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把网络教育用于物理教学中去
2010年9月本人参加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网络上自主学习让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模式的优势。那么,能不能把这种模式引入到物理教学中呢?如果能够通过活动在网络上建立“虚拟教室”,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校每年都举办校运会,学生很喜欢。但是真正参加项目的学生毕竟只是一部分,如果所有学生带着与运动有关的物理课题去参与,不但参与运动会,同时也能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借运动会的契机,既保证了活动的时间,又有场地和活动情景、资源。特别是运动会中到处都蕴含着初中生很容易发现且容易着手研究的物理知识,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在本次组织学生开展《校运会中的物理知识》科技实践活动中,对“如何开展活动让小网络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大应用”有了很大的收获和很多的感悟,在活动结束后作反思和总结。
第二部分:活动中的收获
在繁忙的常规教学工作中,如何采取科学的、高效的组织方法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一直是一线教师探索的难题。在本次活动积累了一些操作性强的措施。教师采取借助网络开展活动的模式,将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设计成模板,通过网络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教师在网络上辅导指引,同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发挥小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大应用。
以下是以《校运会中的物理知识》为案例总结活动中的一些可操作性经验。
一、探索一套借助网络开展活动的模式。
在活动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建构"教师创设情境——网络资源共享与交流——学生实践创新——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利用网络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会话、协作和展示作品的平台。主要按照以下结构模式进行:
1、引言:教师让学习者知道将要学习什么,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2、任务:具体描述学生所开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通过设计PowerPoint演示稿说明活动的任务,并在网络上上传给学生。
3、过程:教师在利用网络给学生提出的建议性步骤。学生开展具体的活动项目,并在网络中反馈交流,教师全程通过网络进行辅导、调控。
4、评价:评价指标可以由学生在网上商议共同制定。这些评价表通过网络分发给评价者。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家长或是学生。评价标准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
5、反思与总结:这部分提供了总结的机会,鼓励对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方法进行拓展和概括,可以写小论文或设计新的研究课题。教师写活动反思、论文。
案例介绍:
《校运会中的物理知识》活动过程简介
一、活动的准备
1、确定活动的任务
(1)、运动会中蕴含了哪些物理知识,可选择某一运动项目观察其中所含的物理知识,也可以根据物理知识的分类,进行收集含有相同知识点的各种运动;
(2)、运用物理知识探究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受伤和如何提高成绩;
(3)、用物理知识为依据发明校园新的运动项目,此要求不高,只要能动脑筋进行创新即可。
2、制定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1月
(2)参与的人员:珠海市第五中学初三(10)班
(3)分小组并选择研究的小课题、写活动计划书。
二、活动的实施
(一)认识各种运动项目
具体活动:通过书籍、网络了解各种运动,并下载整理。
(二)开展活动,收集原始资料
开展的活动形式有:老师讲解、网上搜集材料、观摩运动项目、实验探究分析、专题采访报道、设计创作、网络上资源共享及交流讨论(电子信箱、Q群、聊天室和网页等)。
初三(10)个小组班48人分成11个小组开展活动。(小课题内容略)
(三)采用多种形式完成活动结果的呈现。
1、以文字的形式写活动总结报告、小实验报告、小论文或活动体验感悟;
2、可根据条件辅以必要的实物、模型、活动过程或结果的照片、录像、课件、幻灯片制作及网页等。
3、以表演形式展示成果;
4、其它新颖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四)活动展示,
1、在网络上召开一次以“校运会中的物理知识”为主题的交流课。
2、展示同学们设计的校运会新运动项目,请体育老师做评点。
3、以“运动会中如何防止受伤”为主题在网络上进行讨论交流。
4、活动原始资料展示活动(网页形式)。
5、将活动制作成网页,继续探究本活动课题,延续活动的开展,并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
(五)活动的反馈与评价
在网络上共商评价标准,制定评价表,在网上进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指导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将教学反思与同学分享。
二、网络上指导学生确定小课题的方法。
学生确定小课题可以是在Q群上师生共同讨论,也可以是老师直接拟题给学生选择。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意义非常大,等同于和学生共同复习梳理了初中物理知识,也无形中教会学生如何总结知识这一科学的学习方法。
附:本次活动教师所提供的小课题
(1)、自行车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2)、广播系统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3)、奖牌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4)、医疗设备
(5)、运动会时身体表现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热)
(6)、校运会中如何应用物理知识避免运动伤害
(7)、跳高、跳远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8)、拔河
(9)、跑步
(10)、接力
(11)、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
(12)、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类运动
(13)、跳绳
(14)、独轮车(重心、轮轴、力、摩擦力等)
(15)、仪仗队(声音、乐器等)
(16)、鲜花队(密度、光的色散等)
(17)、彩旗队(相对运动、光的色散、密度、光沿直线传播等)
(18)、“声”在校运会中的应用
(19)、电学知识在校运会中的应用
(20)、杠杆在人体运动中的运用
(21)、重心知识在运动中的运用
(22)、力学知识在跳高运动中的运用
三、设计“活动记录表”作为模板以简化组织过程。
由教师根据活动的需要把活动的流程设计成“活动记录表”,作为模板让学生在开展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填写。它在实际操作中作为学生开展活动的指引,同时也是原始材料的记录目录。这个措施大大方便教师组织开展活动,使活动的记录、整理材料和活动的总结一体化。
小组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记录表
活动目标
小课题名称:
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课题组其他成员
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QQ号
小组长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课题的意义(选择本小课题的目的):课题介绍活动实施
活动形式
1
书店或网络中收集资料
2
采访调查或问卷调查
3
采访、访问专业人士
4
实验探究
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1
小论文
2
活调查报告
3
实物、模型或展板展示
4
网站
5
多媒体
6
音像资料
活动实际记录
时间
参与人数
具体活动记录
活动反思
总结与反思(总结、反思整个科技实践活动学习,提出改进意见)四、开辟网上论坛的课外交流模式。
从本次活动中得出的经验是:完成教学模式的构建后,应当选择合适的平台。在网络开展活动。在网络上建立学习论坛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平台,在平台中教师可以下达任务,制定流程,可以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可以通过互评来完善评价体制。而学生利用网络,突破空间的围墙,时间的界限,促进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网上交流。师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收发和聊天室、网页进行沟通、交流。必须强调,教师应该对学习的过程有一定的干预能力,也就是说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学生畅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教学的反思。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上交流生活、学习的体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更为融洽,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五、利用探究性学习推进活动,同时促进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组织学生研究问题以学会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掌握实验目的的确定、设计实验步骤、制作实验表格、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和推导结论。但学习效果总不是很如意。或某些环节薄弱或考虑不全,而且学习被动,水平参差不起。
在本次活动中,本人对每个小组都提出必须采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探究性学习开展活动。活动中发现效果非常好。通过运动会中具体的参与,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实实在在的观察,学生很容易确定实验的目标,研究有针对性、有实景观摩,在小组的合作下,制定的计划、绘制的表格都比课堂教学有很大的进步。由于在网络中查询相关资料、Q群中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充分的交流,大家对研究的问题也有很深的理解,得出的结论也很正确。最让人可喜的是,活动中,探究学习渐渐变成学生出自自我需要,学生很投入地开展,而不是老师强加要求了。学生在活动中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更透,伴随着小课题的研究,学生知识面得到针对性的扩宽加深,也提高了探究性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本次活动中,初三(10)班58名学生全部参与,共分成11个小组开展活动。
以第二组为例介绍学生在活动中是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从中扩宽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探究能力。小组选择的小课题是《跳高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活动内容简介:本小组围绕“如果起跳时不向下蹬地,还能跳
起来吗?”展开探究活动。运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了“不能跳”的原因;做了“关于跃起高度是否与起跳时蹬地的力度有关”的实验,验证了:在相同条件下,蹬地力度越大跳高的高度越大。另外,小组还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及“压强”等知识分析了“为什么跳高运动员的下方会铺一层海绵垫?”;从跳高时重心位置的分析解析了各种类型的跳高成绩情况;还分析了“撑杆跳应选择怎样的杆呢?”,最后小结了跳高小步骤。
六、不局限学生表达活动成果的形式以发挥其特长与个性。
在活动准备期间,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表现形式。但不要禁锢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由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挥其特长,效果出奇的好。文科强的学生写小论文、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搞制作、绘画水平高的学生画设计图等等。
附:学生小论文
摩擦知识在自行车中的应用
……
3、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止?
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转动。手的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的越慢。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力(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后,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因此就停下来了。
同学们:是不是收获很大呢!让我们继续翱翔在物理这有趣的天地里吧!
第三部分:活动后的感想及展望
感想:师生通过活动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双赢。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运用,优化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师生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培养,并且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想做到轻松自如地驾驭活动,应该先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课件制作员、课程辅导员、网络领航员等角色,这样才能发挥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大作用。
展望:由于开展《校运会中的物理知识》的活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而且仔细整理发现,校运会中包含了初中物理三册教材的所有知识,可以将其做成校本教材不断开展活动,也可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是值得教师不断挖掘的题材。而依托网络可以让活动更加丰富便捷。很值得教师将传统知识与学生活动进行结合、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程进行整合结合起来,发挥小网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大应用。
❷ 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开展各项幼儿园教学活动
1、丰富自有资源,达到有效记录与共享的目的 自有资源包括:教学活动ppt、音像资料、每一次活动的原始资料等,它们记录幼儿探究的过程,反映家长参与的过程,体现教师反思的经过。它们以主题包形式被收集到课程资源库中幼儿。
2、整合外来资源,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机渗透在各个领域活动中 ①在语言领域中的运用 《新纲要》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集体教学,更大程度上调幼儿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积极在网上收集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并恰当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故事《云朵棉花糖》这一活动中,通过下载网上的优质课件,利用动画为幼儿创设一个生动地教学情境,随着鼠标的点击,呈现给孩子们一个森林王国还有可爱的小老鼠。
这样的画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了他们思考想象的积极性。幼儿很快就能理解故事内容,也让整个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将搜集到的课件和教案,放在自己的电子文件库里,方便查阅和管理,也便于老师之间对资源的共享。
❸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资源
然而,有一部分农村学校存在资源闲置现象:远程教学设备摆放整整齐齐,师生很少用,几乎成了一种摆设,教师仍旧拿着几只粉笔、一本书上课。初中生重视学习中考科目,其余的科目敷衍了事;小学生一天到晚除了语文、数学还是语文、数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室外乒乓球台下长满杂草,室内乒乓球桌当成了办公桌,甚至当成了餐桌;实验室里的器材、物品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笔者认为农村学校的这些闲置资源大有文章可做,它正是我们实施农村素质教育、丰富农村学校教育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如何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呢?现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认识到:远程教育设备闲置在那儿,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城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缩小差距,弥补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推进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步伐。于是,我们树立了“用坏设备”的思想,“砸开”紧闭的“门锁”,让师生进出自由。我们以远程教育工程应用为载体,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计划,定期培训,加强教育技术学习,明确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任务。我们建立了实施远程教育应用奖惩制度,通过以学促教、以教促学,逐步地把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到教学实际中来。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学校中青年教师基本掌握了远程教育资源获取、整合和应用方法,学校能够真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教师的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得到普及,越来越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二、敞开图书室的大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人们的重要学习手段和途径。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会学习、善于学习,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校一线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图书室的重要任务之一。图书室应该着力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学年开始,班主任要为各班学生上好一节“利用图书室”课,向学生介绍本校图书室的基本情况及变化,如藏书规模、分类设置、借书还书手续和阅览室规章制度等,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室,使他们能在书库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读物,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交流阅读收获,提高读书兴趣;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怎样选书、怎样读书、怎样做读书笔记、怎样记忆等方法。讲解读书方法时,要求具体指导读一本书或一类书,根据不同体裁的读物教给不同的读书方法。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借阅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图书乱丢乱放、乱涂乱划、久借不还以及大声喧哗、不讲卫生等。针对这种情况,图书管理员应耐心做好教育工作,及时制止,用制度去规范学生的借阅行为。每学期,图书室可根据借阅情况记载,评比优秀小读者和优秀读书集体,树立榜样,从而在读者群体中逐步形成以文明阅览为荣、不讲阅读道德为耻的读书风气。 三、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培养动手能力 几年前,学校实验室使用不够正常,平时上课涉及到的实验课就变成了讲解课,升学考试涉及到的实验,学校则会来个突击,考哪个就临时做哪个,而且只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绝大多数学生很少甚至一次也没有自己动手做过实验,可想而知,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矣。学生学习没有一个感知过程,学习枯燥,也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近几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学生实验工作,克服经济困难,抽取一定的经费,添置了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了专门实验辅导教师,明确了各科实验要求,凡是学校条件允许的实验,学生必须自己做。 四、以乒乓球为载体,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富裕、家庭关爱,孩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是温室里的幼苗,经不起风吹雨打,一定数量的学生体重超常,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弯了背,视力下降,相当数量的学生早早戴上了眼镜,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我们知道:学校的体育活动能增进师生、同学间的友谊,增进与他人交往的积极作用;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性格;通过日常的自觉的个体运动和有组织的群体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加学生的法规意识和竞争意识;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会坚定学生的信念,炼就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肯于攀登的精神;能够提高学生体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县体育局,看到男女老少挥动乒乓球拍认真打好每一球的情景,心想:乒乓球运动适合所有学生,是一项可以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于是学校研究决定:以乒乓球为“校球”,以乒乓球为载体,开展强身健体运动。要求人人学打乒乓球,各班组建乒乓球队,班主任就是该班球队教练。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同年级学生的乒乓球比赛,分别设立男女个人赛、团体赛,举行教师乒乓球比赛。学校体育运动有声有色地开展,逐步形成了人人会打乒乓球的局面。在课外活动时,校园内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有的乒乓球桌旁都围着学生,他们正在参加乒乓球健身锻炼呢,即使学校放学了,他们也不愿意离去。师生思想不断在小球的旋转中得到了升华,体质不断在球桌上得到了增强。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投入,学校各种资源将会配齐、配足。
❹ 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近几年,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或正发生着一场革命。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并得到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应用。随着网络的大众化,语文多媒体教学也正趋向网络教学。网络,更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为语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因此在广大农村城镇中学如何运用现有的多媒体及教室网络科学地、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改崭新的课题。
1 优化学习资源,激发语文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教学以独特的优势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在《秋魂》的教学中,文中所描写、歌颂的“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与学生脑海中的秋天是否一样。而大多数文人笔下的秋天的肃杀、凄凉的景象也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而这些光靠教师口头说说,学生是领会不了的。教师收集这些内容的图片或音乐风光片放在自己网站上,再将它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从视觉角度去体会作者笔下“秋”之美。教师只需在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对“秋魂”的理解,了解文章的主旨即可。而在教学《敬畏生命》这一课时,时有“自焚”事件发生,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个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个人网站,除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外,还包含了“胚胎发育”——人的生命形成的过程(可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一段树木成长过程的FLASH动画(可让学生从动画中感悟到生命成长的艰难);有关学生自杀的新闻材料。课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网站学习,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再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这堂课的学习,不但让学生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真正知道为什么应该“敬畏”生命。这两个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都得到了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好。
2 创新教学结构,激励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教学,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认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创新教学结构,运用“主导—主体”理念,采用 “情境—探究”、“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模式,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演译出灵活多样的方式。例如《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诵读——研读——鉴赏阅读。首先第一个环节——诵读:欣赏笔者制作的《沁园春·雪》课件中的朗诵,此课件从网络中搜集大量能表现词作内容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着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在教师的诵读方法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沁园春·雪》课件欣赏、诵读。此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学生可选择配图朗诵欣赏(有画面、音乐和朗诵)或对照朗诵(有诗词内容、音乐,有朗诵)。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竞赛,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个环节——研读: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练习在电脑上进行,即时在电脑上判定成绩,即时给出提示,教师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可加以个别指导。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后学生饶有兴趣地进一步研读,完善学习结果。第三个环节——鉴赏阅读: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鉴赏分析《沁园春·雪》的方法,去鉴赏阅读课件中的“扩展阅读”《沁园春·长沙》,分析它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
3 扩大知识领域,激发创造思维。
着名电教专家南国农指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新人才。”语文课的特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的目标指向也是现代交际和人文素养。因此它能及时吸纳现代科技,特别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进入语文课程,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和网络的连接(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获取与保持)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协商会话),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大大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活创新思维火花。
例如在《敬畏生命》一课中,我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首先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况,思考并讨论写作思路,再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点拨,讨论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在多学科整合方面,借助互联网上生物学科中有关生命形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生命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互联网上一些学生自杀的新闻资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通过几年的实验,表明运用“网络教学”,确实优化语文课,优化学习资源,创造学习环境,创新教学结构,扩大知识面,开展学法探究,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❺ 如何用互联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据报道,日前举行的“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卢氏模式被国家及省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卢氏模式是三门峡教育的缩影,是借助互联网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案例。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时代,我们要在确保弱势群体有公平接受教育机会的同时,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卢氏模式让我们看到,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边远、贫困、革命老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中国的乡村教育能够在新时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❻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新课标提倡,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与世界教育的对接,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化势在必行。网络环境的创建为数学结构优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充分条件和理论支撑。我们知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小学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与他们思维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形成突出矛盾,因此现代数学教育呼唤着全新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整合。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提供外部刺激多样性,超文本性、网络资源丰富性,能创设一种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目的。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必然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标重要课题。
一、合理利用网络,优化学科整合
21世纪高质量的人才必须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关于青年一代的21世纪能力素质国际上提出包括(1)基本学习技能;(2)信息素养;(3)创新思维;(4)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这种多维度的综合呈现的能力素质,只有通过与学科整合来实现。
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本身与各学科、人文、社会联系的紧密性及生活应用的广泛性,要求我们在网络教育与学科整合设计上必须具有前瞻性和整体性,即注重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实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力求突破学科中心、达到学科间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在教学《三角形与圆》时,我在网络环境下,创新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定向体验,明确目标。一开课我先用传统的方式向每个学习小组提供充分的彩色积木,要求小朋友合作摆出好看的物体来(展开比赛),汇报摆的物件、摆的汽车、火车、楼房、动物、小朋友跳舞等,引导同学回答用了些什么积木,正方形,三棱形、圆柱,然后提出老师有会跳舞的三棱柱,想看吗?仔细观察,三棱柱跳舞留下的足印有什么特点。
第二环节网络创境,激发兴趣。教室网络播放伴着乐曲节奏,屏幕上三棱柱做各种拟人舞蹈动作,每腾跳一下,底面新印下一个三角形,各种三棱柱的跳动出现大小各异的直角、锐角等腰、等边、钝角三角形,引导同学观察圆柱跳舞的印迹,学习兴趣盎然。三角形、圆的直观感知,在愉悦的欣赏动画舞蹈中,网络教育完成直观实物到数学图形首次抽象,乐的心向逐步形成。
第三环节网络学习,自主体验,让同学取出积木中喜爱的三棱柱或圆柱,看底边特点,模底边,猜一猜,把三棱柱或圆柱用刀横作切开猜猜什么结果?教室网络展播三棱柱一刀横切开又会得到什么圆形。圆柱形亦然,学生自己再选择喜爱的三棱摸一摸,底面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观察画出圆形有特点?
第四环节网络交互,协作提升,请同学给你画的三角形起名字,同桌讨论,讨论特点,(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不用三棱柱画三角形(同学在视频展示台上画三角形),网络展播,同学点评,编儿歌帮助记忆,“三条边是好朋友,紧紧拉着友谊手,我们向它来学习,团结稳定向前走”。完成三角形概念的二次抽象。
第五环节,网络练习,学科整合。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把刚在纸上画的圆剪下来,网络展示课堂练习,同学们在微机上完成。拓展延伸,从球里找出圆来,网络课件展播一个球体,另设一活动线段,同学可操作它水平,竖着,斜着,把球切开观察到的圆形,点击我们的“热点资源库”,发现生活中圆或三角形相关事物:高高的输电塔、红领巾、三角架、人字木房架、茶盅、汽车轮、水桶等。学科整合,网络展播动画人物奥特曼和布满大小三角形,圆形装饰的战斗服,以故事引入,要求同学们给他战斗服上三角形圆形美丽的颜色,比一比谁填得最美,时间最短,奥特曼的礼物送给谁,于是在美妙音乐声中,同学用网络提供小画笔,填颜色,争着把自己作品发给教师机,有兴趣的同学还可在网络资源库中找出可以拖移拼组的各种彩色三角形、圆、正方形等,自己为奥特曼设计战斗服。同学们创新火花被激活,审美的灵感涌现出来,实作本领得到训练,信息素养得到提高。老师在展播评比同学的美丽填图,同时,不失时机要同学数一数美丽的战斗服上有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形,致此这种容数学、美术、劳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学科整合优化教学设计,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再次推向高潮。
又如《年、月、日的认识》利用网络练习这一环节里,首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巧妙引入2008北京、奥运,让同学自己设定奥运会在几月举办?谈谈为什么。有的喜欢6月,六一儿童节,更有纪念意义;有的喜欢3月,那时春暖花开,让运动员精力充沛,赛出好成绩;有的喜欢10月,让世界运动员通过国庆盛典,了解中国强盛与繁荣。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再让同学制作一张2008北京奥赛月日历卡,同学通过网络课件,提供的2008某月1号星期几及一些小插图,学生动手创作当月的天日填入卡内,形成各种新颖别致的日历卡,这样使 情感教育、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美的情操、信息技能优化整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二、合理利用网络,优化学习方式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正是数学课改的核心。这就必须大力推进网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现代教育专家许汉教授指出:网络环境激发自主、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讨论,交流探究成果;拓展延伸学习内容,使探究性学习更具有自主性和创新精神,使信息技术成为开拓多元化渠道,提供广阔空间自主学习工具,变“接受型”学习为“探究型”学习,达成学习方式的科学化。
(一)利用网络优化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内在品质,其重要特征:自己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计划,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与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中有情感投入,有内在动和的支持,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能在过程中自我调控。网络环境展现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友好的交互性,外部刺激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把数学学习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形成积极的乐于学习数学的心向。
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我充分运用网络创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我用网络课件动画展示三个杂戏团的小朋友各骑着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轮子独轮车前进,谁又快又稳?同学们回答是圆形独轮车时,引导研究为什么?目标锁定圆的特点,然后教师使用传统方法让同学观察活动的圆(手握一短绳,绳端连一白橡球,挥动旋转,出现一个白色的圆,引导这个圆由什么构成的?再用网络模拟白橡球圆周运动,每动一处,留下红色的印迹,提供资料库,“活动圆”的动画片要求让这些印迹动起来,指导同学们在第一页距点厘米画红点,第2页与定点O距R厘米,上方依次点B2,点,同样形成B3、B4……点,仍后连续播放,我们就得到一个美丽的红色从点到线运动的圆,这样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互补,学生从中体验圆是由无数个有规律点形成,感悟圆上所有点到圆心距离相等,大小与R尺寸有密切的关系。不但学生自主建构圆的初步认知,还激起学生要进一步探究半径与面积的神密关系,浓厚兴趣。
(二)利用网络优化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获取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建构方式而获得。其中情境、协作是学习环境两个重要因素,合作学习成为现代教育极其有效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以积极配合、积极负责,有效沟通,有效分工、有效评估为要素,网络环境的特征与优势,正为学生这种分工,配合,负责,沟通,评估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达成科学性,有效性。
如教学《常用的计量单位》,我运用网络课件提供给学生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等各单位,混合在一起,毫米,千克,公倾,吨,10、100、1000还有长度,表面积块、或重量的天秤,可移动的资料模块,无规律呈现在多媒体计算机一个画框里。请同学分组给整理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小组内讨论为达目标分工或自动组合。哪2个同学整理长度单位,哪2个整理重量单位,哪2个整理面积单位。为了达到好小组又合作了制成图表:
单位进率
量物体
单位名称及进率
长度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还有小组制成这样表
进率
量物体
10
100
1000
10000
长度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 平方米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建构知识意义,表现异常主动,积极,小组交流,共享资源,启迪创新思维,
(三)利用网络优化探究学习。
数学科探究性学习,就是从数学科或社会生活中实际过程确定的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快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过程。网络为探究性学习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网络环境创设生动、鲜明、直观形象展示数学问题。打破时空界限,揭示数学规律,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而呈现形式的交互性和超文本性,为学生探究学习创造广阔的天地,
如《长方形面积》拓展延伸,创新思维这一环节中,我设计这样一个实际数学问题,有一养鱼专业户有20米网箱栅栏,准备靠河岸一边,围成一个网箱,你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养鱼最多。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调出网络资料:屏幕上出现一条河流,碧绿的水波纹,一条直直的河堤,岸上两棵树之间挂着一段篮色立体形状的网箱栅栏,共20米,一米一段,可点击拖移到河堤边拼接(也可一次移几米栅栏)学生操作计算机移图拼接发现了一个个奇特的长方形。
学生一个一个方案实验,一个一个周长的计算,一个一个面积的求解,一个一个结果的比较,不但进行了这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训练,还巩固周长计算公式,热情十分高涨,乐此不疲,完全打破了过去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算面积的沉闷模式。学生的锐敏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积极异思维、个性化的学习策略都得到锤炼,更主要的学生表现出的探索精神,为达目标逐个求积的严密的际逻辑思维充分显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的科学性,强大的生命力。此外老师不失时机引导,如果这个栅栏长不是20米而是30米、40米,又将怎样设计方案,也一个一个求证吗?这奇妙的、实际的数学问题,有规律可寻吗?其实就是以后我们要学习极大值问题。《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的火把”,这里正点燃了学生热爱数学,渴望探究的心灵之火。
总之,我认为利用网络优化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方式的建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快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大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从而创新、优化数
❼ 如何将网络资源运用到教学中
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远程教育迅速发展,
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重要。作为一名教师,
面对众多的远程教育资源,如何深刻认识远程教育资源,正确把握远程教育资源特点、整合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提高课堂地教学效率呢?
21世纪人类社会更加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多媒体的综合运用都为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新天地。而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新课程标准的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式的改变至关重要。实际上,因特网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今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电脑和网络也进入了办公室。internet资源及其丰富,是人类社会宝贵的共享财富。应用网络资源,对共享资源去粗取精,用以提高教学效果不再是纸上谈兵。越来越多的老师们都在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各样教学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网络应用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网络海量的学习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不仅对是学生受益,也使老师受益。
网络资源对老师来说:网络使我们有条件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用信息技术提供集成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校数学专题学习网站,培训网站如江西教师网,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充分表达教学意图,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友好互动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所创设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作为创造者在真实的体验中探索和发现,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寻资料,通过实时交流系统、电子邮件等与教师、同学交互联系等方式来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和完成学业,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环境下,学生既可以向教师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既可以在数学课堂进行学习,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二次学习,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经历前人的发现过程,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 “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网络资源对学生来说: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使教与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特有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苦学变为乐学。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一种现代的学习方法——网络查询法。
总之,网络数学教学就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学教学与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网络数学教学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实施上充分显示了其灵活性、针对性、实时性和自主性的个性化教学特征,利用网络辅助数学教学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将网络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十分有必要,而且在运用上颇具挑战性。
❽ 如何将网络资源运用到教学中
一、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更多地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题。而教师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确立学习目标,其中包括阅读课本内容,学习数学定义和定理;然后布置学习任务,其中包括理解掌握所学的定理和性质,完成课堂练习;最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告诉学生可以到某些网站上去搜索和阅读相关的资料。学生可以通过个体学习或者小组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搜索资料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在网上来讨论学习。此种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也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也是动态的;教师所授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知识所反映的内涵却是无限的。
而体会数学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数学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这导致了它往往难以想象和理解。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可以使知识,学生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增长”时,为了使学生易于体会指数函数的爆炸式增长,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作出几个指数函数的图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可以达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在一个屏幕上,文字、动画、音乐同时出现,可以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将静态的知识“动”起来,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椭圆的离心率”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离心率的几何意义,我们可以在几何画板上可以作出一个椭圆,保持它的长轴长一定,通过改变椭圆的焦距,椭圆会在屏幕上“动”起来,学生可以通过椭圆形状的改变,深刻地体会到离心率对于椭圆形状改变的重要性,从而对椭圆离心率的几何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把有限的知识进行无限的延伸。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可以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善于利用,定能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比如,在进行研究行课题的学习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到互联网上去搜索,搜集资料,然后自己探究和互助讨论。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学习,可以将课堂内容进行无限的延伸。
三、增大课堂信息量,增加教学密度
网络教学有着传统教学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教学方式采用多种信息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提供多种训练方法,有利于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运用网络开展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选择,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快教学节奏,使教学密度增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注重因材施教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无法做到针对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兴趣在教学实施中做到面面俱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但网络的优势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网络上有可供学生共享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目标,按照自己的需要从网络上获得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帮助有疑问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自主高效地学习。
五、收集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数学课本的知识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获取各种信息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就是应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从网上下载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分门别类地放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为了节省网站的空间资源,也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中提供资料下载的地址,建立网络链接,使用也是很方便的。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网站,常常把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便于经常的使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