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题目确实让人充满了遐想,波老师想说的是,为什么不能有下一个社交软件可以替代微信和QQ了,Why not?而且波老师坚信肯定会的
虽然越来越多外界如此评判微信和QQ,也从侧面反映了情况的真实性。
用户的爱恨情仇在社交应用中是最能反映的,随着中国互联网的突飞猛进,也许在未来或者即将到来的新的场景、新的形态、新的意识、新的 科技 出现迫使着新的社交APP或者是新形态的社交工具出现也不足为奇。
未来一样难有替代品。QQ、微信的优势在于社交关系链(大家都用在,你没理由不用啊),除非未来可以有颠覆性全新模式的社交应用出现,否则要撼动腾讯的社交地位几乎是空谈。
众所周知的是,腾讯的主要营收来源于各项的增值服务,其中就包括社交网络、网络 游戏 以及企业服务和网络广告等等…
本年度腾讯Q3的财报中显示,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51亿,同比增长6%,小程序日活也突破3亿的关口。QQ月活量则有小幅度的下滑。
事实上,腾讯依靠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在本季增速加快,收入达147亿元,同比上升32%,环比上升23%。而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收入随着广告库存及曝光量增加而上升,微信小程序广告收入亦有所增加。可见的是,腾讯社交流量的优势仍在,也非它方企业所能比拟。
现在的我们似乎也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认知。即时通讯软件或跟产品本身的优秀程度并无直接关联,确切的是,要看身边有没有广泛的使用人群。显而易见的是,QQ和微信牢牢抓住了这一巨大优势。
QQ而言,其实就是生人关系链进化来的,可以说是生人关系链的集大成者。即时通讯工具+虚拟商品销售平台,既满足实时通讯所需,同时又是线上交付的好工具。
微信就更不必多言,它是中国最大的国民级社交产品。可以说完整的社交关系链就是其最为强悍的护城河!
诚然,在功能层面而言,并非QQ和微信不可替代,只是用户迁移成本会成为新兴社交媒体所需面对的最大阻滞问题。不久之时,多闪、马桶MT、聊天宝等多款与微信类似定位的社交软件争相而出。而其结局大概也是一致性地“郁郁而终”了。
传统社交与互联网社交底层逻辑是相通的。传统社交时代,通讯录为王。互联网社交(关系型社交、场景型社交)的优势在于,克服了传统社交用户参与感极差的问题。
关系型社交典型代表可数QQ和微信。以微信而言,是强关系+强话题属性的。从公众号内容生产规模(内容消费),到微信朋友圈(回忆记录),再到无所不能的微信小程序。微信就从具体场景触发,牢牢解决了用户的具体需求。
互联网社交难就难在于流量、内容、场景、互动四个维度的把控上。如何有效形成一个用户增长的长效机制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未来的社交应用而言,单靠功能上的模仿显然是不足以撼动QQ和微信的地位。在没有颠覆性全新模式的社交应用出现,这一切都显得空谈…
未来会不会有一种交友软件代替QQ和微信,为什么?你这个问题也是我曾经想过的,而且我认为,未来一定会有比腾讯系更加优质,更叫人们热爱的社交软件问世,也必然会取代QQ和微信。
世界千变万化,没有常青树,也没有永远屹立在金字塔顶端的社交应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有规律可寻的,绿皮火车出现的时候,没有人想到可以被高铁代替,诺基亚手机风靡全球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自己被安卓系统和市场给干掉了,QQ自己也不会想到,腾讯推出了微信把自己的用户拉走了大多数,就像淘宝也不会想到,电商购物平台的后起之秀,京东和拼多多把自己的用户挖走了一大半。
㈡ 社交软件在未来还会有什么新突破
目前的社交软件确实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并且看似无所不能了。我觉得如果想要寻求突破,方向会放在多款社交软件有效连通上面去,做到所有社交软件共同服务同一个账号,实现网络无界限,交流更畅通。
不过作为用户的我来说,有一点是不太满意的,这种不满意也是促使我希望社交软件能够更进一步发展的原因。那就是账户的共用化不够明显,目前某些软件还停留在仅仅只是登陆的功能,或者说有一些还要重新注册账号。
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实现一个账号联通所有社交软件,实现真正的网络无界限,交流更畅通,如此想想,都觉得特别美好。
㈢ 社交网络的起源,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越详细越好啊,多谢了各位
社交网络的起源
六度分割原理及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有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Degreesof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等。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虚拟虽然是网络世界的一种优势,但是和商业社会所要求的实名、信用隔着一条鸿沟。通过熟人之间,通过“六度分割”产生的聚合,将产生一个可信任的网络,这其中的商业潜能的确是无可估量的。社会、网络、地域、商业、Blog、SNS,这些词汇你也许都听麻木了。然而一旦那些预见先机的人找到聚合它们的商业价值,被改变的绝不仅仅是网络世界。
“社交网络”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名词,它的英文缩写是SNS,第一个S是Social社会化,第二个N代表Networking网络,第三个S是Services服务。SNS的概念起源于社会网络研究者提出的“六度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SNS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搬到了互联网上,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联络彼此。
总体来看,社交网络不仅仅是一些新潮的商业模式,从历史维度来看,它更是一个推动互联网向现实世界无限靠近的关键力量。目前,社交网络含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社交网络使得互联网从研究部门、学校、政府、商业应用平台扩展成一个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现在社交网络更是把其范围拓展到移动手机平台领域,借助手机的普遍性和无线网络的应用,利用各种交友/即时通讯/邮件收发器等软件,使手机成为新的社交网络的载体。
2.国内社交网络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中国社交网络的从无到有
随着国外社交网站的日渐盛行,社交网络也开始踏入中国的互联网世界。2003年,Uuzone在南京成立,又名优友地带。优友是一个Web2.0公司,社交网络,你可以在优友写Blog,使用网络IP电话,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它是一个面向18到25岁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的网络社交平台。UU地带致力于以网络沟通人与人,倡导通过网络拓展人际关系圈,让用户尽情享受社交和沟通的乐趣。UU地带以提高网络诚信、建立信任沟通为己任,为互联网应用带来清新健康的新风尚。同时,Uuzone也定位在满足用户在网络“非约会、非商务”的广泛性网络交往。
越来越多的用户带来社交新乐趣用户使用UU地带的服务,可以通过自己的朋友结识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从而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可信任的朋友,即为优友,并创建诚信安全的个人社交圈,从结交朋友、休闲娱乐、商务投资、学习探讨等等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中获得乐趣。
作为中国早期的社交网站,在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其用户数量超过300万。然而,盈利模式的不清晰,导致其后来的发展一直差强人意,同时,优友地带有据可查的融资纪录,除了晨兴创投的100万美元外再无其他资金注入。而目前SNS网站的广告收入与成本支出有极大差距,盈利遥遥无期。因此,优友地带最终于2009年停止了所有的服务,成为SNS社区洗牌中的第一个牺牲者。(二)各类社交网站层出不穷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各种社交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世人面前,诸如校内网(现人人网)、开心网、51.com、腾讯朋友、新浪微博等。
51.com成立于2005年8月。51.com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稳定安全的数据存储空间和便捷的交流平台。51.com是由美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SequoiaCapitalChina)、巨人网络集团(GiantInteractiveGroup)、海纳亚洲创投(SusquehannaInternationalGroup)、英特尔资本(IntelCapital)、红点创投(RedpointVentures)等国际着名的企业和风险基金联合投资而成。2006年07月,入围全球着名风险投资业媒体RedHerring2006年亚洲最具发展潜力百强排行榜。2006年09月,位于IWebChoice排名之全球华语网站21名。2006年11月,注册用户破5000万。2007年05月,成功并购虚拟形象平台“Pixoart”。2007年06月,注册用户突破7000万。2007年07月,与英特尔资本、红点创投、美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海纳亚洲创投完成第二轮超过1500万美元投资协议。2008年01月,注册用户突破1亿,月独立用户超过2500万。2008年01月,网络发布《2007中国空间社区(博客)研究报告》显示,总体流量次于腾讯位居第二,用户活跃度(以独立IP平均页面浏览量为标准)居国内首位。2008年05月,上海总部迁居至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2008年07月,与巨人网络集团、上海浦东科委等投资者完成第三轮超过5000万美元投资协议。2008年07月,与巨人网络集团、上海浦东科委等投资者完成第三轮超过5000万美元投资协议。2008年12月,合作广告品牌客户累计超过200家。2009年04月,第一款游戏产品“51游戏”上线运营,进军网游行业。2009年07月,推出聊天软件“彩虹”(51挂挂升级版),形成完整的网站、游戏、IM三大产品线。2009年12月,即时交友软件“彩虹”正式上线。2009年12月,注册用户突破1.78亿,月独立用户超过4000万。
开心网由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于2008年3月,是国内第一家以办公室白领用户群体为主的社交网站。开心网为广大用户提供包括日记、相册、动态记录、转帖、社交游戏在内的丰富易用的社交工具,使其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在轻松互动中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自创办以来,开心网以发掘和满足用户需求、完善用户体验为导向,以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为动力,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真实、轻松的社交互动平台。在产品方面,开心网组件主要分为基础工具、社交游戏和其他应用三大类,其中社交游戏类别包括“开心城市”、“开心庄园”、“开心餐厅”等众多热门游戏;其他应用类别包括“天气预报”、“在线购票”、“模拟炒股”等众多实用工具。开心网提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深受用户的欢迎,先后获得“网民最喜欢的SNS类社区”、“2009年度最有价值网站(社交类)”等多项奖励。在技术领域,开心网团队始终致力于自主技术研发,采用国际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包括先进的共享交互网络、数据传输方案、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等,以满足大规模用户的各种复杂应用与海量数据交互,引领新一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并且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了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
人人网是由千橡集团将旗下着名的校内网更名而来。2009年8月4日,将旗下着名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社会上所有人都可以来到这里,从而跨出了校园内部这个范围。人人网为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
朋友网原名QQ校友,是腾讯公司打造的真实社交平台,为用户提供行业、公司、学校、班级、熟人等真实的社交场景。2011年7月5日,腾讯公司正式宣布旗下社区腾讯朋友更名为朋友网。
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新浪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您可以将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一起分享、讨论。您还可以关注您的朋友,即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字数140字以内)。
总体来说,中国社交网站在此阶段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至今形成了多家并立的局面
3.对国内社交网络的未来发展的展望
社交网络将继续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和用户交互的过程中促进人影响人。
社交网站正在成为以人际关系为联接的互联网互动应用的集成平台。在不久的将来,由于社交网站学生和青年白领这两部分数量占优的网民用户群体的特殊需求的满足及社交网络的病毒式营销、口碑相传的推广方式,将推动中国社交网站用户的爆发式增长。由于添加了互动游戏,娱乐类社交网站的高频次游戏应用将直接影响网站的使用频率,将使用户具备更高的用户黏度。最终实现网站和用户双方的可延续价值更大化。
而商务社交网站出发点是商务人脉拓展,目的性较强,用户倾向于在有特定需求时使用网站,使用频次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务社交网站也纷纷开始在平台上构建更多的互动,有利于商务人脉的深层次培养,商务社交网站使用频率低的情况正在得到改善。社交网站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应用,亲友之间口碑相传的推广是最有效的渠道。有近八成用户获知正在使用的社交网站是来自朋友、同学、同事的推荐,占到74.6%,其他渠道获知的均少于20%。
由于社交网站的流行,它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各大商家的必争利益,因此社交网站的热行亦将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目前数据显示,中国Top50位的SNS站点中,其中36个SNS站点部署了页面广告。广告是目前SNS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在未来,除了第三方个人和公司联合平台开发商继续开发插件并联合运营外,SNS站点还有可能联合专业的网页游戏开发商联合开发并运营,实现更大的盈利。
社交网络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融合点,隐私问题短期内将无法解。
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有75.8%的用户表示,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是现实中的朋友。因此随着网络渗透率的提升和网民对于网络应用的深入,社交网站用户规模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将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延伸到网络。社交网络将与人的现实生活有更多的融合点。
由于社交网络基于对用户真实身份的营销,SNS网站的精准完全基于网站用户的真实性,作为真实关系网络延伸的SNS网站会员的信息真实度较高,同时我们也可以依据用户信息和朋友圈子去判断一个用户的真实程度。因此,任何网友都可以轻易地了解到每一个用户的基本用户属性,也可以从用户的使用行为中分析得出兴趣、经历、偏好、朋友圈、购物记录,从而用户的隐私就被暴露无遗。随之出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掌握的用户人口统计和行为信息进行不法活动。
云服务、移动计算和社交网络等技术将走向成熟并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主流平台
过去几年来,转型一直是IDC(国际数据公司)年度预测的主题。这一次,迫于全球经济衰退的压力,一波颠覆性技术的浪潮已经形成,并在逐渐发展壮大。IDC预计,在2011年及以后的时间里,云服务、移动计算和社交网络等技术将走向成熟并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主流平台,无论对IT业还是其所服务的其它行业均是如此。
“2011年,我们预计这些转型技术会发生重大转变,即从初步接纳状态演变为初步主流态势。”IDC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FrankGens说。“因此,我们将会看到,IT行业的活动会越来越多地围绕着这个下一代主力平台的构建和采用来展开,其主要特点为移动、基于云的应用和服务交付,以及社交业务和林林总总分析手段的价值发掘。这种平台的变迁将会在另一个IT支出得以强势回升的年份飞速发展。全球IT行业的支出也将得益于新兴市场的加速恢复,它将占到2011年全球所有新增IT净支出的一半以上。
社交网络具备更加实用的功能,富媒体化、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网络社交不仅仅是一些新潮的商业模式,从历史维度来看,它更是一个推动互联网向现实世界无限靠近的关键力量。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越来越模糊的组织边界、越来越细分的人群以及越来越强大的个体出现在中国的主流社交网站中,所以更多媒体的嵌入,更多元化元素的渗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去促成社交网络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参考资料
六度空间理论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社交网络统计数据中国的社交媒体腾讯社交网络分析
2011社交共享发展趋势
2010-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社交网络走向何方
㈣ 社交软件在未来颠覆性创新产品是怎样的形式
社交软件在未来,颠覆性创新产品应该是一种及其可观的,形式,因为我就像在当今社会,他们都是比较喜欢用软件来交流的,然后如果面对面的话,他们也是比较喜欢用手机来交流,所以我感觉社交软件在外面会是很可观的
㈤ 未来会不会有一种交友软件代替QQ和微信,为什么
未来一样难有替代品。QQ、微信的优势在于社交关系链(大家都用在,你没理由不用啊),除非未来可以有颠覆性全新模式的社交应用出现,否则要撼动腾讯的社交地位几乎是空谈。
互联网社交难就难在于流量、内容、场景、互动四个维度的把控上。如何有效形成一个用户增长的长效机制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未来的社交应用而言,单靠功能上的模仿显然是不足以撼动QQ和微信的地位。在没有颠覆性全新模式的社交应用出现,这一切都显得空谈…
㈥ 下一代社交网络会是什么样
在回答这道题的时候,总有一种自己在预知未来的感觉。社交网络到现在其实并没有更换的太多,从九几年的QQ,到现在的微信、陌陌之类的,QQ现在仍然存在,不过是换了面貌,从只能像电报一样发文字到现在可以发图片、声音,可以视频聊天。
在前几年的春晚上我第一次看见了全息投影技术,我就在想,这应该就是未来的趋势了吧,从只可以语音文字到现在可以视频通话,接下来应该就是全息投影,让你跟你想要聊天的人实现真正的面对面的交流。
再比如社交网络的在线下的便捷性,如果你想在网上社交,那么线下见面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线下交流的便捷性很重要,现在腾讯高德都可以发位置,让你很轻松的找到对方的位置,我觉得未来的社交网络在这方面可能会更加具体,投影的不止是人,可能还有身边的景物,这会让你更轻松的看景找人。
㈦ 聊天软件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网络无面孔无声音的交流方式又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是因为腾讯抓住了先机,IM这种东西最大的优势就是关系网的捆绑,这个大家都深有体会,你可以不用QQ,但前提是你所有的好友要同步移植,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有什么顾虑,但这恰恰又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IM推广谁占有了先机谁的优势就最明显,是一种病毒式的传播。其次腾讯在用户体验上做的确实不错,这个不能否认,也不是代表任何立场,我有个国外朋友一直都是用MSN,只是因为特殊需要被我推荐使用QQ,用了一段时间后他表示QQ确实比MSN方便很多,功能完善很多。那么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了,他会因为这个就放弃MSN吗?不会,因为他无法将他其他的所有关系移植,最可能的就是两款软件一起用。
㈧ 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1、将成为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互联网正在为全球产业发展构建起全新的发展和运行模式,推动产业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全面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2、将成为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新引擎
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未来全球创新驱动发展中最为广泛、最为耀眼、最为强劲的创新动能源泉,将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引领者。
3、将成为造福人类的重要新渠道
科技改变未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正在因为互联网发展得到广泛体验。互联网促进了开放共享发展,泛在化的网络信息接入设施、便捷化的“互联网+”出行信息服务、全天候的指尖网络零售模式、“一站式”旅游在途体验、数字化网络空间学习环境、普惠化在线医疗服务、智能化在线。
4、将成为各国治国理政的新平台
“指尖治国”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政务服务、移动政务、大数据决策、微博、微信、脸谱、推特等的广泛应用将深刻改变政府传统运行模式,构建起网络化、在线化、数据化和智能化全天候政府,精准服务、在线监管、预测预判、事中事后处置、网络民意调查等能力全面提升。
5、将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新舞台
互联网正在开启一个大连接时代,网络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全球互联网发展九大趋势
㈨ 微信未来会被什么样的软件取代
我觉得不管被什么取代,总之那个肯定是一个社交的软件,能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的。
其实不管是之前的qq还是现在微信,这些都是社交软件,为了方便我们日常联系方外,qq比较开放,微信则很注重隐私,但是两个都没有完全走出国门,我是这么认为的,我可以做个很大胆的设想,以后等全球化进程更推进一步的时候或许会出来一个国际化的社交软件。
那个软件的功能应该很强大,既能满足我们希望结交很多的好朋友的需要,也能满足个人的隐私的需要的,我想这个很重要,还是全球通用的,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互相联系,不用翻墙或者怎样。
功能也要更齐全一些,现在的主要是打字,语音,发表情,视频,还能绑定银行卡进行缴费等等,以后的功能不仅要包括这些,可能还有新的,比如绑定那种国际银行卡,缴费的内容也增多了,还可以投资理财等等。
我觉得就目前来看微信的发展还是很好很稳定的,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被什么软件取代了,未来的那个设想是我个人的设想而已,也不知道会不会实现,总之肯定还是社交方面的,毕竟我们人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代,都离不开与人的交往,这个真的很重要。
而且看微信的发展趋势,或者它本身并不需要被取代,就会自发地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的。到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更高级的微信了,做为微信的元老级人物,我觉得其实还是很想看到那一天的。
㈩ 你觉得未来会出现取代微信的社交软件吗
肯定会的,社会在发展,科技就会进步,就像当初的QQ,是那么的火,就连交个男票,都会问对方“你是超级会员吗,我门开过情侣空间吧”短短几十年,就让微信给代替了,在将来不远的日子里,肯定会有更发达的社交软件,代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