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mlp共享网络

mlp共享网络

发布时间:2024-01-23 06:31:11

Ⅰ mlp是什么意思

mlp是移动定位协议。

移动定位协议(Mobile Location Protocol)简称MLP,是LIF指定的一个用于获取移动终端设备位置信息的传输协议。详细定义了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和LSC(Location Service Client)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is)。

相关信息:

最基本的MLP服务是根据3GPP提出的定位服务定义的[10][161,另外,还有高级的MLP服务和附加的MLP服务,这 些服 务是根据一些被MLP确认的服务协议制定。

服务层分为两个子层,上面的一层管理服务类型和内容,下面的一层管理支持上层服务的元素,如果某个元素 支持多项服务,那么这个元素就放在元素层定义。

Ⅱ 从Siamse孪生网络到Sentence-BERT综述

文兄空本匹配一直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方向,一般研究两段文本之间的关系。文本相似度计算、自然语言推理、问答系统、信息检索等,都可以看作针对不同数据和场景的文本匹配应用。

最近,我和小伙伴们参与了阿里天池““新冠疫情相似句对判定大赛”,比赛任务:根据真实场景下疫情相关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等患者提问句对,识别相似的患者问题,就是典型的文本相似匹配应用。 截止3月18日,我们团队在942支参赛队伍中排名第四。

借助比赛的机会,我重新系统梳理、总结了文本匹配的经验方法。本文将着重介绍文本匹配任务中的经典网络Siamse Network,它和近期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组合使用,一些论文提及的调优技巧以及在此次比赛数据集上的效果检验等。

在正式开始介绍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孪生网络的由来!

“Siamse”中的“Siam”袭尘森是古时泰国的称呼,中文译作暹罗,所以“Siamese”就是指“暹罗”人或“泰国”人。而“Siamese”在英语中是“孪生”的意思,这又是为什么呢?请看下图

十九世纪,泰国出生了一对连体婴儿“恩”和“昌”,当时的医学技术无法使两人分离出来,于是两人顽强地生活了一生。1829年他们被英国商人发现,进入马戏团,在全世界各地演出,1839年他们访问美国北卡罗莱那州成为“玲玲马戏团” 的台柱,最后成为美国公民。1843年4月13日跟英国一对姐妹结婚,恩生了10个小孩,昌生了12个。1874年,两人因病均于63岁离开了人间。他们的肝至今仍保存在费城的马特博物馆内。从此之后“暹罗双胞胎”(Siamese twins)就成了连体人的代名词,也因为这对双胞胎全世界开始重视这项特殊疾病。

由于结构具有鲜明的对称性,就像两个孪生兄弟,所以下图这种神经网络结构被研究人员称作“Siamese Network”,即孪生网络。

其中最能体现“孪生”的地方,在于网络具有相同的编码器(sentence encoder),即将文本转换为高维向量的部分(词嵌入)。网络随后对两段文本的特征进行交互,最后完成分类/相似预测。“孪生网络”结构简单,训练稳定,是很多文本任务不错的baseline模型。

孪生网络的具体用途是衡量两个输入文本的相似程度。例如,现在我们有两个文本 text1 和 text2,首先将文本分别输入 sentence encoder 进行特征提取和编码,将输入映射到新的空间得到特征向量 u和v;最终通过u、v的拼接组合,经过下游网络(比如全连接网络mlp)和激活函数来计算文本1和2的相似性。

整个过程有2个值得关注的点:
(1)在训练和测试过程中, 模型的编码器(sentence encoder)部分是权重共拍亩享的 ,这也是“孪生”一词的体现之处。编码器的选择非常广泛,传统的CNN、RNN和Attention、Transformer都可以。
(2)得到特征u、v后,可以直接使用距离公式,如cosine距离、欧式距离等得到两个文本的相似度。不过更通用的做法是,基于u和v构建用于建模两者匹配关系的特征向量,然后用额外的模型(mlp等)来学习通用的文本关系函数映射;毕竟我们的场景不一定只是衡量相似性,可能还有问答、蕴含等复杂任务。

基于孪生网络,还有人提出了 Triplet network 三连体网络。顾名思义,输入由三部分组成,文本1,和1相似的文本2,和1不相似的文本3。训练的目标非常朴素,期望让相同类别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小,让不同类别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大,即减小类内距,增大类间距。

自从2018年底Bert等预训练语言模型横空出世,NLP届的游戏规则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大大更改了。在计算资源允许的条件下,Bert成为很多问题的优先选择;甚至有的时候,拿Bert跑一跑baseline,发现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十之八九。

但是Bert的缺点也很明显,1.1亿参数量(base版本)使得预测、推理速度明显比CNN等传统网络慢了不止一个量级,对资源要求更高,也不适合处理某些任务。例如,从10000条句子中找到最相似的一对句子,由于可能的组合众多,需要完成49,995,000次推理计算;在一块现代V00GPU上使用Bert计算,将消耗65小时。

考虑到孪生网络的简洁有效,有没有可能将它和Bert强强联合取其精华呢?

当然可以,这正是论文 《Sentence-BERT: Sentence Embeddings using Siamese BERT-Networks》 的工作,首次提出了 Sentence-Bert模型(以下简称SBert) 。SBert在众多文本匹配工作中(包括语义相似性、推理等)都取得了最优结果。更让人惊讶的是,前文所述的从10000条句子找最相似pair的任务,SBert仅需5秒就能完成!

让我们简短回顾此前Bert是怎么处理文本匹配任务的。

常规做法是将匹配任务转换成二分类任务(相似/不相似)。输入的两个文本拼接成一个序列(中间用一个特殊的符号“SEP”分割),经过12层(base-model)或24层(large-model)的multi-head Transformer模块编码后,将输出层的字向量取平均或者取第一个token位置“CLS”的特征作为句向量,经softmax完成最终分类。

但是论文作者 Nils Reimers 在实验中指出,这样的做法产生的结果并不理想(至少在处理语义检索和聚类问题时是如此),甚至往往比Glove词向量取平均的效果还差。

为了让Bert更好地利用文本信息,作者们在论文中提出了如下的SBert模型结构。是不是非常眼熟?对,这不就是之前见过的孪生网络嘛!

SBert沿用了孪生网络的结构,文本的encoder部分用同一个Bert来处理。之后,作者分别实验了CLS-token和2种池化策略(Avg-Pooling、Mean-Pooling),对Bert输出的字向量进行进一步特征提取、压缩,得到u、v。最后的u、v整合,作者提供了3种策略:
(1)针对分类任务,对u、v拼接组合,最后接入一个mlp网络,使用softmax进行分类输出,损失函数使用交叉熵;
(2)直接计算、输出余弦相似度;训练损失函数采取了均方根误差;
(3)如果输入的是三元组,论文种也给出了相应的损失函数。

总的来说,SBert直接使用Bert的原始权重进行初始化,在具体数据集上微调,训练过程和传统Siamse Network差异不大。但是这种训练方式能让Bert更好的捕捉句子之间的关系,生成更优质的句向量。在评估测试阶段,SBert直接使用余弦相似度来比较两个句向量之间的相似度,极大提升了推理速度。

有实验为证!作者在7个文本匹配相关的任务上做了对比实验,结果在其中的5个任务上,SBert都有更优表现。

此外,作者还做了一些有趣的消融实验。使用NLI和STS为代表的匹配数据集,在进行分类目标函数训练时,作者们测试了不同的整合策略,结果显示“(u, v, |u-v|)”的组合效果最好,这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元素差: (|u - v|) 。句向量之间的差异度量了两个句子嵌入的维度间的距离,确保相似的对更近,而不同的对更远。

此外,在Pool方法中,平均池化的效果要比另两种方法更好。

完善的实验过程帮助我们避免了不少坑。文章最后,作者对SBert和传统的一些句嵌入方法做了对比,SBert的计算效率要更高一些。其中的smart-batching是论文中的一个小trick,先将输入的文本按长度排序,这样同一个mini-batch的文本长度更加统一,padding填充处理时能显着减少填充的token。

我们将SBert模型在本次比赛的数据集上做了测试。使用数据增强后,线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数量分别是13,500和1000条句子组合。预训练模型权重选择的是roberta_wwm_large,训练过程中加入了对抗训练,通过在embedding层额外增加一些噪声点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最终SBert单模型在线下验证集上的准确率是95.7%。直接使用Bert微调的方式,准确率为95.3%。

总的来说,我们做这次比赛的目的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尽可能将学术界的前沿算法和工业界结合,从而更好的将相关技术在实际项目中落地。

本文总体介绍了文本匹配任务中常用的网络结构Siamse Network,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来的Sentence-BERT模型。

Siamse Network 简洁的设计和平稳高效训练非常适合作为文本匹配任务的baseline模型,包括不限于问答对话、文本蕴含、文本相似等任务;如果孪生网络不能有效解决,可以再尝试其他更复杂的模型。SBert则充分利用了孪生网络的优点和预训练语言模型强大的特征抽取优势,在众多匹配任务上取得了最优实验结果。

抛开具体任务不谈,SBert 可以帮助我们生成更好的句向量,在一些任务上可能产生更优结果。在推理阶段,SBert直接计算余弦相似度的方式,大大缩短了预测时间;在语义检索、信息搜索等任务中预计会有不错表现。同时, 得益于生成的高质量句嵌入特征,SBert也非常适合做文本聚类、新FAQ发现等工作。

Ⅲ 神经网络原理

神经网络是一种受到人类神经系统启发而设计的机器学习模型。它由多个称为神经元的单元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连接权重相互连接。神经网络利用输入数据和这些连接权重来进行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以下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Ⅳ sklearn 神经网络 MLPClassifier简单应用与参数说明

MLPClassifier是一个监督学习算法,下图是只有1个隐藏层的MLP模型 ,左侧是输入层,右侧是输出层。

上图的整体结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下图所示:

MLP又名多层感知机,也叫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除了输入输出层,它中间可以有多个隐藏层,如果没有隐藏层即可解决线性可划分的数据问题。最简单的MLP模型只包含一个隐藏层,即三层的结构,如上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多层感知机的层与层之间是全连接的(全连接的意思就是:上一层的任何一个神经元与下一层的所有神经元都有连接)。多层感知机最底层是输入层,中间是隐藏层,最后是输出层。

输入层没什么好说,你输入什么就是什么,比如输入是一个n维向量,就有n个神经元。

隐藏层的神经元怎么得来?首先它与输入层是全连接的,假设输入层用向量X表示,则隐藏层的输出就是

f(W1X+b1),W1是权重(也叫连接系数),b1是偏置,函数f 可以是常用的sigmoid函数或者tanh函数:

最后就是输出层,输出层与隐藏层是什么关系?其实隐藏层到输出层可以看成是一个多类别的逻辑回归,也即softmax回归,所以输出层的输出就是softmax(W2X1+b2),X1表示隐藏层的输出f(W1X+b1)。

MLP整个模型就是这样子的,上面说的这个三层的MLP用公式总结起来就是,函数G是softmax

因此,MLP所有的参数就是各个层之间的连接权重以及偏置,包括W1、b1、W2、b2。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怎么确定这些参数?求解最佳的参数是一个最优化问题,解决最优化问题,最简单的就是梯度下降法了(sgd):首先随机初始化所有参数,然后迭代地训练,不断地计算梯度和更新参数,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比如误差足够小、迭代次数足够多时)。这个过程涉及到代价函数、规则化(Regularization)、学习速率(learning rate)、梯度计算等。

下面写了一个超级简单的实例,训练和测试数据是mnist手写识别数据集:

from sklearn.neural_network import MLPClassifier

import gzip

import pickle

with gzip.open('./mnist.pkl.gz') as f_gz:

    train_data,valid_data,test_data = pickle.load(f_gz)

clf = MLPClassifier(solver='sgd',activation = 'identity',max_iter = 10,alpha = 1e-5,hidden_layer_sizes = (100,50),random_state = 1,verbose = True)

clf.fit(train_data[0][:10000],train_data[1][:10000])

print clf.predict(test_data[0][:10])

print(clf.score(test_data[0][:100],test_data[1][:100]))

print(clf.predict_proba(test_data[0][:10]))

参数说明:

参数说明: 

1. hidden_layer_sizes :例如hidden_layer_sizes=(50, 50),表示有两层隐藏层,第一层隐藏层有50个神经元,第二层也有50个神经元。 

2. activation :激活函数,{‘identity’, ‘logistic’, ‘tanh’, ‘relu’}, 默认relu 

- identity:f(x) = x 

- logistic:其实就是sigmod,f(x) = 1 / (1 + exp(-x)). 

- tanh:f(x) = tanh(x). 

- relu:f(x) = max(0, x) 

3. solver: {‘lbfgs’, ‘sgd’, ‘adam’}, 默认adam,用来优化权重 

- lbfgs:quasi-Newton方法的优化器 

- sgd:随机梯度下降 

- adam: Kingma, Diederik, and Jimmy Ba提出的机遇随机梯度的优化器 

注意:默认solver ‘adam’在相对较大的数据集上效果比较好(几千个样本或者更多),对小数据集来说,lbfgs收敛更快效果也更好。 

4. alpha :float,可选的,默认0.0001,正则化项参数 

5. batch_size : int , 可选的,默认’auto’,随机优化的minibatches的大小batch_size=min(200,n_samples),如果solver是’lbfgs’,分类器将不使用minibatch 

6. learning_rate :学习率,用于权重更新,只有当solver为’sgd’时使用,{‘constant’,’invscaling’, ‘adaptive’},默认constant 

- ‘constant’: 有’learning_rate_init’给定的恒定学习率 

- ‘incscaling’:随着时间t使用’power_t’的逆标度指数不断降低学习率learning_rate_ ,effective_learning_rate = learning_rate_init / pow(t, power_t) 

- ‘adaptive’:只要训练损耗在下降,就保持学习率为’learning_rate_init’不变,当连续两次不能降低训练损耗或验证分数停止升高至少tol时,将当前学习率除以5. 

7. power_t: double, 可选, default 0.5,只有solver=’sgd’时使用,是逆扩展学习率的指数.当learning_rate=’invscaling’,用来更新有效学习率。 

8. max_iter: int,可选,默认200,最大迭代次数。 

9. random_state:int 或RandomState,可选,默认None,随机数生成器的状态或种子。 

10. shuffle: bool,可选,默认True,只有当solver=’sgd’或者‘adam’时使用,判断是否在每次迭代时对样本进行清洗。 

11. tol:float, 可选,默认1e-4,优化的容忍度 

12. learning_rate_int:double,可选,默认0.001,初始学习率,控制更新权重的补偿,只有当solver=’sgd’ 或’adam’时使用。 

14. verbose : bool, 可选, 默认False,是否将过程打印到stdout 

15. warm_start : bool, 可选, 默认False,当设置成True,使用之前的解决方法作为初始拟合,否则释放之前的解决方法。 

16. momentum : float, 默认 0.9,动量梯度下降更新,设置的范围应该0.0-1.0. 只有solver=’sgd’时使用. 

17. nesterovs_momentum : boolean, 默认True, Whether to use Nesterov’s momentum. 只有solver=’sgd’并且momentum > 0使用. 

18. early_stopping : bool, 默认False,只有solver=’sgd’或者’adam’时有效,判断当验证效果不再改善的时候是否终止训练,当为True时,自动选出10%的训练数据用于验证并在两步连续迭代改善,低于tol时终止训练。 

19. validation_fraction : float, 可选, 默认 0.1,用作早期停止验证的预留训练数据集的比例,早0-1之间,只当early_stopping=True有用 

20. beta_1 : float, 可选, 默认0.9,只有solver=’adam’时使用,估计一阶矩向量的指数衰减速率,[0,1)之间 

21. beta_2 : float, 可选, 默认0.999,只有solver=’adam’时使用估计二阶矩向量的指数衰减速率[0,1)之间 

22. epsilon : float, 可选, 默认1e-8,只有solver=’adam’时使用数值稳定值。 

属性说明: 

- classes_:每个输出的类标签 

- loss_:损失函数计算出来的当前损失值 

- coefs_:列表中的第i个元素表示i层的权重矩阵 

- intercepts_:列表中第i个元素代表i+1层的偏差向量 

- n_iter_ :迭代次数 

- n_layers_:层数 

- n_outputs_:输出的个数 

- out_activation_:输出激活函数的名称。 

方法说明: 

- fit(X,y):拟合 

- get_params([deep]):获取参数 

- predict(X):使用MLP进行预测 

- predic_log_proba(X):返回对数概率估计 

- predic_proba(X):概率估计 

- score(X,y[,sample_weight]):返回给定测试数据和标签上的平均准确度 

-set_params(**params):设置参数。

Ⅳ 深度前馈网络

看过西瓜书和李航的《统计学习方法》,对机器学习的基本算法算是有了初步的理解。机器学习的算法和思想固然重要,在实际中也有很多应用场景,但在超大数据集的表现上,深度学习才是当下效果最好的工具。可惜的是,花书这样一本经典着作的中文版翻译和机翻差不多水平,因此看的时候只能放慢速度。闲言少叙,下面是第六章的学习记录。

深度前馈网络(deep feedforward network) ,也叫作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或者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是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 前馈网络的目标是近似某个函数 。例如,对于分类器, 将输入 映射到一个类别 。前馈网络定义了一个映射 ,并且学习参数 的值使它能够得到最佳的函数近似。

下面我们把“深度前馈网络”这个词拆开来看:

那么深度前馈网络的各层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从功能来讲,训练样本直接指明了 输出层 在每一点x上必须做什么,它必须产生一个接近 y 的值。但训练数据并没有给出其它层中的所需的输出,所以这些层被称为 隐藏层(hidden layer)

一种理解前馈网络的方式是从线性模型开始,并考虑如何克服它的局限性。如果各层的函数 都是线性函数,那么复合后的函数依然是线性的,此时我们的网络模型等价于线性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的表示能力,我们需要将各层的 设置为非线性的,从而得到一个非线性映射 。我们可以认为 提供了一组描述 的特征,或者认为它提供了 的一个新的表示。

设计和训练神经网络与使用梯度下降训练其他任何机器学习模型并没有太大不同。神经网络和线性模型等算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导致大多数我们感兴趣的代价函数都变得 非凸 。这意味着神经网络的训练通常使用迭代的、基于梯度的优化, 仅仅使得代价函数达到一个非常小的值 ;而不是像用于训练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方程求解器或者用于训练逻辑回归或 SVM 的凸优化算法那样保证全局收敛。

用于非凸损失函数的随机梯度下降没有这种收敛性保证,并且 对参数的初始值很敏感。对于前馈神经网络,将所有的权重值初始化为小随机数是很重要的。偏置可以初始化为零或者小的正值。

大多数现代的神经网络使用最大似然来训练。这意味着代价函数就是负的对数似然,它与训练数据和模型分布间的 交叉熵 等价。这个代价函数表示为

使用最大似然来导出代价函数的方法的一个优势是,它减轻了为每个模型设计代价函数的负担。明确一个模型 则自动地确定了一个代价函数 。

用于实现最大似然估计的交叉熵代价函数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特性,那就是当它被应用于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模型时,它 通常没有最小值。 如果模型可以控制输出分布的密度(例如,通过学习高斯输出分布的方差参数),那么它可能对正确的训练集输出赋予极其高的密度,这将导致交叉熵趋向负无穷。 正则化技术提供了一些不同的方法来修正学习问题,使得模型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无限制的收益。

一种简单的输出单元是基于仿射变换的输出单元,仿射变换不具有非线性。这些单元往往被直接称为 线性单元 。给定特征 ,线性输出层产生一个向量 ,线性输出层经常被用来 产生条件高斯分布的均值

最大化其对数似然此时等价于最小化均方误差。

许多任务需要预测二值型变量 的值。具有两个类的分类问题可以归结为这种形式。此时最大似然的方法是定义 在 条件下的 Bernoulli 分布。为保证模型给出了错误答案时,总能有一个较大的梯度。可以使用 sigmoid输出单元 结合最大似然来实现。sigmoid 输出单元定义为:

这种在对数空间里预测概率的方法可以很自然地使用最大似然学习。因为用于最大似然的代价函数是 ,代价函数中的 抵消了 中的 。如果没有这个效果,sigmoid 的饱和性会阻止基于梯度的学习做出好的改进。因此, 最大似然几乎总是训练 输出单元的优选方法。

当我们想要表示一个具有 n 个可能取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时,我们可以使用 函数。它可以看作是 函数的扩展。

函数最常用作分类器的输出,来表示 个不同类上的概率分布。比较少见的是, 函数可以在模型内部使用,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在某个内部变量的 个不同选项中进行选择。 函数的形式为:

和 一样,当使用最大化对数似然训练 来输出目标值 时,使用指数函数工作地非常好。

隐藏单元的设计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并且还没有许多明确的指导性理论原则。

整流线性单元(Rectified Linear Unit, ReLU)是隐藏单元极好的默认选择。许多其他类型的隐藏单元也是可用的。决定何时使用哪种类型的隐藏单元是困难的事(尽管整流线性单元通常是一个可接受的选择)。我们这里描述对于每种隐藏单元的一些基本直觉。这些直觉可以用来建议我们何时来尝试一些单元。 通常不可能预先预测出哪种隐藏单元工作得最好。设计过程充满了试验和错误,先直觉认为某种隐藏单元可能表现良好,然后用它组成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用验证集来评估它的性能。

大多数的隐藏单元都接受输入向量 x,计算仿射变换 ,然后使用一个逐元素的非线性函数 。大多数隐藏单元的区别仅仅在于激活函数 的形式。

整流线性单元使用激活函数:

整流线性单元通常作用于仿射变换之上:

当初始化仿射变换的参数时,可以将 b 的所有元素设置成一个小的正值,例如 0.1。这使得整流线性单元很可能初始时就对训练集中的大多数输入呈现激活状态,并且允许导数通过。

整流线性单元的一个缺陷是它们不能通过基于梯度的方法学习那些使它们激活为零的样本。整流线性单元的各种扩展保证了它们能在各个位置都接收到梯度。

整流线性单元的三个扩展基于当 时使用一个非零的斜率 :

绝对值整流(absolute value rectification) 固定 来得到: ,它用于图像中的对象识别 (Jarrett et al., 2009a); 渗漏整流线性单元(Leaky ReLU) (Maas et al., 2013) 将 固定成一个类似 0.01 的小值; 参数化整流线性单元(parametric ReLU) 将 作为学习的参数 (He et al., 2015)。

maxout 单元(maxout unit) (Goodfellow et al., 2013a) 进一步扩展了整流线性单元。maxout单元将 划分为每组有 个值的组,而不是使用作用于每个元素的函数 。每个maxout单元则输出每组中的最大元素:

这里 是组 的输入索引集 。因为激活函数中有了max操作,所以整个maxout网络也是一种非线性的变换。

maxout的拟合能力是非常强的,它可以拟合任意的的凸函数。最直观的解释就是任意的凸函数都可以由分段线性函数以任意精度拟合,而maxout又是取k个隐隐含层节点的最大值,这些”隐隐含层"节点也是线性的,所以在不同的取值范围下,最大值也可以看做是分段线性的(分段的个数与k值有关)。

整流线性单元和它们的这些扩展都是基于一个原则,那就是如果它们的行为更接近线性,那么模型更容易优化。

在引入整流线性单元之前,大多数神经网络使用 logistic sigmoid 激活函数:

或者是双曲正切激活函数:

这些激活函数紧密相关,因为:

我们已经看过 sigmoid 单元作为输出单元用来预测二值型变量取值为 1 的概率。与分段线性单元不同,sigmoid 单元在其大部分定义域内都饱和——当 z 取绝对值很大的正值时,它们饱和到一个高值,当 z 取绝对值很大的负值时,它们饱和到一个低值,并且仅仅当 z 接近 0 时它们才对输入强烈敏感。sigmoid 单元的广泛饱和性会使得基于梯度的学习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原因,现在不鼓励将它们用作前馈网络中的隐藏单元。当使用一个合适的代价函数来抵消 sigmoid 的饱和性时,它们作为输出单元可以与基于梯度的学习相兼容。

当必须要使用 sigmoid 激活函数时,双曲正切激活函数通常要比 logistic sigmoid 函数表现更好。在 而 的意义上,它更像是单位函数。因为 tanh 在 0 附近与单位函数类似。

架构(architecture) 一词是指网络的整体结构: 它应该具有多少单元,以及这些单元应该如何连接。

在链式架构中,主要的架构考虑是选择网络的深度和每一层的宽度。我将会看到,即使只有一个隐藏层的网络也足够适应训练集。 更深层的网络通常能够对每一层使用更少的单元数和更少的参数,并且经常容易泛化到测试集,但是通常也更难以优化。 对于一个具体的任务,理想的网络架构必须通过实验,观测在验证集上的误差来找到。

万能近似定理(universal approximation theorem)

一个前馈神经网络如果具有线性输出层和至少一层具有任何一种 ‘‘挤压’’ 性质的激活函数(例如logistic sigmoid激活函数)的隐藏层,只要给予网络足够数量的隐藏单元,它可以 以任意的精度来近似任何从一个有限维空间到另一个有限维空间的 Borel 可测函数 。前馈网络的导数也可以任意好地来近似函数的导数 (Hornik et al., 1990)。

万能近似定理意味着无论我们试图学习什么函数,我们知道一个大的MLP一定能够表示这个函数。

然而,我们不能保证训练算法能够学得这个函数。即使 MLP能够表示该函数,学习也可能因两个不同的原因而失败。 首先,用于训练的优化算法可能找不到用于期望函数的参数值。其次,训练算法可能由于过拟合而选择了错误的函数。

总之,具有单层的前馈网络足以表示任何函数,但是网络层可能大得不可实现,并且可能无法正确地学习和泛化。在很多情况下,使用更深的模型能够减少表示期望函数所需的单元的数量,并且可以减少泛化误差。

存在一些函数族能够在网络的深度大于某个值d时被高效地近似,而当深度被限制到小于或等于d时需要一个远远大于之前的模型。在很多情况下,浅层模型所需的隐藏单元的数量是n的指数级。

Montufar et al. (2014) 的主要定理指出, 具有 个输入深度为 每个隐藏层具有 个单元的深度整流网络可以描述的线性区域的数量是

根据经验,更深的模型似乎确实在广泛的任务中泛化得更好。

目前为止,我们都将神经网络描述成层的简单链式结构,主要的考虑因素是网络的深度和每层的宽度。在实践中,神经网络显示出相当的多样性。

一般的,层不需要连接在链中,尽管这是最常见的做法。许多架构构建了一个主链,但随后又添加了额外的架构特性,例如从层 i 到层 i + 2 或者更高层的 跳跃连接 。这些跳跃连接使得梯度更容易从输出层流向更接近输入的层。

架构设计考虑的另外一个关键点是如何将层与层之间连接起来。默认的神经网络层采用矩阵 W 描述的线性变换,每个输入单元连接到每个输出单元。许多专用网络具有较少的连接,使得输入层中的每个单元仅连接到输出层单元的一个小子集。这些用于 减少连接数量 的策略减少了参数的数量以及用于评估网络的计算量,但通常高度依赖于问题。

当我们使用前馈神经网络接收输入 并产生输出 时,信息通过网络向前流动。输入 提供初始信息,然后传播到每一层的隐藏单元,最终产生输出 。这称之为 前向传播(forward propagation) 。在训练过程中,前向传播可以持续向前直到它产生一个标量代价函数 。 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算法 (Rumelhart et al., 1986c),经常简称为backprop,允许来自代价函数的信息通过网络向后流动,以便计算梯度。

将计算形式化为图形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使用图中的每一个节点来表示一个变量。变量可以是标量、向量、矩阵、张量、或者甚至是另一类型的变量。为了形式化我们的图形,我们还需引入操作(operation)这一概念。操作是指一个或多个变量的简单函数。我们的图形语言伴随着一组被允许的操作。我们可以通过将多个操作复合在一起来描述更为复杂的函数。

如果变量 y 是变量 x 通过一个操作计算得到的,那么我们画一条从 x 到 y 的有向边。我们有时用操作的名称来注释输出的节点,当上下文很明确时,有时也会省略这个标注。计算图的实例如下:

使用符号到符号的方法计算导数的示例如下。在这种方法中,反向传播算法不需要访问任何实际的特定数值。相反,它将节点添加到计算图中来描述如何计算这些导数。通用图形求值引擎可以在随后计算任何特定数值的导数。 本例从表示 的图开始,运行反向传播算法,指导它构造表达式 对应的图。

这部分花书上讲了很多内容……我看得有些失去耐心……可能是讲得太细致了吧……我对反向传播算法的认识很简单,就是一个链式法则,一层一层计算梯度然后向后传播。这里根据之前上课时候的课件内容做下简单回顾:

总之反向传播算法的要点就是 以恰当的顺序计算梯度,从而充分利用链式法则来提高计算效率 。我个人认为理解BP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画个图手推一遍。

阅读全文

与mlp共享网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密码哪里关闭 浏览:790
网络安全攻击战队口号 浏览:105
网络营销资质认证app 浏览:979
手机网络选项卡在哪里 浏览:508
网络电视连接不上wifi但手机可以连接 浏览:254
计算机网络技术谢希仁第五版 浏览:156
网络安全产业西集 浏览:710
咪咕电视盒子怎么连接无线网络 浏览:524
路由器设置网络静态ip怎么设置 浏览:314
哪个wifi网络摄像头好 浏览:605
康佳电视不显示网络信号 浏览:672
50岁网络安全指南 浏览:383
环球钢琴网网络限制怎么设置 浏览:647
手机怎样注册网络 浏览:885
假苹果怎么看有没有开启4g网络 浏览:879
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那个好就业 浏览:879
拔掉wifi网络不要的要怎么办 浏览:487
共享网络怎么找对方 浏览:797
共享网络上不了 浏览:642
3g首选网络设置 浏览:16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