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HSDPA,DC-HSDPA+,DC-HSDPA,DC-HSDPA+上行和下行速度分别是多少联通最近要升级到42M是什么网络
中国联通将于今年7月正式开通双载波HSPA+商用网(DC-HSPA+),下行峰值达到42Mbps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联通将于今年7月正式开通双载波HSPA+商用网(DC-HSPA+),下行峰值达到42Mbps,广州、深圳将成为首批商用城市。
HSPA+是HSPA的增强型,以较低的升级成本,极大提高系统吞吐率和用户体验。HSPA+通过64QAM、层二增强传输等技术,实现更高的调制方式,达到单载波21Mbps的下行速率。而双载波HSPA+是双载波的HSPA,可实现42Mbps的下行速率,上行峰值最高可达23Mbps。
2011年5月17日,中国联通在全国56座主要城市推出HSPA+网络服务,10万张下行速率可达到21.6Mbps的HSPA+数据卡可供用户购买。同期,联通在广州、珠海、深圳、石家庄以及天津五个城市进行双载波HSPA+外场测试,理论下载速率42Mbps,该速率是中国联通3G现网速度的三倍。据了解,此次测试由爱立信、华为、中兴、诺基亚西门子与上海贝尔分别负责五城市,对拉距性能、全网吞吐率、多用户吞吐率等多个关键指标进行历时半年的全方位测评,目前主要厂家已基本完成测试。
据广东联通副总经理傅强介绍,广东联通全省21地市的HSPA+升级将于今年内全部完成。2012年7月,广东联通率先在广州、深圳两地市开通HSPA+64QAM双载波,网速高达42Mbps,成为当前国内最快速率的3G商用网络。据悉,2013年广东联通将把全省核心城区网速提到42Mbps,珠三角核心区域将升级到84Mbps。
双载波HSPA+商用网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联通宽带服务能力,改善用户体验,同时也将为中国联通下一阶段网络平滑演进提供技术验证与经验积累。
随着移动宽带的迅猛增长,目前,全球运营商均加快了HSPA/HSPA+网络的部署进展。GS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全球共有62家运营商推出了双载波HSPA+商用网,另有26家运营商正在或计划部署。在终端方面,全球已商用的双载波HSPA+终端已达93款,其中包括4款智能手机。
所以说,广州深圳两地的米粉们最先有福了,据说第二批有北京、天津等城市
㈡ 小米2支持DC-HSPA+,iPhone5支持DC-HSDPA。这两种数据制式是否都是42Mbps速率中国联通支持哪种制式
您好,目前联通支持HSPA+网络制式。下行速率达到21Mbps。HSPA+是指支持3GPP R7版本的WCDMA技术,其下载峰值速率提高到21Mbps,上传峰值速率维持5.76Mbps不变。
㈢ 5G网络将在2020年前实现大规模商用: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一、5G是什么?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5G,也就是4G的下一代技术。到目前为止,5G的标准还没有确定,但5G的目标10Gbps峰值速率、小于1ms的空口时延和大于100万连接,各厂家都在积积极朝此方面努力。大致可以想象,5G的特点是网速是4G的100倍,各种高清影视都非常通畅,反应时间几乎是实时的,远程自动控制成为可能,同时使用成本将比4G低10倍以上,真正可以实现无时无刻不联系,低成本、高速度、多媒体实时互动。
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eMBB: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去年底,华为主推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被3GPP确定为5G 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这是我国企业第一次出现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主导者的行列。
二、5G离我们还有多远?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划,2018年将最终确定5G标准,2020年5G将具备规模商用条件。目前全球领先的厂商都是按这个进度努力,而且进展顺利,按期完成可能性很大。而且一些厂商已经在积极的将5G研发的技术成果用在4G上,如华为、爱立信的4.5G,中兴通讯的pre5G。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离5G规模商用还有不小的距离。标准还未最终确定。与3G包含WCDMA、cdma2000、TD-SCDMA三个标准,4G虽然是一个标准LTE,但采用两种不同的信号传输控制方式,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采用两个对称的独立信道,一个用来向下传送信息,另一个用来向上传送信息。而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发射和接收信号是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中进行的,彼此之间采用一定的保证时间予以分离。虽然到现在各厂家对5G标准的理解还有不少差异,都希望采用更有利于自己的技术,不过大家一个共识并没有变化,那就是,希望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更有利于技术成熟和低成本,这就使得在5G标准的谈判变得更为微妙。
在与高通的争夺中,华为主推的极化码方案被确定为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但其他相关领域的博弈还在进行中。根据过去几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规模,标准确定后一年左右,终端芯片批量供货,再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手机具备大规模供货条件。从目前的进展看,2020年规模商用难度不小。不过由于5G包含多个场景,由于物联网、自动驾驶、制造机器人等对终端要求低于智能手机,因此可能在这些领域率先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
5G规模上哟娜的另一个障碍是频段,目前5G使用的频段全球也并没有统一,采用较高频段的话,实现连续覆盖需要大量的基站,很难规模覆盖,而如果想回收利用目前已有的频段,更多的环境不同,可回收的频段也有很大的差异。
三、中国与世界在5G上的差距有多大?
从技术角度看,从2G、3G到4G、5G,中国通信业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有了明显的不同,2G标准,我们只能被动跟随,3G标准,我们通过差异化实现了突破。4G标准,TDD的频谱的有效利用优势,助推我国主导的TD-LTE被世界上不少运营商接受。5G标准,我们的华为、中兴、中国移动等已经从参与者变成了引领者,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了明显的增加,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占比不断增加。不过已应该看到,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如芯片、测试设备等,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商用进程看,我国3G牌照发放与世界领先的国家相差了近10年,4G牌照发放,与世界领先的国家相差了4年,而5G牌照的发放,很可能与世界领先的国家同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体通信市场,我国率先发牌,对推动我国通信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强有力的支撑。
四、有了4G,还需要5G吗?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首先,4G速度不够快。我们看到运营商宣传的4G网速是100Mbps、150Mbps,4G+可以达到450Mbps,这实际指的都是理论最高速度,并不足以支撑我们的正常使用,例如我们在会场、体育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网速会很慢。此外,4G的流量成本还很高,这使得我们下载大文件时还考虑在WIFI下。5G网络将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5G的另一个突破是时延(也就是反应时间)大幅缩小,这使得自动驾驶、远程控制、万物互联等具备规模商用条件。
五、5G很快商用了,电信运营商的4G网络是不是浪费了?
我国3G、4G、5G发牌的间隔时间较短,而不是像世界领先的国家那样保持较好的间隔,这说明我国正在快速追赶,这种情况下,我国用户结构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例如,我国3G用户在移动用户中的占比,一直未能超过30%,现在已经不足10%,连2G用户的一半都不到。这对我国运营商的网络投资回收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资金压力较大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是从追赶-引领的代价,应该接受。而且,5G对4G的替代,将从热点地区逐步开始,4G作为主流通信技术还将存在多年,运营商合理安排好投资,资金压力并不大。
㈣ 小米5gsa专属流量怎么用
专属流量包括内容专属流量,地区专属流量以及时段专属流量。
1、内容专属流量:也就是针对指定的app而使用的定向流量,除这个软件之外,其他app都不能使用这个流量,不然就可能会产生扣费现象。
2、地区专属流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省内流量,国内流量,以及本地流量等。
3、时段专属流量:通常是指用户开通的限时流量,可以不限地区使用。
㈤ 在选择示波器时,一般考虑最多的是带宽,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要对采样速率有所考虑呢
带宽是取决于被测对象的。在带宽满足的前提下,希望最小采样间隔(采样率的倒数)能够捕捉到您需要的信号细节。业界有些关于采样速率经验公式,但基本上都是针对示波器带宽得出的,实际应用中,最好不用示波器测相同频率的信号。若在选型时,对正弦波选择示波器带宽应是被测正弦信号频率的3倍以上,采样率是带宽的4到5倍,也即实际上是信号的12到15倍;若是其它波形,要保证采样率足以捕获信号细节。若您正在使用示波器,可通过以下方法验证采样率是否够用:将波形停下来,放大波形,若发现波形有变化(如某些幅值)就说明采样率不够,否则无碍。另外也可用点显示来分析采样率是否够用。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