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光纤线和网线有啥区别
具体区别如下:
1.材质不同
光纤大部分玻璃纤维。
2.传输速度不同
网线最好的7类线,它的传输频率至少可达500 MHz,是六类线和超六类线的2倍以上,传输速率可达10 Gbps。
光纤则是目前传输最快的介质,可以达到40G-100G.
3.传输距离不同。
网线理论的传输距离只有100米以内,
而光纤:
100base-fx单模模块用单模光纤传 10-20 公里
100base-fx多模模块用多模光纤传 2 公里
1000base-lx用单模光纤传 5公里
1000base-lx用多模光纤(50um)传 550m
1000base-lx用多模光纤(62.5um)传 550m
1000base-sx用多模光纤(50um)传 275m
1000base-sx用多模光纤(62.5um)传 550m
1000base-f: 使用一对多模或者单模光纤,使用多模光纤的时候,计算机到集线器之间的距离最大可到300-550m(500m),使用单模光纤时最大可达3km。
㈡ 以太网接受和发送多少正常
以太网传送数据时,每两个帧之间存在帧间隙IFG(Inter Frame Gap),帧间隙的作用是使介质中的信号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让帧接收者对接收的帧作必要的处理(如调整缓存取的指针、更新计数、发中断让主机对报文进行处理)。
对于Ethernet(10M)帧间隙时间为9.6usec,100M快速以太网帧间隙为0.96usec,1000M帧间隙为0.096usec,10GE帧间隙为0.0096usec,这个时间正好相当于传送96bit数据的时间。
下面我们看怎么把以太网速率与pps进行换算,假设数据帧的长度为 k bytes(包括CRC),端口速率为R,转化后的PPS为N,那么:
N=R/(k×8+8×8+96)
其中k×8表示实际数据帧的长度(bits),8×8表示前导码(Preamble+SFD)的长度,96bit相当于帧间隙占用的bits。
下面举例说明,假设端口速率为100M,发送数据帧的长度为64字节,那么线速发送报文换算成pps后,N=100 000 000/(64×8+8×8+96)≈148810 pps。
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访问控制法,它们都符合IEEE802.3。
常见的802.3应用为:
10M:10base-T(铜线UTP模式)
100M:100base-TX(铜线UTP模式):100BASE-TX是一种使用5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符合EIA586的5类布线标准和IBM的SPT1类布线标准。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100base-FX(光纤线):100BASE-FX是一种使用光缆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62.5和125um)。多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550米。单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3000米。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
它使用MIC/FDDI连接器、ST连接器或SC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50m、412m、2000m或更长至10公里,这与所使用的光纤类型和工作模式有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100BASE-FX特别适合于有电气干扰的环境、较大距离连接、或高保密环境等情况下的适用。
1000M:1000base-T(铜线UTP模式)。
以太网结构:
802.3通常使用专门的网络接口卡或通过系统主电路板上的电路实现。以太网使用收发器与网络媒体进行连接。收发器可以完成多种物理层功能,其中包括对网络碰撞进行检测。收发器可以作为独立的设备通过电缆与终端站连接,也可以直接被集成到终端站的网卡当中。
以太网采用广播机制,所有与网络连接的工作站都可以看到网络上传递的数据。通过查看包含在帧中的目标地址,确定是否进行接收或放弃。如果证明数据确实是发给自己的,工作站将会接收数据并传递给高层协议进行处理。
以太网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制,任何工作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网络。在发送数据之前,工作站首先需要侦听网络是否空闲,如果网络上没有任何数据传送,工作站就会把所要发送的信息投放到网络当中。否则,工作站只能等待网络下一次出现空闲的时候再进行数据的发送。
作为一种基于竞争机制的网络环境,以太网允许任何一台网络设备在网络空闲时发送信息。因为没有任何集中式的管理措施,所以非常有可能出现多台工作站同时检测到网络处于空闲状态,进而同时向网络发送数据的情况。
㈢ 无线信标频率调多少合适
光猫设置beacon间隔一般是调到501000毫秒,推荐500毫秒即可很多beacon是用来做定位应用,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比较多的广播包,所以间隔要求小一些而这种应用需要长时间电池供电,考虑到功耗,一般使用比较多的广播间隔是500。
无线路由器的信标是无线路由器发送的周期信号,无线网卡扫描到该信标后则发现相应的路由器并显示出来,默认是100ms 调低了,频繁传送beacon会比较占用无线频宽资源对于已连接的wifi用户没有好处,影响网速 调高了,新接入。
beacon设定50至1000毫秒就行了,时槽就是路由器广播发送的频率,一般的默认值都是100,调的越高就会越占资源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具体频率beacon帧的值大小需要考虑无线环境,设备性能及区域内信号强度或干扰。
2发送信标间隔时间不同100毫秒,代表间隔100毫秒发送一次信标信号代表间隔500毫秒发送一次信标信号3无线信号稳定程度不同100毫秒因为速度快稳定程度小,500毫秒因为速度慢稳定程度大WIFI的传输距离和收发设备中。
Beacon时槽是无线网络发送信标的间隔时间,默认为100毫秒可以取值为501000毫秒这个与上网速率基本没有关系,只是影响信道的占用及发现无线网络的快慢为了减少信道的占用,建议你设置大一点,如500毫秒。
Beacon时槽其实就是SSID广播包发送的间距信标间隔时槽,Beacon 单位通常以微秒 millsecond毫秒 为单位 11000 秒,一般默认值为100一般无线网卡都是做所谓的被动式扫描Passive Scanning,开启OS下的无线网络管理。
Beacon时槽1设置Beacon帧的发包间隔,可以设置为40~1000内的值,单位为毫秒ms,默认值为1002数字越大,发送频率越低,反之如果距离远,WIFI不稳定时,设置小一点,会提高稳定性,但一般保持默认。
这个是无线网络的信标,一般是100毫秒,表示没隔100毫秒发送一次信标信号如果设置的更小发送信标的数量就更多,可以更快的被扫描发现但是,如果太短就浪费了有限的无线资源一般设置更长一些也可以,如我的就设置为500毫秒。
Beacon时槽是英语Beacon Interval的汉语意思,也有翻译成信标间隔时槽Beacon时槽是无线路由器SSID广播包的发送频率Beacon时槽通常以微秒millsecond=11000秒为单位,般默认值为100相关设备的无线网卡,一般都是被动式扫描。
这个是无线网络的信标,一般是100毫秒,表示没隔100毫秒发送一次信标信号如果设置的更小发送信标的数量就更多,可以更快的被扫描发现但是,如果太短就浪费了有限的无线资源一般设置500800毫秒。
AP只要接通电源就会发送Beacon frame信标帧广播,BI信标帧的发送间隔为100毫秒,也就是说每秒钟发送10个信标,来看一下捕捉到的Beacon frame信标帧, 看看它里面都有什么?最基本的信号强度,所在的Channel信道,当然。
Beacon时槽是路由器无线网络发送信标的时间间隔,一般取值为1001000毫秒,这个不影响路由器的使用,一般取值500即可。
㈣ CC2640R2FRGZR的频率是多少
CC2640R2FRGZR 超低功耗无线微控制器(MCU),频率为2.4GHz,专为蓝牙 4.2和蓝牙 5低功耗应用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