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网上交友的动机 和交友的标准
网上交友的动机和交友的标准。网上交友的动机一般的都是有所利益,所图的或者是各方面吧。
B. 结合实际,谈谈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信息用户行为有哪些新的变化,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在线等
用户行为新变化的表现:
1、倾向社群化生活
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机QQ群活跃用户数年均增长率为72%,这表明网络社群化生活呈不断增长趋势。截至2015年6月,移动端QQ群的消息量占比为66%,远远超过PC端34%的比例,这表明用户更多是在移动互联网终端进行社交分享。与腾讯QQ一样,微信也可以搭建公共群。
除群生活以外,微信还开通了公众服务号,开发者在公众号上为各种不同兴趣、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介方式与特定群体实现全方位沟通互动,使线上线下得以连接。
2014年5月,腾讯手机QQ推出基于兴趣的公开主题社区——兴趣部落,与拥有共同兴趣标签的QQ群实现打通和关联,形成以兴趣聚合的社交生态系统。此外,微博群、微博热门话题、网络贴吧、天涯社区、猫扑等公共社区也都聚集着大量用户,有各自特点鲜明的社群生活,体现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2、更乐于互动分享
科技网站Digital Trends的报道表明:“与阅读文章相比,人们更乐意分享文章,这是典型的现代信息消费方式。”相比于PC端,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操作的简易性和网络设备的便携性,用户对所接触的信息更乐于参与互动并随手转发,而且用户往往是多屏参与信息互动与分享,即在PC端接受信息,在移动端参与节目互动。
如很多电视媒体利用扫码、摇一摇等方式与用户进行跨屏互动。娱乐化的体验容易获得用户追捧,用户也乐意在接收新信息的过程中在社交网络中分享,吸引社交好友共同参与,而一旦引爆社交网络将收获不可估摸的市场红利。
3、获取信息的表面化
移动互联网的简易操作解放了用户的话语权,使得用户进入一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自由状态,生产的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IBM的研究称,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产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
可见移动互联网产生了海量信息,填充在社交网络的各个角落。与海量信息相对的是用户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信息量越大,注意力资源就越稀缺。
印度InMobi公司发布的《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利用手机和平板上网时间总计达到146分钟,其中,有效媒体接触时间为5.8小时。
即使用户将5.8个小时全部用在社交网络中获取信息,也只是获取一小部分,而且面对网络纷杂的信息,用户注意力很难集中,极易被其他信息吸引,对信息的获取就过于浅显,浮于表面。
4、关注点指向明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行为社交化变迁还体现在用户更为关注眼前的热点事件,更乐于分享指向明晰的事件,很容易形成“一呼群应”的效果。
用户的社交化行为更多表现在移动即时通信类的社交软件上,而对于搜索软件,社交化的行为特征还没有表现出明显倾向,但移动端搜索量已高出PC端搜索量,未来移动端的全社交化趋势还是很明朗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行为很容易在社交活动中被转移,注意力也会迅速被不断更新的热点事件所吸引,很难对同一事件保持长久关注。
特征
第一,网络用户数量增长迅速,人数众多。信息社会是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主导的社会,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成为知识的需求者。
第二,网络用户的类型不断分化。在物理世界中,用户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网络打破了地域限制,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信息交流场所,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发布和获取信息。在这种环境下,用户概念呈现出新的含义,网络用户结构差异大、职业分散、行业分布广泛。
第三,网络用户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传递者和接受者,用户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的特征。任何网络行为人都可能置身于信息两端,既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接收信息。
(2)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行为与动机扩展阅读
网络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式主要靠信息检索和信息浏览。信息检索是一种有明确目标、有计划、能清楚表达信息需求的信息获取行为;而信息浏览是没有具体信息需求目标或难以清楚表达信息需求的较随意的信息获取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浏览行为可能缺乏明确目标,也可能没有计划性,但这并非意味着它就不具有目的性。作为用户的信息行为之一,浏览同样具有行为上的目的性,那就是满足已知或未知的信息需求。
在实际的信息获取活动中,二者有时难以清楚地划清界限,常常相互联系、交叉或被整合在一起使用。信息检索与信息浏览常被用户简称为信息查寻。对于网络资源的信息查寻,库尔梭(CarolC.Ku)提出的信息查寻模式为我们清楚地描述了其具体过程。
库尔梭模式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用户因其信息需求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疑惑与挫折会随着信息查寻过程的推进、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而减少。她运用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来描述用户如何建构他们所遇到的信息。
她还认为,信息查寻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需求表达的过程,需求目标的形成(观点形成)是信息查寻成败的关键,所以,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是库尔梭信息查寻行为模式的精髓所在。
C. 如何激发人们的分享欲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激发他们炫耀的本能,并且通过标签让他们有归属感,找到认同。
而网络中的分享则可以实现(至少是表面上的)群体归属感和尊重。
都是群居性动物,都需要寻找归属感和尊重。
而网络中的分享则可以实现(至少是表面上的)群体归属感和尊重。
分享的前提不是后面提到的牛逼和傻逼,大前提是分享平台上有你想让他看到该内容的人。
比如用户有一张图片,用户不想让朋友圈的人看到,那么无论你怎么去美化那张图片,用户还是不想分享。
所以这是分享的大前提——希望与能相互理解的人交流,也就是说,分享的平台上一定要有能相互理解的人。
D. 什么是表现用户行为,动机和个人喜好
摘要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为您查询到,表现用户行为、动机和个人喜好属于用户画像的分析方式,是一种图形表示,能够将用户 的各种数据信息以图形化的直观形式展示出来,帮助运营人员更好地进行用户定位。
E. 举例说明行为与动机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心理学知识。这要长篇大论的。简单的回答:动机是行为的前提,行为是冬季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又有区别。
F. 社交网络的带来影响
2008年后,社交网络的发展引人注目。截至2013年5月,约有一半以上的中国网民通过社交网络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交网络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web2.0业务。社交网络巨大的发展潜力更是一度被国内外各大风投机构与公司看好,纷纷注资。
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信息获得、思考和生活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现自我、营销推广的窗口。但是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包括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等。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处在社交网络的前端,但同时也是受影响最深的。
研究中说,“一个社区账号可以是萌生浪漫的地方,也可以是冲突的舞台,在过去,谈话的中介是信件、电话或手机。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接触到更广阔的网络用户。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关于行为和礼貌的社会规则仍然在形成中。”
对青少年来说超过22%的青少年的在线行为最终“使他们与某个人的友谊结束”;25% 的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最终导致了面对面的争吵或对抗;13% 的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上有对抗之后,第二天去学校会感觉紧张,同样百分比的青少年因此与父母产生了问题;8% 的青少年因为社交网络上的事情最终产生了身体对抗,6% 的人因此在学校遇到了麻烦。
联盾护航360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借助社交网络,建立虚拟的人际信任关系。74.8%的未成年人觉得网络社交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70.0%的未成年人觉得网上聊天比面对面交谈让自己更加轻松自在,69%的未成年人强调,网络社交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网络社交在未成年人眼中有独特的魅力。
G. 如何做创业营销
创业让人充满斗志。然而不幸的是,“想做就做,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理论并没有啥实际效果,一夜成功的创业故事背后是你未能想象的心酸。
今天要说的是创业营销,有限的时间、资金和人才使得创业营销格外艰难。
你得确保每一分努力都用到点上。这还不算难,更难的是传统营销策略在这里常常无用武之地。
创业营销是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那到底怎么办呢?秘诀是把内容营销和公关合理结合。
所以,重头来了——值得所有创始人一读的终极创业营销指南。
夯实基础
社交媒体是最重要的推广方式。因为好的营销内容可以为你网站带来大量潜在客户,进而影响更多的人,社交媒体可以说是创业公司市场营销的最佳工具。当然,如何最大化利用社交媒体的营销价值也是有技巧的。
1.选对社交媒体网络
往往创业公司在社交媒体网络的选择上不假思索。常见的误区有两个:试图拿下所有社交网络与(只因竞争对手也在做所以我也试图争取)某个特定的社交网络。假如你的竞争对手瞄准了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然后你也会瞄准这些,对吗?也许,但不完全是。
Facebook、Twitter、LinkedIn、Tumblr、Reddit、Pinterest还有Instagram都是现今非常热门的社交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极好的推广平台,但同时他们各自也有特点。Facebook的强大之处在于当你已经有一群特别喜欢发照片和视频的用户后效果特别好,而Twitter则适合喜欢转发链接的潜在客户。
简言之,每个社交网络的工作机制都不同。所以盲目地投资社交网络实属下策。好好思量一下你希望推广的网络和社区,然后再思忖下哪个社交平台最合适。
建议:社交网络本身的人群特点也值得考虑。比如Tumble,它的用户群体偏向年轻人,喜欢分享励志名言跟趣味图片。如果你的受众对象是这个群体,再把时间浪费在LinkedIn上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2.找准推广的最佳时机
什么时候发Tweet或者更新Facebook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永远是个谜。如果你的目标是青少年,在上学期间早上和晚上大概是最佳时机。那要是在暑假呢?那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说到底,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没有标准。但是,至少有些规律可循。
Facebook:
周六最佳;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点分享内容效果甚好;两天更新一条为最佳频率。
Twitter: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转发;每小时1-4条链接推文;周二、周三、周四、周六和周日被认为最佳;东部时间早上6点、中午12点和晚上6点最好发带链接的推文。
3.使用关键词列表
现在是时候亮出你的关键词列表了。在社交媒体上你可以用关键词列表最大化你的影响力。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社交网络管理工具,比如HootSuite。你可以设置核心关键词的搜索流。以MarilynJean为例,“在线购物俱乐部”可能是他们的关键词搜索流之一。那么利用社交网络管理工具他们可以监视任何与“在线购物俱乐部”这个关键词有关的对话然后强行植入。但是最终MarilynJean会慢慢被这些目标客户所熟知。
建议:用关键词列表来帮助你定点投放在线广告。
4.创建并利用影响者名单
在线营销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好方法是影响传播者。对创业公司来说,与成千上万的人建立有高度影响力的关系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不如想办法与已经具备影响力的人建立稳固的关系。
比如,MarilynJean可能会通过Twitter与时下的明星妈妈建立联系,如果这些妈妈们喜欢MarilynJean的产品或服务,他们就可以在Twitter上转发推荐给自己的粉丝。然后MarilynJean的粉丝和阅读量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建议:记者和社区领袖也是不错的影响者。不要局限于名人,他们有时候不好搞定。
当然影响者名单也不可盲目而定。至少得做一点市场研究功课。比如谁在写那些博客文章?在Twitter上输入核心关键词然后看看谁出现在结果中等等。还有一点需要记住,粉丝多不代表影响力大。互动才是关键。
5.创建一个博客
创建博客别提多简单了。无非就是下载软件,上传到服务器然后设置一番。WordPress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免费,又有很多强大的插件。比如Yoast SEO这个插件,可以协助Google或者其他搜索引擎定位你的内容并排序。
在后台设置妥当之后,就可以考虑界面设计了。这个时候最好还是询问一下专业设计师的意见。然后再邀请10个好友问问他们的反馈意见。你绝对会感受到美的吸引力。记住,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但是不必全是消费信息。你的博客是传达内容、概念的媒介。你的设计要简洁有力地突显出你的公司特点。
为了确保你的设计没有走偏,以下问题可以帮到你:
♦ 后退眯起眼睛,网站看起来还正常不?
♦ 功能列表是否显眼?
♦ 是否有社交媒体分享功能?
♦ 有没有博客订阅和RSS反馈?
♦ 博客主页上有精彩图片吗?
♦ 每一篇博文是不是都有社交媒体分享功能?
提示:虽然WordPress不是唯一的博客平台,但确实是使用最广泛的平台。
H.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
人际传播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社会态度并支配他人行动等。通常情况下,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意见、感情的交流与沟通行为,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际传播现在越来越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进行沟通,由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流方式,本文将从网络人际传播涉及的各种复杂因素来阐释网络社会对传统人际传播的影响及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一、交换理论与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发展
社会交换论的创立者乔治·C·霍曼斯认为,人与人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换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它由功利需要推动,通常交换双方都理性地计算代价与报酬。广义的社会交换不仅指交换紧缺物质产品,还应包括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交流主要包括人们之间对赞同、尊重、依从、爱等情感方面的交换与交流。比如,交往者自身的年龄、资历、社会地位、知识或专长等都可以作为人际互动中的投资因素产生作用。人们一般选择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或其它方面相近的人进行互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物以类聚”。在这种融洽的条件下,交往者可以相互拥有肯定的情感或通过交往活动能够得到相互报偿,这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往。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社会的变迁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性,社会交往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显然,网络交往在成本和风险这两个方面都已降至相对较低的层次。当然,网络人际关系中的资源交换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可以说,在网上人们最需要得到的利益或回报是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安慰和愉悦。其中,除了交流信息这一普遍性资源外,主要是一些特殊性的资源得到广泛交换,比如认可、尊重、关心、爱与情感等。“在网络人际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双方能交换或共享的资源并不相同,即交换的能力会有强弱变化,各自得到的回报也并不一定是对等的。有些人只想找个临时的倾听者,但多数人在参与网络交流时,还是期待与他人在精神或情感方面有对等的交流或交换。”①上述这些特殊性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变得越来越稀缺,而网络空间则有效克服了现实中的各种交流壁垒。网络空间毕竟不同于物理现实,在这个吻合人的内在需求的、内心生活的自由舞台上,要实现这些交换毕竟是比较容易的。对大多数聊友来说,双方的交流过程既可能是达成资源交换的手段,有时交流过程本身也可能是目的。换言之,交流行为和过程本身即为一种亲密的共享。
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交换与交流的双重需要,不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形式,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的新形式,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形成了人类的虚拟生活方式。虚拟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BBS、网络在线通讯、电子邮件、博客(群)、跨地域性的内部网络、电子购物、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网络应用程序组成了数以百计的网络虚拟社区。
根据社区成员需求的不同特点,虚拟社区可进一步分为兴趣型社区、关系型社区、娱乐型社区、事务型社区等。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整个网络社会就是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一切现实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在网络社会里都有所体现,即使是现实社会里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在网络社会里也都有各种高级的复制版本,如,网络志愿者组织、虚拟旅馆、网络超市,换言之,某些虚拟社区和虚拟社会组织具有类似传统社会组织的突出特点。总之,网民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社区里可以产生虚拟交往,并具有用无风险发泄取代日常行为规范的特点。
二、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络人际传播的本体化存在
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一切其它形式的传播都无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际传播也经历着不断变革,这种变革的表现形式就是人际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媒介就承载着人际传播新型工具的作用,互联网的人际传播功能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应用模式,并迅速介入人们的生活,给人际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互联网作为人际传播的媒介和交往方式。
在基于数字化构成的网络社会空间中,人们可以和身处其他国家和地区网络之中的任何一个人联系交往。这种“虚拟交往”加大了人际传播的多元性和便捷性,促进了主体交往活动效率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虽然人们的交往对象范围得到扩展,但网络人际交往的偶然性也使萍水相逢的交流对象之间缺乏信任。基于这种情况,可以看到,这种网络交往方式摒除了人际传播的物理距离,但与此同时,它所带来的“不信任”和“怀疑”态度却拉长了人们交往的心理距离。产生“不信任”的直接原因就是网络交往中存在太多不愿表露真实自我和提供虚假信息的交往个体,使人们无法对网络媒介产生信任。从人们选择网络文本聊天这种人际交往手段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的说来,人们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进行交流是因为它符合了人际传播主体普遍的“自我掩藏”心理,使其能获得比传统人际交往更有力的掩饰方式。这种心理状态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
一方面,交往中害怕被他人感知。《现代心理学》教程告诉我们:“个人为了保持其心理上的安全感,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的距离,甚至企图在其周围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侵入。”因为有这种对他人侵入的“怕”,使人在感知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被他人感知的“怕”。而通过网络文本建立起来的交往方式,由于其“非面对面”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不被直接感知的交往方式。
另一方面,交往中害怕被他人拒绝。在罗杰斯的人格自我论中曾提到过一种观点,即个体根据直接性经验与评价性经验形成自我观念时,对别人怀有一种强烈的寻求积极关注的心理倾向。所谓积极关注,简言之,就是好评,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在这种渴望获得“积极评价”的心理驱动下,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就会产生害怕被别人拒绝的心理,与此同时,具有渴望被他人认同的强烈心理诉求,这就使得人们希望在人际交往中塑造一个有别于真实自我的形象,突出某些方面的优点、掩藏某些方面的弱点,并且希望别人按照自己设计的最佳自我形象留下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人际传播中都混有真相和假相。人们之所以选择网络交往,就是因为可以在交往中按自己的期望,塑造一个不同于“本相”的“假相”,塑造一个更容易为他人所接受的形象和身份。在网上,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使用有关个人属性的真实信息来进行交流,也正因为如此,通过网络文本交往的人们可以随意虚构若干种身份来构筑个人魅力。在网络交往中,只要一个人愿意,随时都可以把真实的自我掩藏起来,随时都有无数个塑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虽然带有虚拟性,但是毕竟满足了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可见,网络文本聊天的交往方式将人们“自我掩藏”的心理强化了,逐渐使人们相信在网络交往中信息的失真、对他人感知的不完整是自然而然的、是理所应当的。在这种认识下,通过网络文本聊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在“非信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在陌生人之间)。网络这种新媒介虽然拉近了人们人际交往的物理距离,但是疏远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②
三、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个人身份确认与网络负面因素治理
个体的真实性身份问题一直是网络社会中争议最多的问题,也是网络负面因素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方面,从本质上说,互联网社会人际传播的负面问题产生于网民身份的虚拟性。
网络社会(虚拟社会)的核心困难就是没有可靠的身份识别信号,每一个潜在对话者都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从而人们无法确立关于交往能力(包括道德素养)的恰当的准入限制。于是,当行为不发生负外部性时,这一网络社会是可以维持的。否则,任何网络社会都难以长期存在。这一定理称为“关于互联网社会的无名氏定理”。③这一定理代表了网络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过这则定律却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这种不稳定的负面因素从何而来呢?答案就在于无法确立关于网络交往能力的恰当的准入限制。理性地分析这种状况,从个人真实身份与网络人际传播动机来看,人们使用网络不仅为了寻找信息,更为了寻求情感支持和归属感。大多数网上冲浪者都是为了寻找沟通、共性、同伴和集体感,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这不仅仅是现实人际传播的重要动机,同样也是网络人际传播的重要动机。可以说,“自我认知既是传播主体对自身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行为的认知,更是他人对自我的角色评价和角色期待。网络人际传播主体首先要赋予自己一个网络角色,即使该角色或多或少与自身在现实中的角色相差甚远。”④应该肯定,大多数人上网的心理动机和初衷是好的,身份确认与否也无伤大雅。但是在某些别有用心的网民浑水摸鱼的心理动机的驱使下,这种网民身份的模糊性和虚假性就成为了“网恋欺骗”之类网络交往中恶性事件的万恶之源,这无疑也使网络交往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大打折扣。我们也常常听到在网络交往中“不可以轻信他人”之类的忠告,以至于形成了对网络“信息不真实”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由于对他人的形象、身份等信息无法确认,人们对网络交往中他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都存在严重质疑。所以,目前,网络人际交往对象更多倾向于在现实生活中所认识的人之间进行交往,比如QQ上的“好友群”,而陌生的交往对象则仅限于一个单独的名曰“陌生人”的网络群或MSN的共享空间之类,而对于完全开放的Blog,大多数人也只是记录想法、发表意见,很少会与陌生人深交。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从全面试探逐渐走向稳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广种薄收的过程。个人真实身份在这种持续性传播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传播主体间日益加深了解和信任的重要内容,也是双方维持稳定传播关系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从解决问题的手段上来说,网络人际传播中负面因素的克服还需采取源头治理的方式。
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就是人际传播,当人际传播从本能转向自身控制的有意识的传播时,这种传播越发变得莫测了,人与人之间丰富而复杂的各种心理因素油然而生。换言之,网络人际传播的不和谐成为了现实人际传播诸多矛盾的导火线,这就意味着网络人际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及网络人际传播所引发的负面道德影响,如道德观念淡化、道德行为失范、道德人格分裂等,将越来越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来源。
有鉴于此,对网络人际传播中负面因素的克服还需采取源头治理的方式。网络传播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对其弊端的治理还需用技术的手段进行完善。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电脑会经常接收到大量的垃圾邮件和不良信息,这同样是让人很恼火的一件事。那么,类似于这种由网络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问题还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如,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可以通过一些相应的网络规范管理和网络技术屏蔽手段来加以适当地处理。为了保证互联网的长期安定,也可以采用硬性规范措施,即采取互联网实名登记制度和互联网社区自治的相关配套制度进行相应管理。
综上所述,人际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网络人际沟通作为现实社会人际沟通的必要补充,若趋利避害,它完全可以有效地达到对人的情绪进行调控、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调整的效果,有利于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总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之下,人际传播的手段日趋多元化,形式的变化不但没有消解人际传播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反倒进一步彰显了人际传播的本质属性。▲
I. 什么叫社交网络
专指社交网络服务,包括了社交软件和社交网站。也指社交现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载体,如短信SMS服务。SNS的另一种常用解释: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
SNS也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交网络软件,是一个采用分布式技术,通俗地说是采用P2P(Peer to Peer)技术,构建的下一代基于个人的网络基础软件。
注意事项
社交网络服务是一个平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网络或社交关系的连接。例如,利益共享、活动、背景或现实生活中的连接。一个社交网络服务,包括表示每个用户(通常是一个配置文件)的社交联系和各种附加服务。大多数社交网络服务是基于网络的在线社区服务。
并提供用户在互联网互动的手段,如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有时被认为是一个社交网络服务,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交网络服务通常是指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并以网上社区服务组为中心。社交网站允许用户在他们的网络共享他们的想法、图片、文章、活动、事件。
J. 如何通过案例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中介绍了三个经典需求模型;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KANO需求分类排序模型、Censydiam用户动机分析模型。这些经典理论各有侧重,帮助掌握消费者需求,寻找切入点。
编者按
原题|如何分析用户行为?3个常用理论了解一下
转自|中国统计网
01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
老马的这个理论都快被用烂了,多数产品分析报告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时都会使用老马的层次需要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中提出来的,但我们多数人所熟悉的是老马的五层次需求说,即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尊重需求(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一定的目标)。
除了老马的五层次需求说,老马在晚年还提出过一个七层次需求理论,见图1。相对五层次需求理论,老马在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个需求。七层次需求理论的具体内容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认知的需求,是指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求,例如阅读书籍了解未知的事物;审美的需求,是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例如听音乐。
笔者认为,相比五层次需求理论,七层次需求理论更有助于大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准确的把握,也更贴近于大家对现实需求的感知。
图4用户需求、动机发展过程
这些广受追捧的商界圣经 都已被管理大师们升级了新版本
“无形”战争:爬虫技术是武器,你的手机是一名不知情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