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哪个是网络层

哪个是网络层

发布时间:2023-02-23 16:08:49

A. TCP/IP有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TCP/IP是有共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共四层协议系统。

第一层是应用层,功能是服务于应用进程的,就是向用户提供数据加上编码和对话对的控制。

第二层是运输层,功能是能够解决诸如端到端可靠性和保证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包括所给数据应该送给哪个应用程序。

第三层是网络层,功能是进行网络连接的建立,和终止及IP地址的寻找最佳途径等功能。

第四层是网络接口层,功能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是数据包从一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另外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还有控制组成网络的硬件设备。

(1)哪个是网络层扩展阅读:

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TCP/IP协议产生过程为:

(1)1973年,卡恩与瑟夫开发出了TCP/IP协议中最核心的两个协议:TCP协议和IP协议。

(2)1974年12月,卡恩与瑟夫正式发表了TCP/IP协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为了验证TCP/IP协议的可用性,使一个数据包由一端发出,在经过近10万km的旅程后到达服务端。

在这次传输中,数据包没有丢失一个字节,这成分说明了TCP/IP协议的成功。

(3)1983年元旦,TCP/IP协议正式替代NCP,从此以后TCP/IP成为大部分因特网共同遵守的一种网络规则。

(4)1984年,TCP/IP协议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肯定,成为多数计算机共同遵守的一个标准。

(5)2005年9月9日卡恩和瑟夫由于他们对于美国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TCP/IP协议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是它恰好适应了世界范围内数据通信的需要。它有以下特点:

(1)协议标准是完全开放的,可以供用户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网络硬件系统,可以运行在广域网,更适合于互联网。

(3)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网络中每一设备和终端都具有一个唯一地址。

(4)高层协议标准化,可以提供多种多样可靠网络服务。

参考资料:网络——TCP/IP协议

B. 电脑的网络7层是哪7层

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C. 网络结构分层有哪些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着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 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OSI的七层结构
[编辑本段]

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层次的原则是:
1、网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能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规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时,DTE和DCE双方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第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例如图像格式的显示,就是由位于表示层的协议来支持。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通过 OSI 层,信息可以从一台计算机的软件应用程序传输到另一台的应用程序上。例如,计算机 A 上的应用程序要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 B 的应用程序,则计算机 A 中的应用程序需要将信息先发送到其应用层(第七层),然后此层将信息发送到表示层(第六层),表示层将数据转送到会话层(第五层),如此继续,直至物理层(第一层)。在物理层,数据被放置在物理网络媒介中并被发送至计算机 B 。计算机 B 的物理层接收来自物理媒介的数据,然后将信息向上发送至数据链路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再转送给网络层,依次继续直到信息到达计算机 B 的应用层。最后,计算机 B 的应用层再将信息传送给应用程序接收端,从而完成通信过程。下面图示说明了这一过程。
OSI 的七层运用各种各样的控制信息来和其他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这些控制信息包含特殊的请求和说明,它们在对应的 OSI 层间进行交换。每一层数据的头和尾是两个携带控制信息的基本形式。

对于从上一层传送下来的数据,附加在前面的控制信息称为头,附加在后面的控制信息称为尾。然而,在对来自上一层数据增加协议头和协议尾,对一个 OSI 层来说并不是必需的。

当数据在各层间传送时,每一层都可以在数据上增加头和尾,而这些数据已经包含了上一层增加的头和尾。协议头包含了有关层与层间的通信信息。头、尾以及数据是相关联的概念,它们取决于分析信息单元的协议层。例如,传输层头包含了只有传输层可以看到的信息,传输层下面的其他层只将此头作为数据的一部分传递。对于网络层,一个信息单元由第三层的头和数据组成。对于数据链路层,经网络层向下传递的所有信息即第三层头和数据都被看作是数据。换句话说,在给定的某一 OSI 层,信息单元的数据部分包含来自于所有上层的头和尾以及数据,这称之为封装。
例如,如果计算机 A 要将应用程序中的某数据发送至计算机 B ,数据首先传送至应用层。 计算机 A 的应用层通过在数据上添加协议头来和计算机 B 的应用层通信。所形成的信息单元包含协议头、数据、可能还有协议尾,被发送至表示层,表示层再添加为计算机 B 的表示层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协议头。信息单元的大小随着每一层协议头和协议尾的添加而增加,这些协议头和协议尾包含了计算机 B 的对应层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层,整个信息单元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计算机 B 中的物理层收到信息单元并将其传送至数据链路层;然后 B 中的数据链路层读取计算机 A 的数据链路层添加的协议头中的控制信息;然后去除协议头和协议尾,剩余部分被传送至网络层。每一层执行相同的动作:从对应层读取协议头和协议尾,并去除,再将剩余信息发送至上一层。应用层执行完这些动作后,数据就被传送至计算机 B 中的应用程序,这些数据和计算机 A 的应用程序所发送的完全相同 。

一个 OSI 层与另一层之间的通信是利用第二层提供的服务完成的。相邻层提供的服务帮助一 OSI 层与另一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一个 OSI 模型的特定层通常是与另外三个 OSI 层联系:与之直接相邻的上一层和下一层,还有目标联网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例如,计算机 A 的数据链路层应与其网络层,物理层以及计算机 B 的数据链路层进行通信。

D. 网络中的7层是哪些呢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第三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
第四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由ISO发起的国际组织,其任务是生成国际计算机通讯标准,例如OSI模型,特别是促进不兼容系统间的互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网络产品的不断涌现,亟需解决不同系统互联的问题。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门设立了一个委员会,提出了一种机系统互联的标准框架,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RM)该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各层间不能把各自的工作内容绝对分别开来,又要密切合作,这是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即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开放,是指非垄断的。系统是指现实的系统中与互联有关的各部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分层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
(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个层的功能。
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E. internet的网络层是哪一层

第7层 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
第6层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第5层 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
第4层 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 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
第2层 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 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

F. 网络五层结构

计算机网络五层结构是指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应用层

专门针对某些应用提供服务。

2、传输层

网络层只把数据送到主机,但不会送到进程。传输层负责负责进程与主机间的传输,主机到主机的传输交由网络层负责。传输层也称为端到端送。

3、网络层

把包里面的目的地址拿出来,进行路由选择,决定要往哪个方向传输。

负责从源通过路由选择到目的地的过程,达到从源主机传输数据到目标主机的目的。

4、数据链路层

通过物理网络传送包,这里的包是通过网络层交过来的数据报。

只完成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传送(单跳)。

5、物理层

通过线路(可以是有形的线也可以是无线链路)传送原始的比特流。

只完成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传送(单跳)。

(6)哪个是网络层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G. 什么是网络层

网络层的产生也是网络发展的结果.在联机系统和线路交换的环境中,网络层的功能没有太大意义.当数据终端增多时.它们之间有中继设备相连.此时会出现一台终端要求不只是与唯一的一台而是能和多台终端通信的情况,这就是产生了把任意两台数据终端设备的数据链接起来的问题,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寻径.另外,当一条物理信道建立之后,被一对用户使用,往往有许多空闲时间被浪费掉.人们自然会希望让多对用户共用一条链路,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出现了逻辑信道技术和虚拟电路技术.
⑴网络层主要功能
网络层为建立网络连接和为上层提供服务,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 路由选择和中继.
2. 激活,终止网络连接.
3. 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
4. 差错检测
5. 排序,流量控制.
6. 服务选择.
7. 网络层管理.
8.分段和合段
9.流量控制
10.加速数据传送
11.复位
⑵网络层标准简介
网络层的一些主要标准如下.
ISO.DIS8208:称为"DTE用的X.25分组级协议".
ISO.DIS8348:称为"CO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连接).
ISO.DIS8349:称为"CL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无连接).
ISO.DIS8473:称为"CL 网络协议".
ISO.DIS8348:称为"网络层寻址".
除上述标准外,还有许多标准。这些标准都只是解决网络层的部分功能,所以往往需要在网络
层中同时使用几个标准才能完成整个网络层的功能.由于面对的网络不同,网络层将会采用不同的
标准组合.
在具有开放特性的网络中的数据终端设备,都要配置网络层的功能.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网络硬
设备主要有网关和路由器.
1. 网络层功能概述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网络层关系到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体现了网络应用环境中资源子网访问通信子网的方式。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设法将源结点出的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结点,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概括地说,网络层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1) 为传输层提供服务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有两类: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和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数据包按顺序到达目的结点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结点之间存在着一条为它们服务的虚电路;而数据报服务是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源结点发送的每个数据包都要附加地址、序号等信息,目的结点收到的数据包不一定按序到达,还可能出现数据包的丢失现象。
典型的网络层协议是X.25,它是由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提出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协议。
(2) 组包和拆包
在网络层,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包(也称为分组)。在发送方,传输层的报文到达网络层时被分为多个数据块,在这些数据块的头部和尾部加上一些相关控制信息后,即组成了数据包(组包)。数据包的头部包含源结点和目标结点的网络地址(逻辑地址)。在接收方,数据从低层到达网络层时,要将各数据包原来加上的包头和包尾等控制信息去掉(拆包),然后组合成报文,送给传输层。
(3) 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也叫做路径选择,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路由选择算法在多结点的通信子网中选择一条最佳路径。确定路由选择的策略称为路由算法。
在数据报方式中,网络结点要为每个数据包做出路由选择;而在虚电路方式中,只需在建立连接时确定路由。
(4)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的作用是控制阻塞,避免死锁。
网络的吞吐量(数据包数量/秒)与通信子网负荷(即通信子网中正在传输的数据包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防止出现阻赛和死锁,需进行流量控制,通常可采用滑动窗口、预约缓冲区、许可证和分组丢弃四种方法。
2. 路由选择算法简介
路由算法很多,大致可分为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两类。
(1) 静态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算法又称为非自适应算法,是按某种固定规则进行的路由选择。其特点是算法简单、容易实现,但效率和性能较差。属于静态路由算法的有以下几种:
☆ 最短路由选择:
☆ 扩散式路由选择:
☆ 随机路由选择:
☆ 集中路由选择:
(2) 动态路由算法
动态路由算法又称为自适应算法,是一种依靠网络的当前状态信息来决定路由的策略。这种策略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拓扑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性能;但算法复杂,实现开销大。属于动态路由算法的有以下几种:
☆ 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
☆ 集中路由选择策略:
3. 网络层的网络连接设备
(1) 路由器(Router)
在互联网中,两台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的通路会有很多条,数据包从一台主机出发,中途要经过多个站点才能到达另一台主机。这些中间站点通常由称为路由器的设备担当,其作用就是为数据包选择一条合适的传送路径。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是根据数据包中的逻辑地址(网络地址)而不是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的。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包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包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
路由器不仅有网桥的全部功能,还具有路径的选择功能,可根据网络的拥塞程度,自动选择适当的路径传送数据。
路由器与网桥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使用路由表来找到其他网络中指定设备的地址,而是依靠其它的路由器来完成任务。也就是说,网桥是根据路由表来转发或过滤数据包,而路由器是使用它的信息来为每一个数据包选择最佳路径。
路由器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路由器需要管理员来修改所有的网络路由表,一般只用于小型的网间互连;而动态路由器能根据指定的路由协议来完成修改路由器信息。
(2) 第三层交换机
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些交换机也具备了路由的功能。这些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要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操作,因此被称为第三层交换机。

H. 网络哪5大层

共有7层
标准行规--OSI七层参考模型

ISO / OSI,念起来有点像绕口令。它究竟代表什么呢?答案是:"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也就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有名的OSI模型。OSI标准是由一个称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组织制定的。因此,从技术上说,它可以被称为ISO / OSI标准。

OSI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分成了互相独立的七层。这些层就像洋葱的层次一样:每一层都将其下面的层遮起来。在上面的层里,下面层次的细节被隐藏起来。如果你将洋葱皮剥开往里看,你一定会流下许多眼泪,OSI模型也是如此。(因为越往下,你会看得越费劲,不过你应该不会放弃吧)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看看ISO / OSI这个七层大蛋糕里面有什么好吃的馅:

物理层:OSI模型的最底层。它提出了网络的物理特性,比如连接的电缆类型。这里是二进制值0和1的世界,也就是数据以信号的电特性(高低电平)来表示。

数据链路层:指明将要发送的每个数据包的大小、每个数据包的地址以使它们送到指定的接收者那里。也能提供基本的错误识别和校正机制,以确保发送的数据和接收的数据一样。

网络层:就是告诉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怎样走(术语叫"路由")。

传输层:通过一个唯一的地址指明计算机网络上的每个节点(可能就是你的计算机),并管理节点之间的连接。同时将大的信息分成小块信息,并在接收节点将信息重新组合起来。

会话层:在网络节点之间建立"会话"(你理解为谈判前的准备工作也行)。

表示层:负责把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从一种陈述类型转换到另一种类型,也能在数据传输前将其打乱,并在接收端将其恢复,这里使用了复杂的技术,甚至连福尔摩斯也难以将其弄明白。

应用层:OSI的最高层,讨论应用程序用于同网络通信所需要的技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面孔,比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WAP(无线应用协议),SMTP(简单邮件协议)等等。

阅读全文

与哪个是网络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安全ips是什么 浏览:130
多台网络电视有线如何连接 浏览:922
南广网络有多少分公司 浏览:511
苹果内置浏览器怎么设置网络空间 浏览:260
公司管理网络看不到无线网络密码 浏览:195
电影网络电视怎么看停课不停学 浏览:626
五G网络开关在哪里 浏览:640
提示要连接到wlan网络吗 浏览:679
周口移动网络推广 浏览:459
网络电缆线是哪里 浏览:99
江民网络版杀毒软件怎么离线升级 浏览:709
闸南小学网络密码 浏览:109
无线网络调试视频 浏览:889
华拓网络与中企动力哪个好 浏览:617
电脑端网络打不开怎么办 浏览:446
8500g无线网络 浏览:979
有哪些大型网络游戏手游 浏览:731
计算机网络技术5g通讯 浏览:733
移动网络视频电影 浏览:465
汉阳移动网络屏蔽了嘛 浏览:1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