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scada系统基于哪个网络

scada系统基于哪个网络

发布时间:2022-11-27 08:00:45

❶ SCADA系统在煤层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吕泽锋1 陈仕林2 常雪岚3 蔺向阳1

作者简介:吕泽锋,男,自动控制工程师,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硕士,主要从事煤层气集输领域的研究工作。

(1.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盘锦 124010;2.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3.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煤层气分公司,晋城 048000)

摘要:以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煤层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工程中SCA-DA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的阐述,反映自动化及电子通讯技术在煤层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基于无线、光缆、电缆等多种通讯方式在SCADA系统中的融合,成功地降低了煤层气田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自控系统的投资,适合了煤层气井地处偏远、井多、井密、低压、低产等特点。

关键词:GPRS 无线传输网络 SCADA 煤层气

The Application of SCAD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BM Project

LU Zefeng1, CHEN Shilin2, CHANG Xuelan3, LIN Xiangyang1

(1.China Liaohe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Panjin 124010, China2.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 Ltd.Beijing 1003011, China3. Huabei Oilfield Coal Bed Methane Company, Jincheng 0480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strialization Demonstrate Engineering of China CBM Co.LTD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structure, the func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ADA, which reflects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 gy.The SCADA realizes the amalgamation of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wireless and cables, which not only saves th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xpenses of the CBM field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but also fi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BM wells, such as it located remotely, in large quantity and density, low pressure and proc- tion.

Keywords: GPR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CADA; CBM (coal bed methane)

1 引言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测控制与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能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具有传递信息迅速准确、显示直观的优点。在煤层气开发水平较高的国家,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已成为煤层气集输系统中的普遍设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煤层气开发的高度重视,SCADA系统在我国煤层气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SCADA系统在煤层气行业的实际应用,需要结合煤层气集输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针对煤层气井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和规划,认真把握设计原则、系统功能、系统结构等特性,达到现代科技与煤层气地面集输要求的最佳结合,降低工程投资,促进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进步,确保煤层气科学调度,安全集输。

2 SCADA系统设计

2.1 设计原则

采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建立一个SCADA集成应用环境,系统设计时遵从下述原则:

(1)先进性:系统建设应具有较高的技术起点,采用Client/Server主从分布式体系结构,选用统一的软件平台WindowsXP操作系统,以求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2)安全可靠性:系统所选硬件设备要符合现代工业标准,应采用双机、双网、双电源,接入双通道等冗余设计结构,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保障系统的不间断可靠运行。系统软件平台应成熟、可靠、安全,软件开发应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经过充分测试使程序运行稳定可靠,方便使用,易于维护。网络和关键设备应具有双重和多重冗余,在数据库的管理上分层次,分级授权。系统应具有可靠的备份,保证在系统故障时,能尽快地恢复系统的运行。

(3)开放性: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两个方面。对支撑平台而言,选用标准化的软硬件产品,系统中的设备应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不同厂家的产品可相互集成,系统可扩充和升级。对应用系统而言,应用系统应提供一体化支撑平台,具有模块化、网络化、接口标准化的特点,支持用户应用软件的开发,保证能和其他系统互联和无缝集成。

(4)可扩展性:SCADA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功能可扩展性,从而使系统的建设可以总体规划,分步建设,逐步扩充,逐步升级。

(5)易用性:系统应具有简学,易懂,易于操作的用户界面,操作人员不需要很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即可使用和维护系统,同时系统软件的各功能模块以数据库为核心灵活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节点上,除个别模块需要相关硬件外,都能在任意节点机上运行,做到“即装即用”。

2.2 SCADA系统的总体结构

该SCADA系统由集气站站控系统SCS(Station Control System)、阀组远程终端单元RTU(Remote Terminal Unit)或无线传输网络和潘河增压站设置SCADA系统调度控制中心构成。调度控制中心完成对管线全线各个站场和阀组的监控、调度、管理等任务。

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SCADA系统中所有重要部位都为冗余设置,当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进行故障切换,自动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同样,将RTU所有AO点、DO点和一些重要的AI点按照冗余配置。

站控系统还与现场第三方设备进行数据通讯,所有第三方设备都具有与RTU通信的能力,通信接口为标准的Modbus-RTU,通讯时RTU作为主站,第三设备作为从站,RTU将这些设备的运行参数读入SCADA系统,供生产运营维护参考。RTU与第三方设备连接时,采用了Terminal Server,它专为串口转以太网无缝链接设计,能够让串口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通讯而不用对软件或硬件做二次开发,为串口设备连接到以太网提供了便捷的传输方式,可以进行串口和以太网口的双向数据传输,同时集中管理串口设备。Termi-nal Server通过串口连接现场所有分散的Modbus RS485串口设备,并通过TCP/IP连接到RTU网络上。

井口和阀组与集气站站控系统通讯方式根据现场自然环境和移动运营商网络覆盖情况的不同,采用3中方式通讯,目的是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在有移动信号覆盖的区域应采用成本最低的GPRS通讯,在无移动信号覆盖且地貌恶劣区域应采用无线传输网络通讯,在通讯主干道、大数据量传输的情况下应采用光缆通讯。SCADA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SCADA系统结构图

2.3 SCADA系统的通讯

2.3.1 GPRS通讯

工业上常用的GPRS通讯原理如图2所示。

企业用户将所需传输的数据通过GPRS模块发送到移动公司基站,移动公司基站根据收到数据包中指定的数据发送地址(固定的IP地址)通过交换机经由Internet直接发送给企业用户。

GPRS是基于GMS在Phase2+阶段提供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它采用基于分组传输模式的无线IP技术,以一种有效的方式高速传送数据。GPRS支持Internet上应用最广泛的TCP/IP协议和X.25协议,为网内终端分配动态的IP地址,通过GGSN接入Internet,用户可以直接访问Internet站点。数据传输通过PDCH信道,具有比GSM多出10倍以上的传输速率及1/6甚至更少的费用,传输速率理论上最高达171.2kbit/s,具有“永远在线”和收费低廉的优点。

GPRS的主要特点:

(1)定义了不同的业务,如点对点无连接业务、点对点面向连接业务和点对点多播业务。

(2)定义了新的GPRS无线信道,分配方式灵活。每TDMA帧可分配1~8个无线接口时隙,时隙能为动态用户共享,且向上链路和向下链路的分配是独立的。

(3)能够支持间歇的突发式数据传送,又能支持偶尔的大量数据传输;支持4种不同的QOS级别,能在0.5~1s内恢复数据的重新传输。

(4)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核心层采用IP技术,提供了和现有网络的无缝链接。

2.3.2 无线传输网络通讯

无线传输采用主从应答方式,主站利用无线网络下达命令,从站接收到命令后,执行相应操作,产生回应。回应可以为数据,也可以为系统信息。如图3所示。

图2 GPRS通讯原理图

图3 无线传输网络结构图

该方案主要是由节点构建一个通讯速度非常快的无线mesh主干网络,而且这个无线主干网络自组织、自愈合,同时支持多种无线应用和多种通讯协议的现场仪表。现场无线仪表可以自动选择同任意一个节点进行无线通讯,自组织、自愈合。但是现场仪表不配置路由功能。通常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或同时作为网关,实现同DCS的数据集成。无线变送器由电池供电,跳频扩频通讯,采用2.4GHz公用频段。节点间的最大通讯距离可达10km。

这种方案的优点就是由于节点构建的快速的mesh主干网络,使得无线变送器的刷新速度可以做到很快,典型的是1秒或0.25秒一次,而且由于无线变送器只需要1个“hop”就可以把数据传输到一个通讯速度非常快的无线主干网上,所以整个网络的通讯时间滞后也很短。

因为每台无线变送器都不作为其他变送器的路由,所以电池的寿命很长,常温下1秒刷新一次时就可以达到5年。而且正是由于没有配置路由功能,所以电池的电压不仅可以随时显示报警,而且电池寿命是可以预测的。

这种解决方案由于整个架构的优势,网络的规模非常灵活,一个网络支持的无线仪表的数量可以达到上千台。

2.3.3 SCADA系统通讯的融合

为了提高系统的适用性,需要把基于光缆、GPRS、无线传输网络等多种通讯方式有机集成一套完整的SCADA系统。基于有线和GPRS的系统集成,工程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里不再赘述。

无线传输网络是一种全新的通讯理念,它摒弃了传统SCADA系统由一次仪表到RTU再到站控系统的通讯方式,采用了直接由无线变送器到多功能节点的通讯方式。通过在集气站安装无线多功能节点使其纳入整个无线传输网络,安装在集气站的无线多功能节点直接与上位机系统通讯。

无线传输网络还是整个SCADA系统的有效补充。当RTU因通讯线路故障无法向上位机数据时,可以在RTU上临时安装无线多功能节点,将因通讯线路故障的RTU工艺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网络上传上位机。

3 SCADA系统功能

3.1 系统生产控制功能

阀组RTU和无线传输网络担负着将各个煤层气生产井、阀组的工艺参数实时上传给站控系统;

站控系统负责接收井口和阀组通过各种方式发回的工艺参数,同时下达控制指令。站控系统也完成对集气站工艺参数的检测与控制。具体如下:

3.1.1 数据采集功能

包括各站点工艺流程温度、压力、液位、煤层气浓度、含水率等。

3.1.2 报警与联锁

生产参数报警如液位高报警、煤层气浓度高报警等;设备故障报警如电动阀故障判断与报警、加热炉火焰监测与报警等;站点流程异常报警。

3.1.3 人机界面和键盘

采集数据显示、报警显示、工艺流程监视、参数设置等。通过人机界面和键盘可实现现场站点监测操作和设置。

3.1.4 通信接口

通过通信线路与调控中心的通信,实现站点采集数据上传、计量、监测结果上传和中心控制室参数设置的下传等远程操作,从而实现井口和阀组无人值守。

3.2 系统的数据管理功能

软件方面通常采用标准、开放的通信协议。RTU、PLC和DCS软件通过ODBC、ADO或者直接的数据库接口,将数据实时写入数据库中。

3.2.1 系统数据维护

如SCADA系统、DCS系统内部维护所使用的信息,以及中心控制室操作班组等操作安全信息等。

3.2.2 站点基础数据维护

基础数据库维护则保证MIS系统内部信息与实际生产情况保持一致。

3.2.3 动态采集信息

动态采集数据包括各个站点现场的温度、压力、流量、天然气浓度等历史数据,以及各个油井的产量计量结果等。

3.2.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生产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2.5 报表输出

3.3 系统数据发布

实时数据库系统与WEB数据以及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生产信息在煤层气田系统内部的共享,提高信息应用和生产管理水平。

4 结语

系统在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煤层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展开,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由于采用多种数据传输技术,降低了工程投资,同时也缩短了工期。

(2)无线传输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井口视频监控成为可能,对安全生产起到重要作用,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

(3)SCADA系统的成功应用使站场无人操作率达到89%,站外系统数据得到100%传输,巡井率降低了67%,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陈银胜.2005.集控站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J].电力建设,47(12):67268

马德信,孙宗文.2008.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管线的自控系统[J].石油化工自动化,44(1):49~254

孙茂远.刘贻军.2009.中国煤层气产业新进展.天然气工业.3

❷ scada系统是什么

SCADA是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的首字母缩写,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它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在现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SCADA在远动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即我们所知的"四遥"功能。RTU(远程终端单元),FTU(馈线终端单元)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摘自网络

❸ 什么是SCADA系统

一.SCADA系统概述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的应用领域很广,它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在电力系统以及电气化铁道上又称远动系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由于各个应用领域对SCADA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应用领域的SCADA系统发展也不完全相同。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子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减轻调度员的负担,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SCADA在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上的应用较早,在保证电气化铁路的安全可靠供电,提高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铁道电气化SCADA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品,同时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SCADA产品与设备,这些都带动了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SCADA在石油管道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系统管理石油管道的顺序控制输送、设备监控、数据同步传输记录,监控管道沿线及各站控系统运行状况。各站场的站控系统作为管道自动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单元,除完成对所处站场的监控任务外,同时负责将有关信息传送给合肥调度控制中心并接受和执行其下达的命令,并将所有的数据记录储存。除此之外的基本功能,现在的SCADA管道系统还具备泄露检测,系统模拟,水击提前保护等新功能. 二.SCADA系统发展历程 SCADA()系统,全名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SCADA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作系统的SCADA系统,如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为华北电网开发的SD176系统以及在日本日立公司为我国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所设计的H-80M系统。这一阶段是从计算机运用到SCADA系统时开始到70年代。第二代是80年代基于通用计算机的SCADA系统,在第二代中,广泛采用VAX等其它计算机以及其它通用工作站,*作系统一般是通用的UNIX*作系统。在这一阶段,SCADA系统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与经济运行分析,自动发电控制(AGC)以及网络分析结合到一起构成了EMS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第一代与第二代SCADA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基于集中式计算机系统,并且系统不具有开放性,因而系统维护,升级以及与其它联网构成很大困难。 90年代按照开放的原则,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以及关系数据库技术的能够实现大范围联网的EMS/SCADA系统称为第三代。这一阶段是我国SCADA/EMS系统发展最快的阶段,各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都汇集进SCADA/EMS系统中。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国家计划未来三年内投资2700亿元改造城乡电网可见国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的重视程度。 第四代SCADA/EMS系统的基础条件已经或即将具备,预计将与21世纪初诞生。该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以及JAVA技术等技术,继续扩大SCADA/EMS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集成,综合安全经济运行以及商业化运营的需要。 SCADA系统在电气化铁道远动系统的应用技术上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用上也有迅猛的发展。由于电气化铁道与电力系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SCADA系统的发展上与电力系统的道路并不完全一样。在电气化铁道远动系统上已经成熟的产品有由我所自行研制开发的HY200微机远动系统以及由西南交通大学开发的DWY微机远动系统等。这些系统性能可靠、功能强大,在保证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提高供电质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SCADA系统在铁道电气化上的应用功不可没。 三.SCADA系统发展瞻望 SCADA系统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其技术进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当今,随着电力系统以及铁道电气化系统对SCADA系统需求的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SCADA系统提出新的要求,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1.SCADA/EMS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广泛集成 SCADA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时数据源,为EMS系统提供大量的实时数据。同时在模拟培训系统,MIS系统等系统中都需要用到电网实时数据,而没有这个电网实时数据信息,所有其它系统都成为无源之水。所以在这今十年来,SCADA系统如何与其它非实时系统的连接成为SCADA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在在SCADA系统已经成功地实现与DTS(调度员模拟培训系统)、企业MIS系统的连接。SCADA系统与电能量计量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水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生产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成为SCADA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以RTU、微机保护装置为核心,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计费等回路纳入计算机系统,取代传统的控制保护屏,能够降低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提高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已经成为有关方面的研究课题,我国东方电子等公司已经推出相应的产品,但在铁道电气化上还处于研究阶段。 3.专家系统、模糊决策、神经网络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利用这些新技术模拟电网的各种运行状态,并开发出调度辅助软件和管理决策软件,由专家系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推理出最优化的运行方式或出来故障的方法,以达到合理、经济地进行电网电力调度,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 4.面向对象技术、Internet技术、及JAVA技术的应用 面向对象技术(OOT)是网络数据库设计、市场模型设计和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设计的合适工具,将面向对象技术(OOT)运用于SCADA/EMS系统是发展趋势。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浏览器界面已经成为计算机桌面的基本平台,将浏览器技术运用于SCADA/EMS系统,将浏览器界面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人机界面,对扩大实时系统的应用范围,减少维护工作量非常有利;在新一代的SCADA/EMS系统中,传统的MMI界面将保留,主要供调度员使用,新增设的Web服务器供非实时用户浏览,以后将逐渐统一为一种人机界面。

❹ 物联网scada系统是什么意思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讯和控制技术发展起来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测量、各类信号报警、设备控制以及参数调节等各项功能。

SCADA系统分为三层架构。第一层为数据采集层,第二层为数据监控层,第三层为数据应用层
物联网和SCADA系统以及其它工业自动化系统,都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产物,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比如体系架构结构、数据采集功能、对通讯网络的依赖、数据处理等,但是物联网和SCADA系统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❺ SCADA系统是什么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它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在远动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即我们所知的"四遥"功能.RTU(远程终端单元),FTU(馈线终端单元)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5)scada系统基于哪个网络扩展阅读

系统概述: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

由于各个应用领域对SCADA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应用领域的SCADA系统发展也不完全相同。

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子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减轻调度员,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SCADA在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上的应用较早,在保证电气化铁路的安全可靠供电,提高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铁道电气化SCADA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品,同时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SCADA产品与设备,这些都带动了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SCADA系统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

1、监控计算机

2、远程终端单元(RTU)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4、通信基础设施

5、人机界面(HMI)

❻ scada系统是什么

SCADA系统是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它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

演示机型:华为MateBook X 系统版本:win10

SCADA系统是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它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在远动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即我们所知的“四遥”功能。RTU(远程终端单元),FTU(馈线终端单元)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涉及到组态软件、数据传输链路。

❼ 基于PLC网络的监测系统及其与SCADA的集成是什么样的啊

纵观电厂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现代电厂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分散控制系统SCADA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主流系统。SCADA充分发挥了即计
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由于其综合性、专业性较强,因而使该类系统成本较高、不便维护。PLC系统以其功能丰富、高性价比、高可靠性、功能模块化、开发灵活等优势而深受厂家和开发人员的欢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由现场各仪表通过现场总线互连与控制室人机界面相集成的系统,将控制模块、输出模块直接置于现场,具有各设备全互连互通信、高度分散化的特点,但亦有成本较高、维护困难的不足。

❽ scada系统是什么

scada系统是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它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在远动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SCADA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常SCADA系统分为两个层面,即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服务器与硬件设备通信,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

而客户用于人机交互,如用文字、动画显示现场的状态,并可以对现场的开关、阀门进行操作。还有一种“超远程客户”,它可以通过Web发布在Internet上进行监控。

硬件设备一般既可以通过点到点方式连接,也可以以总线方式连接到服务器上。点到点连接一般通过串口,总线方式可以是RS485,以太网等连接方式。

❾ 基于PLC网络的监测系统及其与SCADA的集成是什么样的啊

哥们发错地方了啊。
就目前的PLC的组网方式来看,不外乎MPI、Profibus-DP、工业以太网、Modbus等等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式,这几种方式各有特点,建议楼主可以到工控网上找一些相关文章看一看www.gkong.com
SCADA系统通俗的说就是针对下位机网络的上位机的监控系统,主要载体是工控机,如果环境比较好的话,普通电脑也没有问题,一般的SCADA系统都会基于一些比较成型的组态软件,比如西门子的WinCC等,具体如何使用,可以到西门子网站下载www.ad.siemens.com

看来也是搞工控的朋友啊,以后希望多多交流。

阅读全文

与scada系统基于哪个网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悦盒连接无线网络 浏览:168
中国电信改移动网络 浏览:289
如果网线没接好网络会出什么问题 浏览:590
疫情期间网络异常活跃 浏览:844
网络打车平台投诉找哪个部门 浏览:683
抢单软件显示网络异常是咋回事 浏览:788
网络分析仪测量相位校准设置 浏览:256
mp3电脑传歌需要网络吗 浏览:31
不能拉黑的网络电话哪个好 浏览:265
周口下楼无线网络管理中心 浏览:697
网络欺诈金额多少钱才能立案 浏览:746
如何做一张网络虚拟电话卡 浏览:46
如何打开共享网络搜索 浏览:30
如何看待网络的普及和危害 浏览:538
苹果xr玩游戏网络卡顿 浏览:369
邢台淘宝网络运营电话多少 浏览:541
手机的网络经常断开 浏览:576
黑鲨手机wifi网络连接受限 浏览:363
怎么查看同一网络下的其他电脑 浏览:73
网络核相仪公司有哪些 浏览:17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