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实验报告总结怎么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
2、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
1、运行windows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stat、nbtstat、arp、route、tracert。
2、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
3、了解vrp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手段
该实验通过执行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来了解网络的状况,并对一些网络协议能更好地理解。
实验中用到的网络命令:
1、pconfig命令
该命令显示ip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息。
2、ping命令
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状况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状况。该命令用于检验网络连接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3、nbtstat命令
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bios的统计数据,显示协议统计情况以及当前tcp/ip的连接所使用bios情况,运用bios,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bios名字列表。
4、arp命令
使用arp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地址/ip地址对,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四、实验步骤
1、执行ipconfig,获取计算机网络参数。
2、执行ping,测试到其它计算机的连通。
3、执行stat,查看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执行nbtstat,查看使用nbt的协议统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nbt的tcp/ip连接。
5、执行arp,查看当前记录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映。
6、执行route,查看计算机路由信息。
2. 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2Mac帧、IP包格式分析试验 3交换机 VLAN 划分实验4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交换机VLAN的划分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交换机VLAN的配置方法,理解VLAN的作用。(以D-LINK交换机DES-3526为例)
二. 实验环境
1.软硬件要求
·DES-3526一台
·PC机两台
·RS-232 线一条
·双绞线若干
2. 环境示意图,如图9-16所示:
图9-15
三.实验步骤
(1).把交换机的控制口和PC的串口相连,通过超级终端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如图9-16所示:
图9-16
这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没有用户名和密码,则按两下回车,进入可配置模式,如图9-17所示:
图9-17
在此模式下,我们可以对交换机进行各种配置,由于是命令行模式,需要掌握一些常用命令,输入“?”,敲回车键,能看到交换机所有的命令, 如图9-18所示
图9-18
2)通过以下命令创建VLAN10和VLAN20,如图9-19所示
图9-19
3)配置完成后,可以用show vlan命令查看配置情况,如图9-20所示:
图9-20
4)把两台PC分别连到VLAN10和VLAN20,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两台PC不能通讯。
5)把两台PC连到同一VLAN中,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两台PC能通讯。
六、实验完毕
3. 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组网实验,使构建出来的网络能实现多种功能。
二.实验设备 RSR20-04型路由器4台 S2628G-I型二层交换机2台 S5750-28GT-L型三层交换机2台 主机(WindowsXP系统)7台 三.实验设计: 现有四个地理位置分离的网络区域,由四个路由器联通(采用RIPV2路由协议)。
区域一由三台主机(PC0 PC1 PC4)、一台二层交换机、一台三层交换机组成,三台主机属于不同VLAN,且PC0能与PC4通信,PC1不能与PC4通信(采用ACL访问控制列表)。 区域二只有一台主机PC6,它不能与区域四中的PC5进行通信(采用ACL访问控制列表)。 区域三由一台主机PC3与一台三层交换机组成。 区域四由两台主机(PC2 PC5)与一台二层交换机组成,两台主机属于不同VLAN,由最近的路由器实现VLAN间互联(采用单臂路由)。 除限制条件外,实现所有设备之间的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