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上被骗金额达到多少可以立案
法律分析:网络诈骗不管金额多少都可以立案,数额没有达到3000元的,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反社会治安,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三千元以上,就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第三条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条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Ⅱ 欺诈金额达到多少可以立案
欺诈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
当然,就算欺诈金额不到3000元,也不意味着就不能追究。如果诈骗行为比较恶劣,或者诈骗手段特别狡猾,公安机关也有可能立案调查。所以,无论如何,一旦发现被骗,都应该立刻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
另外,要提醒大家,防范诈骗,人人有责。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点击不明链接,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Ⅲ 网络诈骗1500元可以立案吗
网络诈骗案件是否可以立案,通常取决于被骗金额的多少。对于1500元人民币的被骗金额,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足以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刑事立案的门槛通常是被骗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不过,即便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任何诈骗行为都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对违法行为进行治安处罚。
在遭受网络诈骗后,受害人应当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 收集证据:包括所有与诈骗行为相关的物证、书证和电子数据,如转账记录、通讯聊天记录等。
2. 报警: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诈骗事件,让警方介入调查,并采取措施追回被骗资金。
3. 民事诉讼:如果无法追回全部被骗资金,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赔偿损失。
关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
2. 客观要件:表现为使用欺诈手段骗取一定数额的公私财物。
3. 主体要件: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诈骗罪。
4. 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目的。
因此,尽管1500元人民币的诈骗案件不满足刑事立案的标准,但依然可以作为治安案件处理。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关于报案、控告、举报的处理规定。
Ⅳ 网络诈骗数额要达到多少才能立案呢
网络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能立案。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而言,这种犯罪的基本结构包括: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以非法获取财物为目的,被害人因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导致被害人财产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或者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指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