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即兴评述怎样看待网络暴力
我之前也见过这类问题,当然,我想众多人都遇到过此类问题,并且集中出现于某些特定场合。
1.网络游戏喷人
无论是敌人还是队友,玩网络游戏最常见的就是语言暴力,游戏本来就是缓解压力和娱乐的工具,是人为了找寻快感而进行的活动,但往往事与愿违,加上多数玩家自控能力差,又或者是现实生活压力无处释放,就会出现这种喷子情况。受害者可以是任何人。如果你遇到此类情况,不必对骂,因为这只是对方自控力或者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不必计较。
2.网络聊天工具
网络通讯交友聊天平台种种,qq,vx,momo soul。这些常见的多数平台都是用来交友。很多人在注册时就抱着一些不纯的动机,比如说想找个一夜情,想找一些所谓'志同道合'之人。虽然现在实施了实名制,但是国家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条例来限制网络语言暴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这个也是人本身的阴暗面,素质再高的人,也有骂人的时候。
所以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忍耐并不是懦弱,宽容才是王道。
Ⅱ 抑郁、暴躁、轻生,网络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语、文字、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即使用言语、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针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
所以,杀害雪莉的真正兇手就是网络暴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处了韩国女明星雪莉,还有我国明星乔任梁也受到网络暴力的伤害。如今悲剧已经发生,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希望所有人都能够从雪莉的这件事情当中吸取教训,对他人多一点忍耐,少一点责怪,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因此发生一些变化。
同时也希望雪莉在另一个世界可以开心快乐的生活,不会再受到网络暴力的困扰。
Ⅲ 什么是网络暴力
当“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等传统游戏离青少年学生越来越远,现代科技凭着自身的优势赋予了更刺激的网络游戏。然而,这种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游戏早已超出了它所能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它正在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从课堂拉向游戏的“深渊”,而且无法自拔。
小案例
爱好不多的小强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经常沉迷在虚拟世界的江湖较量中不能自拔,当他在网络游戏中形成的心理惯性实施到现实生活中时,悲剧便发生了。因为去上网问妈妈要钱,妈妈没给,反而把小强给数落了一番,这便让小强产生了为了拿到钱不择手段的心理。小强用绳子勒死了自己的妈妈,然后拿光家里所有的钱去上网。
16岁的小聪在网吧里玩“用刀捅人”的游戏,由于刚玩没掌握好技巧,小聪每次都捅不中别人,反而老被别人捅中。坐在邻边的一同龄少年忍不住对小聪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捅红了眼的小聪当即怒发冲冠,去商店买了把水果刀,回来将刀捅向嘲讽自己的少年,致使少年当场死亡。而事后,小聪依旧深迷于游戏中。
当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游戏也成为青少年手中的新宠。网络游戏令青少年沉迷其中,这不但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游戏中的暴力行为也让青少年在模仿和冲动下导致犯罪或有暴力倾向,网络中监控不力的网络游戏直接成为一些不良心理品质青少年的犯罪工具和犯罪对象,成为网络中的犯罪行为人,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势必会从虚拟的网络中转到现实生活中来。
有一种专门教孩子在公路上开车撞人取乐的网络游戏,该网站提示:本游戏以调刺的意味告诉大家在开车时一定不要分心,以免发生交通事故。但游戏在介绍中却充满了戏谑的意味:“空旷的公路上发生了连环的杀人案件,知道兇手是谁吗?……嘿嘿,就是你啦,你看,你开车那么不小心,老是撞到人……”
游戏规则,一辆亮着灯的车,在公路到每撞死一个人,就会在虚拟的路面上留下一摊刺眼的血迹,游戏者的积分就会随着撞死的人数而逐渐增加。该游戏把开车连环撞死人的这种极端残暴的行为称为“做掉”,这不能不让玩游戏者产生暴力倾向。
这并非小说中的情节,而是网络游戏中的故事。在网络游戏中的历史传奇、英雄情结、神话元素与暴力在游戏中结合得天衣无缝。然而暴力却依然在娱乐之中存在,所谓的“做掉”与其说是罪恶的象征,倒不如说是一个符号,作者所营造的娱乐气氛无非是为暴力行为做铺垫,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吸引青少年而获得暴利。为了达到吸引游戏者的目的,游戏设计者不仅把暴力主题发挥到了极致,而且还复活了与现代行为观相反的等级主义。
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的同时,操作的动作只发生在网络上,展现在电脑屏幕中,但相应的动作却会在青少年的精神系统中被重现和复制。站在这个角度看,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绝不是置身于游戏之外的,而是真正的参与者。经常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其精神活动也都会以暴力为主题,一个人的行为是受精神控制的,因此,当青少年的精神以暴力为主题时,其行动出现暴力倾向也是必然的。
Ⅳ 在网络上的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
在网络上面的哪些行为是属于网络暴力呢?首先,小编本人觉得随意的去诬陷他人,导致别人被误会,从而引发网络暴力。还有一些就是当做水军,小编发现有一些人会选择加入某一种群。在这个群里面会有人给他们发放一些任务,有的任务就是去骂一些明星或者是公众人物。并且如果说你的粉丝是比较多的话,那么去发表一种言论也是会赚很多的钱,所以很多的人就会选择这样去做。
我们随意的在网络上面去抨击他人,但我们要知道,自己抨击他人的每一个字眼都很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根本就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在我们上面随意的去发表自己恶毒的言论。小编希望大家都能够更加的善良一些,这个世界上我们讨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不喜欢一个公众人物或者是不喜欢某一个人的话,就可以选择不去理睬他们,没有必要在网络上面去抨击他人。
Ⅳ 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使用恶劣语言、散布谣言、威胁、侮辱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造成精神和身体的伤害。以下是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暴力的方法:
认识网络暴力:了解网络暴力的形式和危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制定安全原则:不要在网上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发布过于敏感的信息。
保护隐私:使用网络隐私保护软件,避免在网上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信息。
拒绝网络暴力:如果发现自己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保存证据。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网络礼仪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您应对网络暴力,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Ⅵ 如何解决网络暴力
首先来简单的科普一下,什么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对于网络暴力,从接近我们生活的一方面,来谈谈减少发生的方法。现在很多人在手机上应用的个人交友软件很多,比如微信,QQ,以及一些娱乐软件,这些软件里面往往有很多的个人隐私,比如自己的平时的生活环境,生活照片,以及一些个人的重要信息。那么网络暴力者就会应用这些信息对你进行网络攻击,有些是直接攻击,也就是把你的照片或者发表的言论,进行恶意的评价和恶意的修改,对于这些人,你可以进行沟通,让他删除那些评价和修改。但是还有一些暴力着,他们是匿名的,就是你能看到他对你的网络暴力攻击,但是不知道是谁,对于这些人,你真的是没有办法。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在应用一些社交软件和娱乐软件的时候,尽量开设一些禁止陌生人进行评价或者分享的功能,避免造成没有必要的烦恼。
Ⅶ 网暴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网暴对一个人的伤害并不是身体的直接伤害,而是一种心灵的打击,一个人存活下去的希望可能并不是因为身体受到伤害,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心里对生活失去的希望,刘学州在生前因为与自己亲生父母的纠葛,所以遭受到了不明真相的网友们的网暴。
网友们的网爆对刘学州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所抛弃而他的养父母对他的教育和付出也很一般,就在刘学州以为自己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可以过上与其他孩子一样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他的亲生父母去对他不管不顾。
第一,从小就被抛弃
刘学州的亲生父母在刘学州很小的时候就将她已经抛弃,而刘学州在他的养父母跟前,也几乎没有感受到任何父母的关心和呵护,而刘学州自杀以后从学校同学所发布的视频来看,刘学州在学校当中是比较积极乐观的,并且他也是学生会的主席,可以说他当时的心里还是比较健康的,但是为何后面会自杀呢?与他的亲生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与网络上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对他进行网报也有着巨大的联系。
Ⅷ 网络暴力的语言词汇
网络暴力是指用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属于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精神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
词语定义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1]
表现形式
(一)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二)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三)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在形式上
(1)以文字语言为形式的网络暴力
现实生活中人在生气、烦闷、情绪不定时,想要通过语言暴力宣泄是很正常的,而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会受到道德伦理的约束,或多或少的抑制了这样一种宣泄的产生。网络社会是虚拟的社会,在网络上却比现实更容易爆粗,通过文字的方式发生语言暴力。文字语言暴力这种形式在如今人流量大的网站随处可见,如天涯论坛、网络贴吧、微博、腾讯新闻评论等。任何一个网络暴力事件,不难发现,其中文字语言暴力必定不会少,粗俗、恶毒的攻击性语言推动了网络暴力的扩散,也增加了网络暴力的危害。
(2)以图画信息为形式的网络暴力
图画信息暴力在网络暴力事件中也并不鲜见。我国发生过很多例子,例如篡改他人传上网络的照片,通过照片的篡改进行侮辱、诽谤、攻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