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网络条件下会计资源共享案例

网络条件下会计资源共享案例

发布时间:2022-07-22 09:05:19

A. 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有哪些技术上的创新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将更多的依赖各种计算机网络,企业经济更趋向于网络化。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李超、周定文等学者认为 :网络财务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提供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从而进一步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网络财务具有信息共享、财务与业务处理的高度协同、高效率的集中式管理等优点。因此,我个人认为我国企业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实现由传统财务管理向网络财务转变,就必须进行财务管理创新。
一、网络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的缺陷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基于Internet的交易与结算。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企业、虚拟市场、虚拟银行等。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Internet上进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支付与结算、在线订购和电子订单等。传统财务管理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有效地规避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风险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必须一体化,电子单据和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击的机会增多。而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征税、如何保证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数字签名的确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的保护等。这些问题都是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企业财务管理将面临许多传统财务管理所不能有效规避的新风险。
2.不能满足电子商务需要
在Internet出现之前,由于受到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企业对分布于各地机构的财务管理其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都是高昂的。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谈判、签订合同到货款支付等,均可以通过Internet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完成。传统模式下,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此外,传统财务管理通常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也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3.不能满足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的需要
传统财务管理的结算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的成果,借助于经济数学和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处理,并预测企业可能达到的损益状况。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能在世界各地瞬间进行,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银行汇兑等过程均可通过Internet完成。因此,首先,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远程处理、集中式管理以及财务与业务处理的协同。其次,要求财务管理从工作方式上,能够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然而,传统财务管理通常采用基于Intranet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通过Intranet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
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财务管理存在许多弊端,企业必须及时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网络财务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管理者所采用。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为企业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方面。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以“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主。利润最大化是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管理目标。但是,利润最大化并没有被理财学家确认为最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因为利润额是一个收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的会计指标,极易受到不正当的操纵;且利润最大化通常指本期或最近几期的利润总额最大化,不适宜把它作为长期目标。此外,利润额的概念不包括风险因素,企业在单纯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风险也随之增大,这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股东财富最大化也不是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原因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运行成本较高。为了使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必须使每股股利与每股价格达到最大。在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就会产生代理冲突,而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制定一系列监管制度与激励制度,为维护这些制度进而产生代理成本,其数额往往是巨大的。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企业资源中占主导地位,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发生了改变,若财务管理的目标仅归结为股东的利益,而忽视其他相关主体,必然导致企业相关主体的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利益。
随着财务估价技术的完善,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一个新的财务管理目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支持。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复合性、实在性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进一步分析可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抵触情绪和行为,防止股东不顾管理者、债权人、职工以及社会的利益去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从而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2.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的能力范围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传统的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规避高速运营产生的风险。企业利用Internet,可以对其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面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对网络环境下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创新的建议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Internet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就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创新提出两点建议:
1.转变企业的理财观念
转变企业的理财观念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创新的根本保证。网络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因此,首先企业管理层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此外,还要树立”追求具有长期效应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获取和运用现金流量的能力是一个企业核心能力之所在”,以及”资本成本是决定一切财务决策优劣的基本因素”等理财观念。
2.建立网络交易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从管理上来维护系统安全,建立网络交易安全管理机构和可行的网络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增强管理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其次,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Intranet和Internet之间要设置防火墙,以防止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护企业内部数据库中的机密数据。此外,可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网络交易的身份认证,从而保证网络支付的安全,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提供支持。
四、结论
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资本、财富和价值观念,使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是企业生存的法宝和竞争的利器,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实现网络化动态管理,而网络财务是企业实现网络化动态管理的第一步。而企业要实现网络财务,必须进行财务管理创新。企业在管理信息化进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财务管理创新,必然会在实施网络财务的战斗中打一个漂亮仗。

B. 网络财务的网络财务案例分析

一、网络财务背景 (一)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促进网络财务的产生
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发生了新的世界科技革命,这场革命很快引发了世界性的新的产业革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壮大,使得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IT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动财务及企业管理技术手段的发展。整个IT产业基本上经历了两次最大的革命性浪潮,第一次是PC浪潮,其次就是扑面而来的Internet浪潮。对财务及企业管理来说,互联网是继局域网之后的一次技术市场变革,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网络财务进一步完善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为了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大潮中生存和发展,许多企业纷纷走向联合,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日益频繁,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巨型公司中,“自治”的子公司成为一种威胁,特别是面对全球化经济中风云变幻的汇率波动,跨国公司愈来愈需要对其财务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避免分立的财务决策对企业整体业绩的影响。而这一切,在传统的单机和局域网环境下很难办到,常常会因为距离的限制而导致决策延迟和因资金调整不及时带来损失。在财务管理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跨地区的公司可以通过网络财务对异地的分支机构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将所有的财务活动从所有的营业单位(包括母公司)中抽走,由总部将其作为系统性的活动加以管理,而各分部可以远程查询其账务。同时,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可以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员共同决策,从而集中各方信息和才智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
二、施工企业网络财务的特征
网络财务是一种基于网络计算的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替代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模式及其各种功能的财务管理系统。通常理解是“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它将现代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
网络财务,它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实现远程操作,开展事中动态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以提高实现网络的数字化,并最终实现管理信息化。网络财务利用网络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制定财务计划和实施财务控制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与传统的财务管理在时间、空间和效率上有很大的不同。在空间上,网络财务使得财务管理更加从企业总部走向企业全部,从企业内部直向企业外部;时间上,网络系统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将远程报帐、远程查帐、远程审计等处理功能强化,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效率上,网络系统极大地延展了会计核算能力和质量,提高了财务分析的正确性,使网络财务管理达到原不可及的水平。
由于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经济特征,因而反映与控制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价值方面的网络财务也存在一定的特点。施工企业网络财务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管理实时性、核算动态性、资源共享性、整合多元化。
(一)管理实时性
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由供应、施工生产和工程点交三个阶段构成,由于施工单位是接受发包单位的委托进行施工的,施工的工程不论是否竣工,在网络财务的概念下,一经符合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的规定,即可通过工程点交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施工企业的网络财务不但是对施工企业内部进行财务管理,而且这种财务管理还扩展到施工企业的外部和施工企业的周边,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大大提高。在时间上,从过去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销售收入的确认都是事后的,对施工企业经济运作和成本分析不能及时进行监控,发展到可以对施工企业实时地进行分析、监控,对施工企业存货实时管理,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管理走向了动态管理,从而保证了能及时发现施工企业经济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地为决策部门提供正确的参考资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核算动态性
动态核算是施工企业网络财务的重要特征,传统的财务处理是对施工企业经营结果的静态的统计,只能在一个假设的会计周期后对生产、销售、成本等经营参数进行统计、计算,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死后验尸”式的财务处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财务处理方式根本无法支持决策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及时、准确的决策。由于施工企业工程的工期长,各期(月、季)没有严格意义的已完工程,因此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划分成本核算期间,施工企业网络财务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在施工企业网络财务方式下,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发展为事中的动态核算,业务活动都是即时的,动态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完全突破原先的会计周期的制约,使财务数据更具有决策意义。
(三)整合多元化
由于施工企业工程的单件性特点,各期实际成本之间、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之间没有可比性,须以预算成本为成本管理和分析的依据。在网络财务方式下,施工企业可通过单件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与预算、同行业类似项目相比较,进行分析、控制、考核。除此之外,施工企业网络财务不但可以整合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实现总分部财务管理集中化,使财务管理从局部走向全部,而且,网络财务更多地关注整合企业外部的财务资源,使企业财务管理从内部走向外部。
(四)资源共享性
在现阶段,施工企业的经营方式基本为招标承包制。招标承包方式,是由招标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由施工企业在公平竞争条件下参加投标,经开标、评标、定标后由中标企业进行承包。在招标过程中须提供投标保证金,中标后须提供履约保证金,一般“两金”的金额较大。
随着网络财务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施工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实现网络资源高度共享,职能部门与决策层通过网络可以知道企业何时中标,何时完工,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的金额多少,何时到期,便于施工企业筹措资金,安排生产经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财务、业务运作时间差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滞后状况,使财务、业务协同进行。网络财务可以整合整个集团公司内部的财务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对所有分支机构的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集中管理,包括记账、算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分析,可以将众多的财务数据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施工企业利用网络进行财务管理
(一)实施网络财务具备的条件
企业要想成功地实施网络财务,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企业的每个业务环节必须实施网络化作业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将财务作为切入点,因为财务部门是企业的“心脏”,财务信息化程度完善了,才能带动其他部门顺利地实现信息化。但要实现“网络财务”,前提是企业其他部门都必须进行网络化作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实时信息都能通过网络传给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管理。否则,网络财务就成了无源之水。
2.领导观念的转变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实施网络财务最大的阻力来自固有观念和习惯作法。企业本身的运作机制和企业领导对网络财务系统的认可程度是决定其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领导来说,实施网络财务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领导者多年来形成的、固有的管理观念,这无异于动一次大手术,企业领导必须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决心。网络财务系统的实施,使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变得透明,任何一次差错、失误都有据可查,避免了暗箱操作,也使每个人的责任更加明确。
3.强有力的安全保护措施
网络财务使原来单一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会计信息变成一个开放的大陆,而会计业务的特点又要求其中许多数据对外保密,因此,安全问题就成为网络财务中倍受用户关注的问题。在现今黑客猖獗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文件加密,不能有效避免信息的泄露,所以,如何做到财务数据在网络上安全传递,是我们应关注的。网络财务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以上提到的几项条件只是成功实施网络财务的必要条件。
(二)施工企业利用网络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动态财务的概念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已经被业内专家所肯定。在网络财务方式下,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实现网络资源高度共享,使财务、业务协同进行。就建筑业施工管理现状而言,不少单位的管理是粗放型的,基础管理放松了,谈不到对生产的控制管理,而是按固有规律任其自由发展。质量和成本均不能在受控状态下,实现工程总体目标的可靠性降低了。以网络为手段的财务管理,将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加强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网络财务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显着的。
1、运用网络财务,可提高施工企业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反馈、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有助于施工企业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美国管理专家西蒙说:“没有反馈就没有管理”。反馈和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运用网络财务,提供的动态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也已来不及纠正。通过网络财务在施工中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反馈、控制的运用,使工程施工在控制下进行,不是任其自然,也不是施工组织者对工程的自然进程无能为力。这种控制的结果为:对工程结果的预见性,使工程有节奏、均衡地进行,使工程成本的发生,按预算成本的制定进行。
2、运用网络财务,可促使施工企业的财务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施工企业的应变能力。目前施工企业能力过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员过度膨胀、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网络财务的运用可有效地整合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增强施工企业的应变能力。对于大型施工企业集团,运用网络财务统一调配资金,控制资金的流出,加强资金的统一结算,及时掌握集团整体资金状况,有效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3、运用网络财务,可进一步整合施工企业的各项资源或生产要素,使其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达到最佳结合,从而提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运用网络财务整合内部存、贷款和拆借业务,统一协调和外部银行关系,确保资金良性循环。运用网络财务整合施工企业的各项资源、生产要素来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环节的损耗,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4、运用网络财务提供的强大信息、快捷的信息交流有助于企业跟踪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建筑行业是仅次于农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所需技术大多已公开,施工企业任务不足,生产能力过剩,供需严重失衡,企业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建筑行业利润率普遍较低而且呈连年降低的趋势,所以施工企业更需要创新。
四、施工企业利用网络进行财务分析
网络财务通过动态的财务报表,可以得到经过处理简明直观的的财务信息,可以省掉大量沙里淘金的工作。网络财务的销售日报表可对当天销售数量批次等进行统计分析;库存管理系统可根据各种出入库单据形成出入库账表、统计报表;现金流量表系统可以实现现金流量表的自动编制;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从各个系统取数进行决策数据计算;财务分析系统可以制定各项支出费用等预算,在总账系统中进行控制。动态财务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实时而且全面的企业财务报表,投资者、决策者、债权人、股东通过动态财务能高效率地即时即刻掌握企业的状态,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网络财务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发展为事中的动态核算,业务活动都是即时的,动态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完全突破原先的会计周期的制约,使财务数据更具有决策意义。在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析施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财务所提供的以下内容:一是动态的数据、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或然性的信息;二是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三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四是利用网络财务的管理实时性、资源共享性、整合多元化来分析问题。
(一)结合网络财务整合多元化和资源共享性来分析
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在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反映的金额不包括企业冻结的银行存款。基于行业特点,在施工企业中经常发生大笔投标保证金及履约保证金支出。在企业投标期或履约期内,企业实际上相当于投标保证金或履约金被“冻结”在银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此项银行存款却包含在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中。作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股东不是都能准确理解投标保证金的意义,但通过网络财务的资源共享性,投资者、债权人、股东可了解到投标保证金或履约保证金的发生时间、金额,整合多方的资源,可知道在分析施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时将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列入“货币资金”将会使流动资产虚增,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计算出来的结果将不实。因为投标保证金或履约金具有以下特点:。
1、流动性差,企业不能随意支配,投标保证金须等企业投标期满,履约保证金须等企业工程完工后一定时间才能动用。此点不符合货币资金流动性强的特点。
2、期限的不确定性,履约保证金的动用时间的长短可能不一样,有的只须几个月,有的须要超过一年甚至好几年,这不符合流动资产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要求。
(二)结合核算动态性来分析
一般而言,企业的经营是连续的,总有一部分应收款是不能变现的,从长期来看企业始终有一定金额的应收帐款不能变现,另外,在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很多企业为生存大量赊销产品,致使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业主长期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应收帐款不能全部作为短期偿债的来源。网络财务完善的应收帐款系统,提供了动态灵活的业主管理,实现了动态管理;建有完整的业主档案,对业主信用度、信用等级进行严格的控制。动态财务使业务、会计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起来,投资者、债权人、股东、决策者可以实时、充分地利用上述网络财务的动态性,得到经过加工处理、去粗取精的可用财务信息来分析应收款项中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三)结合管理实时性来分析
存货与应收账款相似,在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存货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是不能短期变现的。此外,存货的变现速度慢,部分存货可能贬值,这样它的变现值是不定的,变现值一般都不等于账面成本,计算流动比率时没考虑这一因素。另外,施工企业存货中的在建工程因为工程价款采用分段结算和竣工一次结算也无法短期内变现。网络财务提供了实时采购分析功能可对采购成本、供应商价格、采购资金比重、采购货龄进行分析,通过各种分析数据对供应商供货价格进行比较,以择优采购。网络财务采购物流管理、采购资金流管理,在发票与货物同时到达的情况下,执行采购结算,与“应付账款”系统接口,统计应付账款的情况。同时还提供了完善的实时结算流管理,可根据结算情况和发票结算联与“库存系统”接口,生成结算单,统计工程结算情况,同时将该结算单传递到“存货系统”,统计工程结算成本。通过网络财务管理实时性,借助其较完善的管理系统来分析存货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时应注意的一些情况。
(四)结合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来分析
对短期借款、待摊费用,网络财务提供了决策支持。网络财务所提供的动态的数据、或然性的信息,资源变动的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可了解待摊费用实际上是一项费用,只是还没有被摊销完毕,价值未能得到全额补偿,才作为企业的资产,它并不具有实际的支付能力,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时,不应计算在内。短期借款,是指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但在银行贷款实务中,短期借款往往不是“短期”,只要企业经营状况正常,能按时付息,可以通过展期,借新还旧,使短期借款相对稳定,不需要短期内偿还。特别是银行市场化后,对于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银行也希望企业“借新还旧”,使短期借款相对稳定。对这些情况,在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分析偿债力时,可利用网络财务从总账中取数结合非财务信息进行财务指标分析。
传统的财务分析由于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及静态指标固有的局限性,因而根据其计算和分析得来的结论,来评价一个施工企业,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果和产生一定的偏差。网络财务管理是一项有效的技术,使用它,可以使人们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率先抓住最关键的源头工作,进而通过压缩开支、妥善处理遗留问题,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施工企业中应用网络财务管理技术所提供的实时报告、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网络财务远程Web查询以及财务分析、现金流量等各类报表,可帮助企业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C. 如何实现会计电算化资源共享

财务管理部门立起会计电算化局域网。会计电算化局域网的共享资源一般是单位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数据库资源和文件资源。由于共享资源涉及到单位的核心机密,因此,各企业发布的共享资源应限制在一定的层次上,既能满足单位内部的资源需求,又能保证单位信息资源的安全。

D.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没有失败的案例吗,只有成功的吗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指将分散的、重复的财务基本业务,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抽离出来,集中到一个新的财务组织统一处理,这个新的财务组织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地区的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公司在新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收购其它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马上为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服务。同时,公司管理人员更集中精力在公司的核心业务,而将其它的辅助功能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成。同时,使更多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中解脱出来,能够为公司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和高层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支持,促进核心业务发展。在企业集团中,若没有一个统一的财务集中管理平台,各单位财务核算差异很难掌控,集团财务总部很难实时监控基层业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往往滞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对所有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拥有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实时数据汇总、分析不再费时费力,更容易做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为企业提高财务管控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对基础性、事务性工作的集中处理,一个财务人员可以处理几个公司的相同岗位的业务,从而在业务量不变的同时减少了人员。使得原来成百上千人在不同的子公司完成的工作由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提高了财务核算的效率。降低了原分散在各单位工作量的处理费用,节约了人工成本。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实质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它是一种管理变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保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整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最为普遍的业务流程包括应付账款、应收账款、总账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现金管理、费用报销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核心的管理就是对流程的管理。流程管理能够提升成本优势、提升应变能力、创造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最主要考虑如下几点: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选址的问题。1、人的因素,包括人力成本,通过比较各地区员工薪资水平,以获取成本优势。人才素质,这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保障。2、政策的因素,当地政府对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政策支持。3、环境的因素,包括当地的基础设施,还有当地经营成本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架构来保证业务的开展。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全面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安全和高效运转,确保向企业集团内部客户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服务管理组: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的业务流程的建立与持续优化、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实务操作的制度、规范等的建立和维护,负责对财务共享服务各核算组的具体核算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及时性进行内部稽查。3、档案管理组:负责安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外部的纸质单据的交接及除员工报销单据外的所有合规性审核工作,以及所有内外部电子文档、纸质文档的整理保管和归档工作。4、应付组:负责供应商应付款结算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负责供应商协议的审核管理,以及供应商对账工作。5、应收组:负责客户应收款结算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负责客户协议的审核管理,以及客户对账工作。6、总账报表组:负责总账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对外和对内出具财务会计报表和管理报表。7、报销组:负责费用报销类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8、资产税务组:负责成本管理、资产管理和税务业务的核算工作。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编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服务管理、档案管理、应收、应付、总账报表、费用、资产税务等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分工,提高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财务流程的梳理主要通过对现有流程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对流程现状研究后,设计未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对流程进行端到端的优化设计,需要设计出部门级(三级流程)的流程图。三级流程被定义为跨部门的、跨职能的流程。三级流程细化到部门的具体岗位,但不涉及岗位的具体作业。主流程包括:采购到应付流程图、销售到应收流程图、库存到成本流程图、总账报表流程图、纳税申报流程图、固定资产流程图、费用报销流程图。四级流程开始关注部门内部的再细化分工,或者说是为了完成上级流程目的,而需要操作更细化的作业标准(也叫SOP)。五、六级流程,我们通常定义为软件功能和单个操作动作的流程。在设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时,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梳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等相关规定和集团管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达到财务共享服务标准流程的要求,最终使流程落地。在整合信息化平台中,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影像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网上支付和银企直连等系统和技术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为重要的信息系统支持。ERP系统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支持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流程自动化,尽可能地消除手工作业;系统的部署能满足跨地域经营;支持自助门户和交互中心,能方便与客户、供应商、员工和合作伙伴进行业务协作。影像系统在财务共享服务应用中主要解决了票据实物流转的问题、原始凭证的调阅问题、离岸处理问题、业务处理的分工和效率问题。网络报销系统改变了传统纸质报销的低效率,大大降低财务基础工作量,为财务共享服务提升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带来了切实可行的工具。建立共享服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任 何新生事物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财务共享服务也不例外。财务共享是基于提高工 作效率及成本效益两方面考虑而实施的,要成功地实施共享服务,如下因素非常 关键:(一)实施共享服务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基层经理和工作人员强有力的支持。(二)共享服务在技术上要有统一的系统支持。 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 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 第一步。 统一的 ERP 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建立一个好 的平台很重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 IT 标准和一个流程标准,这样整合可以更快。(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营实体,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 模型,即使是内部的一个事业部门,也需要一个内部结算体系。因此,共享服务中 心需要向服务对象提供一个能为他们所接受的低成本服务,同时又需要在低成本 之上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通过将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由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进行处理,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一种财务业务处理模式,是将不同地域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同一处理的方式。统一处理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目的。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因为前者使会计工作随着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而分散到世界各地,而后者又使会计工作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而大大简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按照传统方式组织财务工作,势必造成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用于会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不能满负荷运作。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搭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将全球范围内的会计核算集中起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据统计,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建立了共享服务的组织机构,90%的跨国公司已经在实施共享服务。作为目前企业压缩成本、提高服务水准中成效最为卓着的一种管理体系,共享服务管理的价值已为通用电气、惠普、IBM等很多世界知名企业所证实,目前,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兴、华为、长虹都逐步建立了服务共享中心。集团企业该如何搭建财务共享平台,推进财务共享服务呢?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务的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在财务领域,它是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来实现的。财务共享服务,并非由财务部门主动发起,而是随着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产生。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务类型不断增加,企业分公司、子公司的多个财务机构使财务人员与管理费用快速膨胀。由此导致财务效率降低、设备投资重复、内控风险激增,总部统一协调财务越来越困难。当这些现实严重毁损着企业的核心价值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此时,企业在变革中寻求突破的结果,就是财务共享服务的源起。实施共享服务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基层经理和工作人员强有力的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其实是一种改革,改革势必带来对原有管理模式和部分人员利益的冲击,所有的管理改革都是一把手工程,特别是尚未成效的项目初期,需要公司最高领导层一如既往的支持,否则项目很容易下马。财务共享服务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领导的决心和支持。实行财务共享服务,需对现有财务管理组织架构、操作流程、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较大的调整,工作量大,难度高,且不可避免地会触及现有内部利益格局。变革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层领导的决心和大力的支持、协调和推动,这些都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组织保证。破除一些传统习惯和认识。财务共享服务也带来思想观念上的变革,需要打破一些传统习惯和认识:一是打破我国企业组织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按照专业化、流程化、集约化的标准来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实施流程再造;二是打破依赖手工操作、纸质文件签名审批的传统习惯,大力推行电子化审批,并以严密的安全措施,增强电子化操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三是打破害怕公开、透明、习惯遮遮掩掩的落后心理,大力宣传正确的财务理念,加强阳光财务建设。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来强化内部控制、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才能实现“协同商务、集中管理”。所以必须建立一个财务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让分子公司把数据导入系统,做到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财务模板,尽可能取消人工作业,让业务数据自动生成有用的财务信息;可以运用系统标准执行减少偏差及各业务单元可能的暗箱操作,降低各种隐含风险;可以通过设置让系统自动提示例外和预警;可以利用系统的开放性建立各数据共享接口和平台,满足各方不同需求;可以通过系统定期生成不同会计准则要求的报表及特殊报表等。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在信息系统支持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其服务对象提供内容广泛的、持续的、反应迅速的服务。因此,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关键环节。统一的ERP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建立一个好的平台很重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IT标准和一个流程标准,这样整合可以更快。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财务流程要求建立强大的网络系统以及企业信息系统,将它们作为IT平台。其中,统一的ERP系统是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搭建成功的必要条件,其作用在于,将所有财务制度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由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设定,从而保证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如果集团原本使用多种ERP系统,那必须先在集团内推行统一的ERP。如果系统间实在无法统一,至少也要做到互相兼容。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也必需完成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接。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与OA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稽核系统等相对接,基本实现了各信息系统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财务共享中心建成后将是流水线式的财务核算模式,财务人员按照业务链条而非财务链进行岗位配置,而流水线式作业的先决条件并非人员而是传输带,是有让它动起来的工具,共享服务中心的建成同样需要系统进行支撑。因为系统可实现业务流、实物流和价值流的同步,系统可记录各业务节点的响应速度,同样系统可协助你完成数据归集和管理报表生成。在满足信息化的环境下,财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使财务直接用于支持战略决策的增值分析,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及时正确的导向,根据市场快速调整业务策略、经营战术等。所以共享服务的模式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管理变革,只有利用现代的IT技术,才能使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真正落到实处。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结构的深度变革。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要求财务部门高效多维度提供信息满足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需求,而传统的分权式或集权式财务架构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财务共享服务是将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业务放在共享服务中心,它同时汲取了分权和集权的优势,摒除各自的弊端,使财务共享中心成为企业的财务集成芯片,日常业务集中处理,总体职能向广阔和纵深发展,让财务在共享管理中直接体现出价值增值。通过财务共享方案的实施促使财务人员转型,使财务人员由记账转向财务建议、财务管理,为各个部门、各项业务提供财务支持,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只有把工作重心转到高价值的决策支持上来,才能更好实现财务职能,满足企业战略、组织的需要。财务组织结构的变革,使原本各业务单元的财务部可能仅会被保留下一小部分,譬如负责单据收集整理的人员,而大头将迁移至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这样,将财务大部分的职能集中至一个中心位,可以缩减人头数,显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将财务、行政流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尤其在企业兼并重组之后,以财务共享中心的形式将服务提供给工厂和公司,可以在合并初期就形成较好的评价体系,便于进行业务评估。财务组织机构及职能调整后,原来分散、孤立、层级众多的结构在优化以后,财务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制订财务战略和制订标准,并对业绩管理和评价,财务分析报告和预警控制方面起到核心的智能。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一段时间以后,物美实现了从非标准流程管理到标准化流程管理,财务也从原来的“人制”逐步过渡到“法制”。财务组织结构优化后,集团企业财务体系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人才实现管理控制,可以把财务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财务人员从原来的算账角色逐渐演变成了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体系,必需进行集团范围内的财务制度统一和财务处理流程梳理工作。对财务制度与政策统一,进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政策,即使进行组织架构改革,仍然会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有统一规范的财务作业标准与流程,通过有效整合后,把制度政策配套起来切入到系统中去,保证前端业务部门按照制度和政策去运营,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制订财务报账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责、报账流程、审批权限、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分行报账工作考核办法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共享服务的本质,是流程的共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过程,实质就是财务流程再造。共享服务中心流程管理的主要思路是建立流程管理机制,进而规划、衡量、优化这个机制,使之真正实现稳定高效。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财务业务审批流程,按照电子化报账的要求,在OA系统设置财务事由审批的模块,设计了电子化和手工审批相结合的流程;通过培训和宣讲,使全体员工知晓和掌握财务报账要求,提高财务事由审批的效率。从原理上来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财务流程通常可以分为申报、审批及入账和付款三大块。第一,申报。各分公司员工将实际业务中发生形成的业务票据进行初步整理,并在分公司通过全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填报并形成一份独立的报销申请单,在由该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批复后由专门管理部门收集并寄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第二,审批及入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收到分公司单据后,由专门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和分类并根据分类情况发送到相应部门。权责人在收到凭证后进行逐一确认并在公司的财务系统中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文档导入财务模块,自动生成相关凭证;如果审核不通过,则用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分公司相应人员进行联系沟通以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确认完信息后,如果权责人员可直接修改情况下应该要求分公司员工发送一份书面修改请求。对于不能够由权责人直接修改的情况,将会在公司财务信息系统中将报告驳回并要求相关人员对报销进行重新批复.第三,付款。在生成凭证后权限人进行付款,并对相关凭证进行归档。对于公司参股控股的独立法人的凭证将寄回原法人单位。共享服务中心主要依靠规模化、地域成本差异、业务处理高效获取盈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交流使得其对员工的沟通技术及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整个流程的规模统一性要求所有员工对流程对一定基础的了解,所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初期应大规模对各地员工进行培训。因而集团企业构建财务共享工作体系,要由集团财务部组织,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财务部门制定了专门的培训教材,并组织实施多次大规模的培训活动,首先在各组织的财务人员中培训一批业务骨干,再由业务骨干去培训各组织的操作人员,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培训。周密筹划,分步实施共享中心建设周期较长,结果滞后,领导层很难做到一如既往的对项目进行支持,因此,项目建设中要结合集团实际,分步骤进行项目建设,分阶段输出结果,先固化再优化、先确保平稳过渡再力求精益求精。项目组织者要周密筹划,制定分步推进的实施计划,在项目初期,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清晰界定了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保证了整个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中国由于法律、制度、文化、产权结构以及思维习惯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别,决定了中国企业集团在应用共享服务时,必须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不能一哄而上。一是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分支机构众多;二是企业经营相对单一,诸如连锁经营类企业、主业集中类企业等。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因核算准则不同,可考虑按行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如果一家企业行业众多而每个行业的单位又很少,则不适于推行财务共享服务;三是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事务能够按统一的规则和流程处理,可复制可批量处理;四是总部有集中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强化分支机构管控;五是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较高,追求流程的科学、标准化以及制度的强力执行。

E. 如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通过将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由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进行处理,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一种财务业务处理模式,是将不同地域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来同一处理的方式。统一处理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节省了系统和人工成本。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目的。
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财务共享服务的产生。因为前者使会计工作随着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而分散到世界各地,而后者又使会计工作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而大大简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按照传统方式组织财务工作,势必造成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用于会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不能满负荷运作。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搭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将全球范围内的会计核算集中起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据统计,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建立了共享服务的组织机构,90%的跨国公司已经在实施共享服务。作为目前企业压缩成本、提高服务水准中成效最为卓着的一种管理体系,共享服务管理的价值已为通用电气、惠普、IBM等很多世界知名企业所证实,目前,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兴、华为、长虹都逐步建立了服务共享中心。
集团企业该如何搭建财务共享平台,推进财务共享服务呢?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务的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在财务领域,它是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来实现的。
集团企业首先进行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财务共享服务,并非由财务部门主动发起,而是随着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产生。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务类型不断增加,企业分公司、子公司的多个财务机构使财务人员与管理费用快速膨胀。由此导致财务效率降低、设备投资重复、内控风险激增,总部统一协调财务越来越困难。当这些现实严重毁损着企业的核心价值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此时,企业在变革中寻求突破的结果,就是财务共享服务的源起。实施共享服务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基层经理和工作人员强有力的支持。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其实是一种改革,改革势必带来对原有管理模式和部分人员利益的冲击,所有的管理改革都是一把手工程,特别是尚未成效的项目初期,需要公司最高领导层一如既往的支持,否则项目很容易下马。
财务共享服务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领导的决心和支持。实行财务共享服务,需对现有财务管理组织架构、操作流程、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较大的调整,工作量大,难度高,且不可避免地会触及现有内部利益格局。变革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层领导的决心和大力的支持、协调和推动,这些都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组织保证。
破除一些传统习惯和认识。财务共享服务也带来思想观念上的变革,需要打破一些传统习惯和认识:一是打破我国企业组织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按照专业化、流程化、集约化的标准来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实施流程再造;二是打破依赖手工操作、纸质文件签名审批的传统习惯,大力推行电子化审批,并以严密的安全措施,增强电子化操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三是打破害怕公开、透明、习惯遮遮掩掩的落后心理,大力宣传正确的财务理念,加强阳光财务建设。
建设和规划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来强化内部控制、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才能实现“协同商务、集中管理”。所以必须建立一个财务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让分子公司把数据导入系统,做到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财务模板,尽可能取消人工作业,让业务数据自动生成有用的财务信息;可以运用系统标准执行减少偏差及各业务单元可能的暗箱操作,降低各种隐含风险;可以通过设置让系统自动提示例外和预警;可以利用系统的开放性建立各数据共享接口和平台,满足各方不同需求;可以通过系统定期生成不同会计准则要求的报表及特殊报表等。
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在信息系统支持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其服务对象提供内容广泛的、持续的、反应迅速的服务。因此,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关键环节。统一的ERP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建立一个好的平台很重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IT标准和一个流程标准,这样整合可以更快。
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财务流程要求建立强大的网络系统以及企业信息系统,将它们作为IT平台。其中,统一的ERP系统是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搭建成功的必要条件,其作用在于,将所有财务制度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由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设定,从而保证总部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如果集团原本使用多种ERP系统,那必须先在集团内推行统一的ERP。如果系统间实在无法统一,至少也要做到互相兼容。
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也必需完成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接。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与OA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稽核系统等相对接,基本实现了各信息系统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
财务共享中心建成后将是流水线式的财务核算模式,财务人员按照业务链条而非财务链进行岗位配置,而流水线式作业的先决条件并非人员而是传输带,是有让它动起来的工具,共享服务中心的建成同样需要系统进行支撑。因为系统可实现业务流、实物流和价值流的同步,系统可记录各业务节点的响应速度,同样系统可协助你完成数据归集和管理报表生成。
在满足信息化的环境下,财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使财务直接用于支持战略决策的增值分析,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及时正确的导向,根据市场快速调整业务策略、经营战术等。所以共享服务的模式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管理变革,只有利用现代的IT技术,才能使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结构的深度变革。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要求财务部门高效多维度提供信息满足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需求,而传统的分权式或集权式财务架构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财务共享服务是将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业务放在共享服务中心,它同时汲取了分权和集权的优势,摒除各自的弊端,使财务共享中心成为企业的财务集成芯片,日常业务集中处理,总体职能向广阔和纵深发展,让财务在共享管理中直接体现出价值增值。通过财务共享方案的实施促使财务人员转型,使财务人员由记账转向财务建议、财务管理,为各个部门、各项业务提供财务支持,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只有把工作重心转到高价值的决策支持上来,才能更好实现财务职能,满足企业战略、组织的需要。
财务组织结构的变革,使原本各业务单元的财务部可能仅会被保留下一小部分,譬如负责单据收集整理的人员,而大头将迁移至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这样,将财务大部分的职能集中至一个中心位,可以缩减人头数,显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将财务、行政流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尤其在企业兼并重组之后,以财务共享中心的形式将服务提供给工厂和公司,可以在合并初期就形成较好的评价体系,便于进行业务评估。
财务组织机构及职能调整后,原来分散、孤立、层级众多的结构在优化以后,财务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制订财务战略和制订标准,并对业绩管理和评价,财务分析报告和预警控制方面起到核心的智能。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一段时间以后,物美实现了从非标准流程管理到标准化流程管理,财务也从原来的“人制”逐步过渡到“法制”。
财务组织结构优化后,集团企业财务体系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人才实现管理控制,可以把财务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财务人员从原来的算账角色逐渐演变成了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
制度统一与流程梳理
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工作体系,必需进行集团范围内的财务制度统一和财务处理流程梳理工作。
1. 制度统一
对财务制度与政策统一,进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政策,即使进行组织架构改革,仍然会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有统一规范的财务作业标准与流程,通过有效整合后,把制度政策配套起来切入到系统中去,保证前端业务部门按照制度和政策去运营,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制订财务报账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责、报账流程、审批权限、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分行报账工作考核办法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2. 流程梳理
共享服务的本质,是流程的共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过程,实质就是财务流程再造。共享服务中心流程管理的主要思路是建立流程管理机制,进而规划、衡量、优化这个机制,使之真正实现稳定高效。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财务业务审批流程,按照电子化报账的要求,在OA系统设置财务事由审批的模块,设计了电子化和手工审批相结合的流程;通过培训和宣讲,使全体员工知晓和掌握财务报账要求,提高财务事由审批的效率。
从原理上来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效整合,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财务流程通常可以分为申报、审批及入账和付款三大块。
第一,申报。各分公司员工将实际业务中发生形成的业务票据进行初步整理,并在分公司通过全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填报并形成一份独立的报销申请单,在由该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批复后由专门管理部门收集并寄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第二,审批及入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收到分公司单据后,由专门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和分类并根据分类情况发送到相应部门。权责人在收到凭证后进行逐一确认并在公司的财务系统中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文档导入财务模块,自动生成相关凭证;如果审核不通过,则用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分公司相应人员进行联系沟通以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确认完信息后,如果权责人员可直接修改情况下应该要求分公司员工发送一份书面修改请求。对于不能够由权责人直接修改的情况,将会在公司财务信息系统中将报告驳回并要求相关人员对报销进行重新批复.
第三,付款。在生成凭证后权限人进行付款,并对相关凭证进行归档。对于公司参股控股的独立法人的凭证将寄回原法人单位。
人员培训
共享服务中心主要依靠规模化、地域成本差异、业务处理高效获取盈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交流使得其对员工的沟通技术及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整个流程的规模统一性要求所有员工对流程对一定基础的了解,所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初期应大规模对各地员工进行培训。
因而集团企业构建财务共享工作体系,要由集团财务部组织,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财务部门制定了专门的培训教材,并组织实施多次大规模的培训活动,首先在各组织的财务人员中培训一批业务骨干,再由业务骨干去培训各组织的操作人员,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培训。
周密筹划,分步实施
共享中心建设周期较长,结果滞后,领导层很难做到一如既往的对项目进行支持,因此,项目建设中要结合集团实际,分步骤进行项目建设,分阶段输出结果,先固化再优化、先确保平稳过渡再力求精益求精。
项目组织者要周密筹划,制定分步推进的实施计划,在项目初期,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清晰界定了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保证了整个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适用范围
中国由于法律、制度、文化、产权结构以及思维习惯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别,决定了中国企业集团在应用共享服务时,必须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不能一哄而上。
国内符合如下特点的企业比较适合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一是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分支机构众多;
二是企业经营相对单一,诸如连锁经营类企业、主业集中类企业等。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因核算准则不同,可考虑按行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如果一家企业行业众多而每个行业的单位又很少,则不适于推行财务共享服务;
三是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事务能够按统一的规则和流程处理,可复制可批量处理;
四是总部有集中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强化分支机构管控;
五是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较高,追求流程的科学、标准化以及制度的强力执行。

F.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何构建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


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选址的问题。


1、人的因素,包括人力成本,通过比较各地区员工薪资水平,以获取成本优势。人才素质,这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保障。


2、政策的因素,当地政府对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政策支持。


3、环境的因素,包括当地的基础设施,还有当地经营成本等。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架构来保证业务的开展。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全面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安全和高效运转,确保向企业集团内部客户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服务管理组: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的业务流程的建立与持续优化、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实务操作的制度、规范等的建立和维护,负责对财务共享服务各核算组的具体核算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及时性进行内部稽查。


3、档案管理组:负责安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外部的纸质单据的交接及除员工报销单据外的所有合规性审核工作,以及所有内外部电子文档、纸质文档的整理保管和归档工作。


4、应付组:负责供应商应付款结算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负责供应商协议的审核管理,以及供应商对账工作。


5、应收组:负责客户应收款结算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负责客户协议的审核管理,以及客户对账工作。


6、总账报表组:负责总账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对外和对内出具财务会计报表和管理报表。


7、报销组:负责费用报销类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


8、资产税务组:负责成本管理、资产管理和税务业务的核算工作。


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编写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服务管理、档案管理、应收、应付、总账报表、费用、资产税务等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分工,提高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


(三)流程管理


财务流程的梳理主要通过对现有流程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对流程现状研究后,设计未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对流程进行端到端的优化设计,需要设计出部门级(三级流程)的流程图。三级流程被定义为跨部门的、跨职能的流程。三级流程细化到部门的具体岗位,但不涉及岗位的具体作业。主流程包括:采购到应付流程图、销售到应收流程图、库存到成本流程图、总账报表流程图、纳税申报流程图、固定资产流程图、费用报销流程图。四级流程开始关注部门内部的再细化分工,或者说是为了完成上级流程目的,而需要操作更细化的作业标准(也叫SOP)。五、六级流程,我们通常定义为软件功能和单个操作动作的流程。


在设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时,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梳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等相关规定和集团管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达到财务共享服务标准流程的要求,最终使流程落地。


(四)信息系统支持


在整合信息化平台中,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影像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网上支付和银企直连等系统和技术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为重要的信息系统支持。ERP系统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支持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流程自动化,尽可能地消除手工作业;系统的部署能满足跨地域经营;支持自助门户和交互中心,能方便与客户、供应商、员工和合作伙伴进行业务协作。影像系统在财务共享服务应用中主要解决了票据实物流转的问题、原始凭证的调阅问题、离岸处理问题、业务处理的分工和效率问题。网络报销系统改变了传统纸质报销的低效率,大大降低财务基础工作量,为财务共享服务提升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带来了切实可行的工具。

G. 会计数据的数据共享

解决了会计数据和信息的标准化问题之后,在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数据维护与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的保障之下,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就可以使会计数据和信息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上下级单位之间、社会各相关权益人之间,按照授予的各级权限,进行真正的社会化共享。
对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资源进行企业内、外部的加工使用,既可以在社会化的广度上,也可以在信息化的深度上进行共享和再加工利用。
(一)在社会化的广度上进行共享和加工利用
社会经济联系的数据结构是网络状态的,由各个行业的某一类数据向上
游搜索,可以到达最初原材料的生产行业(例:采矿业);从一个产品向下游搜索,可以到达各个最终用户(例:消费者)。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范围观察,汇总分析会计数据,能够反映各个行业之间的物资、资金的运动过程,可以在分析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情况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经济信息统计管理和经济调控机构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由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始经营交易数据出发,进行加工处理,不仅可以生成传统的会计信息,而且可以得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物资的供需关系和各个行业之间的资源的动态变化与平衡关系,了解各种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单位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用于预测经济前景,辅助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监管和调控,为经济建设服务。税收征管机构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在管辖范围内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更好地完成税收征管工作。
审计机构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对原始会计数据、中间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发布的会计信息进行网络化的实时审计,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环境保护机构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在管辖范围内进行实时监控和环境会计处理,对“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资源环境改善收益”等数据进行核算和统计分析,及时监控企业、行业与环境的关系,更好地完成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研究机构、证券信息服务商等上市公司信息的加工者与使用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共享,对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信息的提取、分析和生成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在信息化的深度上进行共享和加工利用
各个社会机构和单位将按照一定的权限,直接提取社会化共享的会计数据和信息资源,为财务分析系统、财务预测系统、筹资、投资、成本决策支持、股利分配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第一手资料。
各个企业的会计数据和信息包含了企业内、外的资金变化信息和企业之间物资资源联系等的信息。企业管理者可以对企业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判断如何降低成本,优化企业流程;可以对行业价值链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需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
在会计数据和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共享条件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汇总、归纳、推理,尤其是对多维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可以得到各个层次的财务决策知识。
(三)展望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会计数据和信息的标准化储存与社会化共享,将规范财经信息的管理,真正解决会计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提高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可获得性、时效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各行各业每天生成的和历史积累的会计数据和信息,在社会化和信息化的共享与再加工利用的过程中,必将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潜在的巨大价值,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H. 电子商务对会计工作影响的案例有哪些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会计假设是根据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所作的合理推论。现行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假设之上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原有的会计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假设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这个特定组织是有形实体概念。而网络公司作
为一种虚拟公司(virtual firms),为了完成某一目标会在短时间内结合形成一个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的临时结盟体,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确定的
空间范围。组成网络公司的各独立企业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组合方。换言之,网络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这就使得对会计主
体认定产生困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如果会计主体不确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就没有空间的归属,那么,会计信息使用
者就无法理解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将会计主体看作一个相对的概念,以确定网络公司“虚”的会计主体:计算机网络上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
的临时结盟体。这样,我们就要用相对的会计主体假设替代现行的会计主体假设,就可以确定电子商务时代的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从而正确地确认和计量资产、负
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会计主体的生产经
营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只有在这一假设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
循环,会计才可用历史成本而非生产价格来确认。而在电子商务时代,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结盟体,在完成目标后可能立即解散,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同
时,会计核算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我们就要借鉴破产清算会计中的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等确认、计量基础的理
论与实践意义,这样才有利于加强对"网上实体"的风险管理。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为各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其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结算账目、编制
财务报告,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而在电子商务时代,会计分期假设将会完全被否定,其原因:第一,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络上的一笔交
易可在瞬间完成。网络公司可能在交易完成之后立即解散,换言之,网络公司的存续时间即是某项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期间,具有很大的弹性。在公司存续期间不确
定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存续时间很短的情况下,仍进行期间划分,不仅难度很大,而且实际意义也不大。第二,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财务报告采用实时报告系统
(real time reporting system),任何时候,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由
报告企业编制财务报告后才得到。在这种财务报告模式下,根本不需要对会计期间进行划分。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包括
币值不变(一致性)假设和记账本位币(唯一性)假设两个附带假设。一方面,“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性,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从
而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也冲击了币值不变(一致性)假设;另一方面,“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则强化了记账本位币(唯一性)
假设,使得货币真正成为观念的产物。因此,面对货币计量假设所受到的冲击与强化,完全有可能产生一种浮动的、全球一致的电子购买力单位。这样,货币计量假
设会可能被人们扬弃,最终形成电子购买力单位计量假设。

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现代电子商务中,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已不
足以成为管理者和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诸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
利能力,而它们又不能在报表上用货币来表示。随着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产生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的商务模型,对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
计量、对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价值的计算、对高科技企业潜在的高额风险回报的计量、对通货膨胀的计量等,都成为突出问题。因此,会计计量手段将不仅仅局限于电
子货币,而会向多元化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会计具有反映、监督、参与经营决策三大职能。计算机
处理环境的变化和电子交易形式的出现,使建立基于网络化的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已是时代必然。在这个新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中,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能够自动从
企业的内部和外部采集相关的会计核算资料,并汇集于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实时反映。由于会计信息实现了实时和自动的处理,那么会计监督和参与经
营决策职能就变得更加重要。监督职能主要是监督自动处理系统的过程和结果,以监督国家财经法纪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这时,监督的形式也将发生变化,如可
以通过网络对经济活动进行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控。参与经营决策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功能强大的预测决策支持系统来体现,这样,企业经营者和外部的信息
使用者,可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作出合理的预测,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会计要素是为实现会计目标,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之上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要素。现行财务会计一般从企业
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将会计要素划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要素。这种划分模式使财务报告的结构简单、易懂,会计信息使
用者能够较清晰地了解会计信息。但是,在电子商务时代,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导致经济信息的复杂性。经济信息在向会计要素转化时,现有的会计要素分类不一定能
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即实际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之间发生偏差。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却在提高,所以,对会计要素进行更深层次的划分成为必
然。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速处理器的出现,使信息加工的速度越来越快,也使对会计要素进行更深层次的划分成为可能。会计要素将会被划分得更有层次,从而
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资金的运动状况。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会计核算方法信息化。传统的会计方法逐渐由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取代,主要体现在无纸化交易方面。


2.会计核算内容多样化。在买方市场上,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厂房、卡车等曾经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资产等不再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财务分
析成为会计工作的主流,人人都将是会计信息的处理者,传统的会计核算不再是主要工作,会计信息管理、决策分析将占了主要部分。

3.企业会计信息公开化。在电子商务中企业将会计报表放在Web网上,缩短了企业报告的形成时间与使用时间,且透明度很高,既做到信息共享,又可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形成社会化监督。

(二)电子商务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其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资产价值不变。其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具体影响:(1)历史成本原则是以持续
经营假设为基础,然而电子商务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因此历史成本原则将失去存在价值。(2)网络公司的交易对象多是处于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其市场价格波
动频繁,历史成本不能如实反映网络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关性极差。(3)历史成本是一种静态的计量属性,它对网络公司的经营业绩
的反映滞后,经营管理者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无法发挥。

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产按现
时价值、可变现净值计价成为可能。通过在线访问,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资产成交价格信息,用现时价值对资产计价。如与美国芝加哥交易所联网的公司可以很
容易地知道采用“盯市(marketing tomarket)”制定的期货产品的当日价格。采用现时价值计价,将可以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
息。

(三)电子商务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或支付
现金时才确认。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不属于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已经
收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权责发生制是针对会计确认时间而产生的一项准则,它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基础。而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采用了实时报告系
统,不再需要进行会计分期,因此权责发生制将失去存在基础。由于电子商务否定了会计分期,而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样,网络公司的经营所得和实际支出的款项直
接作为其收入和费用,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

(四)电子商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现行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的书面文件,由财务报表和附表组成。提供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电子商务时代,财务报告受到的影响是:

1.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是为某一特定模型服务,将所有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提供一种“通用的”财务报告。然而,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决策模型,“通用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不同决策模型的需要。

2.国际贸易剧增,币值波动大,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3.现行财务报告缺少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而网上交易的主要对象是金融工具,风险性较大。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这方面的揭示,以便他们合理地预计风险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正确的决策。


4.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本及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企业的生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创新,知识资产、人力资产将
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而现行财务报表对此反映较少。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集电子交易、核算处理、信息随机查询于一体的“动态实时报告
系统”,可实时满足不同层次的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多元要求,在会计报表中,也应将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源作为主要资产项目加以重点列示。而反映的侧重
点应由关心“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动的能力”,转向关心“知识资本拥有量及其增值的能力”。

此外,财务报告还要能反映大量的非货币性信息,如企业员工素质、企业组织结构等。

三、电子商务时代财务会计面临的其它问题

(一)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时代,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会计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特征和本身的资源缺乏,从而使会
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具体表现在:(1)原始会计信息虚假。内部人员对原始会计信息进行非法篡改或泄密,造成会计信息在传递之前是虚假的。(2)会计信
息被篡改。会计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修改或恶意修改,使会计信息失真。(3)会计信息保密性被破坏。保密的会计信息泄露,如果被竞
争对手获取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4)网络系统遭到破坏。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
信息的质量受到影响。

(二)会计专业技术人才问题

传统会计在空间、时间和操作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业务一般
较单一,与其它业务联系较少。而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网络环境使得会计核算简单化,整个财务成为企业业务链中的中心环节之一,会计人员必须拥有相关的管理知
识和网络知识,否则财务业务流就会因此减慢,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率。同时,由于会计人员要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等会计信息,就必须了解熟悉具体的生产过程及其
工艺。如电子商务活动使得无库存生产成为可能,作业成本成为成本会计发展的方向,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会计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相应产业的基本知识,
此外,会计还面临人力资源会计的构造、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的计价等新课题,这也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创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网
络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会计国际化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遍应用,使人们已经能够在几
秒钟之内将几十亿美元甚至更巨额的资金在世界各大城市之间相互流转。从资本流转的程度和广度来看,地球正在变小,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为了
谋求自身的生存,必须不断加强新产品研制和技术改造工作,往往需要巨额资金,但只有较少企业能够依靠自己积累的留存收益或本国的金融机构来应付国际竞争,
大多数企业需要筹集国际资金。一个国家的资金贷出单位为了更好地制定信贷决策,必须对外国借款单位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要求他们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标准化
的会计报表。另外,电子商务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而进行国际贸易必须首先要了解企业的信用和财务状况,因而有必要了解外国企业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制度,并
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这样,电子商务就会促进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四)财务软件问题

目前开发和应用
的财会软件都是以模仿手工系统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内容的核算软件。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会计的反映职能淡化,会计的参与经营决策职能增强,原有的
核算型财会软件无论是功能范围还是信息容量都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而带有决策支持功能的管理型软件是趋势。

同时,新一代的财务软件还
必须打网络牌,采用最新的、商业领域流行的技术方案。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对Internet/Intranet的全面支持、最新的C/S模式、
Web Server应用等最新技术都将被引入到新一代产品中。特别是全面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组件技术,并在设计方法上引入最新的弹性化设计和安全设计,
可保障会计信息更加安全、可靠、及时。

I. 急求一篇关于网络会计利与弊及其探讨的毕业论文,字数在8000-9000以内

1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
网络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将随之消失,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购销活动更便捷,费用更低廉,对存货的量化监控更精确。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交易结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难以防避企业管理出现的新风险
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网络经济要求财务管理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于搭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内部网(Intranet)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特别是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财务管理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这一点传统财务管理是难以做到的。
其次是身份确认和文件的管理方式问题。网络经济下参与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来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如果继续沿用这种口令身份验证方式,那么随着互联网用户和应用的增加,口令维护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合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一直使用手写签名来证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内容。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从而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
此外,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下的主要交易手段,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必须一体化,电子单据、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击的点增多。而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征税、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数字签名的确认、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出现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的风险是难以防范和规避的。
就拿最近的网络安全问题说起,自从网络走进我们千家万户,作为21世纪的代表——网络,已经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的安全却还无法跟上它高速发展的脚步,各国政府都在努力的探究网络法规和法律,但至今还未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出台,这也成为现在众多网络经济案件无法审判的重要原因。最近一个网络虚拟物品第一案就该让我们去关注一下:
小吴玩“传奇游戏”已经两年了,两个月前,他终于升到了32级道士,这意味着他的角色有了较高的战斗力,小吴着实为此高兴了几天。但没过多久,小吴就发现,32级道士的“道袍”不见了,战斗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而让小吴心疼的是,炼成这个32级道士不但耗费了他许多时间,还为此花了不少钱。算上购买游戏点卡的费用和上网费,升到这个32级道士需要1000多元。小吴找到游戏运营商要求追查,得到的答复是先到公安机关报案,但公安部门却以找不到法律依据为由拒绝受理。
现在诸如此类的网络虚拟物品引发的案件正日趋增多,也让执法人员难以处理,现在各国都在加紧出台网络财产的安全的法规细则,希望我国在国力日益昌盛的今天,能再新兴产业的发展上能走在世界前列。
1.2难以满足电子商务要求
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定合同到支付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使整个交易远程化、实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网络经济下,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对其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记账、算账、登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无法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此外,传统的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内容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在网络经济下,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网络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因为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致使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不能完全正确地评价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所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运营的需要。
1.3不能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因此,它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能够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企业财务管理变得即时和迅速。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时间差,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能相互连接,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要求管理人员只能在特定环境下办公,因为它是基于内部网的系统,离开内部网将无法办公。而网络经济下,要求财务人员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办公(即移动办公),这样财务软件必须是基于互联网的系统,而只有实现从企业内部网到互联网的转变,才能实现真正的网上办公。由此可见,在网络经济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许多弊端,必须及时研究财务管理创新,构造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
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网络化。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2.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客观需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向高层次演变。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的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2.2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2.3财务工作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模式,相应地必须改变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
2.4财务管理软件的创新
过去国内各财务软件功能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3网络经济下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构想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在此笔者提几点实现创新的构想:
3.1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最后,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可以说,转变企业理财观念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创新的根本保证,不可不予以高度重视。
3.2加强网络技术培训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创新的成功与否。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首先财务人员已具有坚实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如果再学习一些现代网络技术,将经济、财会、网络有机地结合,则面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就能够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其次,通过技术培训可使财务人员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为此,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资风险。事实表明,对财务人员加强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教育,有利于在网络经济下实现财务管理创新。
3.3积极开展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
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使财务管理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但目前知识资本的理论尚未成熟,必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知识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对知识资本的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理财的重大创新。对此,首先应研究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其市场化形式,探讨知识资本的有效运作管理方法。其次,要研究知识资本的计量方法,确定知识资本价值,研究知识资本的证券化形式和估价方法。第三,要对知识资本运作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具体操作方案。第四,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它是知识资本保值增值的基本前提。总之,知识资本是网络经济下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对知识资本的理论研究也是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
3.4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贸易服务方式,它以数字化介质替代了传统的纸介质,将打破传统企业中以单向物流运作的格局,实现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资金流为主体的全新运作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将工作重心放在价值链分析上。首先,企业要从行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有必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其次,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定单—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进行分析,以判断如何降低成本,优化企业流程。第三,从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入手,通过与竞争对手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和自己的成本态势,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
3.5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往往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在企业外部,由于“媒体空间”的扩大,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商业交易的无地域化和无纸化,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大,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总之,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势在必行。该模型应该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并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如保本点、收人安全线、最大负债极限等)予以反映。这样,将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有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就能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3.6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互联网的出现,使桌面管理转化成非桌面化的网络方式有了技术保证,也使得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开发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至少应包括会计核算的集中化、财务控制的集中化、财务决策的集中化三部分。采用集中式管理,将会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适时性,减少中层管理人员,使最高决策层可与基层人员直接联系,管理决策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虚拟结算,实时跟踪市场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决策。
3.7创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的网络经济,其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进行,如:在线订货、在线资金调度、异地转账、在线证券投资、在线外汇买卖等。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都是动态的,更具有不可捉摸性;同时,市场需求信息的公开化,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格局。谁能占领信息的制高点,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创建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超文本、超媒体技术,使信息更形象、直观,提供多样化的各类信息,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和精神层面的信息等,实现信息理财。
3.8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法制手段来强化网络安全。这主要涉及网络规划与建设的法律、网络管理与经营的法律、网络安全的法律、电子资金划转的法律认证等法律问题。其次,从管理上维护系统的安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以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第三,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企业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要加一道防火墙,防止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袭击,保护企业内部网中的敏感数据。另外,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假冒身份,从而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为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4.结束语
在步入21世纪已有10年的今天,科技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网络这个新生代的代表更是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功能和价值,在消费水平提高和生活品味日趋个性化的今天,网络经济正悄悄的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现在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上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依赖网络经济了。在这个未来将占消费总水平大半的消费手段中,它的便捷,高效正为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顾客,所以如何加强监管和出台全面的税收和财务管理细则是现在全国财政部门的首要工作。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渐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之际,如何在网络经济这个新兴产业的管理和优化中,希望看到中国走在世界的最前端,进一步让世界看清中国,认识中国。

参考文献:
[1]薛慧丽、张新武。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马红红、任存梅。浅谈网络财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
[3]邓学衷。知识经济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4]董世敏。论网络时代财务创新[J].四川会计,2008,(1)。
[5]王开田、李连军。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

阅读全文

与网络条件下会计资源共享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平板开机时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175
路由器个人网络设置 浏览:67
厦门网络无线公司 浏览:178
移动卡信号好网络差 浏览:212
网络电视盒连接打印机 浏览:253
文档中如何制作网络图 浏览:322
电脑网络闪断是什么意思 浏览:582
台式电脑网络连接电视没有声音 浏览:731
东莞手机网络电话 浏览:455
网络安全巡检手册 浏览:275
系统软件网络服务是什么 浏览:210
手机网络不给力啥意思 浏览:699
电视网络已连接但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354
苹果电脑网络设置怎么调整 浏览:215
机顶盒是连接wifi还是有线网络 浏览:809
网络连接有防火墙怎么办 浏览:793
黄埔网络维护服务哪里有 浏览:180
网络打印机设置自动扫描 浏览:628
红米4a的网络是哪个好 浏览:203
网络常见的软件问题有哪些 浏览: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