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查安全设备状态
查看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负载等是否正常;检查设备存放环境是否符合标准;对设备的版本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升级的必要;梳理分析设备的策略,清理过期无效策略,给出优化建议;此外还需查看安全设备是否过维保期等一系列的安全检查操作。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对安全策略和配置做好调整和优化。
2、安全漏洞扫描
对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漏洞的危害大小,最终提供可行的漏洞解决方案。
3、安全日志分析
定期为用户信息系统内安全设备产生的海量日志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对用户信息系统内安全设备产生的日志进行梳理,发现潜在的风险点。通过提供日志分析,及时掌握网络运行状态和安全隐患。
4、补丁管理
在前期安全扫描的基础上,对存在严重系统漏洞的主机进行补丁更新,从而及时消除因为系统漏洞而产生的安全风险。
定期的安全巡检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避免网络安全事故及安全事故的的发生,发现企业安全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能及时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安全设备的稳定运行。
安全巡检,顾名思义,巡与检,不仅要巡回,更要检查。巡检不是简单地在机房来回走几遍,其重点在于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不管是日常维护的设备,还是不常使用的设备,要面面俱到,梳理排查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环境、服务范围及数据存储等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状况。设备的定期安全巡检,是防范网络攻击的其中一方式,做好日常安全维护,才能有效减少攻击频率。
‘贰’ windows 7启动服务时系统找不到指定文件怎么办
具体缺少什么文件呢?
记录缺少的系统文件名儿,找到系统相应版本,在网上搜索,或者自己找一台同样配置的系统
然后用 u盘启动工具之类把相应系统文件拷贝回去。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叁’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是IDS设备吗
摘要 IDS是英文“入侵检测系统”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入侵检测系统”。从专业角度讲,就是根据一定的安全策略,通过软硬件监控网络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尽可能地发现各种攻击企图、行为或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肆’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指导目录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指导目录(修订稿)
修 订 说 明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目录》是本市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申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依据。现用《目录》自2001年3月出台以来,发挥了切实的指导作用,为规范成果转化项目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和《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决定对原《目录》进行修订。本次《目录》修订的主要依据:
1、新《目录》体现时代性、前瞻性、先进性和引导性;
2、顺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服务国家战略,体现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适应“十一五”期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要求,有利于加快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4、鼓励引导重点产业、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发展,体现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
5、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能充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次修改除继续保留原8大领域,并对其作大幅度补充外,又增加了现代服务业这一重要的领域,使《目录》更加完善。新《目录》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现代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等9大领域的52方面和391个条目。整个《目录》分成三级,第一级为大目录,列出该技术领域的大类;第二级为小目录,列出该大类中的分类;第三级为子目录,列出该分类中的技术表现形式。
现《目录》修订工作已完成,正式发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00六年二月十四日
目 录
一、电子与信息
(一)计算机及外部设备
(二)集成电路
(三)电子元器件
(四)软件产品
(五)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系统及设备
(六)通信与网络设备
(七)数字电子产品
二、生物与医药
(一)生物技术药品和诊断试剂
(二)新型化学合成药、半合成药
(三)中药现代化
(四)重大疾病治疗药物
(五)计划生育药具
(六)新型制剂
(七)生物技术的非医药产品
(八)制药和生物技术及设备
(九)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仪器
三、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
(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
(四)高性能复合材料
(五)其它新材料
四、先进制造
(一)先进制造技术及设备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三)监控设备与控制系统
(四)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应用
(五)网络及敏捷制造技术
(六)光机电一体化成套装备
五、现代农业
(一)农业用生物、化工技术
(二)农业机械
(三)农业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四)农业信息技术
六、环境与资源
(一)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二)水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四)其他环境治理技术
(五)资源有效综合利用
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一)清洁能源
(二)可再生能源
(三)高效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与产品
(四)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
八、现代交通运输
(一)航空航天技术与装备
(二)水上运输技术与装备
(三)地面交通运输技术与装备
(四)交通管理智能化系统
九、现代服务业
(一)金融业现代化技术
(二)物流
(三)电子商务
(四)政务、教育及文化体育现代化技术
(五)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
(六)新型住宅现代化技术
(七)会展服务现代化技术
(八)其他服务现代化技术
一、电子与信息
11、 计算机及外部设备
1101. 高性能计算机
· 大中型计算机
· 工作站
· 服务器
· 超级计算机
· 巨型计算机
· 并行机
· 容错机
· 高档微型计算机
1102. 高档小型计算机
1103. 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
1104. 个人计算机产品
· 多媒体计算机
· 便携式计算机
· 个人数字助理(PDA)
1105. 仿真机
1106. 网络计算机(NC)等各种新型计算机
1107. 高性能打印机及部件、配套件
1108. 新型存储设备
· 光、磁盘驱动器
· 磁盘盘片、磁头及组件
· 光盘盘片及读写组件
1109. 新型驱动设备
1110. 新型显示设备
1111. 新型输入/输出设备
· 语音输入/输出设备
1112. 计算机板卡
1113. 智能化电源系统
1114. 其它新型计算机相关设备及组件
12、 集成电路
1201. 集成电路
· 硬件/软件协同设计电路
· IP库的表征与开发模块
· 低压低功耗电路
· 新型软件工具平台
· 为适应不同设计流程设计的接口软件
1202. 集成电路产品
1203. IC多目标芯片设计与应用电路
1204. 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
1205. 集成电路产品应用电路及模块
· 四位、八位或十六位微控制器的应用电路及模块
· 芯片操作系统(COS)
· 软件固化模块
· 集成电路模块化产品
· 专用集成电路(ASIC)
· 其它新型集成电路在各类整机的应用电路及模块
1206.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及设备
1207. 集成光电子器件
· 2.5Gbit/s光发射和接收模块及阵列
· 光纤色散补偿器件
· 半导体大功率高速激光器
· 大功率泵浦激光器
· 高速PIN-FET模块
· DWDM复用器/解复用器(特别是8毫米波长以上的器件)
· 机械光开关器件
· OADM的关键部件-光分插复用器
· 可调光衰减器
· 模块化EDFA
· 宽带EDFA(带宽超过50nm)
1208. IC卡芯片及模块制造
· IC卡芯片
· CPU卡操作系统(COS)
· IC卡模块制造
· 感应智能卡应用产品
· IC卡读写机具
1209. 表面贴装技术及设备
1210. 多层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及设备
1211. 微处理器设计与应用开发
1212. 铁电存储产品
1213. 先进集成电路关键制造专用设备和现代化生产线
13、 电子元器件
1301. 新型片式元器件
1302. 新型半导体器件
1303. 新型显示器件
· 平板显示器
· 高清晰度彩色显像管
· 液晶显示器
· 等离子体(PDP)显示器
· LED大屏幕
· 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1304. 光电器件
· 新型激光器
· 激光调制器
· 激光全息照相系统和光存储器
· 新型光电发光管、光电探测器
· 集成光学产品
· 激光和红外器件及热像装置
· 红外光学系统装置
· 激光测量仪器
· 微波功率器件
· 新型光电子及光通讯元器件
· 其他激光设备
1305.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高功率、高亮度)及组件、设备
1306.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1307. 敏感元件和传感装置
· 敏感元器件
· 传感装置及其配套软件
· 数字化采集装置和处理软件
1308. 新型电真空器件
1309. 其它新型电子元器件
14、 软件产品
1401. 系统软件
· JAVA通用中文平台
· Linux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
· 其它有自主版权的系统软件
1402. 支持软件
· 中文平台软件
· 软件开发工具
· 工具类软件
·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 语言处理软件
· 网络支撑软件
· 中间件
· 软件自动生成系统
· 其它新型支持软件
1403. 嵌入式软件
· 有自主版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中文环境软件
· 嵌入式数据库
· 符合工业标准的应用接口及软件
· 信息电器网络互联软件
· 网络设备专用软件
1404. 应用软件
· 多媒体软件
· 事务管理软件
· 辅助类软件
· 仿真软件与控制软件
· 专家系统、决策系统等智能软件
· 网络应用软件(INTERNET,INTRANET等)
· 安全与保密软件
· 其它新型应用软件
15、 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系统及设备
1501. 行业信息应用系统
·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
· 商业自动化应用系统
· 区域金融支付与清算系统
· 电子资金转账销售终端
· 传统工业用信息系统及设备
· 其它行业信息应用系统
1502. IC卡及其相关产品
1503. GPS综合应用集成系统及产品
1504. 数字地球技术及设备
1505. 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
1506. 智能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
1507. 信息处理设备
· 办公自动化设备及系统
· 自动排版设备与系统
· 激光照排设备与系统
· 文字、语音、图形、图像和印鉴的识别、处理设备
· 光电信息处理设备
· 新型扫描成像系统
· 数字签名和保密系统
· 虚拟现实装备与系统
· 视觉检测设备与系统
· 其它新型信息与处理设备
1508. 监控设备与控制系统
· 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
· 防火、防爆报警探测器及控制系统
· 防盗报警探测器及控制系统
· 海洋监测及海底地震观测系统及设备
· 其他新型监控设备
1509.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及产品
· 电子标签自主设计开发系统
· 电子标签应用系统
· 电子标签产品
· 电子标签读写设备
· 信息安全专用芯片
· 其他新型安全防伪产品
16、 通信与网络设备
1601. 光通信传输系统
· 光同步传输设备(SDH)
· 单模光纤
· 综合光缆及海底光缆
· 高次群光纤通信设备
· 大容量光纤通信设备
·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
1602. 全光网系统与设备
1603. 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和设备
1604.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
· GSM900/1800系统与设备
· CDMA系统与设备
· 新一代高性能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
1605. 无线与有线混合同网通讯设备
1606. 数字集群系统
1607. 综合接入系统
· 有线电视接入系统
· XDSL接入系统
· 无源光接入系统
· 其他无线与有线接入系统
1608.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
1609. 通信雷达设备
1610. 计算机通信及数据传输设备
1611. 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
· 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及产品(1SDN和B-ISDN)
· 异步转移模式(ATM)交换设备
· 网络系统互联及集成技术产品
1612. 高性能数字程控交换机及配套产品
1613. 数字图像通信和多媒体通信设备
1614. 遥测、遥感、遥控系统技术及设备
1615. 客户服务中心系统设备
1616.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
· 网管技术产品
· 路由器
· 调制解调器(Modem)
· 网卡
· 网络数据交换设备
· 网络终端(含网络计算机、网络工作站、网络电话等)
1617. 智能化通讯电源设备
1618. 水声通信技术及设备
1619. 宽带网技术与设备
17、 数字电子产品
1701.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
1702. 高性能汽车电子装置及ABS系统
· 燃油喷射电控装置
· 电子点火装置
·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 气袋防护系统
· 汽车音响设备
· 其它汽车用高性能电子装置
1703. 数字音视频广播系统设备
· 新型有线电视系统设备
· 高性能卫星电视接收设备
· 图文电视系统设备
· 影视节目制作设备
· HDTV广播系统设备
· 数字视频节目制作设备
1704. 新一代音视频家用电子产品
·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机接收机
· 平板电视机与新型投影电视装置
· DVD和家庭影院关键部件及相关产品
· 数字电话机
· 电子书籍光盘
· 数字音响设备和数字收、录音设备
· 数字照相机、摄录一体机
· WebTV
· 视频点播(VOD)产品
1705. 自动绘图仪
1706. 座标数字化仪
1707. 智能化电源设备
1708. 高性能传真机、无绳电话和电子信箱
1709. 大屏幕彩色显示系统及LCOS系统技术及产品
1710. 全固态数字电视发射设备
1711. 其它新型广播电视设备
1712. 雷达设备
1713. 其它新型通讯设备
二、生物与医药
21、 生物技术药品和诊断试剂
2101. 基因工程药物及新剂型
2102. 基因工程疫苗及新型疫苗
2103. 活性蛋白质多肽药物
2104. DNA探针与基因诊断制剂
2105. 新型核酸类药物
2106. 基因治疗药物
2107. 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
2108. 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
2109. 酶制剂
· 药用酶制剂
· 酶诊断试剂及酶用试剂盒
2110. 医疗诊断用生物芯片
22、 新型化学合成药、半合成药
2201. 新型化学药品
2202. 手性药物
2203. 合成多肽药物
2204. 贵金属药物
2205. 其他新型化学合成药、半合成药
23、 中药现代化
2301. 中药资源开发技术及产品
· 天然资源的培植产品
· 天然资源的良种
· 天然药材代用品
· 人工合成药代用品
2302. 中药天然药物开发技术与产品
· 中药1~8类新药
· 海洋活性物质
· 其它治疗重大疾病的新型中药
2303. 中药制备及制剂
· 现代中药新剂型
· 中药、天然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 新型中药制备系统及关键设备
24、 重大疾病治疗药物
2401.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药物
2402. 抗肿瘤药物
2403. 抗感染药物(含抗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
2404. 老年病治疗药物
2405. 降糖药物
2406. 抗肝炎药物
2407. 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
2408. 风湿疾病用药物的换代产品
2409. 镇痛、戒毒类药物
2410. 其他重大疾病治疗药物
25、 计划生育药具
26、 新型制剂
2601. 缓、控释制剂(包括固体、液体及复方)
· 控制释放贴剂
· 缓释、控释释放系统
· 可注射型生物降解微球
· 口服脉冲缓释给药系统
2602. 靶向给药系统
· 脂质、类脂蛋白质制剂产业化
· 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粘制剂
· 导管介入治疗用药及其相关软、硬件
2603. 新制剂和新剂型
· 药物前体制剂
· 新型复方制剂
· 固体分散物制剂
· 包合化合物制剂
· 微囊(微囊、微球、微丸)制剂
· 口崩制剂
· 粉末吸入制剂
2604. 制剂新辅料
· 缓释材料及定位释放材料
· 固体制剂主要辅料
· 包衣材料
· 注射剂用溶媒、助剂
· 特殊药物辅料
2605. 纳米技术在制剂中的应用
27、 生物技术的非医药产品
2701. 转基因动植物
2702. 新型酶制剂
· 新型高效工业用酶制剂
· 新型高效饲料用酶制剂
2703. 生物传感器
2704. 轻工、食品行业用生物技术及新产品
2705. 生物技术提取稀有矿物质
2706. 禽畜水产用生物制品
28、 制药和生物技术及设备
2801. 高通量药物筛选
2802. 计算机药物辅助设计
2803. 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设备
2804. 生物分离技术和关键设备
· 高效分离纯化技术及设备
· 高效分离纯化介质
2805. 生物技术和制药装备
· 关键生物技术药物通用设备
· 新型生物医药培养制取设备
· 药物制剂生产设备
· 原料药分离精制设备
· 高效反应器
· 生物反应器
· 其它高科技制药装备
2806. 药物毒理、药理
· 药理学试验替代模型
· 药物筛选模型
· 毒代动力学平台
· 药代动力学平台
2807. 传统发酵产品和药品的重大工艺改革后产品
29、 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仪器
2901. 射线、超声、红外、热成像、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诊断、治疗设备
2902. 医用生物化学检测与分析仪器
2903. 生物电信号检测及临床检测、监护设备
2904. 射线、超声、激光、电磁波等治疗装置
2905. 新型中医诊断与治疗仪器
2906. 其它高技术医疗器械
三、新材料
31、 金属材料
3101. 高纯金属材料
· 高纯贵金属及稀有金属
· 高纯重金属
· 其他高纯金属
3102. 金属功能材料
· 高性能电工钢
· 高效储能材料
· 超导材料
· 形状记忆合金
3103. 高性能结构材料
· 高性能钢材
· 特种不锈钢材
· 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
· 新型镁、铝合金材料
· 特种铝材
· 先进高温合金材料
· 特种耐蚀合金
· 耐热合金材料
3104. 表面技术材料
· 高性能涂镀锌及锌合金钢材
· 高性能镀锡、镀铬、镀低锡钢板
· 精密镀铜钢材
· 精密镀镍、镀锡等金属材料
3105. 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
· 特种金属及合金粉末
· 高性能金属碳(氮)化物粉
· 注射成形、等静压、温锻或热锻、快速固结等粉末冶金制品
3106. 特殊加工材料
· 复合加工的板带材、棒材、管材
· 超精细加工的精密金属材料
· 超细丝材、超薄带材等低维金属材料
· 超厚、超宽或异型等金属材料
3107. 电子信息材料
· 非晶、微晶合金
· 金属功能材料
· 大直径半导体硅片和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 新型电子器件用金属材料
· 电真空用无夹杂、无气孔、无磁、弹簧、销钉等不锈钢及无氧铜材料
· 红外光学锗单晶
· 高电位、高电容量合金材料
· 新型金属传感器材料
· 高性能屏敝材料
· 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的软磁体材料
· 集成电路引线及引线框架材料
· 电子浆料
· 大功率无银触头材料
3108. 高性能稀土材料及其应用
· 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及制品
· 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
· 稀土荧光粉及长余辉荧光粉
· 新型高效稀土催化剂
· 高性能稀土有色金属材料
· 稀土贮氢材料
3109. 贵金属及稀有金属材料
· 钛与钛合金材料
· 锆与锆合金材、钽、铌、钨、钼等稀有金属材料
· 钯、铂、铑、金等贵金属丝、带材,银锰合金丝及特种纤焊料
3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201. 先进陶瓷材料
· 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纳米陶瓷材料
· 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
(电子功能陶瓷材料、敏感功能[陶瓷]材料、能源转换材料及器件、光功能陶瓷材料、催化及环保用陶瓷)
· 耐压、耐高温高强、耐化学腐蚀、高韧性的陶瓷材料
· 高性能陶瓷纤维、光导玻璃纤维
· 航空、汽车、火车等交通车辆用的陶瓷零部件
·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 功能性陶瓷涂层
· 陶瓷纤维及复合材料
· 新型陶瓷刀具、陶瓷轴承、陶瓷轴瓦轴套等
· 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与金属、有机高分子纤维等)
· 多孔陶瓷材料
3202. 人工晶体材料
·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及制品
· 激光晶体材料及制品
· 特殊应用的光学晶体
3203. 特种玻璃
· 功能玻璃
· 光电、激光、防电磁、耐辐射、防紫外等特种玻璃
· 特殊用途的高强度玻璃
· 生物体和固定酶生物化学功能玻璃、超强玻璃
· 液晶显示用彩色滤光片
· 高折射率光学玻璃、微晶玻璃、水晶玻璃、石英玻璃等功能性涂层(红外涂层、半导体涂层、防化学腐蚀涂层等等)
· 中空玻璃
· 泡沫隔热玻璃
3204. 无机涂层
· 环保型防腐涂料
· 高温陶瓷涂敷材料
· 钢结构防火、防腐涂料
· 环保型高性能工业涂料和建筑涂料
· 高档汽车用金属颜料、特殊功能性薄膜及器件、先进高能表面改性材料
3205. 新型墙体材料
3206. 无机电子材料
3207. 金刚石薄膜
3208. 超硬材料
3209. 光学纤维
3210. 特种石墨制品、特种耐火材料、特种水泥
3211. 新型灭火剂
33、 有机高分子材料
3301. 新型合成树脂
3302. 特种橡胶及密封阻尼材料
3303. 新型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
3304. 高分子功能材料
· 先进功能膜材料
· 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
· 液晶高分子材料
· 导电高分子材料
·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
3305. 有机硅与氟系材料
3306. 新型精细化工产品
3307. 特种有机涂料和胶粘剂
3308. 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
· 高强、高韧的高分子结构材料及制品
· 特种工程塑料
· 热塑性树脂基连续纤维
‘伍’ 南瑞isg-3000网络安全监测装置usbkey丢了咋办
可以直接与系统集成商或软件提供商联系,让他们给你新的秘钥U盘。由于加密方式只有他们掌握,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能力解决。同时,他们也可以把原来的秘钥U盘作废。
‘陆’ 上海理工大学050201英语语言文学是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学科吗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不是上海理工大学的重点学科。
她的重点学科如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
一、学科概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及其它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及系统的应用科学及应用基础科学。
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使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促进用能设备和系统的总能化、集成化、自动化、无污染化以及向多元化能源结构转移的趋势。
本学科包含了6个二级学科。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推动,使本学科成为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应用体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是一切生产活动和科学、文化活动的驱动力,是社会日常生活的必要保证。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国防领域,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并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又几乎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密切有关,推动人类利用能源与现代动力技术的发展。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将日益加强和突出。
光学工程(0803)
一、 学科概况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早期,主要是基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拓宽人的视觉能力,建立了以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干涉仪等为典型产品的光学仪器工业。这些技术和工业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世纪中叶,产生了全息术和以傅立叶光学为基础的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六十年代初第一台激光器的问世,实现了光亮度和高时---空相干度的光源,使光子不仅成为了信息的相干载体而且成为了能量的有效载体。随着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崛起,光学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以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电子和光子技术、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光电测量、光纤光学、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产生了质的跃变,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产业和光电子产业。
近些年来,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信息载体正在由电磁波段扩展到光波段,从而使现代光学产业的主体集中在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感等的光电信息产业上。这些产业一般具有数字化、集成化和微结构化等技术特征。在传统的光学系统经不断地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对集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于一体的微光学系统的研究和开拓光子在信息科学中作用的研究,将成为今后光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校光学工程专业设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国内较早设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本校于1998年获光学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也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获批)。学科带头人是着名光学专家庄松林院士。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还有一批高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分别致力于光学工程领域的不同方向上。我校光学工程学科也紧跟国内外工程光学学科发展的主流,在学科方向、科研项目、课程设置方面都有不断的更新。目前已逐步建立了几个有显着特色的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光学、光电精密测试技术、光通信器件及集成光电子技术等。本学科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历年来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市、部级的纵向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五百多万左右。学科师资力量比较强,有院士1人,正高级9人,副高级19人。
二、 培养目标
应在光学和光学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国际的学术研究前沿,能够从事理论和实验研究并作出创造性的结果,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覆盖光学仪器、光电子技术、光信息、光电检测技术等学科。这些学科所包含的范围大致是:
1.光学仪器:光学仪器学,光电检测技术,光学系统设计,光学元件加工工艺学,薄膜光学及技术,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辐射度学和色度学,光谱技术,红外技术,空间光学,海洋光学,天文光学,生物医学光学及视觉光学,非光波段的光学仪器和光学综合装置及工程设备,还有一些新型的高精度的光机电一体化的仪器,如亚微米级光刻机,光盘存储器,纳米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武器等。本专业主要研究现代光学仪器设计理论和方法,近代光学和光信息处理,视光学及眼科光学仪器。光学仪器的图象融合、处理、理解和识别技术,光学仪器的特种工艺技术。
2.光电子技术:激光器及其单元技术,激光雷达,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激光应用,微结构光学和光学集成,光纤光学及技术,非线性光学技术,光电材料,器件及技术上。我校光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光纤技术应用,光通信技术,薄膜波导技术,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器件技术,集成光回路技术,微光器件,光学及传感器等特种材料研究,液晶光电子器件,光纤传感器等。
3.光信息技术:光通信器件和系统,成像技术,机器视觉,光学信息处理,遥感技术,显示技术,光存储与记录,全息术和三维成像,光计算,自适应光学。
4.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是同时采用现代光学技术和电子学技术的手段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各种对象实施检测的综合技术。本学科研究方向是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重要研究运动目标速度与位移检测、零部件尺寸与表面质量检测、光散射颗粒检测技术、光信息获取技术与装置。
(二)课程设置
与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有关的专业课:高等光学、导波光学、颗粒测量技术、光纤与通信技术、光波导耦合理论、现代光学技术与传感器等;另外与博士学位研究工作有关的国际发展动态综述,由教授主持,博士研究生定期报告研究工作的进展。
应具有坚实的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撰写论文摘要;具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技术从事科学研究或实际工程工作的能力。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复杂系统行为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运筹与决策,最优化理论与应用,人一机系统综合集成。
(二)课程设置 运筹学,控制理论,管理学,系统科学,决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交通工程,人工智能,系统动力学原理,信息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模糊统计与模糊决策,组合优化,随机过程,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复杂系统分析,经济系统分析(宏观和微观)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系统科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应用数学,应用经济学。
四、主要相关学科
物理学,仪器科学和技术,电子科学和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系统工程(081103)
一、学科概况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和突出。系统工程以工业、农业、交通、军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应用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以优化为主要目的,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带有一般性的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系统工程与控制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系统的组织管理,包括规划、计划、调度、预测、决策、优化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
一、学科概况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主要是研究获得、并保持低于环境温度的原理与方法,实现该条件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低于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工程应用。根据温度的不同,它又可划分为制冷工程和低温工程两个领域,前者涉及低于120K的问题,后者涉及高于120K的问题。本学科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地位越显重要。本学科在机械、冶金、石油、化工、食品保存、人工环境、生物医学、低温超导以及航天技术等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二级学科与相邻几个二级学科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和内在联系,但又有区别于相邻学科的研究内容。本学科的有些研究内容与流体机械及工程以及化工过程机械的有些研究内容比较接近,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
我校在1981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国内首批“制冷及低温工程”的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并在1988年培养出国内第一位获“制冷及低温工程”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本专业为省部级重点学科,科研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原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教学方面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本专业除招收制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外,特别欢迎及其他跨学科的考生和有关产业、研究部门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前来报考。
二、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近代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向;掌握制冷与低温领域中的测试、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从事科研的能力;能解决制冷和低温工程领域理论或实践方面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硕士学位获得者可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制冷低温设备与系统,冻结和冻干过程机理,低温生物医学技术,冷量储存及输送技术,制冷及低温系统的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模拟,制冷及低温工程的测量技术和测试设备,制冷、空调与低温技术在有关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节能。
(二)课程设置
基础理论课 现代数学方法概论,现代测试技术,制冷与低温技术,低温生物医学技术,制冷与空调应用新技术,动力工程学术报告,高等热工学,数值传热学。
专业课 制冷换热器传热强化,制冷系统测试与控制,制冷压缩机新技术,环保新工质,药品与食品冷冻干燥技术,药品与食品冷冻干燥技术,制冷与空调装置仿真,吸收吸附制冷原理及应用,热泵技术,食品冷冻冷藏装置。
课程设置应体现加强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四、主要相关学科
本一级学科内的二级学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相关一级学科中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二级学科。
印刷工程
印刷出版重点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
印刷出版重点学科设有光学印刷工程、传媒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所属的数字传播实验室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实验室,现代传播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出版印刷学院。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出版高级人才培训基地,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上海研究基地。上海印刷集团、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等多家大型出版印刷集团、公司、出版社等在我院设立技术研发、产学研和人才培训基地等。
本重点学科涵盖我校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数字印刷、出版编辑学、传播学、广告学、动画等本科专业,并与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专业密切相关。印刷工程专业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印刷学校的印刷技术专业。编辑出版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出版专业。数字印刷专业是由我校申请设立的目录外专业,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独立设置该专业的院校。
印刷出版学科主要是研究现代印刷技术、现代出版与传播与印刷光学工程等领域的现代技术、工作原理与方法,研究现代印刷出版与传播的工作装备、仪器与设备及其最优工作状态,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最佳工作条件等。本学科围绕数字印刷、数字出版和印刷出版数字化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人均拥有图书量或印刷用纸消耗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学科涉及“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的九大领域中的七个,也涉及国家重点推进的四大文化产业项目,是我国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21世纪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提高,学科地位将越显重要。本学科涉及新闻媒介、移动流媒体、数字印刷与出版、按需印刷与出版、新媒体、知识产权(版权)、出版文化与经济、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及其光学工程、机电一体化、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诸多领域。
本学科围绕纸质出版物、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媒介出版物,以印刷复制技术为纽带,把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意设计、版权服务、发行与传播等形成有机的整体,实现学科内各专业领域的融合与交叉渗透,凝练本学科特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本学科现有我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4名,正高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18名,副高职称专家近37名,聘有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教授20余名。本学科带头人和主要成员的科研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原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教学方面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市优秀教材奖等多项奖励。
二、学科主要研究范围
现代印刷技术、防伪印刷技术、印刷光学工程、包装创意产业、出版文化与出版史、出版产业经济、数字传播、数字印刷与出版、按需印刷与出版、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动漫画产业与政策、印刷集成系统、复合出版系统、绿色出版与印刷、印刷装备制造与自动化等。
医疗器械工程
2005年9月,“医疗器械工程”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我校医疗器械学科在全国最早开展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在行业内声誉很高。在近年的学科建设中,学院通过筛选队伍、优化人选、引进人才,形成了包括生物力学与医械工程技术、医学信息与医学仪器、医疗器械热科学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同时,引进博士学位人才十几人。
主要研究方向的优势、特色及发展前景
1、生物力学与医疗器械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生物力学为基础,研究生物力学、热力学在血流循环系统、人工心脏瓣膜测试、人体假肢、药物制备技术及消防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方向在心肌桥模拟、内皮细胞应力培养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属于国内外这一领域创新性的研究;在人工智能下肢、新型药物制备工艺等领域亦具有一定的研究特色。生物力学、热力学是医疗器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其与医药工程结合在血流循环治疗与检测仪器、人工假肢及新型药物制备等医药装备的开发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医学信息和医学仪器
医学信息和医学仪器方向主要研究对人体生理病理信息进行检测和成像,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交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理解生命过程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提供新的手段。近年来在上述有关领域已经取得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在医学高频超声成像、医学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核磁共振功能成像(MRI)及其处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些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用于医学信息检测和成像的医学诊断仪器是医疗器械的重要内容,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医疗器械热科学
医疗器械热科学应用低温工程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进行细胞/组织保存、肿瘤冷热治疗、医疗器械开发等方面的基础性与应用开发研究。生物系统热科学及低温生物医学在我校已具有20多年的历史,在低温冷刀优化设计、血管低温断裂的防止、量热式生物传感器测量技术、生物活体低温保存、低温医学手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方向为医疗器械的设计与改进、组织器官的保存、药品的开发与储存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且在多个领域保持了技术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预期成效
力争通过三年的学科重点建设,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并实现硕士点的突破。
培养出多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成果的青年学术骨干,以及一支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学术梯队,为进一步的学科发展构筑坚实的人才高地。
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学科交叉的实验研究基地。建设公共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包括医学、力学、热学和机、光、电等专业基础学科)和专业研究实验平台(包括生物力学与医疗器械工程、医学信息与医学仪器和医疗器械热科学)。
力争在三个研究方向各培育出一到两个在该方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特色科研项目。
使本学科在科研经费、高质量论文、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以及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处于国内同类学科院校的前列。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同上)
光学工程(0803) (同上)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一、学科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该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并针对由于世界经济不断变化所产生的新的管理问题,研究创新建立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1984年设立系统工程硕士点、1991年设立工业工程硕士点,1998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是上海市非重点院校中唯一设有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
本学科点现拥有教授20名,其中博士导师16名,副教授10名。该学科点与美国、德国、加拿大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广泛的合作、学术交流。本学科十分重视科研活动,曾先后完成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及各类省市级基金项目50多项、在二级学术刊物以上发表论文500多篇、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0项,目前在研项目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10多项。
二、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有宽广坚实的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管理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广泛了解国际上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正确的观点、理论、方法或科学地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开展业务工作、教学工作和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创新、提高的基础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并撰写专业论文,具有较好的听说能力,具备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所需的水平。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和学习任务。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我校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
1. 管理科学:运筹学算法及其应用软件研究、组合优化的智能算法研究,特别是蚁群算法研究、决策科学中的方法论研究,特别是模糊决策方法研究、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与控制研究、与物流及交通相结合的智能装载与配送算法及其软件研究。
2.工业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理论、方法、工具与应用、企业管理模式、复杂制造系统运作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3.管理工程(含工商管理): 管理工程与行为科学的交叉研究、管理工程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知识评价研究、管理机制的设计技术研究、具体行业的管理工程方法研究。
4.系统工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区域规划、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系统动力学、城市交通污染控制
5.信息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方法与工具、知识获取、挖掘、评价、管理、互联网上供需网络研究及应用、信息安全管理。
6.科技管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机制研究、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研究、知识管理等
(二)课程设置
管理学前沿,经济学前沿和科学研究方法论。
四、主要相关学科
管理学门类下设的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及有关二级学科;经济学门类下设的应用经济学及有关二级学科;理学门类数学科学下设的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系统科学及下设二级学科。
‘柒’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不上报事件怎么处理
你说的上报事件是站端向主站上报吧
1、首先要确定网络是否通畅,路由是否正确,交换机端口是否up,后台ping主站地址是否正常
2、然后检查通讯配置,主站地址配置是否正确,有没有勾选告警上传选项
3、再检查本端证书及主站证书导入是否有误,可以在后台用cat命令查看证书存放路径下的证书跟调度发过来的证书是否一致
4、查看纵向隧道是否协商成功,8800端口是否在纵向加密策略上打开,一般纵向需要建2条策略,第一条端口本端8800-8801对端1024-65535,第二条本端1024-65535对端8800-8801
5、重启上传程序或者直接重启监测装置后查看有没有跟主站的tcp链接
6、调度主站导入站端证书是否正确,站端ip是否配置正确,主站重启接收程序
7、如果检查了这些还是有问题尽快联系厂商工程部和研发人员
希望问题早日解决
‘捌’ 技术开发主要支持哪些领域
01.信息技术:指研制计算机硬件、软件、外部设备、通信网络设备的活动,以及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递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活动。
02.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指为了生物技术本身的发展,就有关原理、技术、特种工艺、测试、仪器而进行的活动,以及利用生物技术为农、林、牧、渔、医药卫生、化学、食品、轻工等部门提供生物技术新产品而开展的活动。无特定目标或虽有特定目标但不是为促进生物技术发展而开展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不包括在此分类内。
03.新材料:指新近发展或正在研制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和合金材料。包括为发展新材料就有关原理、技术、新产品、特种工艺、测试而进行的活动。
04.能源技术:包括能源问题一般理论,地区性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等)的研制开发与利用,节能新技术、能源转换和储存新技术等活动。
05.激光技术:激光器和激光调制技术的研制,及为了激光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内的应用而进行的活动。
06.自动化技术:指在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元件、仪表与装置、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中的活动。
07.航天技术:有关运载火箭及人造卫星本体的研究及有关为了跟踪、通讯而使用的地面设备的研究而进行的活动。不包括天文学及气象观察。
08.海洋技术:包括有关维护海洋权益和公益服务技术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要素监测技术等活动。
09.其它技术领域:属于技术领域,但不能归入上述八类领域的其它技术活动。
课题活动类型分类及代码
1.基础研究: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
2.应用研究: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性)或途径。
*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3.试验发展:利用从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为生
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生产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或新技术)。
*区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即R&D)与其它有关活动的主要标志:具有创新成份的活动归前者。
4.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为解决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应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份。此类活动包括为达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定型设计和试制以及为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
*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和工业生产活动三者之间的界限大致划分如下:
①新产品的研制
实质性的新产品,即完全新的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的性能进行重大改进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是研究与发展活动。对引进(或购买)现成的技术成果(如专利、技术诀窍、图纸和样机等)进行复制或直接应用而形成新产品的过程,不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而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的应用活动。
②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制
对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制或对现有工艺、生产过程进行技术上的实质性的改进,是研究与试验发展。采用国内已有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而在技术上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只是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作适应性的试验,不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而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
③中间试验
新产品、新工艺、新生产过程直接用于生产前,往住要进行中间试验,以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情况比较复杂,对其是否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进行中间试验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从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或生产过程或为此目的进行试验以获得经验和收集数据,是研究与试验发展;如果是为了进行产品的定型设计,获取主产所需的技术参数,那就不是研究与试验发展,而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
④试生产
试生产是在完成了生产前各项技术准备后,在正式生产前的"试验性"生产,试生产的直接目的不是对产品或生产过程在技术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而是为了使生产能顺利地进行,因而既不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也不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
⑤质量控制与检验测试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材料、设备、产品的常规检验、测试,不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也不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原型检验测试和非商业性的试验工厂(中试车间)中的检验测试,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
③市场研究
既不是研究与试验发展,也不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
5.科技服务: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有关并有助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活动,包括:为扩大科技成果的使用范国而进行的示范性推广工作;为用户提供科技信息和文献服务的系统性工作;为用户提供可行性报告、技术方案、建议及进行技术论证等技术咨询工作;自然、生物现象的日常观测、监测,资源的考察和勘探;有关社会、人文、经济现象的通用资料的收集,如统计、市场调查等,以及这些资料的常规分析与整理;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测试、标准化、计量、计算、质量控制和专利服务,不包括工商企业为进行正常生产而开展的上述活动。
6.主产性活动:由于具备特殊的工艺设备条件,或掌握某种技术专长或诀窍,所进行的小量非常规生产。
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1 电子与信息
101 电子计算机:超级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高档微型计算机(PC)、工作站、服务器、便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及多媒体计算机、仿真机、工业控制机、网络计算机(NC)
102 计算机外部设备:新型存储设备、新型显示终端、新型打印终端、自动绘图仪、坐标数字化仪、计算机板卡、智能化电源、自动扫描输入设备、其它新型计算机外围设备
103 信息处理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与系统、自动排版设备与系统、激光照排设备与系统、图形、图像处理设备、文字、语音、图像处理设备、文字、语音、图像识别设备、光电信息处理设备、印鉴、文字与图像鉴别系统、其它亲型信息处理设备
104 计算机网络产品:网络服务器、网络终端设备、网络接口适配器、多协议通信适配器、网络检测设备、其它网络系统专用设备
105
计算机软件产品:系统软件、支持软件(中文平台软件、软件开发工具、工具类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等)、多媒体软件(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等)、事务管理软件(MIS系统、金融、商业、财务、税务、工商、办公自动化、教育管理等)、辅助类软件(CAD、CAM等)、仿真软件与控制软件、智能软件(专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等)、网络应用软件(INTERNET、INTRANET等)、安全与保密软件、系统集成软件、其他应用软件
106 微电子、电子
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电真空器件、新型半导体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片式电子元器件、敏感元件与传感器
107 光电子元器件及其产品:新型激光器、激光调制器、激光全息照相系统和光存储器、新型光电发光管、光电探测器、集成光学产品、平板显示器、大屏幕与高清晰度彩色显像管、微光、红外及热成像装置
108
广播电视设备:高清晰度数字彩色电视机、平板电视机与新型投影电视装置、新型有线电视系统设备、高性能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图文电视系统设备、影视节目制作设备、全固态数字电视发射设备、数字音响设备、摄录一体机、数字收、录音设备、光盘及光盘机、大屏幕彩色显示系统
109
通信设备:高性能数字程控交换机、计算机通信及数据传输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设备、数字卫星通信设备、数字微波通信设备、高次群光纤通信设备、通信雷达设备、高性能传真机、无强电话机、电子信箱、多媒体通信终端、无线与有线混合网通讯设备、综合业务数字网通讯设备、网络系统互联及集成技术产品、网络数据安全技术产品、网管技术产品
2 生物、医药技术
201
农林牧渔: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其他高新技术培育的优良农林牧渔新品种、新型兽用疫苗、新型农用基因工程产品、新型农用检测、诊断试剂、新型农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产品、新型兽用、水产品用生长及病虫害防治产品、新型高效生物饲料及添加剂
202
医药卫生: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及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偶合类药物、医用单抗诊断试剂与试剂盒、酶诊断试剂及酶用试剂盒、DNA探针与基因诊断试剂、活性蛋白与多肽、医用药用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氨基酸、抗生素等)、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各类新型小分子药物、新型化学合成、半合成药物、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取新型中药及制剂、新型生物保健产品、海洋生物制取的药物和有用物质
203 轻工食品:新型、高效工业用酶制剂、发酵法生产氨基酸、新型有机酸、微生物多糖及糖酯、天然色素及高档香精香料、新型、高档食品添加剂、新型活性微生物及制品、淀粉糖及其衍生物
204 其它生物技术产品:生物化工新产品、环境治理用生物技术及制品、高效分离纯化介质、生物技术研究用新型试剂、生物技术提取稀有矿物质、标准实验动物、新型生物、医药培养、制取设备
3 新材料
301 金属材料:高纯金属材料、超细金属材料、新型金属箔材及异型材、非晶、微晶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大直径半导体、新型
电子材料、超导材料、储能材料、磁性材料、稀 金属及稀土材料、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金属纤维及微孔材料、触媒材料、表面改性金属材料、生物医学用金属材料、贵金属材料、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
302
无机非金属材料: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无机电子材料、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高性能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生物医学用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刚石薄膜、超硬材料、人工晶体、特种玻璃、光学纤维、特种石墨制品、特种密封、摩擦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特种涂料、填料、高效过滤材料、高性能绝缘、隔热材料
303
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新型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功能高分子材料、有机硅及氟系材料、特种合成纤维、特种橡胶及密封阻尼材料、液晶材料、染整、造纸、皮革、石化、日化用精细化工品、有机涂料和胶粘剂、医药、兽药、农药中间体及产品、有机分离膜、生物医学用高分子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
304 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复合材料用增强剂
4 光机电一体化
401
先进制造技术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开发产品、变频调速装置、伺服控制系统及中高档数控系统、新型数显装置、高性能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精密成型加工技术产品、高性能材料表面处理及改性设备、新型的激光加工设备
402
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机电一体化的纺织、塑料、印刷、包装、烟草、食品等轻工机械设备、机电一体化的工程、矿山、冶金等机械设备、新型的电力、石油、化工设备、特种运输车、新型船舶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高档家电产品、高性能汽车电子装置及汽车关键零部件、先进的扫描成像系统
403 机电基础件:高性能的机械基础件、新型低压、高压电器、新型大功率电源、精密模具及新型量具、刃具、新型专用泵、阀
404 仪器仪表:新型工业自动化仪表、高性能分析仪器和信号记录仪器、新型测量、计量仪器、新型试验机与模拟仪器、高精度新型传感器、先进摄影器材及缩微系统
405 监控设备及控制系统:中高档可编程序控制器、集散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防火、防爆报警探测器及控制系统、防盗报警探测器及控制系统、交通运输自动化监测与管理系统、新型电视监控系统、其它智能化控制器
406 医疗器械
:射线、超声、红外、热成像、核磁共振等成像诊断设备、医用生物化学检测与分析仪器、生物电信号检测及临床监护设备、射线、超声、激光、电磁波等治疗装置、新型中医诊断与治疗仪器、其它高技术医疗器械
5 新能源、高效节能
501 新能源:太阳能高效集热器及发电设备、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大中型风力发电机、液化燃气的存储新型装置、新型制氢和贮氢装置、新型高能蓄电池、地热、海洋能的应用装置、其它新型高效发电设备
502
高效节能:高效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的大、中容量工业锅炉、新型流化床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的新型燃烧装置、新型余热回收装置、高效蒸汽管网设备、新型节能风机、水泵、油泵、新型高效压缩机、节能型空气分离设备、节能型空调器、冷藏柜、高效制冷机、新型高效电机调速装置、逆变式电焊机、新型高精度可控气氛炉、高功率和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低损耗电力变压器、照明电子节能产品、新型节能型内燃机、新型节水设备、节能计量仪器仪表与自控装置
6 环境保护
601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高效能、多功能(除尘、脱硫、脱氮、防爆)除尘器、高效烟道气脱硫及二氧化硫处理回收装置、新型工业废气净化回收装置、汽车排气净化装置
602 水体污染防治设备: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弃物处理、净化及循环利用设备
603 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分离、分选和处理设备、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设备、城市垃圾的运输和处理设备
604 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防治设备
605 环保监测仪器:环境大气和气体污染源监测仪器、环境水质和污染源水质监测仪器、固体废弃物监测仪器、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和放射线监测仪器
7 航空航天
701 航空器:客机、运输机、直升飞机、轻型、超轻型飞机、无机械推进器的航空器(包括滑翔机)
702 航空机械设备及地面装置:航空发动机、机上导航设备、机上控制设备、地面导航设备、地面飞行训练装置、航空仪表、生命保障系统
703 运载火箭:运载火箭产品、运载火箭结构系统及产品、运载火箭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产品、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及产品、动载火箭能源系统、运载火箭测试设备、试验设备、地面测控与接收设备、发射与控制设备
704 应用卫星:各类应用卫星、应用卫星结构系统产品、应用卫星动力装置、动力系统及产品、应用卫星控制系统及产品、应用卫星能源系统及产品、应用卫星温控系统及产品、应用卫星测试设备、试验设备、应
用卫星地面测控与接收设备、卫星探测系统、卫星云图接收设备、GPS卫星导航仪、遥感设备、遥感图像产品 705 探测火箭及其发射装置
706 其他航空航天产品:热气球、充气飞艇、港口雷达、测风雷达
8 地球、空间及海洋工程
801 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探:找油、找矿设备、微生物选矿设备、贵重金属勘探设备、地下水、热和其他能源、资源勘探设备
802 固体地球观测设备:物化探新仪器、地震波、电磁波层析成像设备
803 大气海洋观测实验仪器:大气遥感、水声遥测仪器、新型海洋大气传感器
804 空间环境要素探测设备
805 大型工程、海底设施基础稳定性勘探监测设备: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设备、海底设备防腐设备、边坡稳定性监测设备
9 核应用技术
901 核辐射产品:放射源及生产装置、中子、电子及辐照装置、核防护材料及装置、离子源、核辐照改性产品
902 同位素及应用产品:同位素产品及制品、同位素分离装置、同位素检测装置、同位素生产装置、同位素标记药物(化合物)
903 核材料:铀及其转化物(指天然铀和低加浓铀)、核燃料元件及组件、核燃料生产及监测设备、其它核材料
904 核物理、核化学实验仪及设备:各类型加速器(含高压倍加器)、各类型谱仪(含多道系统)、超铀元素提取设备
905
核电子产品:离子及射线检测、分析仪器、地质勘察及探矿核仪器(含测井核仪器)、国土资源普查(含地下水探测)核仪器、其它核仪器、核探测元器件
906 核反应堆及其配套产品:重水试验反应堆及配套产品、微型核反应堆及配套产品、脉冲反应堆及配套产品、其它试验反应堆及配套产品
907 核能及配套产品:压水堆核电站及配套产品、低温供电、供热堆核电站及配套产品、高温气冷堆及配套产品、块中子增殖及配套产品、受控核聚变装置及配套产品、船用动力堆及配套产品、空间核反应堆、核电池
科技活动的社会经济目标
1、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包括主要用于发展和支持这些活动的所有R-D。例如,它包括相关的化学品和机械(例如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方面的研究工作,但不包括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包装业方面的R-D,这些应包括在下面的"促进工业的发展"目标之下。
2、促进工业的发展:包括主要目标是支持工业发展的R-D计划。核心部分是由制造也的R-D项目构成,此外还包括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馆和饭店,银行,保险和其他商业领域或一般工业领域的R-D。它不包括由工业部门为支持其他目
标(例如宇航,国防,运输,通信领域)执行的R-D,虽然对有关的工业发展有重要的二次效应。对公共事业方面的R-D的资助也不属于这一类,而应包括在相应的目标之下。例如,作为国家铁路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进行一种新型铁道车辆的研制,是为了发展运输系统因而应规划到"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一目标之下,但以出口销售为目的对类似的铁道车辆进行在研制却属于"促进工业的发展"。同样,为支持文化活动而进行的旅游方面的R-D应包括在"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目标之下,可是主要意图是促进酒店和旅游业繁荣的R-D应包括在"促进工业的发展"这一类别。
3、能源的生产和合理利用:包括各种形式的能源的供给,生产,保护和分配方面的所有R-D活动,但有关运载工具和火箭推进装置的R-D应排除在外。必要时有关水能和核能的R-D应单独列出。
4、基础设施的发展:由运输与通讯,城市和农村规划两个子类构成。运输和通信包括:为了研究更好和更安全的运输系统而进行的R-D(包括交通安全研究),所有通信服务方面的R-D(人造卫星除外),以及有关规划和建立通信网的R-D。城市和农村规划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总体规划,更好的住宅,社区环境的改善(例如医院的位选定,隔音)等方面的R-D。后一子类的意图是通过综合规划协调各种要素并创造出一种"总体环境"。
5、环境治理与保护:包括目的在于使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R-D。涉及对大气,水,土壤和地层,噪声固态垃圾处理和辐射等各方面污染的防止及监测治理:污染的防止涉及目的在于对一些活动中可能引起的污染加以防止的R-D;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涉及关于污染的原因,扩散和补救,以及污染对任何环境的影响方面的R-D。
6、卫生(不包括污染):这一类别包括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健康而开展的R-D计划。它包括:食品卫生和营养,医学放射疗法,生物化学工程,医学信息。治疗合理化和药理学(包括药物检测和用于科学研究目的的实验动物饲养)等方面的R-D,以及流行病学研究,职业病防止和药物成瘾等方面的研究。
7、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这一类别涉及与社会和文化问题相关的R-D,包括诸如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关系,文化,娱乐和休闲,法律和秩序,消费者保护,工作条件,劳资关系,人力开发,公共管理,国民经济,和平及其他国际目标。
8、地球和大气层的探索与利用:这一类别包括对地壳与地幔,近海,大洋和大气层的探索和利用。它不包括污染研究。农业目的的土壤研究或渔业研究。但包括气象学方面的R-D(人造卫星所进行的气象学研究除
外)。
9、知识的全面发展:这一类别包括所有有助于知识的全面发展但无法确定具体目标的R-D。它有两个组成部分,即研究的促进和一般大学资金(CUF)。研究的促进指用于无法确定目标的R-D的所有拨款或支出。对这一类别按科学领域进行补充性分类可能是有用的。一般大学资金应包括来自国家教育部一般性拨款所资助的所有R-D项目。
10、民用空间:这一类别包括涉及空间的所有民用R-D活动(为军事目的进行的各项计划应包括在以下11"国防"目标中),其中包括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及其动力装置和地面控制设施(发射基地,导航,遥测和遥控指令)方面的R-D活动以及人造卫星和星际探测器,同温层探测气球,探空火箭等方面的R-D活动,运用宇宙火箭进行通信,气象,航行,地球资源调查等也应归入这一目标。
11、国防:这一类别包括主要为国防目的所进行的R-D项目,而不管他们的研究内容如何或是否具有次要的民用目的。判断准则不是项目或产品的性质(或谁在资助该项目),而是他的目标。国防R-D的目标是为军队建造装备或增强技术,包括为国防目的所进行的核武器和空间方面的R-D;不包括由国防部所资助的民用R-D(例如气象或通信方面的研究)以及军事机构承担的民用研究项目,这类开支应尽量列入与其有关的各主要民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