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起飞发源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国经济做大做强的希望也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以下简称“双三角”)!
一、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地区比较
作为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两大经济区,“双三角”在经济活力、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它们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和不同。
(一)长三角经济总量大于珠三角,但差距在缩小
2005年长三角GDP总量达33567亿元,珠三角GDP总量达18059亿元,长三角是珠三角的1.86倍。而2000年长三角是珠三角的1.92倍,2004年是1.89倍。这表明两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二)经济均保持高速增长,但长三角增幅低于珠三角
2005年“双三角”经济均保持快速增长。长三角经济增长13.5%,珠三角经济增长15.8%。长三角比珠三角低2.3个百分点。从历史来看,长三角经济增长速度也低于珠三角。2000-2005年,珠三角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比长三角快1.5个百分点。
(三)长三角人均GDP低于珠三角
珠三角流动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且该比重远远大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以常驻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仍高于长三角以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人均经济效益明显好于长三角地区。2005年珠三角人均GDP(常驻人口平均)为41990元,长三角(户籍人口平均)为40612元,珠三角仍比长三角高3.4%。
(四)“双三角”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珠三角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长三角
近几年,“双三角”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2005年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09元,前者是后者的2.2倍。而2000年前者只是后者的2倍。2005年珠三角城乡差距大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7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331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
(五)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62倍
2005年,长三角财政收入为3174亿元,珠三角为1211亿元,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62倍。这种差距随着长三角经济近几年的崛起有扩大的趋势,2004年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58倍,2003年是2.28倍,2002年是2.02倍。
(六)长三角对外贸易发展以较高速度超过珠三角
近几年长三角对外贸易以较高速度增长,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25.2%;珠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增长20.17%。长三角比珠三角快5个百分点。2004年长三角比珠三角快18.8个百分点。到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1年的27.09%上升到35.33%。而珠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1年的33.04%下降到28.88%。长三角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七)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结构趋同
2005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为4:55:41和3:51:46。这种产业构成与全国相比有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第一产业均比全国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二是第二、三产业比重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水平。但两个三角洲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制造业成为双三角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双三角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55%和51%,不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47%的水平,也是世界各国中的最高水平。在双三角所辖的30个市中,第二产业比重超过60%的就有6个,低于50%的只有4个。其中苏州市的第二产业比重甚至高达66.6%。二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59.3%、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64.2%的双三角地区,是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主战场。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双三角的第三产业比重比2004年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51.5%也低近10个百分点。
二、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双三角”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快又好的良好格局。
(一)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地区,“双三角”的经济发展速度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进入21世纪,长三角经济年平均增长13.1%,珠三角年平均增长14.6%。虽然上一轮宏观调控使这两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减少,增幅回落,但消费、出口的较快增长弥补了投资拉动的减弱,仍带动该地区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地增长。
(二)高新技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2005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3%,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浙江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集成电路、光通讯设备、微波通信设备、移动电话机和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4%、16.2%、46.7%、29.9%和17.3%。
2005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4065亿元,增长19%。森工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增长25.5%。
(三)注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全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几个约束性指标。双三角地区这方面在全国均先行一步。
上海把突破能源、环境的“硬约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5年万元GDP能耗为0.88吨标准煤,在全国属较低水平;2006年的节能指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4.4%、COD排放量五年要消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消减35%。
珠三角由于经济结构中重工业、高污染的产业占的比重较小,在能耗的控制方面一直做得较好。
2005年,广东省万元GDP能耗0.79吨标准煤,节能效果名列全国前茅。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全省已建成烟尘控制区161个,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44个。至2005年12月,全省建成水处理厂79座,日处理水能力634万吨。建成19座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在生态绿化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果。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建立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37个,总面积107.2万公顷,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建成生态示范区189个,比上年增加24个,总面积335.6万公顷。
(四)长三角经济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2005年长三角区域合作硕果累累。涉及环保、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旅游等广泛领域。
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拓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推进方案》提出“信用长三角”,力求实现三省市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试运行、三地信用工作信息的相互交流、企业信息的相互查询。目前已确定了“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的工作目标:力争2006年前,共同制定区域内三方信用信息标准,完成信用信息的分级管理,实现基本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信息定期更新新机制,制定信用服务机构跨省市服务导则和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通报制度;争取2007年前,建立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联合奖惩机制;争取2010年之前,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信用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区域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围绕国家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沪苏浙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的衔接。
“无障碍旅行区”雏形实现。通过积极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沪苏浙加大了旅游市场拓展和项目开发合作的力度,共同构建“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
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以规划编制、联合治理太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江、浙、沪三省市共同开展了长三角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点说明】:该文发表于2006年,但目前依然可供参考。除此之外,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特区政策优势在于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布局,其中,珠三角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先行发展后,再带动、辐射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内地。
2.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难点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难点
赛迪研究院 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途径。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中国装备制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软件化和网络化转型,以柔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生产模式满足更广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了推进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一、发展现状
(一)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五大重点工程,其中智能制造工程就是其中重点实施工程之一。2015年12月,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提出要建成覆盖5大类基础共性标准、5大类关键技术标准及10大领域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实施,2016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提出“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从《中国制造2025》,国家加大了对智能制造项目的扶持力度,2015年、2016年工信部连续开展两批次总计109个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5年工信部还开展了94个项目的智能制造专项。
(二)智能制造区域、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从区域来看,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市由于经济发达,企业智能化改造起步较早,进度较快,区域企业整体智能制造水平相对较高,部分企业已经从数字化阶段向软件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阶段迈进,企业数字化、软件化和网络化改造比较全面,而西部省市目前制造业水平普遍处在机械化向自动化、数字化迈进阶段。从行业来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石化冶炼、生物制药、家电电器等行业智能制造水平较高,普遍开展了数字化研发设计、软件化控制生产和网络化经营销售。从企业来看,部门企业智能制造已经走在了前列,涌现出了海尔家电智能制造、青岛红领服装个性化定制、陕鼓动力装备智能服务、沈阳机床智能机床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三)制造环节智能化是目前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普遍短板
从目前以开展智能制造的企业来看,研发设计、经营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普遍开展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网络化经营销售和在线化的远程运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电子商务普及率和在线监测普及率普遍较高,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创新较为活跃。相比研发设计和经营销售环节,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短板,多数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偏低,受限于工业传感器和工业软件等技术短板,制造环节数字化、软件化、网络化和推进较为缓慢。
二、发展难点
(一)制造业数字化阶段尚处在起步阶段,机械化和数字化融合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推进制造业机械化和数字化融合是发展智能制造先决条件,制造业只有率先实现了机械化和数字化融合,达到数字化研发设计和生产控制之后,才能推进软件化和网络化应用,进而方能实现智能化制造。工业传感器、数字伺服电机等关键技术是实现制造业机械化和数字化融合的关键,然而我国国产工业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应用种类偏少、运行可靠性不强、测量精度不高、特殊环境适应性较差,数字化、软件化和网络化程度偏低等多种因素是制约我国智能装备功能和性能提升重要瓶颈,重要领域工业传感器和伺服电机严重依赖国外使得我国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严重受制于人,制约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二)国产工业软件全产业链缺失,工业软件化加速制造业核心技术空心化
如果说集成电路是现代工业粮食,那么工业软件则是现代工业的灵魂。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工艺的数据化加密、程序化定义和软件化封装,是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石,是制造业模式变革和创新前提,代表着制造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要前提,工业软件强,则国家制造业竞争力才能强。然而重点工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掌握,关键核心工业辅助设计、工业流程控制、模拟测试等软件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外企业软件。制造业对国外工业软件形成长期依赖,关键工艺流程和工业技术数据缺乏长期研发积累,制造业呈现技术空心化。我国飞机、船舶、冶金、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等重点制造领域长期以来习惯于用国外工业软件,但却不知道设计背后原理,而且缺乏基础工艺研发数据长期积累,导致基础技术原理数据积累差距越来越大。只要我国产业始终依赖国外工业软件工具,我国制造业水平永远不可能超越国外水平。
(三)工业大数据采集和挖掘服务不健全,大数据对智能制造促进作用有限
制造的智能化关键在数据的自由流动和有效挖掘使用,发展智能制造不仅靠几台联网的智能装备和几套应用控制软件,更是要通过对大数据的有效采集和深度挖掘使用来不断优化制造组织流程和服务模式、促进制造商业模式创新。然而,目前我国工业大数据采集和挖掘服务不健全,影响和制约着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由于装备普遍智能程度不高、系统应用相对封闭、机器产生数据海量等多种原因,工业大数据实时采集和存储受到多种技术原因制约。另外,与服务业大数据都是消费数据、且方便建模和利用挖掘不同,工业大数据大多都是机器产生的物理运行数据,挖掘工业大数据需要更深层次物理机器运行建模,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大数据挖掘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
(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健全,国产产品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难以有效实现
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要实现企业、车间、机器、产品、用户之间全流程、全方位、实时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达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的高度网络协同,对网络、设备和应用的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工业网络异构性大量存在,智能装备接口五花八门,工业操作系统平台多种多样,尽管工信部和国标委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但由于起步晚,统一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尚未制定,严重制约着产品、装备、服务的综合集成、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另外,西门子、通用电气等国外公司利用智能装备的市场垄断地位,大力推广企业智能指标标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事实上都被上述国外企业主导着,国外企业在标准上互掐,导致国内市场同时采用国外企业产品时,不同厂商产品程序兼容和互联互通存在很大问题。另外,由于我国在重点制造业领域国产智能产品体系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情况都处于主动需求与对方产品互联,因此只能被动遵守对方产品标准。
(五)国产智能装备产品不成体系,智能制造国内产业生态圈尚未形成
我国制造业数控装备目前发展还处在初期,智能装备发展更是起步阶段,国产智能装备产品不成体系,重点领域智能联网装备几乎都依赖进口。国外企业在智能制造标准方面相互掐架,导致我国购买国外不同企业工业智能装备集成联网相当困难。作为装备制造业大国,发展国产智能装备必须要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做支撑,方能把控主导权,然而目前我国从工业自动化、工业传感器、工业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关键领域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甚至技术空白,产业根基不牢固,导致我国发展智能装备都国外企业依赖程度态度,把控能力大大削弱,智能装备国际竞争力大大削弱。
(六)智能制造对制造业商业模式变革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组装测试、售后运维、远程服务等智能制造各环节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的支撑,工业软件定义了研发设计基础理论体系、生产控制流程、产品组装顺序、产品测试机理、运维模式等等,甚至定义了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协同研发、个性化定制、网络制造、在线运维、分时租赁等新商业模式都离不开工业软件支撑。由于国内工业软件应用还普遍处在研发设计、工业控制等若干单项应用环节,贯穿整个制造业研发设计、流程控制等全环节的综合集成应用还较少,工业软件综合集成效应尚未显现,对制造业商业模式变革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三、应对策略
(一)加快工业传感器、数字伺服电机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和产业化,补齐工业数字化转型短板
加快速度、视觉、重力、压力、温湿度、光电等各类工业传感器等设计研发,提升产品感应精准度,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推进产品软件化定义和网络化连接。加强直流伺服系统、三相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等数字化伺服电机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增强数字化和软件化控制能力,提高零漂、抗干扰、可靠性、精度和柔性等各方面特性。
(二)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国产工业软件,推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软件化封装和定义
成立工业软件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开展工业软件服务企业认定等相关工作,实施更加优惠的工业软件产业财税、投融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以制造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行业工业软件联盟,打造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圈。加快制定工业软件行业标准,推进制造业工业软件综合集成应用。加大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对工业软件基础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的扶持力度。
(三)大力推进工业大数据采集和挖掘服务,以大数据推进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推进生产装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夯实工业大数据采集和利用基础。大力发展专业化的工业大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商,培育开放式的工业大数据采集和挖掘服务平台,推进工业大数据流通交易,打造工业大数据采集、流通和开发利用生态圈。创新工业大数据开发利用模式,培育在线监测、远程运维、产业监测和流程优化等服务。
(四)建立健全智能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夯实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基础
加快智能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通信设备、装备制造、软件开发、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等领域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参与标准制定,推进智能制造体系架构、通信协议、操作系统平台、应用接口、技术实现等方面标准制定,以行业标准模式加快推进标准在联盟企业的应用,提高标准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五)打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提升智能制造国际竞争力
创新产业推进机制,以联盟模式助推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式发展,鼓励装备制造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商、电子信息制造商,软件开放企业、工业自动化公司、系统集成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参与,组织建立跨行业涵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推广和系统集成等功能在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制定、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应用推广全链条发展。
(六)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模式变革创新
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模式,鼓励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推进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营销模式等关键环节优化创新,培育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众包众设、网络制造、协同制造、按需制造、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新业态,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鼓励增材制造、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工业领域集成应用,提升深度感知和智能决策水平。加快推进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智能仪表控制、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装置在机械装备和消费品中的集成应用,提升装备产品智能化水平。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动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等多方面统筹推进和全面部署,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夯实产业基础支撑,推进应用服务创新,构建产业发展生态。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