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生哪个学校的好考
1,人民大学,录取比例约50:1录取人数110人。
2,中国传媒大学,推荐报考,原名北京广播学院。
3,清华大学,录取比例约30:1录取人数40人。
❷ 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考研可报考的院校有哪些
中国传媒大学:
作为第一批开设MJC专业的院校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新传专硕属不同学院,保持了其惯有的特色:覆盖面广,方向划分细致。
新闻学院的全媒体新闻实务、媒体市场调查;电视学院的国际新闻实务、新媒体实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广告学院的品牌营销传播;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国际广播电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作为备受考研学子青睐的传媒院校,除中外合办项目及推免外,中传MJC 2021计划招生人数为73人,相比2020年扩招20余人,主要集中在新闻学院和电视学院,人数可观。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其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享有“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美誉。
2021年复旦大学MJC专业招生人数共65人(不含推免)。划分5个方向,包括:新闻与传播、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新媒体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新闻传播。需要关注的是新媒体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新闻传播这三个方向只招推免生,所以在进行院校选择时考生需仔细看清相关要求。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目录中显示,新传专硕学习年限为3年,招生方向为“网络与新媒体”。
该校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简称新媒体学院)成立于2015年4月,由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委宣传部共建,是国内较早以新媒体命名并作为其教学科研方向的新型新闻学院。
因为是工科学校,其新媒体学院也展现了“工科方面”的优势,在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大数据舆情与政务新媒体、数据新闻与计算传播、新媒体与政治传播、新媒体与文化传播等方向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科研优势。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作为南方知名高校,其传播学院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虽说该校在2019年才开始进行新闻与传播专硕招生,但其报考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据该校官方公示数据:2019年报考新传专硕人数达149人,最终录取13人(不含推免);2020年进行扩招,报考人数翻了近2.3倍,达到338人,最终录取26人(不含推免)。
❸ 传播学考研学校有哪些考试科目主要有哪些
1、传播学专业在国内可选择的考研院校有很多,比较好的院校有两大类:
(1)传播学专业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2)传播学专业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四川大学。
2、传播学专业考研考试科目主要有:政治、俄语、日语、英语(二选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传播学实务综合、媒介基本素质和能力。
具体每个院校考试科目会有所不同。
(3)网络传播学考研考哪个学校扩展阅读:
新闻传播学考研各名校考试科目
1、中国人民大学:政治、英语、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传播学综合笔试 。
2、武汉大学:政治、英语或俄语日语或法语或德语、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古代、现当代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及论说文、记叙文的写作)、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
3、中国传媒大学:政治、日、英语二选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4、 南京师范大学:政治、俄语或日语或英语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 。
❹ 考研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有哪些大学推荐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文学学科/新闻传播学类下属专业,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6所开设文学学科/新闻传播学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排名靠前3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复旦大学,
❺ 网络与新媒体方向考研的学校有哪些
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等。
1、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学校致力于网络、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广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近年,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媒体、广播电视领域)、戏剧与影视学等一级学科稳居全国第一。
2、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JinanUniversity),简称暨大(JN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主要院系有新闻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学院,华文学院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全国第二。
3、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ShenzhenUniversity),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学校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主要院系有法学院、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传播学院、经济学院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全国第三。
4、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主要院系有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全国第六。
5、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YunnanUniversity),简称云大,原名私立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主要院系有文学院、经济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全国第九。
❻ 网络与新媒体考研学校
有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这个专业本科可以考数字艺术媒体的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教授13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8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
以上内容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❼ 新闻传播学考研比较容易上的学校
1、河南大学。依据其研究生招生网发布的信息可知,该学院的新闻学研究生(学术型)计划招生人数为29人。相关的考试科目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新闻与传播理论》以及《新闻与传播实务》。
以上内容参考:河南大学研究生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目录(学术型)
以上内容参考:郑州大学研究生院-郑州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以上内容参考: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华东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以上内容参考:安徽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计划
❽ 传媒类的专业考研,有什么好的院校推荐
传媒类的专业考研,有什么好的院校推荐?
传媒类专业对绝大部分人而言较为生疏,正在准备传媒类的专业考研的大伙儿一定要多了解一下传媒类的专业知识与基本常识。今日追随我一起了解一下传媒类的专业考研择校:强烈推荐这6所学校”,期待可以帮助到朋友们。
NO.5清华大学
这儿出产工科男,这儿的新闻传播学也很厉害,但却有一些新鲜感,由于从官方网经过竟然查不出实际的招收名额和推免状况。这就是清华的遭糕的地方了,但是,依据以往状况,清华录取人数也是非常低的,并且不特定教材,推免占比大。就算是最传统的的新闻学,在传播学和国际性新闻事业这三个专业而言,要报考,实属不易。尽管清华的考研复试分数线较为低,但提示一下提前准备报名的朋友们,还需要多考虑一下别的要素。
NO.6华中科技大学
这是一个工业生产气场较为深厚的院校,但它的新闻传播学整体实力却不可小觑,排在了第四位。除开传统式的新闻报道和散播两大专业外,还设立了广告宣传和广电网的专业。2015全部学校招81人,有一半是推免的,平摊出来,每一个专业实际上都不过多,更何况,近三年来,华科的分数线全是涨跌。节节攀升,来看中意华科的人也并许多。
❾ 请问开设网络传播学专业的高校有哪几所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武汉大学等高校开设有网络传播专业,它一般作为一个专业方向设在新闻学专业目录中。
网络传播学专业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新闻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网络媒体和网络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研究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社会影响及发展趋势的学科。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网站建设、信息传播与网络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❿ 传播学考研学校排行
2022-2023年考研选择学校时,传播学考研学校排名情况怎样、哪些学校比较好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下属学科,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第四轮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结果整理出的新闻传播学-传播学考研学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12 南京大学 B+
13 南京师范大学 B+
14 浙江大学 B+
15 厦门大学 B+
16 四川大学 B+
17 河北大学 B
18 安徽大学 B
19 郑州大学 B
20 湖南大学 B
21 湖南师范大学 B
22 中山大学 B
23 深圳大学 B
24 陕西师范大学 B
25 上海外国语大学 B-
26 苏州大学 B-
27 南昌大学 B-
28 山东大学 B-
29 河南大学 B-
30 华南理工大学 B-
31 兰州大学 B-
32 南京政治学院 B-
33 北京印刷学院 C+
34 北京师范大学 C+
35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36 天津师范大学 C+
37 辽宁大学 C+
38 重庆大学 C+
39 西南政法大学 C+
40 西北大学 C+
41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中国政法大学 C
43 吉林大学 C
44 同济大学 C
45 上海理工大学 C
46 汕头大学 C
47 广西大学 C
48 西安交通大学 C
49 北京工商大学 C-
50 南开大学 C-
51 上海师范大学 C-
52 安徽师范大学 C-
53 华中师范大学 C-
54 西南大学 C-
55 云南大学 C-
56 新疆大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