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哪个网络图片特征提取比较好

哪个网络图片特征提取比较好

发布时间:2022-12-20 08:45:32

哪些神经网络可以用在图像特征提取上

BP神经网络、离散Hopfield网络、LVQ神经网络等等都可以。

1.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提出,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BP神经网络模型拓扑结构包括输入层(input)、隐层(hidden layer)和输出层(output layer)。
2.Hopfiled神经网络是一种递归神经网络,由约翰·霍普菲尔德在1982年发明。Hopfield网络是一种结合存储系统和二元系统的神经网络。它保证了向局部极小的收敛,但收敛到错误的局部极小值(local minimum),而非全局极小(global minimum)的情况也可能发生。Hopfiled网络也提供了模拟人类记忆的模型。
3.LVQ神经网络由三层组成,即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网络在输入层与隐含层间为完全连接,而在隐含层与输出层间为部分连接,每个输出层神经元与隐含层神经元的不同组相连接。隐含层和输出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固定为1。输入层和隐含层神经元间连接的权值建立参考矢量的分量(对每个隐含神经元指定一个参考矢量)。在网络训练过程中,这些权值被修改。隐含层神经元(又称为Kohnen神经元)和输出神经元都具有二进制输出值。当某个输入模式被送至网络时,参考矢量最接近输入模式的隐含神经元因获得激发而赢得竞争,因而允许它产生一个“1”,而其它隐含层神经元都被迫产生“0”。与包含获胜神经元的隐含层神经元组相连接的输出神经元也发出“1”,而其它输出神经元均发出“0”。产生“1”的输出神经元给出输入模式的类,由此可见,每个输出神经元被用于表示不同的类。

如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有以下几种应用可供研究: 1、基于卷积网络的形状识别 物体的形状是人的视觉系统分析和识别物体的基础,几何形状是物体的本质特征的表现,并具有平移、缩放和旋转不变等特点,所以在模式识别领域,对于形状的分析和识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二维图像作为三维图像的特例以及组成部分,因此二维图像的识别是三维图像识别的基础。 2、基于卷积网络的人脸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与传统的人脸检测方法不同,它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输入样本,用样本来训练网络并最终实现检测任务的。它是非参数型的人脸检测方法,可以省去传统方法中建模、参数估计以及参数检验、重建模型等的一系列复杂过程。本文针对图像中任意大小、位置、姿势、方向、肤色、面部表情和光照条件的人脸。 3、文字识别系统 在经典的模式识别中,一般是事先提取特征。提取诸多特征后,要对这些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到最能代表字符的特征,去掉对分类无关和自相关的特征。然而,这些特征的提取太过依赖人的经验和主观意识,提取到的特征的不同对分类性能影响很大,甚至提取的特征的顺序也会影响最后的分类性能。同时,图像预处理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提取的特征。

⑶ 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特征提取方法有哪些

这个得看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了啊~是语音还是图像还是什么别的。一般图像中,或者语音转成语谱图之后,cnn可以替代特征提取。

⑷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更有效率地提取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更有效率地提取特征

图像识别问题本质上就是分类问题,比如我们要区分猫和狗,那么我们就需要构建一个模型,将照片丢进去后,模型能输出猫或者狗的概率有多大。在做图像识别时首要的就是要提取图片的特征,那么如何提取图片的特征呢?前面讲到了前向全连接网络,我们可以尝试用前向全连接网络提取。假设图片的像素是100*100,如果如片是彩色的,每个像素都有RGB三种颜色的数值。因此,一张图片是有一个三维向量构成的,一维是长100,一维是宽100,还有一维是R、G、B 3个通道(channels)。把这个三维向量拉直作为一个一维向量,长度就是100*100*3。

我们在区分一张图片时,我们观察的往往是图片的局部的、最重要的特征。 比如图片上是一只鸟,我们可能通过嘴巴、眼睛、爪子等就可以判断出是一只鸟了。因此,输入层的每一个神经元没有必要看图片的全局,只需要看一个局部就行了。

在两张不同的图片上,同一个特征区域可能处于不同位置。 比如鸟嘴的局部特征区域在下面这两张图上就处在不同的位置上。那么如何才能让两个不同的神经元在看到这两个不同的感受野时,能产生一致的特征值呢?

对上面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
(1)我们设置一个局部感受野,假设感受野的大小为W*H*C,其中W表示感受野的宽度,H表示感受野的高度,C表示感受野的通道数。那么对应的神经元的参数的个数就为:W*H*C个权值加1个偏置。在卷积神经网络中,我们称这样一个神经元为一个 滤波器(filter)
(3)我们通过滑动的方式让感受野铺满整个图片,假设图片的尺寸是W1*H1*C,滑动步长为S,零填充的数量为P。假设感受野的个数是W2*H2,其中,
(4)我们让所有感受野的观测滤波器参数进行共享,即相当于一个滤波器通过滑动扫描的方式扫描了所有感受野。
(5)我们设置多个滤波器,假设滤波器的个数为K,这K个滤波器都通过滑动扫描的方式扫过整个图片。此时参数的个数为:(W*H*C+1)*K。
(6)由于每个滤波器每经过一个感受野都会进行一次计算输出一个值,所以输出的维度为:W2*H2*K。我们将这个输出称为特征图,所以特征图宽度为W2,高度为H2,通道数C2=K。
举个例子: 假设某个图片的大小是100*100*3,设置滤波器的大小为3*3*3,滤波器的个数为64,设置步长S=1,设置零填充的数量为P=0。那么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为, 相比前向全连接 个参数,参数的个数缩小了几个数量级。
输出特征图的宽度和高度均为, 输出特征图的通道数为, 所以输出特征图的维度为98*98*64。
如果在上面输出的基础上再叠加一层卷积神经网络,滤波器的设置宽和高可以不变,但是通道数不再是3了,而是变成64了,因为输入特征图的通道数已经变64了。假设滤波器的大小为3*3*64,滤波器的个数为32,设置步长S=1,设置零填充的数量为P=0。可以计算出来,新的输出特征图的维度是96*96*32。

以上就是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解析。但是CNN一般不是单独用的,因为一般提取图片的特征是为了分类,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常见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阅读全文

与哪个网络图片特征提取比较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悦盒连接无线网络 浏览:164
中国电信改移动网络 浏览:287
如果网线没接好网络会出什么问题 浏览:589
疫情期间网络异常活跃 浏览:844
网络打车平台投诉找哪个部门 浏览:680
抢单软件显示网络异常是咋回事 浏览:786
网络分析仪测量相位校准设置 浏览:254
mp3电脑传歌需要网络吗 浏览:28
不能拉黑的网络电话哪个好 浏览:264
周口下楼无线网络管理中心 浏览:695
网络欺诈金额多少钱才能立案 浏览:746
如何做一张网络虚拟电话卡 浏览:45
如何打开共享网络搜索 浏览:28
如何看待网络的普及和危害 浏览:536
苹果xr玩游戏网络卡顿 浏览:366
邢台淘宝网络运营电话多少 浏览:539
手机的网络经常断开 浏览:574
黑鲨手机wifi网络连接受限 浏览:361
怎么查看同一网络下的其他电脑 浏览:71
网络核相仪公司有哪些 浏览:1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