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网络优化仿真软件越区切换原因

网络优化仿真软件越区切换原因

发布时间:2022-11-23 04:51:14

‘壹’ 华为手机打电话打一会儿就断线,怎么解决

如果您的华为手机频繁出现通话时中断的情况,可能和您手机有关,建议您更换手机进行测试;如果是偶发或者在固定地点出现,可能和通话地有强电波干扰、跨区切换、周边高大建筑物较多或者网络覆盖有关,您可联系当地的人工客服,后期公司网络优化人员将实地测试,实施相应的网络优化工作。

‘贰’ 请问WCDMA网络优化里的切换步骤是哪些

利用天线下倾法减少高话务密度区干扰
引言
在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基站天线辐射图主要取决于在规定的覆盖范围内确保通信可靠所需的增益,并且往往采用全向辐射方式。随着话务量的增加,则在不同地理位置或无线小区通过重复使用频率的方法,提高频谱利用率。更进一步,还需要把无线小区细分成扇区。
1.1.水平波束宽度
在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中,增加话务容量的第一步是采用定向天线水平排列。也就是说,在一个基站使用数根天线,每个小区分成三或六个扇区。每个扇区指定一组专用频率。
例如,复用因子K=7,每个小区3个扇区(亦称为7/21),此频率复用方式如图一所示,(图略)图中还标出了所用频道组序号。R代表小区半径,频率复用距离D是使用相同频率配置的两个小区之间的最短距离。使有相同频率的基站是同频道干扰的来源,图中以阴影表示。
由于基站天线具有定向特性,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电平就会减弱。这是因为主天线波瓣狭窄,所接收的干扰移动台信号较少。[参考书目一]中建议采用三扇区一120度扇区一系统,而在某些热点,可局部采用60度扇区系统。我们选用的是水平天线辐射图,这样,各扇区之内的电场强度就能尽量保持恒定。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水平面内考虑天线辐射图。使用水平波束天线,会增中系统中使用天线的总数,从而导致成本增加。随着话务量的增加,应该另想办法减少同频道干扰。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对天线水平面辐射图进行整形。
1.2.垂直波束宽度
所需基站天线,对使用相同频率小区其辐射能量应尽可能地低,而在服务区内的辐射则要尽可能地高。
倾斜主波瓣可产生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与抑制邻近主波瓣的旁瓣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对图二中标示“下旁瓣区域”内的旁瓣进行抑制,是很重要的。(图略)
尽管在主瓣上侧有陡斜的天线辐射图也是理想的,但在实践中,如果不把天线做得很大(这样亦会影响天线的成本),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进。 主波束下倾有两种方法:
机械式天线倾斜
改变天线振子的相位,使波束下倾(电子式下倾)
本文以下分析旨在调查:何种下倾法在减少同频道干扰方面能提供更好的工作性能。
2.确定选用何种下倾法
2.1.机械式或电子式
两种不同的下倾方法,产生不同的表面辐射。在下倾角度小时,这种区别不明显;但随着下倾角度的加大,这种区别即显而易见。以下举几个表面辐射的例子。(图略)
可以看出,在电子式下倾的例子中,地面辐射图在下倾角度增中时仍保持有形状;但在机械式下倾的例子中,辐射图出现一个“低凹”,与此同时,侧辐射增加。这种效应在机械式下倾天线中是众所周知的,请参阅[参考书目一]中W. Lee, Mobile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一书。从减少来自基站B1(见图一)(图略)移动台干扰的角度来看,这种“低凹”没有什么不好。但是随着侧辐射的增加,接收到的来自基站B2和B6移动台的干扰也同时增加了。
我们对这种效应进行量性估计,以下详述此方法。
我们就载干比的改善,对电子式与机械式下倾法作了一番比较。用于比较的天线是标准8振子天线,各振子相隔半个波长,一个辐射振子的方位辐射图如图六所示。(图略)不同对图七所示不同下倾方式(图略),通过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计算。 从图一的频率复用示意图可以看出,在一个特定基站周围有六个干扰源。
最差载干比出现在小区边缘。在主波束下倾情况下,虽然收到的来自移动台的功率C减小,但是接收到的干扰减小更多,从使载干比C/1得到改善。
使用电子式和机械式下倾天线的辐射图,我们对信号电平和干扰电平与下倾角度的函数关系作了计算。所有基站天线都以同样角度下倾。计算结果如八a和八b所示。(图略)
首先,接收到的来自移动台的信号电平用图七表示。可以看到,电子式和机械式下倾法之间没有多大区别。 其次,接收到的来自基站1的干扰电平用八b表示。两种类型的下倾法在干扰抑制方面没有多大区别。
接收到的来自基站2移动台的干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干扰抑制如图九所示。(图略)可以看到,电子式下倾法大大地抑制了干扰,而机械式下倾法则做不到这一点。在考察接收到的来自基站3,5,6移动台的干扰时,电子式下倾法相对于机械式同样具有优势。
6移动台的干扰时,可以看到,电子式下倾法相对于机械式同样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电子式下倾法在改善载干比方面要比机械式下倾法好得多。因而可以说,对于基站天线而言电子式下倾法是更为可取的选择。
在评估电子式和机械式下倾法时,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在市区通信网中,小区内有很多人工障碍物,这一点是很特殊的。这些障碍物会引起多次反射,造成传播信道中的多路径效应。RMS延迟范围对传播信道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参数,它可成为高信息传输速率系统的限制因素。如[参考书目二]一文所测出的那样,当主波束下倾并且基站天线略高于一般情况时,可缩小RMS延迟范围。如图十所示,椭圆区域散射出的所有信号,都会在具有相同延迟的接收台产生反应。比较图十一(甲)和图十一(乙)(图略)所示电子式和机械式下倾法的表面辐射图,可以清楚地看到:采用电子
总之,电子式下倾法比机械式下倾法更可取,因为:
·在多数情况下它能更多地降低干扰电平
·地面辐射图失真更小
·信号的RMS延迟范围可降至最小
2.2 最佳下倾角度的确定
利用上述模型,我们对计算几种不同下倾角度的载干比C/1。设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6米,基站天线高度20至60米,至移动台距离R=2公里,至干扰源的距离如图一所示,图十二显示了电子式和机械式下倾法载干比C/1的改善。(图略)
可以看到,在使用电子式下倾法的情况下,由下倾产生的改善更为明显,至少从频率复用方面考虑是如此。还可以注意到的是:使用机械式下倾法时下倾角度有最佳值(在四度附近区域最佳),而电子式下倾法的下倾角度增大时,载干比亦随之增大,至少从下倾角度方面考虑是如此(对大于15度的下倾角度,第一辐射盲区会在服务区内,使接收到的信号电平出现显着变这种情况是应当避免的)。当基站天线高度增加时,下倾法的优点更为突出。
从图八和图十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信号电平C和载干比C/1之间存在着某种折衷。最佳下倾角度值取决于小区尺寸、天线辐射图及天线高度。此外,由于每个小区每天二十四小时话务量的变化,各小区的最佳尺寸亦变化。如果使用DELTEC(登达新西兰有限公司)的Teletilt天线产品系列,则可以改变小区尺寸且延迟最小。
虽然图八至图十二所示图形是根据简单的平坦地形模型计算的,但它们显示的趋势很好的预示了实际应用时发生的情况。在高低不平的地面和建筑物林立的场所,载干比C/1的改善会受到影响。在实际应用时,可通过略微增加基站天线高度和使用电子式下倾方法,来性改善效果。此外,如果在频率复用方式中所用的复用因子较小(例如,K=4),复用距离就会较小,则载干比C/1的改善更显着。
3.确定最佳天线位置,充份利用倾斜效果
如果某个基站运行在话务密度高的市区,天线可安放在低于房顶的位置,以减小小区尺寸,尤其在微小区受干扰限制的系统内更是如此。建筑物对传播损耗的影响通常为10-15分贝,与“衍射屏模型”所示一致[参考书目三]。在这种情况下,地面辐射由于街道的渠网效应而呈菱形(见图十三)(图略)。
但是,在市区条件下,服务区的确切形状并不容易确定,因为它会受到局部障碍的很大影响,任何有相当精度的场强估值,都需要一个高分辨率地理数据库。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如果必须用微小区来满足高话务密度容量要求,则基站天线安装低于均屋顶线,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对于小区,可通过天线安装高于房顶并且下倾主波束的方法,减小其尺寸。这种方式的优点将在后面详述。
我们可以按照两方面的因素来估算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变化:
(1)改变基站天线的高度
(2)主波束下倾
我们用[参考书目三]中有关衍射屏模型的阐述,来解释图十四所示的情况。(图略)
结果如图十五和图十六所示。(图略)可以看到,当基站天线的高度低于房顶平均高度时(假定为15米)信号电平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下的信号强度,在图十五中表示。
通过主波束下倾也可以得到类似的信号强度衰减。如果天线安装高于房顶平均高度并且采用波束下倾的方法,则信号电平亦会下降,如图十六所示。要充份发挥下倾法的优越性,我们建议基站天线安装应略高于房顶平均高度。
这各方法的优点:
·把信号传播路径中障碍物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妥善控制小区形状
·通过更直接的信号路径降低RMS延迟范围[参考书目二]
·信号路径损耗降低,整个小区的信号电平变化减少
·用改变倾斜角度这一更灵活的手段来改变小区尺寸
·通过遥控调整下倾角度的方法,小区尺寸在通信网络发展或出现临时“热点”的情况下易于改变[参考书目四]。
结论
·对于受干扰限制的高话务密度通信网络,主波束下倾可成为提高载干比C/1的有效工具
·电子式倾斜法比机械式倾斜法更可取,因为:
·在多数情况下,它能更好地改善载干比C/1
·地面辐射图失真更少
·信号RMS延迟范围降至最小
·可变电子倾斜法比固定倾斜法更好,因为:
·在为提高性能所进行的调整工作中成本降低障碍减少
·在通信网络发展时,不必随场地变化而更换天线或改变天线高度
·可现场(不可选择)进行蜂窝规划
·具有更大的灵活生
·可简化天线库存
·可延长天线的使用寿命
·遥控电子下倾法比现场调整更好,因为:
·不必现场直接接触天线
·进行调整的成本降低,速度加快
·调整下倾角度时不需要关闭基站,或使人员受到射频能量辐射
·调整不受天气影响,可独立进行
·通过略微增加基站天线高度和天线倾斜法
·可进一步减小传播路径RMS延迟范围
·如果采用遥控式下倾调整,则小区尺寸在延迟最小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以改变信道负荷这可以通过安装(登达新西兰有限公司)DELTEC’s Teletilt系列天线产品而实现。
浅谈网络优化与天馈线维护和保养的关系
摘要:本文对日常维护中遇到的天馈线问题的剖析,阐述了天馈线维护和保养与网络优化之间的重要关系,提出了常见的天馈线问题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网络优化 天馈线 维护
前言
天馈线的维护和保养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要求高,维护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对移动网络运行良好与否至关重要,搞好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必须把天馈线维护保养工作贯穿于移动通信维护工作的始终。
下面着重就天馈线安装和维护经常出现的故障,谈一谈天馈线的维护和保养。
一、天馈线的维护和调整在网络优化中的重要地位
移动通信作为服务行业,只有提高通信质量,才能赢得用户满意。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网络质量。天馈线系统正常运行不仅能够扩大覆盖范围,减少盲区,提高覆盖率,而且能够减少干扰、串话等,降低掉话率,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基站安装不仅要合理地选择站址,而且还要合理控制基站天线高度,降低系统内干扰,保证网络的服务质量 。对于拥塞严重和掉话率高的基站可通过适当调整小区边界,切换带和手机接入条件等有关的参数,调整天线方向角度和俯仰角等硬件手段进行话务均衡,减少站间干扰。
例如:宿州华夏宾馆基站的天线高度50米,第三小区出现严重拥塞,掉话率达到3%--4%,为此,我们组织人员对BSC数据库进行分析,采取了如下措施:
a. 调整了华夏宾馆基站第三小区的天线俯仰角,由6°调整到10°;
b. 降低功率等级;
c. 在华夏宾馆和公安局基站之间增加了淮海路基站切换点。
措施实施后,效果比较明显,干扰级别降为正常,掉话率降为0.5%,话务得到均衡。
二、天馈线常见故障处理
1、天馈线安装问题
天馈线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人员疏忽,造成天馈线短路和馈线接头有灰尘、污垢,以及天馈线接头密封处老化断裂等。这些造成的天馈线故障,往往比较难于查找,特别是由于密封处断裂造成的活动障碍更难查找。
GSM二期工程芦岭基站安装完毕后,基站调试不通,西门子公司的人员去了几次也查不出问题,是基站硬件问题,还是电缆连接问题,还是天馈线问题呢?经多方查找,才发现是由于安装人员疏忽,在制作馈线接头时,把一个头发丝般的铜皮做在馈线的芯皮之间,致使馈线短路。重新制作馈线接头后,基站运行正常,但是为此各方面花费了多么大的精力,给移动局带来多么大的利益损失。
同样的,有些天馈线安装完毕后虽测试指标达到要求,但由于馈线尾巴线绑扎不牢,久经风吹雨打,造成封密处断裂,致使基站出现故障。宿州朱仙庄基站的馈线尾巴线绑扎不牢,正常使用八个月后,经常由于驻波比告警,造成基站Disable,我们认真分析原因,确定为馈线接头密封处由于风吹摇摆开裂。我们对接头处重新处理,加固馈线尾巴线,驻波比告警消失。覆盖距离由原先的1公里扩大到4--5公里,提高了基站的利用效率。象这一类情况非常多,如不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会更多。
2、 天馈线进水的问题
天馈线进水问题的出现,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
自然的因素是由于馈线本身进水。GSM二期工程时,适逢宿州发大水,有些馈线浸泡在水里。由于馈线长期在水中浸泡,造成馈线外皮老化,雨水渗透到馈线内。天馈线安装好以后,又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驻波比测试,以致晴天时天馈线没有驻波比告警,阴天或下雨时,天馈线系统即有驻波比告警,造成基站Disable。为此,工程局和我方人员去了十几次也没有解决,后来用驻波比测试仪对馈线进行测试,发现造成该基站频繁退出的原因为:发射馈线进水。更换天馈线以后,故障排除。
人为造成天馈线进水的情况就更多,主要包括馈线接地处没有密封好、安装时划伤馈线、馈线和软跳线接头没有密封好等。
例如:砀山刘暗楼基站经常由于驻波比告警退出服务,我们派人进行检查,发现馈线第一次接地处人为拉伤,铜皮裸露,一下雨或阴天造成馈线进水,出现驻波比告警。
砀山范庄基站自1998年12月份开通以来,载频状态一直保持正常,但是第一区附近用户反映手机不能上网,维护人员检查基站各硬件盘全部正常,做话务统计发现该小区话务统计TCH占用次数为0,这说明手机在该小区不能上网服务。为此,我们配合西门子和工程局维护人员对该基站的软、硬进行彻底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1999年7月底,我们配合工程局人员对该基站进行检查,检查天馈线部分时,用驻波比仪表测试后,测试值仅为13.2(少于17)。经分析,是由于安装时划伤馈线,造成馈线进水,致使基站表面运行正常,但是不能给用户提供服务,更换馈线后,该小区手机能够上网服务。该馈线安装造成的障碍自发现到排除历时半年之久。
泗县县城基站由于馈线与软跳线之间接头没有密封好,造成馈线进水,出现驻波比告警。接头处理后,告警消失,基站运行正常。
馈线进水造成馈线系统出现驻波比告警,基站经常退出服务,影响该地区的覆盖。用户投诉比较严重,不仅影响移动业务收入,而且影响移动部门的声誉。要防患于未然,首先安装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其次,基站安装后都要进行驻波比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最后,质检人员按照一定程序进行验收,包括测试数据的核实,天馈线的安装和制作工艺进行严格把关,决不能让不合格的工程蒙混过关。
三、 天馈线的保养
众所周知,900兆天线采用的频率为875--960MHZ,发射功率为20W,如此高的高频电磁波和较低的发射功率,经天馈线传导,如损耗过大,必将降低接收灵敏度。有时用户反映,基站刚开通时,手机接收灵敏度很高,不到两年灵敏度就降低了,特别是在覆盖区域边缘有时根本打不通,这是什么原因呢?经分析和实测,天馈线系统的保养维护是关键。如不进行保养维护灵敏度年平均降低15%左右。
如何保养天馈线呢?
1、 注意对天线器件除尘,高架在室外的天线,馈线由于长期受日晒、风吹、雨淋,粘上了各种灰尘、污垢,这些灰尘,污垢在晴天时的电阻很大,而到了阴雨或潮湿天气就吸收水份,与天线连接形成一个导电系统,在灰尘与芯线,芯线与芯线之间形成了电容回路,一部分高频信号,就被短路掉,使天线接收灵敏度降低,发射天线驻波比告警。这样的话,影响了基站的覆盖范围,严重时导致基站Disable。所以,应每年在汛期来临之前,用的中性洗涤剂给天馈线器件除尘。
2、 2、组合部位紧固。天线受风吹及人为的碰撞等外力影响,天线组合器件和馈线连接处往往会松动而造成接触不良,甚至断裂,造成天馈线进水和沾染灰尘,致使传输损耗增加,灵敏度降低,所以,天线除尘后,应对天线组合部位松动之处,先用细砂纸除污、除锈,然后用防水胶带紧固牢靠。
3、 3、校正固定天线方位。天线的方向和位置必须保持准确、稳定。天线受风力和外力影响,天线的方向和仰角会发生变化,这样会造成天线与天线之间的干扰,影响基站的覆盖。因此,对天馈线检修保养后,要进行天线场强,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驻波比测试调整。
4、 综上分析,要从根本解决天馈线存在问题,我们应从设备的日常维护上入手,定期对天馈线进行检查、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维护人员和安装人员加强自身素质培训,掌握天馈线的安装和维护方法,利用丰富的维护手段,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排除故障,提高维护效率,确保移动网络运行质量,加大我们在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力度,使我们的移动通信网建设成一个畅通、高效的网络。

网络优化概述
网络优化主要分为:
小区优化 产数优化
对掉话率,呼叫建立失败率高的站进行现场勘察,排除设备硬件故障,天馈系统设计,频率干扰,站址选择上等方面等问题。 无线参数调整(越区切换,功率功控)与交换机参数调整。
无线规划优化 容量优化
通过频率调整消除网内干扰,避开网外干扰,调整小区覆盖范围,使话务量分布更合理,避免覆盖不足和越区覆盖。增删相邻小区关系使切换更合理,减少切换不当引起的掉话。 监控系统容量的增长,对网络的瓶颈及时提出预警,指出系统在配置上的不足之处,为扩容规划提供技术建议。
配置优化 新技术引入可行性分析
合理规划,配置交换机,基站 控制器,位置区,载频使中央 处理器,信令,基站控制器等 负荷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 容纳更多的用户。 对引入微蜂窝,同心圆等新技术和新版本中的新功能进行可行性分析。
月度优化工作报告 网络扩容割接时的数据与频率计划和查核网络监控等
为了使客户对网络状况和优化工作有全面清晰的认识,网络优化提供优化项目月度报告。主要内容有: -网络指标及长期趋势图 -主要问题分析报告,解决方案和结果 -当月网络优化主要活动与进展 -下月工作计划和优化会议安排 -其他涉及优化的问题 网络扩容往往涉及大量数据改动和频率计划的全面更新,对数据库和频率计划进行检查直接关系到割接后网络质量是否能维持原来的水平,西门子网络优化运用网络无线特性的丰富经验,并运用先进的工具,帮助工程和频率规划部门设定合理的参数值,排除隐患,确保割接的顺利进行,并及时掌握最新情况,在第一时间发现解决问题。

采用调整天线俯角的方法优化网络性能
无线网络优化过程中,经常需要调节基站小区覆盖范围,以调整服务小区,减轻忙小区话务负荷,消除同频干扰。为此,可通过调整小区定向天线俯角、升降天线高度、改变基站收发信设备、增加小区信道配置或增设小区、加大同频复用距离等方法实现上述目的,其中调整天线俯角的方法不需专门投资,且具有快捷和网络参数改变小等优点,是优化网络中常用的手段。
调整天线俯角仅针对定向天线而言,常用于60°和120°两类定向天线,垂直方向半功率角在8°和15°左右,下面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天线俯角调整方法进行介绍。
1、调整服务区
假设某天线高50m、增益10dB、发射功率10w,在准平滑地形条件下,天线俯角与水平主方向覆盖距离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果待调整小区在蜂窝网的边缘,一般情况下为了尽量扩大覆盖服务面,天线俯角宜调至0~2°,当天线位置高于50m时天线俯角可调至2~4°。对于基站附近用户较多,手机密集,同时为了满足远郊重要用户能够使用车载移动台等场合,天线俯角可适当调至5°左右。
如果待调整小区不在蜂窝网边缘,应控制好覆盖范围,当覆盖范围过大时,可采用加大俯角的办法加以校正。当覆盖距离在8km以上或0.5km以下时,仅靠改变倾角来增减覆盖距离效果不佳。如果天线的俯角大于20°后,影响覆盖距离的因素可能已经变为垂直方向的旁瓣甚至反射波。
2、减轻忙小区话务负荷
通过增大忙小区天线俯角可以缩减覆盖面,而减小相邻小区天线俯角,可以扩大相邻小区覆盖面,与此同时修改交换机相关数据,即可达到减轻忙小区话务负荷的目的。
另外,如果切换带处于用户密集地区,当出现因越区切换失败而导致掉话率过高现象发生时,可采用类似方法将切换带调至用户稀散地带,如生产区、公园、广场、河面等地域。
3、消除同频干扰
对于定向小区结构的蜂窝网,同频小区天线在水平面上的角度是相同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在加大定向天线俯角的过程中,水平面主方向的增益降幅要比其它方向大,因此通过改变俯角的措施消除同频干扰的方法要比单纯降低发射功率的方法更为科学。
抗同频道干扰的能力并不是单纯地与俯角的大小成正比,对于不同类型、厂家、天线架高和应用环境所采用的俯角不尽相同。例如,枣阳移动网采用的ETEL--37型天线,最佳抗同频干扰俯角在13°和23°左右。一般来说,调整不宜过大地影响原覆盖区,因此俯角调整量不宜过大,一般在±5°之间。实际上蜂窝网属于不规则混合小区组网方式,当俯角较大(12 °以上),而同基站其它扇区俯角较小时,必须考虑天线的旁瓣和后瓣对其它小区的影响,只有经反复对比调整,并用仪器检测,确定优化后的俯角值。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线俯角调整时,必须拧紧定向天线上的调整螺杆,避免受大风等环境影响而使俯角发生缓慢变化。

工程中频率规划与优化方法研究
一、频率规划方法
频率规划是指在建网过程中,根据某地区的话务量分布分配相应的频率资源,以实现有效覆盖。在进行频率规划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因素需要确定:
1. 基站站型的确定
基站的站型是进行频率规划的前提,根据话务量和目标阻塞率可以确定基站的站型。通过话务量A,载频个数n,阻塞率E, 根据话务量A和阻塞率E,查询相应的表就可以得出某小区需要配置的频点个数n。

2. 频率规划方法的确定
首先是频率参数的设置,主要包括:
(1) 控制信道是否单独分配
控制信道是发送一些重要的控制信息和小区参数信息的,对控制信道的规划要求也比较高,在规划时应优先满足控制信道的同邻频干扰尽量小。一般情况下为了尽量避免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间的干扰,降低频率配置时的难度,常常采用控制信道的频率范围与业务信道的频率范围相互独立的方法。根据这样的原则需要给控制信道分配一段单独的频段,这个频段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使用离散的频段主要是为了将控制信道的频点间隔起来,可以避免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但会存在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间的干扰;而使用连续的控制信道频段可以避免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之间的干扰,但是会增加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

‘叁’ 什么是越区切换的硬切换和软切换软切换有什么优点

什么叫越区切换?越区切换包括哪些主要问题?软切换和硬切换的差别是什么?
答案:
越区切换: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从当前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它包含的问题:越区切换的准则、越区切换如何控制、切换时的信道分配。
硬切换:在新的链接建立以前先中断旧的连接。
软切换:既维持旧的连接,又同时建立新的连接,并利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合并来改善通信质量,当与新基站建立可靠通信连接之后再中断旧链路。

‘肆’ 越区覆盖的详细介绍

1.越区覆盖容易产生孤岛效应,甚至频率干扰。引起错误的切换,产生大量的切换失败,以及无切换关系导致掉话。
小区cellC由于某原因产生的场强越区覆盖在cellB中,而在cellB的邻近小区的拓扑结构表中未添加小区cellC,那么用户在cellC中建立呼叫后,当他移动或者别的原因而cellC信号变弱,直至不可用时,由于无处可切换将产生切换失败甚至掉话。还有一种情况,如果cellC的频点和cellA相同,甚至频点及BSIC和cellA相同,那么当用户从cellB移动到cellC覆盖的区域,将产生cellB向cellA的切换,结果就会发生切换失败。而当cellC和cellA覆盖范围重叠时,将有严重的同频干扰。在实际测试过程中,cellC就算只是cellA的邻频也有可能导致这些共同覆盖区域由于场强都比较弱,相差在-9dbm内,而有下行质量差的情况发生。
2.计费错误。随着市场的运作,现在移动通信运营商向市场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套餐,在计费系统中都是以小区ID来计算费用的。如果在一个指定区域内出现预计外的小区,肯定将出现错误的计费,影响用户的使用从而造成投诉。
3.由于越区覆盖吸收额外的话务,会造成越区的小区信道拥塞,影响用户的使用,而且会出现由于拥塞造成的比较多的掉话率较高、切换成功率较低等情况。
4.越区覆盖的小区在很大比例上上下行不平衡,结果导致显示接受信号较强(与BSC数据接入门限设置有一定关系),但是无法通话,主叫拨号后无反应,被叫可以震铃但是无法通话,也就是说,越区覆盖的小区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 越区覆盖的情况一般比较难以发现,即使进行路测,可能也发现不了。在GSM系统中,时间提前量TA是衡量距离服务小区远近的一个重要参数,1个TA值对应的距离大约在550米,由SACCH慢速随路控制信道以一定的频率在上下行链路传递,所以可以通过在OMC 对小区中的TA值进行统计来发现越区现象。若TA值的分布有大量异常大的值出现,则表明该小区存在越区覆盖现象。或者利用路测文件的后分析软件,对大量的路测文件中TA进行统计,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是需要注意:在大城市的繁华地区基站间距已不足500米,由于间距很小,再加上各种建筑物的反射折射,从TA上有时比较难准确判断是否肯定有越区覆盖产生,还需要多方面的分析。
由于越区覆盖会产生不正常的切换,可以从OMC的切换统计中检查越区。在GSM系统中按照切换原因可以分为上下行的强度和质量的切换,距离切换以及向较好小区切换等多种切换,其中良好的切换模型应该是较好小区的切换占绝大部分。如果统计中下行质量和下行电平切换比例多,尤其是大大高于上行的质量和电平切换数量,在不排除可能存在下行干扰,也可能属于覆盖比较差的切换外,同时也应该注意这种情况往往有越区现象。如果出现大量基于距离的切换也可以帮助优化工作人员分析越区情况。
另一个发现越区覆盖现象的方法是对无线网络系统进行仿真,利用模拟覆盖的软件,根据天线的挂高、倾角、方向、发射功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增益等参数,从理论上判断是否存在严重越区的现象。宿而话务量比规划预计的大很多,其他指标也异常的也是查找越区情况的一个方法。另外,由于计费原因引起的投诉可以到现场测试是否有越区情况发生。 重视基站规划阶段的工作,选择合适的站址,采用可靠的软件仿真设计,严格控制基站的天线高度、方向、下倾角、功率等参数。在模拟覆盖效果时,进行模型修正以准确地确定小区覆盖,控制越区覆盖范围。
越区覆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线性能不好、高度过高、倾角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根据勘察结果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当采取调整天线角度、高度、倾角,调整基站功率等方法时,应首先对系统进行仿真,以确保方案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在以上方案难以实施时,可以采用增加相邻小区邻区关系,或者调整相关小区BCCH的方法进行改善。

‘伍’ 以下选项中哪些是gsm系统掉话的主要原因

(1)手机在移动过程中,进入无线覆盖盲区请求切换不成功产生掉话。 (2)"远端孤岛效应"产生掉话。由于天线较高(或其它原因)使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导致频率复用的距离缩小或有小区覆盖交叠,产生同频及邻频干扰,造成掉话 (3)FHU成FLT状态,导致掉话。BTS中FHU单元是连接FU和CU的跳频单元,如果FHU成为FLT状态,将严重影响通话正常接续,CU、FU连接不畅或有误,产生掉话 (4)从COMBINER出去至天线的电压驻波比较大导致掉话。由于从COMBINER出来经天馈线连接至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较大,导致BTS收发信性能下降,使该小区内的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品质变差,最终产生掉话。 (5)天线实际发射方向偏离数据定义方向,使得无线覆盖范围发生变化,出现信号特弱甚至盲点的地方,手机进入该小区时就会发生掉话。 (6)越区切换不成功产生掉话。由于越区切换参数如:上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ULH)、上行质量切换门限(L-RXQUAL-ULH)、下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DLH)、下行质量切换门限(L-RXQUAL-DLH)、以及切换功率控制参数(U-RXLEV-DLP、URXLEV-ULP、L-RXLEV-ULP、L-RQUAL-ULP、U-RQUAL-DLP、U-RQUAL-ULP、L-RXLEV-DLP、L-ROUAL-DLP)、切换余量(H0-MAGIN)等定义不合理,致使越区切换失败,产生掉话 (7)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掉话。允许的网络色码参数定义了移动台需测量的小区的NCC码的集合,为手机切换提供可行的目标小区。如果该数据定义错误将引起越区切换不成功和小区重选失败,产生掉话。 21. 解决掉话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解答: (1)检查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各小区是否已包含其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正修订。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R-Q6]2o*s0t#R'x9A (2)根据0MC-R的话务分析结果及越区切换测试情况,检查是否是因越区切换不成功造成的掉话。如是,则通过0MC-R对HO-MAGIN、L-RXLEV-DLH等参数进行核查,看这些数据是否设置,设置是否合理,并根据网络实际运行情况对切换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实地拨打测试,直到最佳为止。 (3)在HANDOVER CONTROL参数检查无误的情况下,可以分析无线场强测试结果看是否存在网络覆盖盲点。对存在盲点的小区可以调整天线高度、无线俯仰角来避免覆盖盲点。在高楼密集的地方,可以适当降低该小区的允许接入最小电平(RXLEV-AC-CESS-MIN)相对增大其覆盖范围,减少盲区,但这样会造成通话质量下降的负面影响。 (4)在确实由于话务量大而引起掉话的地区,以及在用户较集中的商业中心、高层建筑中,可以通过增加微蜂窝来改善该小区的通信环境,降低掉话率,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 (5)通过OMC-R核查网络的频率规划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同频干扰现象,小区频率复用的距离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如不合理应作相应调整。我公司南门站由于故障处理问题修改了该站的频点,导致与另一站北京路站(两站相隔较远)存在频率复用,有一频点相同,在两站之间的一条主要商业街上产生严重的掉话及手机占不上信道的情况,后经实地测试发现是由频率复用交叠产生同频干扰所致,修改了频点即恢复正常。 (6)通过0MC-R或者LMT检查BTS部分FHU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有一个FHU是FLT状态,则在INIT不成功的情况下将此FHU单元DISABLE。如果两个FHU均为FLT状态则在INIT不成功的情况下应考虑更换STSE板子。 (7)利用SITE MASTER仪表,检测从COMBINER出去至天线的驻波比。如果VSWR大于正常值1.5,则从馈线到夭线需要检查整修;如果VSWR小于1.5则说明发射部分正常。 (8)业务量较低的小区,如果存在由于高楼、水面等造成的盲区,可以设定呼叫重建(RE),这样手机在由于盲点造成的掉话之后,可以通过呼叫重建恢复通话,以达到降低掉话率的目的。但由于一般在重建完成之前对方会挂机,这样反而浪费了网络资源,因而在话务量较大的小区一般不予采用。

‘陆’ GSM网络优化的一些问题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网络规模不断壮大,移动用户日趋增多。无线收发信基站由发展初期的大区制演变为遍布大街小巷、乡村角落的蜂窝网络,这就使得无线网的优化工作日趋复杂、艰巨。同时,移动用户对无线网服务质量的敏感程度不断增加,移动通信竞争机制的引入,使无线网的服务质量更为运营商所关注,成为经营成败的重要筹码。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的无线网存在诸如工程遗留问题、网络结构复杂等因素,要在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网络的优化显得更为重要。

一、网络优化的范畴

网络优化是高层次的维护工作,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工具对网络参数及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网络质量的维护工作。可采用室内分布、跳频、同心圆技术、DTX、功率控制等手段减少干扰,增大网络容量,改善无线环境;通过调整天线角度,增益,方位角,俯仰角以及功率大小,选择最佳站址,调整载频配置,均衡话务分布,改善网络质量,获得最佳覆盖效果等等。

二、网络优化是基础维护工作的升华。

基础维护做的好,可确保设备完好率;但要提高网络质量,必须要优化网络参数,即进行网络优化。只有搞好网络优化才能使基础维护的成效得以充分体现。

维护为经营服务,经营为用户服务,维护的最终目标是为网上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而只有通过网络优化才能实现维护的最终目标,维护工作才有实际的意义。

三、网络优化是持续性的工作

1、因为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络优化应随着网络参数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各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城市高楼大厦不断涌现,改变了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可能会出现新的盲区以及来自系统内部的干扰。而且话务的分布也在改变,在原来没有的话务或话务较小的地区会出现更高的话务需求,需要及时调整网络以吸收话务量。

2、工程建设会严重改变网络参数,尽管工程规划务求做得尽善尽美,但规划人员很难将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不可避免地造成干扰和话务的不均衡,这就需要网络优化来解决。

3、无线网软、硬件版本的升级也会改变部分BSC数据库中的参数,也需要调整参数设置,实施网络优化。

因此,网络优化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持久、艰巨的维护工作。简单地说,只要网络运营一天,就需要进行网络优化。网络优化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决定了网络优化工作必须由各地市根据当地的实际 情况持续地开展,任何短期的、突击性的优化从长远看是取效甚微的。 下面我们就优化中的室内覆盖、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掉话及网络虚拟分层等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第二部分、室内覆盖的优化

一、室内覆盖优化的意义

随着市区基站密度加大,优化工作的深入,城市的室外覆盖已基本做到了无缝连接,话音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改善。由于用户在大型建筑物(尤其是酒店、商务和商业中心、大型购物商场、停车场等)内使用移动电话所产生的话务量日益增加,用户已不满足于只有室外覆盖良好的移动通信服务,同时也要求网络运营商能提供室内覆盖良好的服务,但此类场所由于其建筑体自身的原因(如墙体较厚、面积较大、楼层较高等等),往往是网络覆盖的盲区或信号特别差。尤其是目前大部分用户所使用的GSM系统,其信号的穿透能力比模拟系统更弱,现象也就更明显。因此,解决好室内覆盖,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的通信质量,也就成为工程建设和网络优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狭义上来讲,室内覆盖问题仅仅是对室内覆盖盲区的改善,解决电话打不出去的问题。从广义上来讲,室内覆盖问题包括对室内移动通信话音质量、网络质量、系统容量的改善问题。除了对诸如地下室,一、二层等通信盲区提供覆盖外,同时也应对建筑物的高层部分因接收到来自多方向的杂乱不稳定信号而导致掉话、断续、切换不成功等方面进行改善。同时,室内覆盖作为一种扩容手段,对在高话务量地区分担室外基站话务,增加网络容量,使室内话务在室内吸收,减少同频干扰也起很大作用。另外,良好的室内覆盖,对于提高网络运营商的形象,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完善的随时随地通信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改善室内覆盖的方法及手段

改善室内覆盖,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加大室外信号解决室内覆盖;另一种是采用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方式。

1、加大室外信号解决室内覆盖方式

在存在室内盲区的地方附近安置直放站,或提高覆盖该地方基站发射功率,提高室外信号强度,利用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而达到解决室内覆盖问题。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不需要花很大的投资,工程工作量较小,不需要在建筑物中作布线,建设速度较快。这种方式对于在一些网络还不是很完善的地方,一方面不但解决了室内覆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周围地区覆盖和话务吸收,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事情。但在网络已经比较完善、基站密集的地方,用这种方式就不是一种明智之举,特别是采用直放站,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比起解决这些方的室内覆盖可能是得不偿失。这种方式缺点是:需要进行频率规划,有时甚至是必须对网络进行较大的频率调整。同时,用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全面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地下室、大型建筑物和采用金属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其室内可能有相当的地方仍然是盲区,因此,该种方法已不能满足大型室内建筑的覆盖需求。

2、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方式

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是目前解决室内覆盖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它与前一种方案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将无线信号通过有线方式直接引到室内的每一个区域,消除室内覆盖盲区,抑制干扰,为室内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信号,使用户在室内也能享受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这种方案在设计时,要考虑信号不外泄到建筑物外面,而对网络造成干扰。

三、室内分布系统组成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号源设备(微蜂窝、宏蜂窝基站或室内直放站);室内布线及其相关设备(同轴电缆、光缆、泄漏电缆、电端机、光端机等);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设备。

建筑物室内覆盖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主要有:隔墙的阻挡为5~20dB、楼层的阻挡为20dB、家具及其它障碍物的阻挡为2~15dB、多径衰落及高层建筑物上的“孤岛效应”和“乒乓效应”。各种不同室内环境对无线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这在工程设计及优化中都要综合考虑。

四、不同信号源比较

最常用的信号源主要有以下两种:宏蜂窝+直放站和微蜂窝+室内覆盖。

1、宏蜂窝+直放站

这是采用室外天线将附近宏蜂窝基站的信号接收后经放大处理,再由室内天线分布到所需覆盖的位置。这种采用无线耦合的方式,对于存在频率复用较高的市区,需严格调试,以免对网络造成干扰。由于直放站本身没有增加信道资源,只是信号的延伸,故直放站一般用于低话务量的地方,覆盖范围也罗小,一般只能作为补盲点来使用。如小型酒楼、地下停车场等。

2、微蜂窝+室内覆盖

微蜂窝就是一个基站,只不过基站的发射天线是分放在室内。微蜂窝增加了网络的信道资源,可提高网络容量和通话质量,适合于大范围的室内覆盖。它一般用于话务量密集的地方(如:星级酒店、大型娱乐场所、商业和商业中心等),既保证优良的覆盖,又分担了周围基站的话务量。

五、室内覆盖系统的优化

对于建成的室内覆盖系统,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维护和优化。以下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1、相邻小区的确定

在城市的中心区,基站密度都比较大,平均站距小于1km,所以通常进入室内的信号比较杂乱、不稳定。特别是在一些没有完全封闭的高层建筑的中、高层,进入室内的信号非常多,邻近基站的信号直射,远处基站的信号通过直射、折射、反射、绕射等方式进入室内,信号忽强忽弱不稳定,同频、邻频干扰严重。手机在这种环境下使用,未通话时,小区重选频繁;通话过程中频繁切换,易导致话音质量差、掉话现象严重。

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主要方式是根据实际情况为微蜂窝选择适当的相邻小区。相邻小区测量频点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微蜂窝与其他小区发生联系。

例如,湘潭繁华地区的鸿达酒店安装了微蜂窝室内覆盖系统。由于该地区基站分布密度大,室内中庭信号复杂。由于对微蜂窝作的相邻小区较多,导致切换频繁,指标反映为切换成功率较低、掉话较多。通过实地测量,确定了三个最主要的900M宏蜂窝服务小区:9141、9142、9143,并作双向切换关系。又由于在三楼电梯口测得较强的1800M宏蜂窝63141的信号,考虑到用户占用该小区进入微蜂窝的可能性极大,故作62141向微蜂窝的单向切换关系。相邻小区精简后指标显示切换成功率显着提高、掉话率降低。

由这个典型案例可知微蜂窝的相邻小区一定要因地制宜,数目不在多少,而在准确。一般确定两三个主服务小区即可,但同时要考虑若相邻小区过少,宏蜂窝退服导致由外部到室内无法切换的问题。所以相邻小区至少要两个以上。

2、重选和切换的优化

现代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信号的屏蔽和衰减特别厉害;高层建筑物内电梯多,又多为金属全封闭结构,这就导致在进出建筑物、电梯时信号变化非常强烈。这就要对微蜂窝的相关重选、切换参数进行细致的设置、调整。 例如,武汉某酒店大厅及低层为微蜂窝A覆盖,电梯及高层为微蜂窝B覆盖。从大厅进电梯手机由 A重选到B时正常,而由电梯进入大厅时,手机由B重选到A上则明显迟缓,甚至出现短暂无信号情况。通过小区参数查询发现,对小区重选偏置参数的设置A、B小区明显不一致,B远大于A。设计者本意是为让B更易吸收话务,而使手机在空闲状态容易重选进入该小区,但差别太大,致使在B小区信号很弱、A小区信号已很强的情况下手机仍然无法重选。通过调整上述情况消失,手机重选正常。

3、载频调整优化

对于许多大型酒店和购物中心采用多个微蜂窝小区分片覆盖,分担话务的情况,我们都建议尽量通过调整载频分布,将多个小区合并为一个小区,因为那样往往会出现话务量不均衡甚至相差悬殊以及各小区间的切换成功率较低的问题。将多个小区覆盖优化调整为一个小区覆盖,用户可以无切换通话,消灭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另外分布系统的工艺质量也会影响微蜂窝信号,例如上下行功率不匹配导致上行干扰或信号弱,引起话音断续或掉话。这些则要在分布系统厂家的配合下进行优化工作。

第三部分、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天线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基础,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网络与用户手机终端空中无线联结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辐射时将高频电流转换为电磁波,将电能转换电磁能;接收时将电磁波转换为高频电流,将磁能转换为电能。天线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和服务质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服务要求需要选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天线。天线调整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

一、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双极化天线的隔离度,及三阶交调等。

1、方向图

天线方向图是表征天线辐射特性空间角度关系的图形。以发射天线为例,从不同角度方向辐射出去的功率或场强形成的图形。一般地,用包括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方向图来表示天线的立体方向图,分为水平面方向图和垂直面方向图。平行于地面在波束最大场强最大位置剖开的图形叫水平面方向图;垂直于地面在波束场强最大位置剖开的图形叫垂直面方向图。

描述天线辐射特性的另一重要参数半功率宽度,在天线辐射功率分布在主瓣最大值的两侧,功率强度下降到最大值的一半(场强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3dB衰耗)的两个方向的夹角,表征了天线在指定方向上辐射功率的集中程度。一般地,GSM定向基站水平面半功率波瓣宽度为65o,在120o的小区边沿,天线辐射功率要比最大辐射方向上低9-10dB。

2、方向性参数

不同的天线有不同的方向图,为表示它们集中辐射的程度,方向图的尖锐程度,我们引入方向性参数。理想的点源天线辐射没有方向性,在各方向上辐射强度相等,方向是个球体。我们以理想的点源天线作为标准与实际天线进行比较,在相同的辐射功率某天线产生于某点的电场强度平方E2与理想的点源天线在同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平方E02的比值称为该点的方向性参数D=E2/E02。

3、天线增益

增益和方向性系数同是表征辐射功率集中程度的参数,但两者又不尽相同。增益是在同一输出功率条件下加以讨论的,方向性系数是在同一辐射功率条件下加以讨论的。由于天线各方向的辐射强度并不相等,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随着观察点的不同而变化,但其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一般地,在实际应用中,取最大辐射方向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作为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

另外,表征天线增益的参数有dBd和dBi。DBi是相对于点源天线的增益,在各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dBd相对于对称阵子天线的增益dBi=dBd+2.15。相同的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习惯上我们采用dBi来表征天线的增益。

4、输入阻抗

输抗是指天线在工作频段的高频阻抗,即馈电点的高频电压与高频电流的比值,可用矢量网络测试分析仪测量,其直流阻抗为0Ω。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有50Ω和75Ω两种,在湘潭的移动网中我们采用的都是输入电阻为50Ω的天线。

5、驻波比

由于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性阻抗不可能完全一致,会产生部分的信号反射,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馈线上叠加形成驻波,其相邻的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即为电压驻波比VSWR。一般地说,移动通信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应小于1.4,但实际应用中我们都要求VSWR应小于1.2。

6、极化方式

根据天线在最大辐射(或接收)方向上电场矢量的取向,天线极化方式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线极化又分为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和±45o极化。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应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式,一般地,移动通信中多采用垂直极化或±45o极化方式。实际上采用垂直极化方式是历史造成的错误,因为垂直极化波受天气,特别是受下雨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可能的话要尽量少用此类型的天线。

7、双极化天线隔离度

双极化天线有两个信号输入端口,从一个端口输入功率信号P1dBm,从另一端口接收到同一信号的功率P2dBm之差称为隔离度,即隔离度=P1-P2。

移动通信基站要求在工作频段内极化隔离度大于28dB。±45o双极化天线利用极化正交原理,将两副天线集成在一起,再通过其他的一些特殊措施,使天线的隔离度大于30dB。

二、优化中天线的选择

1、城区内话务密集地区

在话务量高度密集的市区,基站间的距离一般在500-1000米,为合理覆盖基站周围500米左右的范围,天线高度根据周围环境不宜太高,选择一般增益的天线,同时可采用天线下倾的方式。天线下倾的倾角计算公式为:α=arctg(h/(r/2)),α为波束倾角,h为天线高度,r为站间距离。

选择内置电下倾的双极化定向天线,配合机械下倾,可以保证方向图水平半功率宽度在主瓣下倾的角度内变化小。

(1)对话务量高密集市区,基站间距离300-500米,可计算出天线倾角α大约在10o-19o之间,原天线单纯使用机械下倾的方式,下倾角一般在10o以上,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将变宽,造成站间干扰;如果采用内置电下倾9o的±45o双极化天线,这样电下倾加上机械下倾可变倾角将达15o,可保证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在主瓣下倾的10o---19o内无变化,同时结合适当调整基站发射功率,完全可以满足对话务量高密集市区覆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2)对话务量较密集市区,基站间距离大于500米,可计算出天线倾角α大约在6o-15o之间,如果采用内置电下倾6o的±45o双极化天线,这样电下倾加上机械下倾可变倾角将达10o,可保证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在主瓣下倾的6o---16o内无变化,可以满足对话务量较密集市区覆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3)话务量底密集市区,基站间距离可能更大,天线倾角α大约在3o-12o之间,可采用内置电下倾3o的±45o双极化天线,这样电下倾加上机械下倾可变倾角将达8o,可保证水平方向图半功率波瓣宽度在主瓣下倾的3o---12o内无变化,可以满足对这一区域覆盖且不干扰的要求。 2、在郊区或乡镇地区

在话务量不太密集的郊区或乡镇地区,信号覆盖范围要适当大,基站间距离较大,可以选用单极化,空间分集,增益较高的65o定向天线,如西安海天的(17DB)65o定向天线HTDBS096517型号的天线,既考虑容量又兼顾覆盖。

3、在农村地区

在话务量很底的农村地区,主要考虑信号覆盖,基站大多是全向站。天线可考虑采用高增益的全向天线,天线架高可设在40-50米,同时适当调大基站发射功率,以增强信号的覆盖范围,一般平原地区-90dBm覆盖距离可达5公里。

4、在铁路或公路沿线

在铁路或公路沿线主要考虑沿线的带状覆盖分布,可以采用双扇区型基站,每个区180o;天线宜采用单极化3dB波瓣宽度为90o的高增益定向天线,两天线相背放置,最大辐射方向与高速路的方向一致。

另外,如果沿路方向话务量很底,既考虑覆盖又考虑设备成本,可采用全向天线变形的双向天线,双向3dB波瓣宽度为70o,最大增益为14dBi,如:西安海天的全向天线变形的双向天线HTSX-09-14型号的天线。

5、在城区内的一些室内或地下

在城区内的一些室内或地下,如:高大写字楼内,地下超市,大酒店的大堂等,信号覆盖较差,但话务量较高。为满足这一区域用户的通信需求,可采用室内微蜂窝或室内分布系统,天线采用分布式的低增益天线,以避免信号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总之,天线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馈线,馈线转换头及室内外跳线的质量也非常大地影响着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质量。大部分覆盖效果差的基站是由于馈线及连接部分的质量差引起的,可通过VSWR仪表逐级逐段测量来判定质量差的部分,及时更换以保证整个基站天馈线部分的质量,保证基站的运行质量和覆盖质量。

第四部分、掉话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掉话现象是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用户申告的热点,它是系统各种不良因素的综合体现,对系统的运行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如何降低系统的掉话率,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是网络优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掉话产生的原因

系统的掉话主要体现为SDCCH和TCH的掉话,其主要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切换导致的掉话

所谓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切换失败会导致掉话,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GSM系统采用的是移动台辅助切换方式,即由移动台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和移动台均参与切换过程。

(1)越区切换参数定义不合理

如:上行电平切换门限、下行电平切换门限、切换余量以及切换功率控制参数等定义不合理,致使越区切换失败,产生掉话。

(2)信号强度滞后值设置不当

有些小区,由于信号强度滞后值设置太小,小区基站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切换呼叫,造成许多呼叫在切换时丢失。(但若设置太大,又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切换)。

(3)忙时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

有一些小区,由于相邻小区都很繁忙,造成忙时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或在拓扑关系中漏定义切换条件(含BSC间切换和越局切换),致使手机用户在进行切换时无法占用相邻小区的空闲话音信道,此时BSC将对此进行呼叫重建,若主叫基站的信号此时不能满足最低工作门限或亦无空闲话音信道,则呼叫重建失败导致掉话。

(4)网络色码参数设置不当

允许的网络色码参数定义了移动台需测量的小区的NCC码的集合,为手机切换提供可行的目标小区。如果该数据定义错误将引起越区切换不成功和小区重选失败,产生掉话。

(5)信号强度太弱

当基站做分担话务量的切换时,有些切换请求会因切入小区的信号强度太弱而失败,有时即使切换成功,也会因信号强度太弱而掉话。因为我们在BSC中对手机用户的接收信号强度设有最低门限,当低于此门限值时,手机无法建立呼叫。

(6)网络存在漏覆盖区或盲区

当移动台进入网络的漏覆盖区或信号强度盲区时,信号变得太弱而发出切换请求,切换不成功引起掉话。

(7)孤岛效应

孤岛效应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飞地”,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飞地”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飞地”因此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占用上“飞地”覆盖区的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

2、由于干扰而导致的掉话

无线电波传播的特性决定其在传播过程中易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网络内部原因,它还受到网络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同频、邻频干扰以及网络中设备本身的非线性、设备故障所引起的交调干扰。在网络实际运行中我们常常遇到以下几种干扰:

(1)设备本身的非线性以及设备故障引起的交调干扰。设备运行中缺乏定期的指标测试和调整,使交调干扰在一定范围存在。如发射部分尤其是直放站上行发射杂散辐射较大、接收部分杂散响应较大,造成对本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干扰,严重的将无法正常拨叫和通话。在网络运行中曾出现过因为直放站而干扰城区多个跳频基站的情况,并引起大量掉话

阅读全文

与网络优化仿真软件越区切换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悦盒连接无线网络 浏览:168
中国电信改移动网络 浏览:289
如果网线没接好网络会出什么问题 浏览:591
疫情期间网络异常活跃 浏览:844
网络打车平台投诉找哪个部门 浏览:683
抢单软件显示网络异常是咋回事 浏览:788
网络分析仪测量相位校准设置 浏览:256
mp3电脑传歌需要网络吗 浏览:31
不能拉黑的网络电话哪个好 浏览:265
周口下楼无线网络管理中心 浏览:697
网络欺诈金额多少钱才能立案 浏览:746
如何做一张网络虚拟电话卡 浏览:46
如何打开共享网络搜索 浏览:30
如何看待网络的普及和危害 浏览:538
苹果xr玩游戏网络卡顿 浏览:369
邢台淘宝网络运营电话多少 浏览:541
手机的网络经常断开 浏览:576
黑鲨手机wifi网络连接受限 浏览:364
怎么查看同一网络下的其他电脑 浏览:73
网络核相仪公司有哪些 浏览:1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