耦合信号,不会引入其他无用信号,所以在规划中主要考虑目标覆盖区同周围基站的信号配合与交叠,避免干扰问题。对于无线直放站,由于空中信号的多样性,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干扰信号,因此,在城市中尽量不采用无线直放站,在必须采用无线直放站的地方,尽量采用移频直放站。只有在施主信号比较纯净的区域才能采用无线直放站。在采用无线直放站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隔离要求,保证信号的正常发射和接收。
1.2 接入问题
在直放站覆盖区,经常会碰到接入方面的问题,如接入成功率低、接入时间长或接入不成功等现象。接入问题主要是由3方面因素引起的。
●干扰问题:在直放站周围可能存在信号干扰,需要对施主信号或直放站及周边基站信号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干扰信号。
●直放站增益设置问题:直放站增益设置不当,使得覆盖或基站灵敏度不能达到要求,需要根据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增益设置调整。
●系统参数设置问题:在直放站的应用场景中,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对系统参数尤其是搜索窗等参数进行调整;在接入过程中,直放站主要受反向接入搜索窗的影响。
1.3 切换问题
切换不成功或切换迟缓也是在直放站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切换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
●邻区搜索窗设置问题:如果搜索窗设置得太小,那么可能无法搜索到邻区;如果搜索窗设置得太大,那么搜索时间变长,可能导致切换过程过缓或无法切换。
●Pilot_inc设置问题:根据各厂家实现方式的不同,Pilot_inc的设置可能会影响到PN的判决,从而影响切换。
2、直放站维护与优化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直放站的使用会改变施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增加无线信号传播的路径,产生导频混淆、导频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维护与优化工作中需要调整相应的基站参数,通过反复地调整和测试,使系统达到最优状态。
针对CDMA直放站应用中容易出现的干扰、接入和切换等问题,通过对CDMA网络直放站长期地维护和总结,笔者提出在日常优化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
2.1 施主基站邻区列表改变
直放站的引入改变了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可能会引起相邻小区的邻区关系变化。如果邻区漏配,将导致切换失败率上升、掉话率上升,影响用户感知。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应该结合路测数据对施主基站及直放站相邻基站的邻区关系进行检查。
2.2 施主基站RSSI异常,指标恶化
直放站的引入会不可避免地对施主基站接收灵敏度、接入和切换等性能造成影响。因此,若在日常维护中发现施主基站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异常,接入、切换等无线性能恶化,则需要进行如下检查。
●进行干扰源的检查,若存在较强干扰,则应该考虑规避干扰或更换站址。
●调整直放站参数,尽量降低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上行干扰。直放站的使用可能引起上行噪声增大,导致基站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恶化,从而引起上行链路覆盖范围的收缩,施主基站指标恶化。
●通过调整直放站增益,将其对施主基站底噪的抬升控制在2 dB以内,尽量减少对施主基站接收灵敏度的影响。
●建议保留6 dB左右的增益和输出功率余量,增益余量不足会引发直放站自激,功率余量不足会使直放站过载。
●控制上下行增益差在5 dB以内,保证正反向链路的平衡,避免影响开环功率控制和接入性能。
2.3 网络导频混淆和导频污染
引起导频混淆和导频污染的原因大多是网络规划不当,也不排除个别站点天线受到风等自然因素影响发生倾斜,偏离了目标覆盖区域等因素。发现导频混淆和导频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直放站覆盖区域进行路测。针对导频混淆和导频污染有如下解决办法:
●由远及近调整基站或直放站天线,控制覆盖范围,消除或降低不该出现的导频;
●对于调整天线无法解决的区域,可通过调整基站导频配置或直放站下行增益来拉大主次导频间的差距;
●最强Pilot Ec/Io一次强Pilot Ec/Io>5 dB(建议只有一个大于-12 dB的导频信号)。
2.4 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选址和安装
合理选择无线直放站施主天线的安装位置,尽量保证施主天线位置只存在一个强导频。施主天线应选用窄波瓣的天线,同时应尽量对准施主基站的天线方向,保持与宿主基站的视距传输以避免导频污染。在施主天线安装位置,要求施主基站RSSI>-60 dB m。
收发隔离度是指CDMA信号从直放站前向输出端口至前向输入端口(或者从反向输出端口至反向输入端口)的链路衰减值(包括施主天线、重发天线增益和空间耦合损耗)。在选择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类型和安装位置时,应注意收发隔离度,以防止自激。收发隔离度应比直放站最大工作增益大10~15 dB。为达到隔离要求可采取以下措施:
●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采用背对背安装方式,当安装在铁塔上时,使用铁塔平台对天线进行隔离,当安装在楼房顶时,使用建筑物或通过增大天线水平距离进行隔离;
●如果两天线之间有隔离物,如楼顶的水箱、梯间等,安装时要避免两天线在同一侧;
●采用具有良好前后比的施主和重发天线提高隔离度;
●施主天线一般安装在重发天线下部,应具有良好的上旁瓣抑制能力,同时应准确利用天线主旁瓣之间的弱信号区域提高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的隔离度。
2.5 施主基站搜索窗的参数调整
直放站的引入会增加最大路径传播时延,这不仅影响到激活集、邻区集和剩余集对应的搜索窗等前向搜索性能,还可能影响到反向接入信道捕获窗口和反向业务信道搜索窗口等反向搜索性能。
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出现较大时延时,首先应该考虑采用较大的搜索窗以保证导频搜索的需要。当搜索窗设置过小时,可能会导致正常的多径信号无法被捕获,使有用信号能量降低,干扰增加,甚至导致掉话。搜索窗设置过大时,搜索效率降低,在密集市区对手机搜索性能的影响较大,在基站分布稀疏的区域,由于需要搜索的导频较少,所以影响稍小。
2.6 关注施主基站的话务统计
直放站的应用本身是不会增加容量的。当施主基站话务上升超过扩容门限时,如果是由直放站覆盖区域话务增长造成的,则应该考虑用基站替换直放站;如果是由施主小区覆盖区域话务增长造成的,则应该考虑更换直放站施主小区。
由于直放站是对施主基站信号的转发,所以无法提供新的容量,而直放站的引入在总体上增加了整个扇区的覆盖范围,因此,用户分布范围的扩展也会相应地带来所需功率的增加以及用户数的降低。
由于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底噪有影响,因此反向链路将需要更多的功率。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直放站反向链路净增益、直放站噪声系数等。
3、结束语
作为网络覆盖中的一种补充,直放站可以为运营商节省网络建设成本。由于直放站在网络中引入了干扰,所以必须做好直放站的日常维护及优化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真正实现建设精品网络的目标。
直放站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直放站作为公司在网络优化方面的核心产品之一,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放站的设计包括很多方面,从核心的射频性能和监控参数,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EMC 设计、降额设计、热设计、软件可靠性和机械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等),再到产品的成本分析设计,无论哪一方面都将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此,仅从其中最关键的一些因素上来分析直放站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在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地方。
从在通信网络中所起的作用来看,直放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放大从基站(下行)和移动台(上行)接收过来的有用信号,并将放大后的信号经天线(或其它耦合方式)发送出去。通过这一方式提高系统基站的覆盖能力。在这一放大过程中,要尽可能抑制随有用信号一起接收进来的干扰信号,同时也要避免产生新的干扰。也就是说,直放站的放大必须是有带宽限制的,同时还要保证直放站的放大是线性的。这是直放站很重要的两个特点。带宽的限制主要由双工器和中频滤波器来实现,而线性的要求则对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在实际的工程运用中,还要保证直放站的引入不会给通信系统叠加更多的噪声。
这就产生了直放站另一类很重要的模块——低噪声放大器。至此,可以看出直放站的基本模型中已经包含了四类核心模块:双工器(限制带宽)、低噪声放大器(限制噪声)、选频(带)模块(中频滤波)和线性功率放大器(线性放大)。
了解了直放站的基本组成,再来看影响和决定直放站性能的那些基本参量,就比较容易理解接受了。以WCDMA 直放站为例,衡量直放站的无线指标主要有:标称最大输出功率;自动电平控制(ALC);增益(最大增益、增益调节范围、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带内波动;噪声系数;频率误差及频率步进;传输时延;输入/输出驻波比;带外增益;杂散(频谱发射模板、杂散辐射);调制精度(误差矢量幅度EVM、峰值码域误差PCDE);输入互调;输出互调等。下面先简单分析一下这些指标主要都跟哪些模块的哪些参数有关,然后再详细说明各个指标的设计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一些相互制衡的关系。标称最大输出功率主要由线性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和双工器的插损决定,自动电平控制通常取决于功放的功率控制环路(低噪放也设计成有ALC 功能,但一般不应作为整机的ALC 来使用)。增益的设计包含很多方面,直放站射频通路上的所有组成单元都将影响到整体的增益。影响增益带内波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射频通路上各模块的带内波动外,各模块端口之间的匹配以及模块的EMC 性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从级联系统的噪声系数计算公式来看,直放站的噪声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只取决于低噪放模块之前的链路损耗和低噪放的噪声系数;但当低噪放的增益较低时,选频器和功放的噪声系数也会有很大的影响。频率误差主要由本振的参考晶振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决定,而频率步进则与本振锁相环的鉴相频率有关。传输时延反映了中频声表滤波器的时延特性。输入/输出驻波比跟双工器的输入/输出驻波比、低噪放的输入驻波比和线性功放的输出驻波比有关。带外增益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它主要由带内增益和选频器的带外抑制决定。影响杂散指标的因素很多,频谱发射模板主要取决于线性功放的ACPR 值,而杂散辐射则跟很多参数有关,比如说本振的泄漏、寄生杂谱、互调产物、谐波辐射等。影响调制精度指标的因素主要有频率误差和相位噪声,系统的自激(即使很微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输入互调指标对于选频直放站来说,基本上由中频声表滤波器之前的电路的三阶互调特性决定,而后面电路的线性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但对选带直放站来说,输入互调指标由整个链路所有模块的三阶互调(也可能是五阶互调)特性共同决定。
输出互调主要跟功放的输出端特性有关,在功放输出端接有环行器或隔离器的情况下,输出互调指标很容易实现。
从上面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指标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相互制约。比如说,最大增益会影响带外增益指标,频率误差会影响调制精度,噪声系数也会影响到杂散(噪声)。下面会对其中几个重要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相应设计方法的探讨。
1. 直放站的标称输出功率设计
直放站的设计首先要考虑运营商的需求。作为非消费类产品,直放站有很明确的目标客户,因此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算是量身定做。当然,这里指的只是产品的性能规格,而在实现方式上仍然可以很灵活。
对于WCDMA 直放站来说,其下行标称输出功率一般由运营商的需求指定,通常可分为微功率、小功率、中功率和大功率等几个档次。从目前主要的一些设备制造商的产品来看,功率等级主要包含有50mW 、200mW、2W、5W、10W和20W 等几个级别。相应地需要设计不同功率等级的下行线性功放。因此,直放站下行标称输出功率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相应输出功率等级的线性功放的设计。
而WCDMA 直放站上行标称输出功率的设计则主要由WCDMA 的话务量决定。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WCDMA 直放站上行输出功率设计的原则。
设WCDMA 基站NodeB 接收机BLER 为10-3 时Eb/No 要求为5dB,所以当基站下只有一个语音用户时,用户到基站的功率电平值PUE-NodeB为(为计算方便,未考虑其它干扰):
PUE-NodeB = KTB+NFNodeB+Eb/No- GP=-108+5+5-25=-123dBm
其中: KTB 为WCDMA 系统的热噪声,3.84MHz时为-108dBm;
NFNodeB为NodeB的噪声系数,假定为5dB;
GP为WCDMA系统的扩频增益,
当系统使用12.2kbps速率进行语音通信时,GP=Log(3.84M/12.2K)=25dB。即当基站只有一个语音用户时终端UE 的上行电平只要到达基站有-123dBm就可以满足通信要求。如果直放站到基站的综合路径损耗为95dB,那么此时直放站的上行输出功率为-123+95=-28dBm 。现在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来看看WCDMA 直放站的上行输出功率,条件如下:
基站导频功率PCPICH(导频功率占总功率按10%计):33dBm
直放站下行输入导频功率PCPICH-REP:-80dBm
基站到直放站的综合路径损耗LNodeB-REP:113dB
直放站上/下行增益GREP-UP/GREP-DN:90dB/90dB
无话务时直放站上行输出功率PREP-UP (此时相当于直放站输出自有上行热噪声NREP-UP):
PREP-UP =NREP-UP =KTB+NFREP-UP+GREP-UP=-108+5+90=-13dBm
假设此时基站由于话务量较高且受到较大的外干扰,UE到达基站的功率电平PUE-NodeB要为 -110dBm才能满足Eb/No为5的要求,那么此时
每用户从直放站上行输出电平PUE-REP要为:PUE-REP=PUE-NodeB +LNodeB-REP = -110+113=3dBm 。假定施主基站是一个三载波基站,直放站覆盖范围内最多时有30 个用户进行通信,那么此时直放站上行总输出功率电平PREP-UP/ 30 为:
PREP-UP/ 30 =NREP-UP + PUE-REP/ 30=10Log(1/101.3+30*100.3)=18dBm
而要使直放站达到18dBm 的上行输出功率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直放站与基站的路径损耗特别大;
2、话务量特别大或受到较大的干扰;
3、直放站覆盖范围内话务量也特别大。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条件的概率非常小,因此,WCDMA 直放站的上行额定输出功率做到20dBm 就足够任意类型WCDMA 直放站的上行输出要求了。
2. 直放站的增益设计
直放站的增益通常设计成跟直放站到基站的路径损耗相当的等级。当直放站覆盖的区域下行输入功率特别小(即直放站到基站的路径损耗特别大)的时候,直放站的增益不能变得很大,直放站的覆盖范围将会缩小。而当直放站覆盖的区域下行输入功率较大时,直放站应该可以适当控制其增益,即直放站要有增益调节的功能。
从整机的角度来看,直放站的增益设计也有诸多的限制。直放站的增益如果设计得过高,除了可能会引起链路的不稳定之外,对其它很多指标都会产生影响。
首先,当直放站到基站的路径损耗一定时,直放站的上行增益越高,直放站的噪声对基站噪声的影响就越大。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当直放站的上行增益跟直放站到基站的路径损耗相等,直放站的噪声系数跟基站接收机的噪声系数也相等时,直放站的热噪声叠加到基站输入端将导致基站的热噪声被抬高3dB。如果直放站的增益高于直放站到基站的路径损耗,那么直放站热噪声的影响会更大。此外,直放站增益过高会使直放站的输出底噪很高,而导致直放站的杂散高于指标要求。另外,在上面也提到了带外增益指标是跟带内增益有直接联系的,当带外抑制一定时,带内增益过高也会导致带外增益超出指标的要求。因此,直放站的增益设计并不是越高越好。当然,直放站的增益如果太低,那么实际运用中很可能直放站不能满功率输出,这会导致直放站的覆盖能力降低。所以,直放站的增益设计必须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直放站的增益设计除了从整机角度考虑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增益分配的问题,即如何把整机的增益分配到各个模块上面。上面提到直放站的射频通路上有四类核心模块,直放站的增益主要分配到这几个模块上。对双工器来说,其插损越小越好。因为无论其作为链路输入还是作为链路输出,其插损小都会给直放站的设计带来很大的便利。作为链路输入,小的插损会带来更好的整机噪声;而作为链路输出,小的插损会减轻线性功放输出功率的压力。选频(带)模块通常会做成零增益或负增益,这对选频(带)模块来说并不难实现,而且对整机来说也是一个较好的方案。增益分配的关键在低噪放和功放上面。从直放站整机噪声的角度来考虑,低噪放的增益越高越有利;而从混频器的线性角度来考虑,低噪放的增益不能设计得太高。因为对于同样的整机输入功率,低噪放的增益越高,低噪放的输出功率就越大,也就意味着选频模块的输入功率越大,位于选频模块输入端的混频器的线性压力就越大。从目前WCDMA 直放站的设计来看,选频模块的下变频器的线性是整机输入互调指标的瓶颈。因此,低噪放的增益设计必须根据整机噪声指标和输入互调指标来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案。
基于实际的工程应用,直放站的增益要有可调节的功能。这个可调节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动调节,这就是自动电平控制。在直放站的输入功率增大时,为了控制其输出功率不致超出范围,则要相应地减小直放站的增益。功放的自动电平控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当直放站的输入功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高于直放站设计之初的预测值时(即直放站覆盖区基站的下行信号较大),则需要人为地调小直放站的增益。这就是直放站增益的数控调节功能。一般直放站的增益数控调节范围都有20dB 以上,通常用5bit(1dB 步进)的数控衰减器来实现。在实际的直放站中,考虑其他一些因素(比如说噪声和线性等),增益调节需要用多级数控衰减器来实现。
❸ 求本科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急求,导师说至少8000字啊!
网络工程安全方面的很热门,之前也不懂,还是寝室给的莫’文网,专业的没话说
县域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
安徽省新网工程物流管理系统建设
基于移动Agent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CDMA基站建设与网络优化
密集城区综合建设解决方案研究
无线网络建设及运行优化技术
中国联通A省分公司项目管理研究
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方法的研究
基于挣值理论的成本管理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全过程成本控制体系在JM联通3G09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广州CZ有限公司融资方案设计
求解广义几何规划问题的两种全局优化方法
移动软交换MSC POOL组网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FTTX的工程设计与场景应用研究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工程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服务覆盖网络下基于Wardrop均衡的流量工程
甘肃联通城域光传送网络组网以及业务应用
甘肃联通酒泉地区WCDMA无线网络规划
基于RFID技术的猪肉安全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分形学理论在城市排水管网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CAN总线的PLC模块通信协议研究与实现
基于职业活动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培训教材的设计
室内环境下多系统多网络的共建共享研究
基于TD-SCDMA的室内覆盖系统及工程应用研究
哈尔滨移动GSM与GPRS无线网络优化方案研究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网络规划工具的研究和开发
电信行业应对专项任务项目化管理的IT系统实现
❹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
以下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无线 网络技术 论文三篇。
无线网络 技术论文一
试想一下,在有线网络时代,用户的活动范围受限于网线,无论到哪里必须要拖着长长的缆线,为寻找宽带接口而苦恼。为此,无线网络应运而生。和有线网络相比,虽然无线网络的带宽较小;相对目前的有限网络有较多的等待延迟;稳定性较差;无线接入设备的CPU、内存以及显示屏幕等资源有限等 缺陷。但无线网络可适应复杂的搭建环境,搭建简单,经济性价比强,并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人们摆脱网线的束缚,更便捷,更加自由的沟通。故自开发之初,就迅速抢占着市场。目前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上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大类:(1)系统内部互联/无限个域网(2)无线局域网(3)无限城域网/广域网。故本文就此介绍各类无线网络的的应用现状。
一、无限个域网(WPAN)
无线个域网主要采用IEEE802.15标准。无限个域网可以看成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特例。其覆盖半径只有几米。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语音通信网关、数据通信网关、信息电器互联与信息自动交换等。WPAN通常采用微微蜂窝或毫微微蜂窝结构。WPAN是当前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相应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主要包括蓝牙技术、IrDA、Home RF、超宽带技术和ZigBee技术等,具体介绍如下:
(一)蓝牙技术 是一种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基本网络结构是微微网。其优点在于低功耗、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集成电路简单,易于推广等。蓝牙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5GHz ISM频段,消除了国界的限制,可在短距离中互相连接,实现即插即用,在无线电环境非常嘈杂的环境下,其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在为3个使用短距离无线连接的通用应用领域提供支持,分别是数据和语音接入点、电缆替代和自组网络。
(二)IrDA技术 是目前几种技术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它采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介,支持各种速率的点对点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主要应用在嵌入式系统和设备中。
(三) Home RF 用于在家庭区域内,在PC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开放式工业标准。
(四)超宽带技术 是一种新技术,其概念类似于雷达,它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点将使它成为未来市场的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五)ZigBee技术 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限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
二、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主要采用IEEE802.11标准。通过利用空中的电磁波代替传统的缆线进行信息传输,可以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补充或代替。相比较而言,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优点,
(一)移动性:通信范围不在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 功能,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获取信息。
(二)灵活性: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灵活多样,可方便的增减、移动、修改设备。
(三)经济型:无线局域网可用于物理布线困难或不适合进行物理布线的地方,可将网络快速投入使用节省人缘费用。
它是目前发展最热的无线网络类型,具体应用非常广泛,应用方式也很多,但目前还只能用于不移动或慢速移动的用户或业务,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适合高速移动的无线局域网。按应用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固定基础设施的,一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无固定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又叫自组网络(Ad Hoc),其中最突出的是移动Ad Hoc网络,它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可在任意通信环境下迅速展开使用、能够对网络拓扑变化做出及时响应。是目前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一种组网技术。
三、无限广域网(WWAN)
无线广域网主要采用IEEE802.20标准。它更强调快速移动性,其连接能力可覆盖相当广泛的地理区域。但其信息速率通常不是很高,只有115kb/s。当前无线广域网多是移动电话及数据服务所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常用的有GSM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而3G、4G技术也都属于无限广域网技术。该技术是使得 笔记本 计算机或者其他的设备装置在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内可以在任何地方连接到互联网。
四、结束语
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网络不但在带宽、覆盖范围等技术上均取得了极大提升,同时在应用上,基于Wi-Fi无线应用也已从当初“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接入”服务转变成车载无线、无线语音、无线视频、无线校园、无线医疗、无线城市、无线定位等诸多丰富的无线应用。以后,无线网络在学术界、制造业、仓库业、医疗界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对于无线网络来说,在应优先解决以下问题:(1)加强移动设备管理(MDM)和安全系统;(2)部署大规模语音和视频无线局域网;(3)无线局域网控制器安装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 这些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也是决定未来无线网络所扮演的角色。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二
说到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朔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采用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科技,并且采用相当高强度的加密技术,得到美军和盟军的广泛使用。这项技术让许多学者得到了一些灵感,在1971年时,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这被称作ALOHNET的网络,可以算是相当早期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它包括了7台计算机,它们采用双向星型拓扑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从这时开始,无线网络可说是正式诞生了。
从最早的红外线技术到被给予厚望的蓝牙,乃至今日最热门的IEEE 802.11(WiFi),无线网络技术一步步走向成熟。然而,要论业界影响力,恐怕谁也比不上WiFi。
Wi-Fi (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 的缩写)为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IEEE802.11)。 Wi-Fi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 BS)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AP)的协调下进行。
下面介绍一下Wi-Fi联接点网络成员和结构:
站点(Station) ,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基本服务单元(Basic Service Set, BSS) 。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站点可以动态的联结(associate)到基本服务单元中。
分配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DS) 。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 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尽管它们物理上可能会是同一个媒介,例如同一个无线频段。
接入点(Acess Point, AP) 。接入点即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统的功能。
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远。分配系统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
关口(Portal) ,也是一个逻辑成分。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 其它 网络联系起来。
这儿有3种媒介,站点使用的无线的媒介,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以及和无线局域网集成一起的其它局域网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们可能互相重迭。IEEE802.11只负责在站点使用的无线的媒介上的寻址(Addressing)。分配系统和其它局域网的寻址不属无线局域网的范围。
IEEE802.11没有具体定义分配系统,只是定义了分配系统应该提供的服务(Service) 。整个无线局域网定义了9种服务,5种服务属于分配系统的任务,分别为,联接(Association), 结束联接(Diassociation), 分配(Distribution), 集成(Integration), 再联接(Reassociation) 。4种服务属于站点的任务,分别为,鉴权(Authentication), 结束鉴权(Deauthentication), 隐私(Privacy), MAC数据传输(MSDU delivery) 。
简单而言,WIFI是由AP(Access Point)和无线网卡组成的网络。AP一般称为网络桥接器或接入点,它是当作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桥梁,也是无线局域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桥梁,因此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均可透过AP去分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其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置无线发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而无线网卡则是负责接受由AP所发射信号的CLIENT端设备。
虽然WIFI无线技术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随着产品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标准的统一,WIFI一定会带给人们更大的便利和更光明的前景,无线网络技术也会向着更主流的方向发展。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
一、引言
在人们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网络不知不觉成为每个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用它来查询所需的资料、浏览各方面的新闻、甚至查询当天出行的路线等等。 然而人们想要完成所有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通过有线网络。对于慢慢发展起来的无线网络,大多数人都对它很陌生,而且目前在国内,如果你要使用它的话,费用还挺贵,因此,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大部分人远离它,甚至都从不过问它。
其实,无线网络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进步、一种改革。它可以让生活变得更便捷,并且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为了让那些不懂它或者不想接近它的人,更多地知道、了解它,让它们去接触、甚至慢慢使用上它,下面就从五个方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无线网络。
二、无线网络的诞生
从1969年因特网诞生于美国开始至今,网络的历史并不算长;下面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 故事 来说明,故事开始于当年的8月30日,由BBN公司制造的第一台“接口信息处理机”简称IMP1,在预定日期的前两天抵达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克兰罗克是当时进行这次实验的教授,还有他的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然而就在10月初的时候,第二台IMP2运到了阿帕网试验的第二节点,即斯坦福研究院(简称:SRI)。
经过数百人一年多时间的紧张研究,阿帕网远程联网试验即将正式实施。那台由IMP1联接的大型主机叫做Sigma-7,已运至加利福尼亚大学,与它通讯的那台SRI大型主机叫作SDS 940的机器,也在同一时间到达,经过一到两个月的准备工作,于10月29日晚上,在全球首次实现两台机器之间的通信实验,克兰罗克教授立即命令他的研究助理、加利褔尼亚大学学生名叫查理·克莱恩(英文名:C. Kline),坐在一台名叫IMP1的终端前面,吩咐他要戴上耳机和麦克风,通过长途电话随时与另外一名负责SRI终端操作的技术员保持密切联系。
实验就这样开始了,据当时克莱恩的回忆,是他的教授让他首先传输5个字母,分别为:L、O、G、I、N。用它们来确认分组交换技术的传输效果。并且教授指导它,只需要键入其中的L、O、G三个字母,使IMP1机器传送出去,再由SRI机器自动产生“IN”,最后合成为前面要实现的五个字母组合,即:LOGIN。经过教授指导及克莱恩与SRI终端操作员的配合,就在22点30分的时候,带着激动的心情,C.Kline就开始在键盘上敲入第一个字母“L",然后对着麦克风喊:“请问您收到‘L’了吗?” 另外一头的回答是:“是的,我收到了‘L’。”
他继续做着同样的工作……
“你收到O吗?
“是的,我收到了‘O’了,
就这样一步接着一步地继续下去,突然出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IMP1仪表显示传输系统崩溃,通讯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克兰罗克教授与他的四十名学生在世界上的第一次互联网络的通讯试验宣告结束,当时仅仅传送成功两个字母L、与O、,也就这次字母传送实验真真切切地标志着网络的真正诞生;历史上把这一次事件的发生作为了互联网诞生的见证。
无线网络的诞生呢?那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的美国在科技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不管是在通信还是网络方面,因此美国的陆军就采用了无线电信号,利用一套无线电传输技术,此技术具有高强度的加密保护功能,开始了他们在战场上的技术突破。从这一刻起,无线网络也算是正式诞生了。
三、无线网络的概念与安全
(一)概念
所谓无线网络,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不需要通过线缆这种介质来做传输而已,另外用户可以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一种全球语音和数据的网络,它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除了传输介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之外,在分类上和有线网络也稍有区别,分无线个人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
在一个无线局域网内,常见的设备有:无线网卡、无线网桥、无线天线、和无线路由器等等无线设备。一旦建立起一个局域网之后,无线网络就会存在着一定的辐射危险,甚至可以说比有线网络在时间以及范围上显得更加强烈,所以,为了尽少量地受到辐射,应该把常用的无线路由、无线AP摆放在离我们人体和离卧室远一些的地方,还要注意避免把一些无线产品过分靠近音响、电视等电子产品,防止它们之间互相的干扰产生的其它辐射。总之,只要我们与它保持较远的距离,避免长时间呆在无线网络环境中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那么无线网络的辅射就对人类构不成多大的威协。
(二)安全
在使用无线网络的时候,安全性固然重要,在安全防范方面,与有线网络存在非常大的区别,无线网络的安全主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把握:
1.采用强力的密码。谈到密码,是一个让人非常敏感的东西,足够强大的密码可以让暴力解除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情况。相反,如果密码强度不够,几乎可以肯定会让你的系统受到损害。所以,不但要设密码,而且还要足够强力才行。
2.严禁广播服务集合标识符(简称:SSID)。SSID其实就是给无线网络的一种重命名,假如不能对它进行保护的话,带来的安全隐患是非常严重的。同时在对无线路由器配置的时候,须禁止服务集合标识符的广播,尽管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但至少可以减轻威胁程度,因为很多初级的恶意攻击者都是采用扫描的方式寻找一些有漏洞的系统作为它们的突破口。一旦隐藏了服务集合标识符这项功能,也就大大降低了破坏程度。
3.采用有效的无线加密方式。相反,另一种动态有线保密方式其实并不算很有效。使用象aircrack等类似的免费工具,就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里找出动态有线等效保密模式加密过的无线网络的漏洞;无线网络保护访问是目前通用的加密标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更强大有效的方式。毕竟,加密和解密的斗争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
4.采用不同类型的加密。不要仅仅依靠以上谈到的无线加密手段来保证无线网络的整体安全。不同类型的加密可以在系统层面上提高安全的可靠性。例如:OpenSSH就是一个不错的加密选择,它可以在同一网络内的系统提供安全通讯,即使需要经过因特网也没有问题。与采用了SSL加密技术的电子商务网站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实际上,为了达到更安全的效果,建议不要总更换加密方式。
5.控制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层。即我们所说的MAC地址,单独对其限制是不会提供真正的保护。但是,像隐藏无线网络的服务集合标识符、限制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对网络的访问,是可以确保网络不会被初级的恶意攻击者骚扰的。另外此种 方法 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无论是新手的恶意攻击还是专家的强烈破坏,都能起到全面的防护,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6.监控网络入侵者的活动。众所周知,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网络。所以入侵者也随时会攻击到你的网络中来,那么你就需要对攻击的发展趋势以及了解它们是如何连接到你的网络上来的进行一定的跟踪,为了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依据,你还需要对日志里扫描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更有利的部分,以备在以后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通知。总之,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更新,未来,我们更需要对以上十点进行理解性地记忆与灵活性地变通使用。
四、无线网络的技术与应用
目前,在国内无线网络的技术并不算很盛行,与有线网络相比,它还不是很成熟,可是,发展至今,在无线的世界内,新技术层出不穷、新名词是应接不暇。例如:从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无线体域网、无线城域网到无线广域网;从移动AdHoc网络到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 Mesh网络;从Wi-Fi到WiMedia、WiMAX;从IEEE802.11、IEEE802.15、IEEE802.16到IEEE802.20;从固定宽带无线接入到移动宽带无线接入;从蓝牙到红外、HomeRF,从UWB到ZigBee;从GSM、GPRS、CDMA到3G、超3G、4G等等。
在应用方面,其中两种主要的方式分为:GPRS手机无线网络和无线局域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GPRS手机无线网可称作是目前社会上一种真正意义的网络,它主要是通过移动电话网络来接入Internet的,所以只要你所在的区域开通了GPRS业务,那么不管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实现上网;后者呢,主要是与有线网络作比较,突出它的便捷性,因为它是利用射频技术(即:Radio Frequency简称:RF)来实现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RF取代了旧式的那种通过双绞铜线来实现上网的烦索性;另外,除了以上谈到两种主流方式,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形势下,我国通信方面出现了移动的TD-SCDMA和电信的CDMA2000以及联通的WCDMA三种无线网络通信方式,所以,未来只要有3G网络信号存在的地方,便可以实现上网。
五、就业前景
一种新型的产业必定会为社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并且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更稳健的步伐 。例如:在就业方面,它产生了一批新型的就业岗位,比如:3G网络工程师、无线网络优化岗位等等,通信方面,出现堪察、无线网络测试等等,因此而减轻了整个社会在就业上不少的压力,再者,在另外一种无线局域网标准下生产出的产品技术应用逐渐成为无线网络市场主流的情况下,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网不但在带宽以及覆盖范围等技术上取得了极大突破,而且在应用上,如今的无线网络也不再只是单纯地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甚至已经能更多地参于到行业信息化的服务中来,可想而知,将来出现无线医辽、无线校园、无线城市等其他行业应用成为无线网络市场的主流也不是梦想。
六、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演进与无线行业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将成为推动整个网络市场前进的新生力量,并且在不可预见的未来,纷繁多样、永远在线的智能终端技术将会把娱乐、办公、消费、医辽、 文化 教育 、生活服务等多种行业区域的全部功能融会贯通,一起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之变得更轻松、更智能。使智能技术与无线网络更好地密切结合,让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和新的生活方式进入到未来的社会当中。最后,让我们迎接一个“网聚万物”、“网随人动”的无线时代。
❺ 求有关wcdma的网络优化的研究的毕业论文
我可以给你这个文章。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❻ 求一篇WCDMA网络优化方面的本科毕业论文
这么多字数不可能有人给你白写的,我也在网上求助过,回答的都是粘贴过来的,基本没什么用,还是自己动动脑筋写吧,我在写的时候无意在网上搜到知源论文,里面有好多论文资料,可以参考一下用,你也可以去找找,或许对你有用,希望咱们都能顺利通过。
❼ 急需 WCDMA网络优化论文
发你邮箱里了,有三篇,呵呵
-------------------------------------------------------------
资料你都有的话那我发给你的就没有什么用了
你说写好的?谁会没事写这个?
❽ 请与高手帮忙 翻译下 毕业论文 通信方面的
This paper is written from the job of Shenzhen Unicom WCDMA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Do som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e verifications on the W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The paper consists of six parts. Part One gives a brief introction to the WCDMA syste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network optimization. Part Two gives introction to Shenzhen Unicom's W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ject. Part Three introces in detail on Shenzhen Unicom’s W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cess and methods. Introced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the single-point optimization and the cluster optimization. Part Four, Case introced to Shenzhen Unicom’s W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single-station and cluster testing, analysis, improvement, optimize. The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s in the last part.
不知道翻译的怎样,请高手赐教!
❾ 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一)
[1]赵启飞.基于WCDMA 无线网络 的优化研究与实践[D].云南:云南大学图书馆,2010:3.
[2]中兴公司.2G/3G互操作优化指导书[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16-21
[3]中国联通.中国联通2/3G互操作分场景参数设置指导书[M/CD].北京: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2009
[4]刘业辉.WCDMA网络测试与优化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9
[5]姜波.WCDMA关键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20-324.
[6]中兴学院.WCDMARNS培训教材第三册[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
[7]窦中兆、雷湘.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5-120
[8]王晓龙.WCDMA网络专题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6
[9]张长刚.WCDMAHSDP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6-119
[10]邬鹏.呼和浩特联通异系统互操作优化[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2011:7-12.
[11]黄伟,李腊元,孙强,MANET路由协议DSR的OPNET实现及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5
[12]李国强,武穆清,基于OPNET多径路由协议的建模与仿真[J],数字通信世界,2008.04
[13]王振中,关媛,陆建德,陆佰林,基于NSZ仿真平台的Adhoc新路由协议的模拟[J],计算机仿真,2007.04
[14]策力木格,胡其吐,基于NS的AODV路由协议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15]刘小利,使用OPNET仿真MANET路由协议的实现 方法 [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4
[16]王瑜,焦永革,孟涛,林家薇,基于免费软件ns的无线网络仿真[J],无线电工程,第34卷,第一期
[17]张天明,王培康,自助学习路由协议(SL一AoDV)及GloMosim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8.07
[18]吴晗星,付宇卓,无线自组网AODV路由协议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10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二)
[1]孙义明,杨丽萍.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 范文 庆,周彬彬,安靖.WindowsAPI开发详解--函数、接口、编程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陈敏.OPNET网络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于全.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FrederickKuhl,RichardWeatherly,JudithDahmann.计算机仿真中的HLA技术[M].付正军,王永红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陈敏.OPNET网络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JohnN.Abrams'J.E.Rhodes.,23-27,2000
[8]刘徐德.战术通信、导航定位和识别综合系统文集(第一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9]罗桂兰,赵志峰,赵海.排队论对嵌入式系统网络性能的测试评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54-56
[10]张铎.物联网大趋势-Internetofthing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苏仕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
[12]张凯,张雯捧.物联网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3]郭萍,张宏,周未,曹雪.基于轻量级CA无线传感器网络双向认证方案[D].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3):903-907.
[14]李大伟,杨庚.一种基于重复博弈的物联网密钥共享方案[J].通信学报,2010,31(9A):97-103.
[15]马巧梅.基于IKEv2的物联网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45-48.
[16]郭萍.无线网络认证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17]张晓辉.基于Diameter的物联网认证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18]刘宴兵,胡文平,杜江.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J].中兴通讯技术.2011(01):96-100.
[19]刘姝.基于PKI的CA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05.
[20]任伟,雷敏,杨榆.ID保护的物联网T2ToI中能量高效的健壮密钥管理方案[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32(9):1903-1907.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三)
[1]安德森ASP NET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美)Chris Goode,Chris Ullman等康博译ASP NET入门经典——c#编程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秦鑫,朱绍文NET框架数据访问结构[J]计算机系统应用[M]2002,12
[4]张辉鹏基于NET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
[5]廖新彦ASP NET交互式Web数据库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6]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Daniel Cazzulino等C#Web应用程序入门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蒋秀英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龚小勇关系数据库与SQL Server 200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11]李中华基于NET的模式实现与应用[D]四川:四川大学,2006
[12]任开银,黄东在NET上架构公司级应用程序[J]微型机与应用2003,1
[13]叶春阳基于Web服务的流程协作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4]李琳NET开发平台核心服务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
[15]张莉,王强,赵文防,董莉,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06
猜你喜欢:
1.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网络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3. 最全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❿ 通信网络优化问题分析论文
通信网络优化问题分析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通信网络优化问题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随着通信进程的不断发展,用户数量不断增加,通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目前一个比较热点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优化,通过现有的通信网络减少信道拥塞,实现高质量的通信。所谓网络优化是以充分了解网络的运行状态为前提,通过各种相关的技术手段,对网络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过程。网络优化是长期性的工作,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实现良性运行的网络。
关键词:网络优化流程
1、概述
1.1网络优化的概念和意义网络优化是指对在运行的网络中提取和分析数据,对网络运行的影响因素和网络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参数的优化和技术手段的实时处理,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更新,使现有网络的运行状态最佳。在网络优化的过程中,还可以积累网络运行管理、维护和规划经验,指导未来的网络规划和日常运行。网络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网络通信质量或者保持网络通信质量。从网络的角度来看,网络优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移动网络通信服务质量,并尽可能减少网络维护成本。网络通信质量包括诸如语音质量、减少掉话率、良好接通率等很多方面;维护成本则是包括设备利用率、网络扩容、设备和线路投资等方面。从运营企业的角度来看,提高用户满意度及忠诚度,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是网络优化的终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通信质量上完成既定的任务,包括分配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信道拥塞、掉话次数、通信服务质量等方面。目前,提及的网络优化主要侧重于无线网络优化。因为,交换网络比较稳定,而无线网络因其所处的环境非常复杂不确定。在对整个网络进行优化时,无线网络优化对通信质量的提高有更大的空间可为。
1.2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网络优化就是在充分了解网络运行状态的前提下,对现有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发现网络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调整优化,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资源最优化。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故障排除、改善网络运行指标、提高通话质量、维持话务均衡和网络均衡、对网络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及建立和维护网络优化平台和网络优化档案。
2、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主要包括对现网数据进行采集、数据分析和实施等三个部分。
2.1数据采集
相对于交换网络优化,无线网络优化在网络优化中显得更加重要,也比交换网优更复杂,这是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多变造成的,因此,无线上的改进,往往能给全网接通率较大的提高。影响无线网络的质量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无线网络拥塞、小区或载频工作不正常,信号过弱和质量差引起掉话,切换等。通过对网络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才能确定网络优化的实施方案。需要采集的网络数据包括无线数据、话务数据和干扰数据。无线参数的采集主要是在基站控制器(BSC)上获取各个小区的参数。
数据采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信道),主要有指派次数、成功率、拥塞率和掉话率等。
(2)话音通道(TCH):主要是拥塞率、话务量、设备完好率、掉话率、指派成功率和信道话务量等。
(3)切换通道(HANDOVER):主要切换请求数、成功率、切换未接受率和HANDOVERLOST指标等。
2.2网络数据的分析方法
网络数据的分析方法很多,例如:DT测试、CQT测试、设备勘察、频率与覆盖的仿真分析、参数核查与分析、服表分析、信令分析等等。常用的方法包括信令跟踪分析法、路测分析方法和话务统计分析方法等三种方法。信令分析可以对优化区域内所有小区的ABIS口和A口同时进行信令采集,可以较好地解决覆盖问题、频率干扰问题和无线参数设置等问题。信令分析只要利用信令仪表对A口和ABIS口进行跟踪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由于信令分析是对信号进行充分的采样,可以对一次通话的全部流程进行分析,所以分析的结果比较全面、准确。分析A接口采集的数据,可以发现切换局数据不全、信令负荷、故障中继、故障时隙以及话务量不均衡等问题;分析ABIS接口采集的数据,可以发现上、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小区覆盖、无线干扰以及隐性故障等问题;这里,需要借助与各种图谱进行分析,包括信道占用时长图、接收电平分布图、频率干扰检测图等。话务统计分析方法是利用采集到得无线话务报告数据和各种告警信息,制作话务统计报告。根据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分析基站话务分布情况和变化情况、分析网络参数设置的合理性、网络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各项参数的实际情况。这里,比较重要的指标有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话务量、信道可用率、信道拥塞率等。另外一种方法路测分析方法是最为常用和实用的方法。同过路测分析可发现很多问题,包括相邻小区配置关系是否合理、频点定义错误造成的干扰、基站硬件故障、天线连接错误、无线信号质量、无线信号覆盖、切换情况等。而在路测过程中还可以获取地貌、天线俯仰角、用户分布群等许多有意义的基础信息,为未来的网络扩容或网络建设提供宝贵的依据。
3、网络优化的关键技术
在网络优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网络优化的关键。最受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覆盖、频率干扰以及切换等。
3.1覆盖问题
覆盖问题主要包括孤岛覆盖、越区覆盖和不连续覆盖等问题。覆盖主要是由于网络规划、地理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小区内通话不当。覆盖区域过大时,可能造成切换频繁,可能会形成较大的相互干扰;覆盖区域过小时,通信时的掉话率较高、切换成功率较低。孤岛覆盖的问题可以通过测试电平发现,可以通过实际的勘察,确定原因。
引起孤岛覆盖的原因可能是地形建筑物阻挡、基站功率、天线高度和位置。越区覆盖主要是由于基站的天线过高或者俯仰角过小,引起该小区的覆盖距离果园,越区到其他站点所覆盖的区域。越区覆盖容易产生孤岛效应,甚至频率干扰;可能会导致计费错误;吸收额外的话务以及导致较大的负面影响。越区覆盖问题可以通过系统仿真和切换统计中发现。不连续覆盖的主要原因是网络部署的工程问题。这需要在基站设计和网络整体规划部署时进行调整,在日常维护中可操作性不大。
3.2频率干扰问题
网络的频率干扰问题可能来源于系统内部的干扰,也可能来源于系统外部。整体会表现为网络质量不高,各种指标不合格。
可以通过仿真及分析确定干扰的来源、影响范围,从而解决频率干扰问题。
3.3切换问题
为保证通话质量,以及减少信令流量和负荷,需要减少不必要的切换;同时,切换失败和频繁切换也是切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切换问题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路测结果进行分析。
4、结语
网络优化是一个渐进完善的过程,也不排除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出现。在整个优化过程中,应逐渐引入更加智能、较少经验和人工参与的方法,将网络优化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刘海军.GSM日常网络优化概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2]沈刚,张新华.浅析3G无线网络优化[J].中国无线电,2011,7.
[3]李长鹤.试析GSM网的网络优化[J].科技传播,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