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永宁信息化网络推广哪个好

永宁信息化网络推广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4-11-16 19:25:13

‘壹’ [管控到每一笔业务的信息化实践] EMCIP企业管控信息化平台

和中储粮几乎所有承储库一样,远在新疆的喀什直属库库存发生一点变化,数据就能传到位于北京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的数据中心。通过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管到每一笔业务,得益于中储粮垂直管理体系和特殊企业性质。但是,中储粮的很多经验仍然非常值得正在进行集团管控信息化建设的央企借鉴。

目标:
实现核心业务信息化

中储粮是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作为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之一,中储粮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要依法开展业务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按照中储粮总公司信息部副部长常少平的话来说,中储粮要接受双重标准的考核,要先社会效益,为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后经济效益,参与市场竞争,做大做强。
中央储备粮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物资,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中储粮要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确保中央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这“两个确保”是中央储备粮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中央对中储粮总公司的基本要求。中储粮在得到中央财政的一定数额补贴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的要求管好中央储备粮。
但是,据了解,中央财政的补贴标准偏低,如果仅仅靠补贴,中储粮很难发展。作为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之一,中储粮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管理来节约粮食保管费用;另一方面要把握市场机遇,在粮食轮换时赚取合适的差价,同时利用粮食加工、贸易等业务来增加盈利,达到国有资产增值的目标。
但是在中储粮成立之初,由于历史原因,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业务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当时中储粮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储备库点有1万多个。这1万多个库点的库存数据所形成的统计报表上传到中储粮总公司就有1万多张,难免会出现数量不实、质量不保的情况,而且这些数据也只能是最后的静态数据,没法对每个库点进行实时的监控。
特别是在2000年5月中储粮总公司成立以前,各级粮食部门都属于中央储备粮的管理部门,但是没有哪个部门对中央储备粮的质量、数量负总责。中储粮总公司成立以后,要对中央储备粮的质量、数量负总责,要用新的办法来加大管控的力度。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借助于信息化手段。与此同时,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非常重视中储粮总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出中储粮要率先实现计算机管理。
2003年底,中储粮提出要建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并提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通过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看到每一笔业务,包括出入库时间、粮食种类、数量、质量等;通过系统对各个粮库的日常管理进行监控;通过系统规范各粮库的业务流程;通过系统初步实现中央储备粮核心业务的信息化,提高对中央储备粮的监管力度,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有力保障。

选型:
在30多个供应商中筛选

与此同时,中储粮开始和国内30多家有粮食行业经验的系统供应商接触,并逐个跟他们交流。经过综合的评定,中储粮从中挑选出享有投标机会的16家承建商。
考虑到中储粮业务的特殊性,2003年3月,中储粮与这16家承建商签订协议,保证最后的承建商在这16家中选择,让他们去了解中储粮的业务情况。在向这些开发商逐步介绍总公司、分公司和承储库的业务,并带领他们到三河直属库调研后,每家供应商都可以去中储粮指定的两个直属库去调研。
半年以后,即2003年9月,中储粮要求这16家公司拿出自己的总体方案,由中储粮总公司各核心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分。
与此同时,中储粮还邀请国内知名的咨询公司赛迪顾问来对项目进行咨询。赛迪顾问的专家对中储粮的业务进行调研,并独立形成一个方案。然后,中储粮和赛迪顾问的专家一起,在赛迪顾问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排名前5的开发商的优点。通过这些工作,常少平说“我们就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中储粮确定要建立全面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提高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两个确保”的根本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中储粮作为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部门,很多数据需要保密,中储粮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应用已有的国际知名ERP供应商提供的成熟ERP产品,而是根据自身的管理特色进行开发。
2004年2月,中储粮借助招标公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招标。结果,浪潮集团以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中储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开发商和总集成商,而神州数码公司以排名第二的成绩成为分包商。

开发:
双供应商的理想与现实

在今天看来,一个系统由两个开发商来完成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当时中储粮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和考虑。
当时中储粮的粮库除了直属库以外,还有代储库和租仓库。代储库、租仓库的所有权不属于中储粮总公司,管理方式也不一样。考虑到中储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工作量太大,中储粮希望借分包商的力量来分担一些工作量。
把神州数码作为一个分包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神州数码在粮食行业经验丰富。浪潮集团虽然总体评价比较好,但是在粮食行业的经验不及神州数码。中储粮也希望两家开发商能够取长补短。
但是,两家实力都比较强的开发商来做同一个项目,协调是个问题。“让谁听谁的,都很难说。”中储粮信息部的曹永宁说。虽然中储粮已经定下来要两家开发商在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数据结构、统一项目管理“三个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开发,并且通过文档配置管理实现系统文档的统一,而且两个开发商的职责都很清楚,但是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协调。比如说,两家开发商的开发进度不一样,开发的思路不一样,特别是数据接口不一样。在项目开始的第一年,常少平近60%的精力都用于协调。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中储粮还专门请了监理公司来加强项目管理。监理公司负责主持两个开发商都要参与的双周例会或者紧急例会,对两个开发商的协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助两个开发商取长补短来提高系统质量的目标,在经过一年多的艰难磨合之后终于开始显现。

实施:
10多人培训2万多人

2006年9月,中储粮公司在山东、河南、江苏、浙江4家分公司进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试点实施过程中,中储粮不断总结经验。在试点实施完成后,中储粮于2007年3月在河南举办现场推广会。
中储粮有24个分公司、4个子公司及下属的1139个库点都要实施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的地域除了港澳台以外,包含了全国几乎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实施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除了实施范围点多面广以外,中储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难点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各粮库的管理虽然大致相同,但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第二,粮库的员工大多对计算机没有很多的了解;第三,员工都习惯了手工操作模式,很难改变;第四,系统涉及的人非常多,要培训2万多个操作人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3年开始规划系统时,中储粮信息部负责这项工作的只有5人,发展到现在也只有10多人。这10多人要在短时间内培训2万多个用户,看起来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常少平说,中储粮在实施之前就把实施的难处想得非常透彻,所以在实施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中储粮信息部与开发商、监理公司形成了联合工作组一起整理实施、培训思路。为了使系统能够高效实施,中储粮制定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执行的原则:软硬件部署统一解决;统一培训,统一验收;统一进行后期的运行维护。
考虑到以前中储粮的一些下属单位已经应用一些小的系统来进行辅助管理,中储粮信息部规定这样的系统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不能在这个基础上新开发;原来没有系统的也不允许新开发,而是遵从总公司的统一部署。
最后,中储粮还是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似乎不可完成的任务。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常少平归功于中储粮公司试点工作做得好,以及前期的规划比较完善。中储粮先选择了4个分公司中的20个不同性质的库点作为试点来实施。中储粮联合浪潮、神州数码在试点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后及时整改。整改完以后,通过测试证明没有问题了才开始推广。据了解,中储粮每三四个月到半年就总结一次经验。
接着,中储粮对所有的库点进行分期分批培训,每个库都要进行全员培训,并作了详细的方案:先进行骨干员工培训,即对每个重要岗位的人进行培训;然后,骨干员工要在所在库进行全员培训,在应用中起到带头作用。在培训方案中,培训计划细到每天都去哪个地方做什么工作,由谁负责,在哪个会议室进行培训,需要什么设备等,而且得到分公司的审核后工作才能开展,从而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效率。

变化:
业务调整带来挑战

但是,系统建设工作并非一帆风顺。2006年,中储粮对储备粮的管理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储粮对地方代储库和租仓库实现统贷统还管理:收粮资金由中储粮直属库向农业发展银行统一贷款,资金实现统一管理。以往代储库和租仓库也可以向银行贷款,为了降低风险,中储粮规定代储库和租仓库不再向银行申请储备粮贷款,而是由所属的直属库统一贷款。这样,中储粮对代储库和租仓库的监管力度就加强了。原来的代储库和租仓库都转变成了直管库。
但是,这给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系统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按照原来的规划,中储粮的信息化是朝着数据大集中的目标建设的,直属库、代储库和租仓库的数据直接通过网络汇总到中储粮总部的数据中心。体制变化以后,直管库的数据就不再直接传输到总部数据中心,而是先汇总到直属库。直属库像是一个小数据中心,将直属库自身的数据和所属的直管库的数据汇总后再传到总部数据中心。这样就给中储粮的软件、数据和网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原来总分公司和直属库的系统,是由浪潮集团开发的,而代储库和租仓库的系统则由神州数码开发,数据交互条件改变后接口就需要调整。
为此,中储粮信息部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3月,一直都在协调两家开发商来调整系统。尽管后来系统平稳过渡,但是这其中无论是中储粮信息部本身还是两个开发商,都经历了艰苦的考验。

效果:
穿透查询每个业务细节

2008年9月底,中储粮业务管理系统成功实施推广完毕。其中全部直属库、整体接管库和部分承储规模较大的直管库共525个库点部署了中储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应用,使得中储粮实现了纵向和横向的透明化、集中式管理,实现了中央储备粮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同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变了工作方式,从原来的手工作业变成计算机操作。目前,中储粮范围内的中央储备粮业务几乎都可以通过系统来完成。
第二,系统打通了财务和业务,实现了直属库内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同步和总公司、分公司、承储库上下业务运作的一体化。
第三,总公司分公司可以通过系统穿透查询到承储库点的每一笔业务,大大提高了业务监管的能力和效率。通过业务管理系统,中储粮总公司既能宏观了解全国各省各库粮食的轮换、库存、质量、价格、品种情况,又能洞察到每一笔入库的毛重、皮重、质量和检验结果,为实现中央储备粮的“两个确保”要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第四,中储粮通过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形成了业务规范。常少平介绍说,在系统开发、实施过程中,中储粮不断地完善、规范业务流程,规范了出入库等多个业务流程,并通过系统进行固化。以往由于各个库点的业务流程不太一样,经常是“你说你的,他说他的。”现在,除了位于港口的库点等特殊情况允许特殊处理以外,各库点的业务流程基本上达到了一致的目标。“现在我们在扩展过程中,在划转直属库的时候,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系统来规范直属库的管理”,曹永宁说。
第五,提高了中储粮总公司的管理决策水平。系统的应用帮助中储粮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每个基层的业务数据都可以通过系统汇总到总部,这样,能为管理层加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中储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国家金宏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2008年7月,金宏工程中国储备粮管理信息子系统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的初步验收,成为目前金宏工程20多家承建单位中第一个完成初步验收的项目。
但是,中储粮的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因此放慢脚步。常少平指出,在过去三年的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中储粮主要将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并固化,接下来的两三年,中储粮将利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流程进行优化。届时,中储粮的管理将更上一个台阶。

阅读全文

与永宁信息化网络推广哪个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应对网络航母 浏览:406
自制电视无线网络机顶盒 浏览:862
有线电视哪个网络信号强 浏览:565
办公电脑断网了怎么连接手机网络 浏览:970
键盘侠如何看待网络暴力 浏览:319
大学生网络安全保卫专业就业 浏览:991
qq语音如何网络异常也不中断 浏览:532
广州食品网络营销该怎么做 浏览:414
苹果查找朋友的网络打不开 浏览:528
指定硬盘和网络连接 浏览:617
如何考取互联网络营销师证 浏览:99
无线网络连接共享文件 浏览:156
摄像机显示无线网络连接 浏览:325
天津武清光纤网络设置 浏览:546
唐山移动网络维护电话 浏览:486
苹果手机无线网络坏了 浏览:710
网络推广哪里有具体做什么的 浏览:661
无线网络结构图思科 浏览:227
三星怎么开3g网络 浏览:953
网络上的光纤怎么用 浏览:3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