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mtp网络出现环路
网络环路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将环路影响降到最低,可以通过以下配置来降低产生的影响:
1、在交换机中启用生成树协议;
12、在交换机端口上设置广播风暴抑制比,设置允许通过的最大广播报文流量,当端口超过设置值后丢弃后面的报文;
3、对不同的业务办公划分不同的VLAN,将网络风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Ⅱ 哪种协议可以解决网络中交换机之间的环路问题
解决环路貌似还没着协议。防止环路还是有的生成树协议及其他的各种争强版本(PVST MSTP RSTP RPST)都是防止环路的产生。但是并不是有了生成树就不会出环,这时候还需要生成树的优化,根据具体情况而论
Ⅲ 如何防止 交换机环路的 的发生
stp理论上可以防止环路,但是实际上很少用,因为收敛慢,一旦环路问题更大。
但是,在交换的网络中,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目的地址未知的数据帧时,交换机会将这个数据帧广播出去,这样,在存在物理环路的交换网络中,就会产生双向的广播环,甚至产生广播风暴,导致交换机资源耗尽而宕机。
1、一般先观察,出现此种故障的网络基本属于设备较多,网线较乱的现象,首先在核心交换机可以观察端口,端口闪烁过于频繁则为不正常,可以拔掉其网线,观看电脑ping测效果有无时延过大或丢包,从而判断是否由其网线接入环路信息。
2、环路产生mac地址飘移,造成网络中断。由于交换机具有学习功能,网络内的主机只要发送给广播报,mac地址都会被学习到存在网络环路的端口中。错误的mac地址表,会直接造成网络中断。mac地址的飘移,是造成网络立刻中断的主要原因。
(3)哪个协议不能防止网络环路扩展阅读:
路由器高效率的背板有助于提高路由器的性能。由于传统的共享总线式背板无法满足路由器的需要,所以采用结构可以用不同技术实现的交换式背板。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物理网段(注:非IP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
Ⅳ 什么是RIP协议缺陷
RIP协议的前身是一个运行在UnixBSDI版本上称为"routed"的程序,在1988年被IETF标准化,定义为RFC1058。紧接着的RIP2标准在RFC1388中定义,它加入了对变长子网掩码(VLSM)的支持,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RIP路由协议的一些主要缺点,例如在一个网络中如果有多条路径可以到达目的地,那么RIP协议在转移到另外一条可选路径时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RIP协议经受了长期的实际运行考验,在网络界已被广为运用。RIP在那些并没有冗余路由器的网络中的确是一种非常适合的路由协议。
一般路由协议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交换路由;另一个是维护一份路由表以提供给其他通信协议调用,RIP也不例外。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项都包含了最终目的地址、到目的节点的路径中的下一跳节点(nexthop)等信息。nexthop指的是网上的报文欲通过本网络节点到达目的节点,如不能直接送达,则本节点应把此报文送到某个中转站点,此中转站点称为nexthop,这一中转过程叫hop。一个报文从本节点到目的节点中途经历的中转次数称为hopcount。RIP采用距离向量算法,它通过比较到达目的站点的各个路由的hopcount,即距离的大小,从中选择具有最小数值的路由作为最佳路由,而把数值稍大的路由作为备份。一旦最佳路由失效,则采用备份路由。RIP只保留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由,当一条交换过来的新的路由信息提供了一条更佳的路由时,RIP就用它来替换旧的信息。当网络拓扑改变时,RIP实体会向外发布路由更新报文,以便与其他网络设备共享。每一个路由器收到一条更新报文后除了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之外,还接着传播这条报文,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互通有无、彼此信任。
RIP使用一些时钟以保证它所维持的路由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但是对于RIP协议来说,一个不理想之处在于它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确认一个路由是否失效。RIP至少需要经过3分钟的延迟才能启动备份路由。这个时间对于大多数应用程序来说都会出现超时错误,用户能明显地感觉出来系统出现了短暂的故障。
RIP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它在选择路由时不考虑链路的连接速度,而仅仅用hopcount来衡量路径的长短。这就造成了在一个实际的网络中,采用快速以太网(100Mbps)连接的链路可能仅仅因为比10Mbps以太网链路多出1个hop,致使RIP认为10Mbps链路为一条更优化的路由,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老版本的RIP不支持VLSM,使得用户不能通过划分更小网络地址的方法来更高效地使用有限的IP地址空间。在RIP2版本中对此做了改进,在每一条路由信息中加入了子网掩码。由于老版本的RIP路由信息中不采用子网掩码,所以RIP1没有办法来传达不同网络中变长子网掩码的详细信息。
路由协议应该能够阻止数据包在网络中循环传递,或进行循环路由。RIP认为如果一条路由具有15个以上的hopcount值,那么这条路径上一定有环路存在。这就是说,一条路由的hopcount值到达16后,就被RIP认为无效。显然,这样的定义有效地预防了环路的存在,而且对于小网络高效易行。但是对于超过15个hop的大网络来说,RIP就有局限性。
RIP协议是一个国际标准,所有的路由器厂商都支持它,而且RIP在各种操作系统中都能很容易地进行配置和故障排除。在那些没有冗余链路的网络中RIP能很好地进行工作,但RIP的最大毛病在于它无法在具有冗余链路的网络中有效地运用。所以对于大网络或需要具备冗余链路的网络,就必须考虑采用其他路由协议了。
Ⅳ 什么协议可以允许网络存在物理冗余路径且避免桥接网络中的环路
生成树协议,即spanning-tree,简写为STP。它可以发送和接收BPDU帧来让交换机交换网桥优先级,从而选出根,根端口,指定端口,并将特定冗余路径上的端口置为非指定端口(阻塞状态),从而避免环路。
思科进一步发展了STP,叫做每vlan生成树PVST+,为每一个vlan都配置了一个生成树来避免环路。此外,还有RSTP(快速STP)和RPVST+。
如果你指的是如何避免路由器环路,路由环路可通过水平分割、路由毒化、抑制计时器等方法来避免。
Ⅵ OSPF怎样避免环路
OSPF区域内就是靠链路状态数据库,区域间防环,是靠传递各类LSA使用的逻辑上的水平分割算法,还有针对LSA的校验与判断其新旧的手段其实也是起到防环的目的。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内部网关协议(IGP),故运作于自治系统内部。着名的迪克斯加算法(Dijkstra)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树。OSPF分为OSPFv2和OSPFv3两个版本,其中OSPFv2用在IPv4网络,OSPFv3用在IPv6网络。OSPFv2是由RFC 2328定义的,OSPFv3是由RFC 5340定义的。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协议。
Ⅶ 哪一个协议在网络层防止形成网络环路
tcp 。这个你应该知道的啊
Ⅷ 解决路由环路的方法是什么
分割范围解决了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路由环路问题,但不能防止因网络规模较大、主要由延迟因素产生的环路
Ⅸ OSPF路由协议区域间的环路避免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的
这个答案明显应该选择A。
理由如下:
1、答案B以及1楼的回答说明了是在OSPF的area内如何产生无环路路由,确实是通过ospf计算出来的,保证了area内部无环路,这是由SPF算法实现的。
2、而OSPF多个area间的路由是通过DV算法计算的,通过LSA的第3类报文来汇总域间路由。而DV算法是有缺陷的,无法保证学到最优路由,因此如RIP之类的协议只适合小型网络。
为了保证DV算法学到最优的OSPF路由,就需要对OSPF进行一定的优化,既然不能从SPF算法上进行改变,那么只能从网络结构上进行修改了。于是,OSPF设立了骨干区域:AREA 0,并规定,所有非骨干区域间通信必须通过区域0进行,形成了hub-spoken结构的OSPF网络。这样,所有非骨干区域没有了直连,不具备形成环路的条件,而骨干区域内SPF保证了没有环路。于是,一个完美的OSPF网络形成了。
综上所述,答案应该是A。
Ⅹ OSPF协议是如何防止路由环路的
你好,
OSPF协议不存在路由环路,是因为在一个OSPF自治系统中的路由器之间并不是直接传递路由信息来维护路由表,它们之间交换的是链路状态信息(LSA),然后各个路由器都维护着统一的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
各路由器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的信息,同时以自己为根节点,通过计算链路开销(cost),从而得出自己的路由表。
因为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是一致的,所以不存在路由环路的发生。
附注:
Rip协议中有可能导致路由环路的发生,是因为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之间通过直接交换路由表来更新自身的路由表,当网络发生改变时,有可能因为链路问题导致各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收敛不及时,从而导致路由环路的发生。
针对此问题,Rip协议中定义了最大跳数(HOP)为15,即路由信息最多能传递到第16个路由器,从而避免路由环路的发生。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