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软件定义存储和存储虚拟化的区别联系
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和存储虚拟化。
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
SDS 的全称是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字面意思直译就是软件定义存储。关于 SDS 的定义可以参考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torage Networking Instry Association,SNIA),SINA 在 2013 正式把 软件定义存储(SDS) 列入研究对象。
SINA 对软件定义存储(SDS) 的定义是:一种具备服务管理接口的虚拟化存储。 SDS 包括存储池化的功能,并可通过服务管理接口定义存储池的数据服务特征。另外 SINA 还提出 软件定义存储(SDS) 应该具备以下特性:
自动化程度高 – 通过简化管理,降低存储基础架构的运维开销
标准接口 – 支持 API 管理、发布和运维存储设备和服务
虚拟化数据路径 – 支持多种标准协议,允许应用通过块存储,文件存储或者对象存储接口写入数据
扩展性 – 存储架构具备无缝扩展规模的能力,扩展过程不影响可用性以及不会导致性能下降
透明度 – 存储应为用户提供管理和监控存储的可用资源与开销
什么是存储虚拟化
SNIA认为,存储虚拟化通过对存储(子)系统或存储服务的内部功能进行抽象、隐藏或隔离,使存储或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服务器、网络资源的管理分离,从而实现应用和网络的独立管理。对存储服务和设备进行虚拟化,能够在对下一层存储资源进行扩展时进行资源合并、降低实现的复杂度。存储虚拟化可以在系统的多个层面实现。
SNIA提供的存储虚拟化模型(如下图),包括三部分:
软件定义存储和存储虚拟化的区别与联系
存储虚拟化的概念更大一些,软件定义存储只是存储虚拟化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从广义来看,其实拿物理盘做RAID,然后在其之上划LUN,呈现给OS,这也是一种存储虚拟化。
⑵ 5G是什么概念
您好,5G网络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简称5G。
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
举例来说,一部1G超高画质电影可在3秒之内下载完成。
随着5G技术的诞生,用智能终端分享3D电影、游戏以及超高画质(UHD)节目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⑶ 网络里面什么是SDN
SDN一般指软件定义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 State课题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中文名
软件定义网络
外文名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提出者
斯坦福大学CLean State研究组
类别
新型网络创新架构
⑷ 在“下一代网络”热潮中,中国SDN(软件定义网络)会怎么走
SDN,即Software-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由于传统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固件是由设备制造商锁定和控制,所以SDN希望将网络控制与物理网络拓扑分离,从而摆脱硬件对网络架构的限制。这样企业便可以像升级、安装软件一样对网络架构进行修改,满足企业对整个网站架构进行调整、扩容或升级。而底层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则无需替换,节省大量的成本的同时,网络架构迭代周期将大大缩短。举个不恰当的例子,SDN技术就相当于把每人家里路由器的的管理设置系统和路由器剥离开。以前我们每台路由器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而有了SDN之后,一个管理系统可用在所有品牌的路由器上。如果说现在的 网络系统是功能机,系统和硬件出厂时就被捆绑在一起,那么SDN就是 Android系统,可以在很多智能手机上安装、升级,同时还能安装更多更强大的手机App(SDN应用层部署)。昨天,中国第一届开放网络峰会在北京召开,参会商除了有网络、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还包括如NEC、NTT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一些运营商、软硬件公司。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从这次大会来看看,中国的SDN普及之路会怎么走?现状 在国内,SDN技术仍处在实验的阶段。作为从斯坦福出来的新兴网络技术,高校自然会更早的接触和研究这类技术。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已经开始对SDN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测试,比如清华研究院博士生亓亚烜介绍了清华SDN团队在架构、安全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一年之久。而亓亚烜也和另外两位Founder成立了SDN相关服务公司,开始进入SDN技术商业应用之路。北邮院长张杰则称:到2016年,思科预测全球每年的IP流量将达到Zettabyte级别(1ZB=1024EB,1EB=1024PB)。所以他们也在利用SDN技术在尝试一种可大大减少网络流量的交换损耗的灵活光联网。另外上海交大的金耀辉教授在会上也介绍了他们在OpenStack中的SDN技术的使用情况,以及OpenStack中网络模块的实现效果等。对于SDN对现有网络的革命性改变,谁也不会否认。世纪互联顾问厉建宇称企业SDN网络部署能够提高网络利用率、简化网络交换设备、简化传统的CDN流量工程等,另外在成本、能耗等方面也都有较大的提高。国外包括Google、微软、Facebook等很多厂商都已经进入了部署阶段。NEC中国研究院院长杜军也介绍说他们已经开始了SDN相关的研发工作,其SDN相关产品在日本、美国都有了一些的客户。而作为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开放网络基金会)8位董事会成员之一NTT Communications,其SDN负责人Ito 则认为中国是全球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其本身和电信、联通、移动以及华为、中兴等SDN相关厂商一直有合作,所以他们很愿意在国内的SDN发展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尽管上面的NTT、NEC都有了一些SDN产品,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产品和技术都还没有进入中国。限于中国的特殊环境和大企业的保守,中国在普及SDN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包括运营商、网络服务商等都处在一种观望的状态,所以SDN普及还需时日。使用者态度 下午,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网络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谈到了SDN对他们的意义。作为SDN技术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看到了SDN对硬件和网络设施的巨大影响,但毫不例外的是,大家也都谈到了现有的SDN技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四家公司都已经开始对SDN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发现目前使用SDN来构建IDC还是会遇到一些瓶颈,比如阿里提到的运营数据挖掘、故障诊断和及时修复、以及一次性购买成本等问题。当然,除了怀疑,国内互联网公司也在努力做相关的开发工作。其中网络就已有了几块成型的SDN产品,他们的Traffic Engineering系统就是基于SDN网络架构的产品,未来还会做出更多地尝试和SDN应用的产品。阻碍 美国ONF(开放网络基金会)去年才刚刚成立,SDN对于很多人来说还相当陌生。限于国内技术水平、国家政策和环境特殊性以及运营商的垄断地位,国内的SDN发展还没法和美国等国家相比。另外,由于SDN切断了网络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的捆绑,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对华为、中兴这些硬件制造商并不利。虽然他们不会阻止这种趋势,但目前国内还很难依靠他们来推动SDN的发展。而且由于国内的技术型创业公司极少,目前还很难有 Nicira、 Contrail Systems、 Xsigo这样优秀的SDN创业公司的出现。未来 就像锐捷网络产品研发总监刘茗说的那样:“参加了这次峰会之后,我仍然看不清楚未来。”SDN目前在国内仍然没有成功的应用案例,持怀疑态度的还是大有人在。所以要想让SDN快速发展起来,这仍然是一个很不轻松的过程。
⑸ 什么是软件软件分为那几类
软件(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作软体)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其中系统软件为计算机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
软件被应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隐藏]
1 系统软件
2 应用软件
3 按操作系统分类
4 软件开发
5 软件许可
6 相关内容
7 参见
[编辑]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
一般来讲,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一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编译器,数据库管理,存储器格式化,文件系统管理,用户身份验证,驱动管理,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工具)。
[编辑]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被开发的软件。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程序,比如一个图像浏览器。也可以是一组功能联系紧密,可以互相协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也可以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程序组成的庞大的软件系统,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较常见的有
文字处理软件 如WPS、Word等
信息管理软件 如Assces数据库
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Photoshop
实时控制软件
教育与娱乐软件
[编辑] 按操作系统分类
BeOS
BSD
DOS
Linux
Mac OS
OS/2
QNX
Unix
Windows
[编辑]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
软件一般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
[编辑] 软件许可
不同的软件一般都有对应的软件许可,软件的使用者必须在同意所使用软件的许可证的情况下采能够合法的使用软件。从另一方面来讲,某种特定软件的许可条款也不能够与法律相抵触。
未经软件版权所有者许可的软件拷贝将会引发法律问题,一般来讲,购买和使用这些盗版软件也是违法的。
[编辑] 相关内容
计算
计算机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
软件工程
算法
数据结构
软件开发过程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优化
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图形学
办公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
电子表格
开放源代码
自由软件
密码学
Wiki
网志
操作系统
软件许可证
推荐软件
⑹ 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除了降低网络成本,还有哪些优点,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方便
就我的观察来讲,企业选用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降低网络成本的目的固然重要,但还有很多企业看中的是它的简单运维,便捷管理,以及快速组网等。
就以我们现在正在用的光联集团SD-WAN组网方案来说,首先来说,高层反馈很好。因为自从公司组网换成SD-WAN以来,IT部门的员工不再需要太多加班了。组网不需要公司大量IT人员出差测试,这一点,在部署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原来的专线是公司的IT人员与专线提供方的工程师,一大批人都需要在场,历时个把月才完成。而改成光联集团的SD-WAN组网时,按照指令,有些普通员工自己就可以完成,整个改造过程也就大概5天左右的时间。然后是运维,原来是自家IT工作人员盯着网络,现在是光联集团的工程师团队7*24小时监控着网络,然后结合光联的秒级反应系统主动报障,光联集团那边的工程师团队也会协助公司这边排障。站在公司的角度,网络运维压力减少太多,自然网络运维团队也跟着“瘦身”了。并且,公司高层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光联集团的“云中控”平台查看网络运维情况。所以说,运维简单、快速组网,且统一便捷管理,这样的SD-WAN组网,很受公司高层欢迎。
⑺ 什么是软件定义网络
话说最近网络虚拟化(Networking Virtualization,NV)和SDN真实热得发烫,先谈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和看法。由于没有实际玩过相应的产品,所以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尚在学习中,有些地方难以理解甚至理解错误,因此,特地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早在2009年就出现了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的概念,但最近才开始被众人所关注,主要还是因为Google跳出来表态其内部数据中心所有网络都开始采用OpenFlow进行控制,将OpenFlow从原本仅是学术性的东西瞬间推到了商用领域。第二个劲爆的消息就是VMWare大手笔12.6个亿$收掉了网络虚拟化公司Nicira。
SDN只是一个理念,归根结底,她是要实现可编程网络,将原本封闭的网络设备控制面(Control Plane)完全拿到“盒子”外边,由集中的控制器来管理,而该控制器是完全开放的,因此你可以定义任何想实现的机制和协议。比如你不喜欢交换机/路由器自身所内置的TCP协议,希望通过编程的方式对其进行修改,甚至去掉它,完全由另一个控制协议取代也是可以的。正是因为这种开放性,使得网络的发展空间变为无限可能,换句话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那SDN为什么会和NV扯上关系呢?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SDN不是为实现网络虚拟化而设计的,但正式因为SDN架构的先进性,使得网络虚拟化的任务也得以实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最初接触SDN的时候,甚至认为她就是NV,但实际上SDN的目光要远大得多,用句数学术语来说就是“NV包含于SDN,SDN包含NV”。
再来看看NV,为什么NV会如此火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云计算的崛起。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为云计算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撑,也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但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即便如此,虚拟机的迁移依然不够灵活,例如VMWare vMotion可以做到VM在线迁移,EMC VPLEX可以做到双活站点,但虚拟机的网络(地址、策略、安全、VLAN、ACL等等)依然死死地与物理设备耦合在一起,即便虚拟机从一个子网成功地迁移到另一个子网,但你依然需要改变其IP地址,而这一过程,必然会有停机。另外,很多策略通常也是基于地址的,地址改了,策略有得改,所以依然是手动活,繁杂且易出错。所以说,要实现Full VM Migration,即不需要更改任何现有配置,把逻辑对象(比如IP地址)与物理网络设备去耦(decouple)才行。这是一个举例,总而言之,目的就是实现VM Migration Anywhere within the DataCenter non-disruptively,尤其是在云这样的多租户(Multi-tanency)环境里,为每一个租户提供完整的网络视图,实现真正的敏捷商务模型,才能吸引更多人投身于云计算。
SDN不是网络虚拟化的唯一做法,Network overly(mac in mac, ip in ip)的方式也是现在很多公司实际在使用的,比如Microsoft NVGRE、Cisco/VMWare VXLAN、Cisco OTV、Nicira STT等。事实上overly network似乎已经成为NV实现的标准做法,SDN模型下的NV实现目前更多的是在学术、研究领域。新技术总是伴随大量的竞争者,都想在此分一杯羹,甚至最后成为标准。好戏才刚刚上演,相信会越发精彩。
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希望和大家交流心得,互相学习.
NV的目标就是如何呈现一个完全的网络给云环境中的每一个租户,租户可能会要求使用任何其希望使用的IP地址段,任何拓扑,当然更不希望在迁移至公共云的情况下需要更改其原本的IP地址,因为这意味着停机。所以,客户希望有一个安全且完全隔离的网络环境,保证不会与其他租户产生冲突。既然vMotion之类的功能能够让虚拟机在云中自由在线漂移,那网络是否也能随之漂移呢?这里简单介绍下微软的Hyper-v networking virtualization,到不是因为技术有多先进,只不过他的实现细节比较公开,而其它公司的具体做法相对封闭,难以举例。
其实微软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将原本虚拟机的二层Frame通过NVGRE再次封装到 IP packet中进行传输,使得交换机能够通过识别NVGRE的Key字段来判断数据包的最终目的地。这其实就是一个Network Overlay的做法,它将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进行了分离。试想,公司A和公司B都迁移到公有云且就那么巧,他们的一些虚拟机连接到了同一个物理交换机上,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各自的虚拟机原本使用的私有IP段是一样的,如果没有VLAN就会导致IP冲突。但现在看来,这已经不是问题,因为虚拟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NVGRE的封装,而新的IP包在物理网络上传输时是走物理地址空间的,而物理地址空间是由云服务提供者所独占的,因此不存在IP冲突的情况。
总结一下就是,这里的网络虚拟化可以认为是IP地址虚拟化,将虚拟网络的IP与物理网络完全分离,这样做就可以避免IP冲突,跨子网在线迁移虚拟机的问题,微软的要求是:虚拟机可以在数据中心中任意移动,而客户不会有任何感觉,这种移动能力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 is an approach to computer networking which evolved from work done at UC Berkeley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around 2008.[1] SDN allows network administrators to manage network services throughabstraction of lower level functionality. This is done by decoupling the system that makes decisions about where traffic is sent (the control plane) from the underlying systems that forwards traffic to the selected destination (the data plane). The inventors and vendors of these systems claim that this simplifies networking.[2]
SDN requires some method for the control plan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data plane. One such mechanism, OpenFlow, is often misunderstood to be equivalent to SDN, but other mechanisms could also fit into the concept. The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was founded to promote SDN and OpenFlow, marketing the use of the term cloud computing before it became popular.
This section does not cite any references or sources. Please help improve this section by adding citations to reliable sources. Unsourced material may be challenged andremoved. (February 2013)
One application of SDN is the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This extension means that SDN virtual networking combined with virtual compute (VMs) and virtual storage can emulate elastic resource allocation as if each such enterprise application was written like a Google or Facebook application.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applications resource allocation is statically mapped in inter process communication (IPC). However if such mapping can be expanded or reced to large (many cores) or small VMs the behavior would be much like one of the purpose built large Internet applications.
Other uses in the consolidated data-center include consolidation of spare capacity stranded in static partition of racks to pods. Pooling these spare capacities results in significant rection of computing resources. Pooling the active resources increases average utilization.
The use of SDN distributed and global edge control also includes the ability to balance load on lots of links leading from the racks to the switching spine of the data-center. Without SDN this task is done using traditional link-state updates that update all locations upon change in any location. Distributed global SDN measurements may extend the cap on the scale of physical clusters. Other data-center uses being listed are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load balancing, distributed fire-walls, and similar adaptations to original networking functions that arise from dynamic, any location or rack allocation of compute resources.
Other uses of SDN in enterprise or carrier managed network services (MNS) address the traditional and geo-distributed campus network. These environments were always challenged by the complexities of moves-adds-changes, mergers & acquisitions, and movement of users. Based on SDN principles, it expected that these identity and policy management challenges could be addressed using global definitions and decoupled from the physical interfaces of th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In place infra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of potentially thousands of switches and routers can remain intact.
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is "overlay" approach raises a high likelihood of inefficiency and low performance by ign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lying infrastructure. Hence, carriers have identified the gaps in overlays and asked for them to be filled by SDN solutions that take traffic, topology, and equipment into account.[7]
SDN deployment models[edit]
This section does not cite any references or sources. Please help improve this section by adding citations to reliable sources. Unsourced material may be challenged andremoved. (February 2013)
Symmetric vs asymmetric
In an asymmetric model, SDN global information is centralized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edge driving is distributed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considerations behind such an approach are clear, centralization makes global consolidation a lot easier, and distribution lowers SDN traffic aggregation-encapsulation pressures. This model however raises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exa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very different types of SDN elements as far as coherency, scale-out simplicity, and multi-location high-availability, questions which do not come up when using traditional AS based networking models. In a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SDN model an effort is applied to increase glob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ability, and SDN aggregation performance ability so that the SDN elements are basically one type of component. A group of such elements can form an SDN overlay as long as there is network reachability among any subset.
Floodless vs flood-based
In a flood-based model,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haring is achieved using well known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mechanisms. This can help make SDN models more Symmetric and it leverages existing transparent bridging principles encapsulated dynamically in order to achieve global awareness and identity learning. One of the downsides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as more locations are added, the load per location increases, which degrades scalability. In a FloodLess model, all forwarding is based on global exact match, which is typically achieved using Distributed Hashing and Distributed Caching of SDN lookup tables.
Host-based vs Network-centric
In a host-based model an assumption is made regarding use of SDN in data-centers with lots of virtual machines moving to enable elasticity. Under this assumption the SDN encapsulation processing is already done at the host HyperVisor on behalf of the local virtual machines. This design reces SDN edge traffic pressures and uses "free" processing based on each host spare core capacity. In a NetworkCentric design a clearer demarcation is made between network edge and end points. Such an SDN edg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ccess of Top of Rack device and outside the host endpoints. This is a mor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networking that does not count on end-points to perform any routing function.
Some of the lines between these design models may not be completely sharp. For example in data-centers using compute fabrics "Big" hosts with lots of CPU cards perform also some of the TopOfRack access functions and can concentrate SDN Edge functions on behalf of all the CPU cards in a chassis. This would be both HostBased and NetworkCentric design. There may also be dependency between these design variants, for example a HostBased implementation will typically mandate an Asymmetric centralized Lookup or Orchestration service to help organize a large distribution. Symmetric and FloodLess implementation model would typically mandate in-network SDN aggregation to enable lookup distribution to a reasonable amount of Edge points. Such concentration relies on local OpenFlow interfaces in order to sustain traffic encapsulation pressures.[5] [6]
⑻ 什么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是指数据中心的所有基础设施都是虚拟化的,并且能够以一种所要即所得的服务方式来提供。数据中心的控制是完全由软件自动化来完成,同时所有的硬件配置维护都是通过智能软件来完成。一般来说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主要包括分成四个部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
其核心是让客户以更小的代价来获得更灵活的、快速的业务部署、管理及实现。
三大优势:
1.敏捷性(agility): 更快、更灵活的业务支撑与实现(以及软件开发模式的优化与变更);
2.弹性(Elasticity):随业务需求的资源的动态可伸缩性(水平+垂直);
3.省钱(Cost-efficiency):软件实现避免了重复硬件投资和资源浪费。
基于超融合搭建的数据中心作为近年来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热门方案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医疗,金融,大型制造业等。
⑼ 光联SD-WAN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产品
光联集团的SD-WAN既不是一种技术,也不是一种产品,它是一种完整的组网服务。比如,公司向光联集团发出了组网需求,在确认合作后,光联一系列的服务就开始了。首先,要对公司当下的网络状况以及公司的网络需求进行勘测与总结;随后,光联集团要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拿出适合公司的SD-WAN组网方案,在方案中会包括对原有专线的升级,或是接入的优质网络运营商推荐等等;在方案意见达成一致后,光联集团就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组网以及调试工作;在完成组网后,光联集团的服务也并没有结束,他们还要帮助企业做后期的网络运维,这个是有他们的工程师团队做的,一是有技术人员在7 x 24小时监测网络,二是有工程师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得到持续美好的网络使用体验。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作用,欢迎追问,再次表示感谢!
⑽ 什么叫光纤
光纤是一种将讯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媒介.是一条玻璃或塑胶纤维,作为让讯息通过的传输媒介。
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结构可防止周遭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光纤,缓冲层及披覆.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μm~50μm, 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 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 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
光纤的特性
由于光纤是一种传输媒介,它可以像一般铜缆线,传送电话通话或电脑数据等资料,所不同的是,光纤传送的是光讯号而非电讯号.因此,光纤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如:宽频宽.低损耗.屏蔽电磁辐射.重量轻.安全性.隐秘性.
光纤系统的运作
你可能知道任何通讯传输的过程包括:编码→传输→解码,当然,光纤系统的传输过程也大致相同.电子讯号输入后,透过传输器将讯号数位编码,成为光讯号,光线透过光纤为媒介,传送到另一端的接受器,接受器再将讯号解码,还原成原先的电子讯号输出.
光纤光缆的运用
光缆的应用区分,可分为3种:专业用途,一般屋外,一般屋内.在专业用途上包括海底光缆,高压电塔上之空架光缆,核能电厂之抗辐射光缆,化工业之抗腐蚀光缆等.而一般屋内及一般屋外的分类差异,依各型光缆依制造设计时之特质,其所适用之范围各有不同.
光缆从屋外至屋内的过程中可分为空架,地下道,直接埋设,管道间铺设,室内用。
光纤的历史
1880-AlexandraGrahamBell发明光束通话传输
1960-电射及光纤之发明
1977-首次实际安装电话光纤网路
1978-FORT在法国首次安装其生产之光纤电
1990-区域网路及其他短距离传输应用之光纤
2000-到屋边光纤=>到桌边光纤
2005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直接到家庭
光纤的分类
光纤主要分以下两大类:
1)传输点模数类
传输点模数类分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 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
2)折射率分布类
折射率分布类光纤可分为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跳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和保护层的折射率都是一个常数。 在纤芯和保护层的交界面,折射率呈阶梯型变化。渐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按一定规律减小, 在纤芯与保护层交界处减小为保护层的折射率。纤芯的折射率的变化近似于抛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