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对利用软件缺陷进行的网络

对利用软件缺陷进行的网络

发布时间:2023-06-19 02:03:31

㈠ 网络软件的安全问题

1)网络软件的漏洞及缺陷散键培被利用,使网络遭到入侵和破坏;

2)网络软件安全功能不健全或被安装了“特洛伊木马”软件;

3)应加安全措施的软件可能为未给予标识和保护,要害的程序可能没有安全措施,使软件被非法使用、被破坏或产生错误的结果;

4)未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标识,使数据的存取未受到限制或控制,而被非法用户窃取或非法处理;

5)错误的进行路由选择,为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之间的通信选择了不合适的路径;

6)拒绝服务,中断或妨碍通信,延误对时间要求较高的操作;

7)信息重播,即把信息收录下来准备过一段时间重播;

8)对软件更改的要求冲唯没有充分理解,导致软件缺陷;

9)没有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缺乏先进的安全工具和手段;

10)不妥当的标定或资料,导致所改的程序出现版本错误。如程序员没有保存程序变更的记录;没有做拷贝;未建立保存记录的业亮锋务。

㈡ 网络攻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274376
常见网络攻击原理

1.1 TCP SYN拒绝服务攻击

一般情况下,一个TCP连接的建立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的过程,即:

1、 建立发起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一个TCP SYN报文;

2、 目标计算机收到这个SYN报文后,在内存中创建TCP连接控制块(TCB),然后向发起者回送一个TCP ACK报文,等待发起者的回应;

3、 发起者收到TCP ACK报文后,再回应一个ACK报文,这样TCP连接就建立起来了。
利用这个过程,一些恶意的攻击者可以进行所谓的TCP SYN拒绝服务攻击:

1、 攻击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一个TCP SYN报文;

2、 目标计算机收到这个报文后,建立TCP连接控制结构(TCB),并回应一个ACK,等待发起者的回应;

3、 而发起者则不向目标计算机回应ACK报文,这样导致目标计算机一致处于等待状态。
可以看出,目标计算机如果接收到大量的TCP SYN报文,而没有收到发起者的第三次ACK回应,会一直等待,处于这样尴尬状态的半连接如果很多,则会把目标计算机的资源(TCB控制结构,TCB,一般情况下是有限的)耗尽,而不能响应正常的TCP连接请求。

1.2 ICMP洪水

正常情况下,为了对网络进行诊断,一些诊断程序,比如PING等,会发出ICMP响应请求报文(ICMP ECHO),接收计算机接收到ICMP ECHO后,会回应一个ICMP ECHO Reply报文。而这个过程是需要CPU处理的,有的情况下还可能消耗掉大量的资源,比如处理分片的时候。这样如果攻击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大量的ICMP ECHO报文(产生ICMP洪水),则目标计算机会忙于处理这些ECHO报文,而无法继续处理其它的网络数据报文,这也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DOS)。

1.3 UDP洪水

原理与ICMP洪水类似,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的UDP报文给目标计算机,导致目标计算机忙于处理这些UDP报文而无法继续处理正常的报文。

1.4 端口扫描

根据TCP协议规范,当一台计算机收到一个TCP连接建立请求报文(TCP SYN)的时候,做这样的处理:

1、 如果请求的TCP端口是开放的,则回应一个TCP ACK报文,并建立TCP连接控制结构(TCB);
2、 如果请求的TCP端口没有开放,则回应一个TCP RST(TCP头部中的RST标志设为1)报文,告诉发起计算机,该端口没有开放。

相应地,如果IP协议栈收到一个UDP报文,做如下处理:

1、 如果该报文的目标端口开放,则把该UDP报文送上层协议(UDP)处理,不回应任何报文(上层协议根据处理结果而回应的报文例外);
2、 如果该报文的目标端口没有开放,则向发起者回应一个ICMP不可达报文,告诉发起者计算机该UDP报文的端口不可达。

利用这个原理,攻击者计算机便可以通过发送合适的报文,判断目标计算机哪些TCP或UDP端口是开放的,过程如下:

1、 发出端口号从0开始依次递增的TCP SYN或UDP报文(端口号是一个16比特的数字,这样最大为65535,数量很有限);
2、 如果收到了针对这个TCP报文的RST报文,或针对这个UDP报文的ICMP不可达报文,则说明这个端口没有开放;
3、 相反,如果收到了针对这个TCP SYN报文的ACK报文,或者没有接收到任何针对该UDP报文的ICMP报文,则说明该TCP端口是开放的,UDP端口可能开放(因为有的实现中可能不回应ICMP不可达报文,即使该UDP端口没有开放)。

这样继续下去,便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目标计算机开放了哪些TCP或UDP端口,然后针对端口的具体数字,进行下一步攻击,这就是所谓的端口扫描攻击。

1.5 分片IP报文攻击

为了传送一个大的IP报文,IP协议栈需要根据链路接口的MTU对该IP报文进行分片,通过填充适当的IP头中的分片指示字段,接收计算机可以很容易的把这些IP分片报文组装起来。
目标计算机在处理这些分片报文的时候,会把先到的分片报文缓存起来,然后一直等待后续的分片报文,这个过程会消耗掉一部分内存,以及一些IP协议栈的数据结构。如果攻击者给目标计算机只发送一片分片报文,而不发送所有的分片报文,这样攻击者计算机便会一直等待(直到一个内部计时器到时),如果攻击者发送了大量的分片报文,就会消耗掉目标计算机的资源,而导致不能相应正常的IP报文,这也是一种DOS攻击。

1.6 SYN比特和FIN比特同时设置

在TCP报文的报头中,有几个标志字段:
1、 SYN:连接建立标志,TCP SYN报文就是把这个标志设置为1,来请求建立连接;
2、 ACK:回应标志,在一个TCP连接中,除了第一个报文(TCP SYN)外,所有报文都设置该字段,作为对上一个报文的相应;
3、 FIN:结束标志,当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一个设置了FIN标志的TCP报文后,会拆除这个TCP连接;
4、 RST:复位标志,当IP协议栈接收到一个目标端口不存在的TCP报文的时候,会回应一个RST标志设置的报文;
5、 PSH:通知协议栈尽快把TCP数据提交给上层程序处理。

正常情况下,SYN标志(连接请求标志)和FIN标志(连接拆除标志)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TCP报文中的。而且RFC也没有规定IP协议栈如何处理这样的畸形报文,因此,各个操作系统的协议栈在收到这样的报文后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攻击者就可以利用这个特征,通过发送SYN和FIN同时设置的报文,来判断操作系统的类型,然后针对该操作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攻击。

1.7 没有设置任何标志的TCP报文攻击

正常情况下,任何TCP报文都会设置SYN,FIN,ACK,RST,PSH五个标志中的至少一个标志,第一个TCP报文(TCP连接请求报文)设置SYN标志,后续报文都设置ACK标志。有的协议栈基于这样的假设,没有针对不设置任何标志的TCP报文的处理过程,因此,这样的协议栈如果收到了这样的报文,可能会崩溃。攻击者利用了这个特点,对目标计算机进行攻击。

1.8 设置了FIN标志却没有设置ACK标志的TCP报文攻击

正常情况下,ACK标志在除了第一个报文(SYN报文)外,所有的报文都设置,包括TCP连接拆除报文(FIN标志设置的报文)。但有的攻击者却可能向目标计算机发送设置了FIN标志却没有设置ACK标志的TCP报文,这样可能导致目标计算机崩溃。

1.9 死亡之PING

TCP/IP规范要求IP报文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比如,0-64K),但有的攻击计算机可能向目标计算机发出大于64K长度的PING报文,导致目标计算机IP协议栈崩溃。

1.10 地址猜测攻击

跟端口扫描攻击类似,攻击者通过发送目标地址变化的大量的ICMP ECHO报文,来判断目标计算机是否存在。如果收到了对应的ECMP ECHO REPLY报文,则说明目标计算机是存在的,便可以针对该计算机进行下一步的攻击。

1.11 泪滴攻击

对于一些大的IP包,需要对其进行分片传送,这是为了迎合链路层的MTU(最大传输单元)的要求。比如,一个4500字节的IP包,在MTU为1500的链路上传输的时候,就需要分成三个IP包。
在IP报头中有一个偏移字段和一个分片标志(MF),如果MF标志设置为1,则表面这个IP包是一个大IP包的片断,其中偏移字段指出了这个片断在整个IP包中的位置。例如,对一个4500字节的IP包进行分片(MTU为1500),则三个片断中偏移字段的值依次为:0,1500,3000。这样接收端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成功的组装该IP包。

如果一个攻击者打破这种正常情况,把偏移字段设置成不正确的值,即可能出现重合或断开的情况,就可能导致目标操作系统崩溃。比如,把上述偏移设置为0,1300,3000。这就是所谓的泪滴攻击。

1.12 带源路由选项的IP报文

为了实现一些附加功能,IP协议规范在IP报头中增加了选项字段,这个字段可以有选择的携带一些数据,以指明中间设备(路由器)或最终目标计算机对这些IP报文进行额外的处理。

源路由选项便是其中一个,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源路由选项的目的,是指导中间设备(路由器)如何转发该数据报文的,即明确指明了报文的传输路径。比如,让一个IP报文明确的经过三台路由器R1,R2,R3,则可以在源路由选项中明确指明这三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这样不论三台路由器上的路由表如何,这个IP报文就会依次经过R1,R2,R3。而且这些带源路由选项的IP报文在传输的过程中,其源地址不断改变,目标地址也不断改变,因此,通过合适的设置源路由选项,攻击者便可以伪造一些合法的IP地址,而蒙混进入网络。

1.13 带记录路由选项的IP报文

记录路由选项也是一个IP选项,携带了该选项的IP报文,每经过一台路由器,该路由器便把自己的接口地址填在选项字段里面。这样这些报文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选项数据里面便记录了该报文经过的整个路径。
通过这样的报文可以很容易的判断该报文经过的路径,从而使攻击者可以很容易的寻找其中的攻击弱点。

1.14 未知协议字段的IP报文

在IP报文头中,有一个协议字段,这个字段指明了该IP报文承载了何种协议 ,比如,如果该字段值为1,则表明该IP报文承载了ICMP报文,如果为6,则是TCP,等等。目前情况下,已经分配的该字段的值都是小于100的,因此,一个带大于100的协议字段的IP报文,可能就是不合法的,这样的报文可能对一些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协议栈进行破坏。

1.15 IP地址欺骗

一般情况下,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时候,只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查路由表,而不管报文的源地址是什么,因此,这样就 可能面临一种危险:如果一个攻击者向一台目标计算机发出一个报文,而把报文的源地址填写为第三方的一个IP地址,这样这个报文在到达目标计算机后,目标计算机便可能向毫无知觉的第三方计算机回应。这便是所谓的IP地址欺骗攻击。

比较着名的SQL Server蠕虫病毒,就是采用了这种原理。该病毒(可以理解为一个攻击者)向一台运行SQL Server解析服务的服务器发送一个解析服务的UDP报文,该报文的源地址填写为另外一台运行SQL Server解析程序(SQL Server 2000以后版本)的服务器,这样由于SQL Server 解析服务的一个漏洞,就可能使得该UDP报文在这两台服务器之间往复,最终导致服务器或网络瘫痪。

1.16 WinNuke攻击

NetBIOS作为一种基本的网络资源访问接口,广泛的应用于文件共享,打印共享,进程间通信(IPC),以及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一般情况下,NetBIOS是运行在LLC2链路协议之上的,是一种基于组播的网络访问接口。为了在TCP/IP协议栈上实现NetBIOS,RFC规定了一系列交互标准,以及几个常用的TCP/UDP端口:

139:NetBIOS会话服务的TCP端口;
137:NetBIOS名字服务的UDP端口;
136:NetBIOS数据报服务的UDP端口。

WINDOWS操作系统的早期版本(WIN95/98/NT)的网络服务(文件共享等)都是建立在NetBIOS之上的,因此,这些操作系统都开放了139端口(最新版本的WINDOWS 2000/XP/2003等,为了兼容,也实现了NetBIOS over TCP/IP功能,开放了139端口)。

WinNuke攻击就是利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漏洞,向这个139端口发送一些携带TCP带外(OOB)数据报文,但这些攻击报文与正常携带OOB数据报文不同的是,其指针字段与数据的实际位置不符,即存在重合,这样WINDOWS操作系统在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就会崩溃。

1.17 Land攻击

LAND攻击利用了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通过向一个目标计算机发送一个TCP SYN报文(连接建立请求报文)而完成对目标计算机的攻击。与正常的TCP SYN报文不同的是,LAND攻击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是相同的,都是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这样目标计算机接收到这个SYN报文后,就会向该报文的源地址发送一个ACK报文,并建立一个TCP连接控制结构(TCB),而该报文的源地址就是自己,因此,这个ACK报文就发给了自己。这样如果攻击者发送了足够多的SYN报文,则目标计算机的TCB可能会耗尽,最终不能正常服务。这也是一种DOS攻击。

1.18 Script/ActiveX攻击

Script是一种可执行的脚本,它一般由一些脚本语言写成,比如常见的JAVA SCRIPT,VB SCRIPT等。这些脚本在执行的时候,需要一个专门的解释器来翻译,翻译成计算机指令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这种脚本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少量的程序写作,而完成大量的功能。

这种SCRIPT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嵌入在WEB页面里面,执行一些静态WEB页面标记语言(HTML)无法完成的功能,比如本地计算,数据库查询和修改,以及系统信息的提取等。这些脚本在带来方便和强大功能的同时,也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的攻击途径。如果攻击者写一些对系统有破坏的SCRIPT,然后嵌入在WEB页面中,一旦这些页面被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便以当前用户的权限执行这些脚本,这样,当前用户所具有的任何权限,SCRIPT都可以使用,可以想象这些恶意的SCRIPT的破坏程度有多强。这就是所谓的SCRIPT攻击。

ActiveX是一种控件对象,它是建立在MICROSOFT的组件对象模型(COM)之上的,而COM则几乎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结构。可以简单的理解,这些控件对象是由方法和属性构成的,方法即一些操作,而属性则是一些特定的数据。这种控件对象可以被应用程序加载,然后访问其中的方法或属性,以完成一些特定的功能。可以说,COM提供了一种二进制的兼容模型(所谓二进制兼容,指的是程序模块与调用的编译环境,甚至操作系统没有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象控件不能自己执行,因为它没有自己的进程空间,而只能由其它进程加载,并调用其中的方法和属性,这时候,这些控件便在加载进程的进程空间运行,类似与操作系统的可加载模块,比如DLL库。

ActiveX控件可以嵌入在WEB页面里面,当浏览器下载这些页面到本地后,相应地也下载了嵌入在其中的ActiveX控件,这样这些控件便可以在本地浏览器进程空间中运行(ActiveX空间没有自己的进程空间,只能由其它进程加载并调用),因此,当前用户的权限有多大,ActiveX的破坏性便有多大。如果一个恶意的攻击者编写一个含有恶意代码的ActiveX控件,然后嵌入在WEB页面中,被一个浏览用户下载后执行,其破坏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便是所谓的ActiveX攻击。

1.19 Smurf攻击

ICMP ECHO请求包用来对网络进行诊断,当一台计算机接收到这样一个报文后,会向报文的源地址回应一个ICMP ECHO REPLY。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是不检查该ECHO请求的源地址的,因此,如果一个恶意的攻击者把ECHO的源地址设置为一个广播地址,这样计算机在恢复REPLY的时候,就会以广播地址为目的地址,这样本地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都必须处理这些广播报文。如果攻击者发送的ECHO 请求报文足够多,产生的REPLY广播报文就可能把整个网络淹没。这就是所谓的smurf攻击。

除了把ECHO报文的源地址设置为广播地址外,攻击者还可能把源地址设置为一个子网广播地址,这样,该子网所在的计算机就可能受影响。

1.20 虚拟终端(VTY)耗尽攻击

这是一种针对网络设备的攻击,比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这些网络设备为了便于远程管理,一般设置了一些TELNET用户界面,即用户可以通过TELNET到该设备上,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

一般情况下,这些设备的TELNET用户界面个数是有限制的,比如,5个或10个等。这样,如果一个攻击者同时同一台网络设备建立了5个或10个TELNET连接,这些设备的远程管理界面便被占尽,这样合法用户如果再对这些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则会因为TELNET连接资源被占用而失败。

1.21 路由协议攻击

网络设备之间为了交换路由信息,常常运行一些动态的路由协议,这些路由协议可以完成诸如路由表的建立,路由信息的分发等功能。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OSPF,IS-IS,BGP等。这些路由协议在方便路由信息管理和传递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果攻击者利用了路由协议的这些权限,对网络进行攻击,可能造成网络设备路由表紊乱(这足可以导致网络中断),网络设备资源大量消耗,甚至导致网络设备瘫痪。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路由协议的攻击方式及原理:

1.21.1 针对RIP协议的攻击

RIP,即路由信息协议,是通过周期性(一般情况下为30S)的路由更新报文来维护路由表的,一台运行RIP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如果从一个接口上接收到了一个路由更新报文,它就会分析其中包含的路由信息,并与自己的路由表作出比较,如果该路由器认为这些路由信息比自己所掌握的要有效,它便把这些路由信息引入自己的路由表中。

这样如果一个攻击者向一台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发送了人为构造的带破坏性的路由更新报文,就很容易的把路由器的路由表搞紊乱,从而导致网络中断。

如果运行RIP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启用了路由更新信息的HMAC验证,则可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攻击。

1.21.2 针对OSPF路由协议的攻击

OSPF,即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基于链路状态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平稳,杜绝环路等优点,十分适合大型的计算机网络使用。OSPF路由协议通过建立邻接关系,来交换路由器的本地链路信息,然后形成一个整网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针对该数据库,路由器就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路由表。

可以看出,如果一个攻击者冒充一台合法路由器与网络中的一台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并向攻击路由器输入大量的链路状态广播(LSA,组成链路状态数据库的数据单元),就会引导路由器形成错误的网络拓扑结构,从而导致整个网络的路由表紊乱,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当前版本的WINDOWS 操作系统(WIN 2K/XP等)都实现了OSPF路由协议功能,因此一个攻击者可以很容易的利用这些操作系统自带的路由功能模块进行攻击。

跟RIP类似,如果OSPF启用了报文验证功能(HMAC验证),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攻击。

1.21.3 针对IS-IS路由协议的攻击

IS-IS路由协议,即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是ISO提出来对ISO的CLNS网络服务进行路由的一种协议,这种协议也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原理与OSPF类似。IS-IS路由协议经过 扩展,可以运行在IP网络中,对IP报文进行选路。这种路由协议也是通过建立邻居关系,收集路由器本地链路状态的手段来完成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的。该协议的邻居关系建立比OSPF简单,而且也省略了OSPF特有的一些特性,使该协议简单明了,伸缩性更强。

对该协议的攻击与OSPF类似,通过一种模拟软件与运行该协议的路由器建立邻居关系,然后传颂给攻击路由器大量的链路状态数据单元(LSP),可以导致整个网络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不一致(因为整个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都需要同步到相同的状态),从而导致路由表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网络中断。

与OSPF类似,如果运行该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启用了IS-IS协议单元(PDU)HMAC验证功能,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攻击。

1.22 针对设备转发表的攻击

为了合理有限的转发数据,网络设备上一般都建立一些寄存器表项,比如MAC地址表,ARP表,路由表,快速转发表,以及一些基于更多报文头字段的表格,比如多层交换表,流项目表等。这些表结构都存储在设备本地的内存中,或者芯片的片上内存中,数量有限。如果一个攻击者通过发送合适的数据报,促使设备建立大量的此类表格,就会使设备的存储结构消耗尽,从而不能正常的转发数据或崩溃。

下面针对几种常见的表项,介绍其攻击原理:

1.22.1 针对MAC地址表的攻击

MAC地址表一般存在于以太网交换机上,以太网通过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来查本地的MAC地址表,然后作出合适的转发决定。

这些MAC地址表一般是通过学习获取的,交换机在接收到一个数据帧后,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该过程是这样的:

a) 提取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和接收到该数据帧的端口号;
查MAC地址表,看该MAC地址是否存在,以及对应的端口是否符合;
c) 如果该MAC地址在本地MAC地址表中不存在,则创建一个MAC地址表项;
d) 如果存在,但对应的出端口跟接收到该数据帧的端口不符,则更新该表;
e) 如果存在,且端口符合,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分析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如果一个攻击者向一台交换机发送大量源MAC地址不同的数据帧,则该交换机就可能把自己本地的MAC地址表学满。一旦MAC地址表溢出,则交换机就不能继续学习正确的MAC表项,结果是可能产生大量的网络冗余数据,甚至可能使交换机崩溃。

而构造一些源MAC地址不同的数据帧,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1.22.2 针对ARP表的攻击

ARP表是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表,任何实现了IP协议栈的设备,一般情况下都通过该表维护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这是为了避免ARP解析而造成的广播数据报文对网络造成冲击。ARP表的建立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二个途径:

1、 主动解析,如果一台计算机想与另外一台不知道MAC地址的计算机通信,则该计算机主动发ARP请求,通过ARP协议建立(前提是这两台计算机位于同一个IP子网上);

2、 被动请求,如果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了一台计算机的ARP请求,则首先在本地建立请求计算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表。

因此,如果一个攻击者通过变换不同的IP地址和MAC地址,向同一台设备,比如三层交换机发送大量的ARP请求,则被攻击设备可能会因为ARP缓存溢出而崩溃。

针对ARP表项,还有一个可能的攻击就是误导计算机建立正确的ARP表。根据ARP协议,如果一台计算机接收到了一个ARP请求报文,在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该计算机会用ARP请求报文中的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更新自己的ARP缓存:

1、 如果发起该ARP请求的IP地址在自己本地的ARP缓存中;
2、 请求的目标IP地址不是自己的。

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过程,假设有三台计算机A,B,C,其中B已经正确建立了A和C计算机的ARP表项。假设A是攻击者,此时,A发出一个ARP请求报文,该请求报文这样构造:

1、 源IP地址是C的IP地址,源MAC地址是A的MAC地址;
2、 请求的目标IP地址是A的IP地址。

这样计算机B在收到这个ARP请求报文后(ARP请求是广播报文,网络上所有设备都能收到),发现B的ARP表项已经在自己的缓存中,但MAC地址与收到的请求的源MAC地址不符,于是根据ARP协议,使用ARP请求的源MAC地址(即A的MAC地址)更新自己的ARP表。

这样B的ARP混存中就存在这样的错误ARP表项:C的IP地址跟A的MAC地址对应。这样的结果是,B发给C的数据都被计算机A接收到。

1.22.3 针对流项目表的攻击

有的网络设备为了加快转发效率,建立了所谓的流缓存。所谓流,可以理解为一台计算机的一个进程到另外一台计算机的一个进程之间的数据流。如果表现在TCP/IP协议上,则是由(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号,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五元组共同确定的所有数据报文。

一个流缓存表一般由该五元组为索引,每当设备接收到一个IP报文后,会首先分析IP报头,把对应的五元组数据提取出来,进行一个HASH运算,然后根据运算结果查询流缓存,如果查找成功,则根据查找的结果进行处理,如果查找失败,则新建一个流缓存项,查路由表,根据路由表查询结果填完整这个流缓存,然后对数据报文进行转发(具体转发是在流项目创建前还是创建后并不重要)。

可以看出,如果一个攻击者发出大量的源IP地址或者目的IP地址变化的数据报文,就可能导致设备创建大量的流项目,因为不同的源IP地址和不同的目标IP地址对应不同的流。这样可能导致流缓存溢出

㈢ 软件处理差

尽管自编码有了一些进展,但现在开发软件主要仍然得靠人工。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推测:由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必然包含某种形式的缺陷。所以,软件缺陷不可避免,并且是软件开发过程的固有部分。

软件缺陷是逻辑或配置上的错误,会导致系统产生我们不期望的行为。

软件应用程序中的一些主要和常见缺陷包括业务逻辑错误、复杂性问题、文件处理问题、封装问题、数据验证问题、身份认证和授权错误。

常见弱点枚举 (CWE) 清单描述了常见的软件和硬件弱点,会导致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 该清单对可能存在的软件弱点进行了全面分类。

在业务研发过程中,我们通常通过比较内部质量和风险指标以及对需求、规范、标准和截止日期等方面的遵守程度,来衡量和评估软件质量等级的可接受度。

因此,我们应该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软件质量是主观的,受业务承诺、高级管理人员的参与情况和组织文化的影响。

软件开发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涉及到在预算、进度、范围、质量和安全性这些方面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一个方面的变化会影响其他方面。虽然都不希望改变计划,但这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并不少见。这些场景反映了组织为了控制预算和进度,不得不在软件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做出妥协。

软件质量并不总是软件的安全性指标。软件安全性的衡量标准,是在测试期间和生产部署之后发现的漏洞数量。软件漏洞是一类软件缺陷,潜在的攻击者经常利用这些漏洞,绕过授权,访问计算机系统或执行操作。有时,授权的用户也会出于恶意,利用系统中这些未修补的已知漏洞。

这些用户还可能会输入不能通过校验的数据,无意中利用了软件漏洞,从而损害数据完整性和使用这些数据的功能的可靠性。对漏洞的利用会针对下面三个安全支柱中的一个或多个: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它们通常称为 CIA 三元组。

机密性指保护数据在未经授权时不会被泄漏;族咐扒完整性指保护数据在未经授权时不会被修改,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用性指系统在需要时可供授权用户使用,并拒绝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了解软件错误和漏洞之间的区别,是为创建安全的软件和及时减少缺陷和漏洞的整体战略的关键。

软件漏洞

现在已公布的漏洞利用行为,以及OWASP十大、MITRE常见漏洞和暴露 (CVE) 列表、美国国家漏洞数据库和其他来源提供的见解都在讲软件漏洞。总体而言,这些信息强调了技术创新如何打破了所需的平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在产品部署之前更好地检测和减少软件漏洞。

软件安全瑕疵越来越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我们对软件安全性不思进取的态度、在软件安全性方面缺乏有效的最佳实践、软件开发人员和潜在攻击者之间的知识差异以及不安全的遗留软件。

由于威胁在不断变化,因此,在安全方面与时俱进的态兆昌度对于达成软件安全性很有必要。组织在开发和部署软件时,如果对安全的态度原地踏步,有可能会把内部合规跟有效、安全的软件开发周期过程混为一谈;对不断发展的威胁向量认识不足;从而无意中增加客户在各方面的风险。安全策略一成不变,只依赖内部合规来证明开发的软件很安全,这是短视的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依赖性将导致利益相关者对组织开发安全软件的能力产生盲目的信心,并降低软件开发团队充分审查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的能力。若我所料不差,这些组织很可能没有有效的补丁管理程序,也没有在产品或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集成软件安全方面的设计原则。他们也不太可能添加安全相关场景的测试套件,或将软件安全的最佳实践纳入软件开发流程。

想要研发安全的软件,在研发生命周期中就应该应用软件安全方面的最佳实践。最佳实践涵盖安全设计原则、编码、测试、工具以及针简历对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培训,有助于在将产品和解决方案部署到生产环境之前主动检测和修复漏洞。在合适的情况下,应用“故障安全”、“最小权限”、“深度防御”和“职责分离”等安全设计原则,可以增强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此外,还必须优先对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进行软件安全性方面的常规培训。

软件开发人员和潜在攻击者之间的知识差距正在扩大。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其中一些原因是心态、主要关注领域不同和缺乏学习机会。此外,一些软件开发人员对系统妥协持零和态度。这种心态与深度防御的安全设计原则背道而驰,并认为网络和设备漏洞实际上是“天国的钥匙”事件(译注:keys-to-the-kingdom,基督教典故,此处是指通过漏洞获得极大权限是漏洞发现者应得的)。因此,他们认为试图尽量减少妥协是徒劳的。有许多被爆出来的系统数据泄露事件,正是这种心态引发的后果,它们因缺少安全性或分层安全性不足,导致未加密的个人数据被盗。

这种“零和”心态,无意中助长了潜在攻击者通过各种技术深入到网络中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的能力,从而可能获得对包含个人和业务数据的其他系统的访问权限。仔细审查代码是常见的深度防御措施,但一些软件开发人员未能有效利用。这些开发人员完全依赖自动代码扫描工具,而没有审查代码,或者只是粗略地审查代码。使用自动代码扫描工具并仔细审查代码才是一种有效的深度防御策略,可以在解决方案或产品部署到生产环境之前检测出漏洞。

软件开发人员和潜在攻击者有不同的优先级和重点领域。软件开发人员的重点领域包括实现业务逻辑;修复软件缺陷以满足质量要求;确保他们实施的功能或解决方案满足内部实用性、可用性和性能指标或服务水平协议 (SLA) 中的指标。显而易见,软件开发人员会在其主要关注领域获得专业知识。而潜在攻击者主要关注领域包括系统和软件行为分析,他们不断磨练技能以增加收入、满足好奇心、实现工具集、侦察和探索。所以同样地,潜在攻击者在其关注领域里也能获得专业知识。

潜在攻击者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技能差异,让组织需要在软件安全方面持续地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培训。软件开发人员还必须了解当前的和不断拓展的攻击向量,并了解软件攻击面的概念,以避免在软件实现和修改过程中误入雷区。此外,软件开发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将软件安全原则和最佳实践纳入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它们与功能实现具有同等优先级。

在开发现在被称为“遗留”软件的那些年里,功能实现通常有最高优先级。对于许多软件供应商而言,软件安全跟功能的优先级不同,而且不是软件开发流程的一部分。在这种优先级安排以及威胁形势不断增长的长期影响下,其结果就是现在“遗留”软件中那些漏洞会被人发现和利用。为什么优先考虑功能实现,原因各不相同。

竞争、上市时间问题以及对软件安全缺乏关注,是组织不能遵循软件安全最佳实践和维持软件安全开发流程的主要原因。某些组织为了更好地保护“遗留”软件,给它们分配了资金和资源,在所需功能的实现上做出牺牲;并且由于持续关注在“遗留”软件的保护上,可能会丧失潜在的竞争优势。而其他组织通过检查软件漏洞来主动评估其“遗留”系统。尽管如此,在代码库被完全修补、升级到最新最安全或被废弃之前,遗留软件都将是漏洞利用方面的沃土。

结论

软件是潜在攻击者最常用的攻击媒介之一。因此,许多组织意识到,为了实现和维护安全的软件开发流程和基础架构,尽职尽责的调查非常重要。这些组织独立而又协同地为推进网络和软件安全领域的防御策略做出贡献。企业贡献包括:创建描述网络攻击阶段的安全模型和框架(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网络杀伤链),从而使组织能够规划相应的缓解措施;设立赏金计划,奖励查找漏洞,让安全研究人员和其他人可以因发现可利用的软件缺陷而挣到钱;对开源网络安全工具集的贡献;编写应用程序安全白皮书,描述最佳实践并促进软件安全向开发-安全-运维(DevSecOps)自然过渡。

不断发展的软件攻击向量使得我们不可能在生产部署之前消除所有软件漏洞。尽管如此,软件开发人员还是必须持续学习软件安全开发。也有人正关注于使用机器学习来检测软件漏洞,这将有助于更快、更有效地检测软件漏洞。然而,这种在专业领域采用机器学习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目前还不确定。与此同时,各组织还是必须继续在同一战线上持续投入,共同抗衡潜在攻击者。

㈣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试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卷
1. 非法接收者在截获密文后试图从中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 A ) A. 破译 B. 解密 C. 加密 D. 攻击
2. 以下有关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B ) A. 硬件加密对用户是透明的,而软件加密需要在操作系统或软件中写入加密程序 B. 硬件加密的兼容性比软件加密好 C. 硬件加密的安全性比软件加密好 D. 硬件加密的速度比软件加密快
3. 下面有关3DES的数学描述,正确的是( B ) A. C=E(E(E(P, K1), K1), K1) B. C=E(D(E(P, K1), K2), K1) C. C=E(D(E(P, K1), K1), K1) D. C=D(E(D(P, K1), K2), K1)
4. PKI无法实现( D ) A. 身份认证 B. 数据的完整性 C. 数据的机密性 D. 权限分配
5. CA的主要功能为( D ) A. 确认用户的身份 B. 为用户提供证书的申请、下载、查询、注销和恢复等操作 C. 定义了密码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原则 D. 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
6. 数字证书不包含( B ) A. 颁发机构的名称 B. 证书持有者的私有密钥信息 C. 证书的有效期 D. CA签发证书时所使用的签名算法
7. “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故事最能说明( A ) A. 身份认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B. 网络上所有的活动都是不可见的 C. 网络应用中存在不严肃性 D.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8. 以下认证方式中,最为安全的是( D ) A. 用户名+密码 B. 卡+密钥 C.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D. 卡+指纹
9. 将通过在别人丢弃的废旧硬盘、U盘等介质中获取他人有用信息的行为称为( D ) A. 社会工程学 B. 搭线窃听 C. 窥探 D. 垃圾搜索
10. ARP欺骗的实质是( A ) A. 提供虚拟的MAC与IP地址的组合 B. 让其他计算机知道自己的存在 C. 窃取用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 D. 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
11. TCP SYN泛洪攻击的原理是利用了( A ) A. TCP三次握手过程 B. TCP面向流的工作机制 C. TCP数据传输中的窗口技术 D. TCP连接终止时的FIN报文
12. DNSSEC中并未采用(C )
A. 数字签名技术 B. 公钥加密技术 C. 地址绑定技术 D. 报文摘要技术
13. 当计算机上发现病毒时,最彻底的清除方法为( A ) A. 格式化硬盘 B. 用防病毒软件清除病毒 C. 删除感染病毒的文件 D. 删除磁盘上所有的文件
14. 木马与病毒的最大区别是( B ) A. 木马不破坏文件,而病毒会破坏文件 B. 木马无法自我复制,而病毒能够自我复制 C. 木马无法使数据丢失,而病毒会使数据丢失 D. 木马不具有潜伏性,而病毒具有潜伏性
15. 经常与黑客软件配合使用的是( C ) A. 病毒 B. 蠕虫 C. 木马 D. 间谍软件
16. 目前使用的防杀病毒软件的作用是(C ) A. 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并消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B. 杜绝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C. 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并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D. 查出已感染的任何病毒,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17. 死亡之ping属于( B ) A. 冒充攻击 B. 拒绝服务攻击 C. 重放攻击 D. 篡改攻击
18. 泪滴使用了IP数据报中的( A ) A. 段位移字段的功能 B. 协议字段的功能 C. 标识字段的功能 D. 生存期字段的功能
19. ICMP泛洪利用了( C ) A. ARP命令的功能 B. tracert命令的功能 C. ping命令的功能 D. route命令的功能
20. 将利用虚假IP地址进行ICMP报文传输的攻击方法称为( D ) A. ICMP泛洪 B. LAND攻击 C. 死亡之ping D. Smurf攻击
21. 以下哪一种方法无法防范口令攻击( A ) A. 启用防火墙功能 B. 设置复杂的系统认证口令 C. 关闭不需要的网络服务 D. 修改系统默认的认证名称
22. 以下设备和系统中,不可能集成防火墙功能的是( A ) A.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
23. 对“防火墙本身是免疫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 ) A. 防火墙本身是不会死机的 B. 防火墙本身具有抗攻击能力 C. 防火墙本身具有对计算机病毒的免疫力 D. 防火墙本身具有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24. 以下关于传统防火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A. 即可防内,也可防外 B. 存在结构限制,无法适应当前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并存的需要 C. 工作效率较低,如果硬件配置较低或参数配置不当,防火墙将成形成网络瓶颈 D. 容易出现单点故障
25. 下面对于个人防火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个人防火墙是为防护接入互联网的单机操作系统而出现的 B. 个人防火墙的功能与企业级防火墙类似,而配置和管理相对简单 C. 所有的单机杀病毒软件都具有个人防火墙的功能 D. 为了满足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个人防火墙的配置方法相对简单
26.VPN的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 A ) A. 应用成本低廉和使用安全 B. 便于实现和管理方便 C. 资源丰富和使用便捷 D. 高速和安全
27. 如果要实现用户在家中随时访问单位内部的数字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哪一种方式实现( C ) A. 外联网VPN B. 内联网VPN C. 远程接入VPN D. 专线接入
28. 在以下隧道协议中,属于三层隧道协议的是( D ) A. L2F B. PPTP C. L2TP D. IPSec
29.以下哪一种方法中,无法防范蠕虫的入侵。(B ) A. 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补丁程序 B. 将可疑邮件的附件下载等文件夹中,然后再双击打开 C. 设置文件夹选项,显示文件名的扩展名 D. 不要打开扩展名为VBS、SHS、PIF等邮件附件
30. 以下哪一种现象,一般不可能是中木马后引起的( B ) A. 计算机的反应速度下降,计算机自动被关机或是重启 B. 计算机启动时速度变慢,硬盘不断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C. 在没有操作计算机时,而硬盘灯却闪个不停 D. 在浏览网页时网页会自动关闭,软驱或光驱会在无盘的情况下读个不停
31.下面有关DE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 是由IBM、Sun等公司共同提出的 B. 其结构完全遵循Feistel密码结构 C. 其算法是完全公开的 D.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组密码算法
32. “信息安全”中的“信息”是指 (A) A、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数据 B、计算机网络 C、信息本身、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设施和信息处理都 D、软硬件平台
33. 下面不属于身份认证方法的是 (A ) A. 口令认证 B. 智能卡认证 C. 姓名认证 D. 指纹认证
34. 数字证书不包含 ( B) A. 颁发机构的名称 B. 证书持有者的私有密钥信息 C. 证书的有效期 D. CA签发证书时所使用的签名算法
35. 套接字层(Socket Layer)位于 (B ) A. 网络层与传输层之间 B. 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 C. 应用层 D. 传输层
36. 下面有关SSL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目前大部分Web浏览器都内置了SSL协议 B. SSL协议分为SSL握手协议和SSL记录协议两部分 C. SSL协议中的数据压缩功能是可选的 D. TLS在功能和结构上与SSL完全相同
37. 在基于IEEE 802.1x与Radius组成的认证系统中,Radius服务器的功能不包括( D ) A. 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B. 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C. 对用户进行审计 D. 对客户端的MAC地址进行绑定
38. 在生物特征认证中,不适宜于作为认证特征的是( D ) A. 指纹 B. 虹膜 C. 脸像 D. 体重
39. 防止重放攻击最有效的方法是(B ) A. 对用户账户和密码进行加密 B. 使用“一次一密”加密方式 C. 经常修改用户账户名称和密码 D. 使用复杂的账户名称和密码
40.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表现在( B) A. 能造成计算机部分配置永久性失效 B. 影响程序的执行或破坏用户数据与程序 C. 不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D. 不影响计算机的运算结果
41. 下面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MIS程序 B. 计算机病毒是对人体有害的传染性疾病 C.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能够通过自身传染,起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D.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程序,只会影响计算机系统,但不会影响计算机网络
42 计算机病毒具有( A ) A. 传播性、潜伏性、破坏性 B. 传播性、破坏性、易读性 C. 潜伏性、破坏性、易读性 D. 传播性、潜伏性、安全性
43. 目前使用的防杀病毒软件的作用是( C ) A. 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并消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B. 杜绝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C. 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并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D. 查出已感染的任何病毒,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44 在DDoS攻击中,通过非法入侵并被控制,但并不向被攻击者直接发起攻击的计算机称为( B ) A. 攻击者 B. 主控端 C. 代理服务器 D. 被攻击者
45. 对利用软件缺陷进行的网络攻击,最有效的防范方法是( A ) A. 及时更新补丁程序 B. 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C. 安装防火墙 D. 安装漏洞扫描软件
46. 在IDS中,将收集到的信息与数据库中已有的记录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这类操作方法称为(A ) A. 模式匹配 B. 统计分析 C. 完整性分析 D. 不确定
47. IPS能够实时检查和阻止入侵的原理在于IPS拥有众多的( C ) A. 主机传感器 B. 网络传感器 C. 过滤器 D. 管理控制台 (D )

阅读全文

与对利用软件缺陷进行的网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智慧沃家连wifi显示网络未连接 浏览:468
手机怎么自动分配网络 浏览:991
网络电视会员怎么办 浏览:405
中国移动网络客服是什么 浏览:990
某单位网络安全方案 浏览:625
家用无线网络可以管多少面积 浏览:570
飞歌g8二代网络异常 浏览:930
房产如何运用网络获客 浏览:677
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态势 浏览:822
涪陵网络安全宣传周 浏览:206
网络诊断数据访问异常是怎么回事 浏览:204
上海网络办公oa软件 浏览:29
手机网络4G不见了是什么意思 浏览:254
苹果怎么看是sa网络 浏览:34
苹果手机上出现非网络是什么原因 浏览:465
什么打枪游戏可以在没有网络的地方打 浏览:881
网络电缆插在wifi的什么地方 浏览:443
有网络电视的软件 浏览:918
关于的网络营销方案 浏览:921
中国移动网络查询余量 浏览: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