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工业互联网为什么爆发
政策频发 推动工业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2007年政府提出 “两化融合”,为我国工业升级和转型奠定了政策基础。2015年国务院提出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中国版智能制造的概念。而2017年年底国务院明确提出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到2025年,形成3-5个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百万工业APP,实现百万家企业上云,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制造业新生态。在中央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如江苏发布《关于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产业发展创造了积极的环境,有望引导和驱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再加速。工业互联网被推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跃升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
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地。工信部相继与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政府合作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政府鼓励示范基地发挥资源聚集的优势,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环境和专业化服务,构建资源集聚、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产业链"双创"新生态。江苏省省经信委联合阿里云启动实施首批江苏“1+30+300”工程,主要是推进阿里云与省内30家两化融合服务机构、300家制造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筑全服务链体系,支持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目前徐工集团、吉利等大型制造企业均已加入该工程,与阿里云合作进行产业升级。
制造业智能化的内生需求和新兴技术兴起 驱动工业互联网快速崛起
制造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具备内生需求驱动力。首先是工业数据的爆发式增长需要新的数据管理工具:随着工业数据采集范围不断扩大,数据的类型和规模都呈指数级增长,需要一个全新数据管理工具,实现海量数据低成本、高可靠的存储和管理。其次是企业智能化决策需要新的应用创新载体:数据的丰富性为制造企业开展精准化管理创造了前提,但工业场景高度复杂,行业知识千差万别,传统由少数大型企业驱动的应用创新模式难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差异化需求,迫切需要一个开放的应用创新载体,通过工业数据、工业知识与平台功能的开放调用,降低应用创新门槛,实现智能化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三是新型制造模式需要新的业务交互手段: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制造企业间在设计、生产等领域的并行组织与资源协同日益频繁,要求企业设计、生产和管理系统都要更好支持与其他企业的业务交互,这就需要一个新的交互工具,实现不同主体、不同系统间的高效集成。
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新兴技术的兴起,为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打下了相应的技术基础。首先是云技术的成熟大幅降低制造企业IT化的运营成本和部署的成本;其次是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带来进一步的优势:物联网实现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资源的动态配置以及产品全程跟踪检测,获得大量数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挖掘数据的价值,强化制造企业的数据洞察能力,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贰’ 5G时代 运营商如何迎接挑战
最近几年,5G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运营商们该如何应对?尤其是5G时代下的云计算市场。伴随着互联网和传统IT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持续投入,国内云计算市场竞争正在进一步白热化。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以及近万亿元的云计算市场,如何定位云计算成为了国内电信运营商当前关注的焦点。
电信运营商面临新挑战
伴随着云计算业务的快速成长,以及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在过去的几年间经历蓬勃生长,生态体系快速繁荣。从市场规模来看,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接近700亿元,年增速达到了28%,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800亿元。作为较早进入到云计算领域的参与者,国内三大运营商目前均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服务挑战。
电信运营商在国内公有云市场的占比不断减少
以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占比最大的IaaS收入来看,在IDC公布的2017年中国公有云IaaS增速中,AWS、腾讯云的增速较快,达到了152.33%和136.76%,阿里云由于基数较大,虽然增速低于100%,但份额占有量依然很可观。而电信运营商却正在由2015年的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20.7%,降到目前的不足15%。伴随着IaaS市场的逐步饱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PaaS和SaaS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考虑到运营商在上层云服务领域的劣势,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会面临更为严酷的挑战。
电信运营商在国内私有云市场仍具有竞争优势
国内电信运营商借助在云网基础设施、政府行业资源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得益于近两年政务云、医疗云、金融云等行业云市场的活跃,在私有云项目方面收获颇丰。在2018私有云企业排行榜TOP50中,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均在榜单前10。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以华为、新华三、浪潮等为代表的传统软硬件设备提供商还处在领跑的位置,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公有云服务商也开始进入私有云领域,未来国内私有云市场竞争加剧。
5G驱动云计算产业升级
2018年6月,随着3GPP全会通过了5G NR独立组网功能标准,5G标准的首个子集R15正式诞生,一系列5G第二阶段新项目得到批准,3GPP Release 16也在加快推进。同时,国内运营商也亮出了5G的时间表:计划到2020年,实现5G网络正式商用,5G时代即将到来。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实际上5G和5G所带来的机会,已经大大超越了现有的通信行业生态系统,可以预见的是,新的网络和创新业务的出现必然推动当前云计算产业进一步升级。
新的业务必然带动云服务的全面升级
5G将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VR和AR等更加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同时,5G将与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场景深度融合。为了适应这些新的业务,云服务必然要进行服务升级以满足下一代业务的需求,例如AWS Greengrass就是为了满足物联网场景的应用需求,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物联网解决方案。
高的网络要求必然带动云服务质量的全面升级
5G在超大带宽、低时延、灵活连接和网络切片方面的新特性,将通过网络架构和基础设施平台两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来满足。在网络架构方面,通过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实现控制转发分离和控制功能重构,简化结构,提高接入性能;在基础设施平台方面,构建电信级云平台来实现对上层虚拟网络服务的承载,同时通过网络服务编排,解决现有基础设施成本高、资源配置不灵活、业务上线周期长的问题。
高投入的网络建设必然带动云化部署的全面升级
网络演进需要保持现网业务的连续性,最大可能保护已有投资,同时为未来业务的发展预留空间。5G时代巨大的容量和敏捷性需求推动了基站的致密化,5G建设所需基站数量多,投资量大。无论是从节省投资的角度,还是在业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支撑方面,5G时代的云化部署已是必然。
运营商云化之路需四面出击
面向5G时代,电信运营商的云化之路需要从网络架构、基础设施、业务服务和运营模式等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在满足未来融合应用场景的网络需求的同时,以网络能力开放为基础,在能力平台和云服务领域必须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推出面向垂直行业领域的云服务,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数字经济时代。
在网络架构方面,加快推进全面云化网络重构
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快构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架构,所有的网络功能和业务应用都运行在云数据中心上,构建包括基础设施层、网络功能管理层和网络服务编排层的三层电信云平台,由云化形态的新型数据中心、智能化网络调度的新型网络以及全局化网络编排管理的新型大脑共同组成新型的网络架构,从而实现网络云化、业务云化和运营云化。
在基础设施方面,依托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加快推动应用落地
电信运营商网络需要利用云化部署,将核心云下沉到用户端,业务数据不用来回传送到数百公里之外的核心数据中心,只需传送到离用户更近的边缘数据中心机房或基站处理即可,从而降低网络时延,以满足未来5G实时业务交付。同时,借助MEC,加快整合产业生态链,挖掘新业务场景,探讨商业模式,推动面向垂直行业领域的服务落地应用。
在业务服务方面,打造云网融合支撑体系,推出云+网一体化服务
电信运营商应以网络为基础,围绕云组网、云联网、云专线、云宽带等云网融合产品和服务,构建面向行业的新型运营服务体系,实现云网融合产品的一点受理,敏捷开通。同时,以网络连接为中心,对上游客户提供面向行业应用的网络连接服务,对下游厂商实现合作伙伴云服务能力和运营商自身网络服务的集成,构建属于运营商特征的云网生态。
在运营模式方面,逐步向垂直行业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与云计算产业链中其他企业项目相比,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于拥有大型数据中心和网络宽带的基础,更加善于打造一条从终端到网络再到计算的完整链条。通过提供一整套面向行业的云服务解决方案,电信运营商所构建的云计算价值链将成为自身差异化优势的明显体现。因此,在5G时代,电信运营商应围绕自身优势定制技术与商业战略,构建面向产业互联网的垂直领域云解决方案的运营支撑体系。
5G时代即将来临,云计算又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在国内云计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还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寻求多元化合作,打造良性的生态体系,从而实现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