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设置 > 网络时代议程设置面临的挑战

网络时代议程设置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4-05-03 20:06:00

⑴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议题设置功能是强化了还是变弱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适用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依然适用于互联网媒体?很多研究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将会发生变化。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拥有了自主选择新闻来源的权利。新媒体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泛化,使得传统媒体设置“议事日程”的基础被打破,网络环境下,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中议程设置理论在保有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又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网络媒体具有即时、广泛、互动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改变,通过网络获知信息,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所以网络议程设置功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⑵ 关于“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小问题

经典新闻传播理论对推动人类传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理论受到了挑战。网络媒体的普及使传播环境发生了裂变,一些适用于传统媒体的理论在网络时代依然适用,但是也有不少理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本文探讨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的变化。议程设置理论概述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最初来自于美国新闻工作者沃特·李普曼。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就提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拟态环境”是指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关于世界的看法,与现实相比,这种看法总是不完整的,并且通常是不准确的。①这种“拟态环境”是由媒体设置而形成的。他认为,我们的行为是对这个“拟态环境”的反应,而并非对真实环境的反应,我们只能看见媒体所反映的现实,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思想发端。1972年和1976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总统竞选研究中,通过定量研究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说,他们的研究标志着议程设置理论的诞生,为传播效果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随后,有众多传播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学者郭庆光在其《传播学教程》中对议程设置理论这样表述: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②如今,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背景下,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时代已经到来。网络中多元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权的泛化,使受众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使传统媒体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基础被打破,新的传播模式中议程设置理论发生了改变。新的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随着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的,“议程设置功能”的有关概念也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议程设置理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广受关注的话题。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发生了变化或得到了修正。1.受众的地位改变,议题设置主体发生变化传统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总是被动地接收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无法同媒体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他们只能在媒体为之设置的议题中挑选和接收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释放了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挑选新闻信息,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互联网因其网络分布式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体的控制权,能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双向交流,公众和媒体成为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主体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议程设置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次,议程设置主体地位具有平等性,不同的议程设置主体间呈现互动交叉性。③这就是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二重议程设置”现象,即在传统的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之外又出现了“网民议程设置”,使原先“沉默的大多数”不仅不再沉默,而且积极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来。2.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出现,个人议题更易转化为公共议题在新媒体时代,公众议题是自我形成,而不是设置形成的。公众议题形成的过程或方式也变得很简单,那就是“互动”,公众在互动中选择哪些事情或议题是重要的。网络时代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是对“议程设置”理论内涵的补充和延伸。如果公众自我设置议程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那么这一议程就会进入传统媒体的议程范围,在网络传播中,某一网民自我设置议程如果能很快引起大量网民关注,也就会很快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④传统媒体关注后又会很快转化为公共议题。总之,个人议题更加容易转化为公共议题,网民成为许多议题的第一设置者,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互动以及各大媒体的转载和重新设计,最后上升为人人皆知的热门议题。3.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弱化,网络媒体增强了议程设置的时效性网络媒体改变了网民的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实现了从下向上的传播,不仅可以放大一些重要新闻的影响力,也会弱化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有些议题可能是传统媒体比较关注的问题,但如果网络媒体不予重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力就会弱化。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增强了议程设置的时效性。根据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人们在接受外部信息时往往更相信第一次看到、听到的情况。网络媒体的快捷性等优势,使它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随时随地发布消息。比如,在温州动车事故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微博等自媒体就同步直播事件的进展,在第一时间为公众设置议题。因此,新闻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体对公众议程的设置能力。4.媒体间的议程设置进一步发展议程设置不仅存在于媒体与公众、媒体与政府之间,同时,不同的媒体之间也存在着议程设置。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传统媒体一直是公共议题的设置者,并且引导着公共舆论。然而,由于互联网的低门槛、信息发布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每一位网民都可以成为议程设置者。一旦网民设置的议题被广泛关注和讨论,该议题的重要性和显着性就会大大提升,很快传统媒体就会将这一网络议题引用过来,进行深入讨论。凡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议题,都存在着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积极互动的现象。比如在2012年的宁波PX事件中,由于网民对这一问题的争议以及意见领袖在微博上的助力,使该议题在网络上被迅速扩散和传播,随后传统媒体相继跟进报道,最终促成了事件的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强势媒体的报道也会对一些小媒体的报道产生影响,比如人民日报及中央电视台侧重于报道哪些方面的新闻,各省、市媒体就会以此为导向来组织相关新闻报道。结语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和影响,也因此为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媒体的出现也促使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发生了变化。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没有终结,但的确在弱化,而社会生活并未因此就失去了议程的设置,各种议题仍然在公众中不断地传播着。正如麦库姆斯所言:“不可否认,因特网的确会带来新闻媒介议程设置效果上的一些变化,但在目前看来,这些变化仅仅是某种程度上的变化,细节上的变化,而不是议程设置本质上的变化。”⑤注释:①【美】麦库姆斯着,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4页②刘德杰:《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探析》,《新闻窗》,2009年第4期,第88页③徐春霞:《新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主体”分析》,《新闻窗》,2009年第6期,第77页④谷频:《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军事记者》,2004年第11期,第48页⑤董文娜:《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变化》,《青年记者》,2010年2月下,第37页

⑶ 网络传播时代议程设置功能是否正在弱化和消失

不尽然,倒不如说议程设置权先前由媒体专有,而网络时代里议程设置权开始下放。公众或其他组织也能发起议程。

⑷ 请问在新媒体背景下议程设置的表现是什么是不是那些新闻网站的标题或者是论坛的标题以及微博的热点话题

议程设置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的论文《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中,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程度的判断。随着新兴媒体平台的不断出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布议题的主体,这导致传统的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议程设置发生了重组性的改变。接下来将以热搜排行榜为例论述新媒体时代下议程设置的改变。

一.议程设置主体的泛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传播主体是大众传媒,是“传媒精英”,他们通过设置议题来影响受众,受众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自由选择议题,也不能自己设置议题。但是在现在的新媒体时代,赋予了每个人公开发表自己言论,评论他人言论的机会,在这个话语平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议程设置的主体。例如,网红papi酱就是通过在微博发布视频而走红的,她的视频就可以看做是设置的议题。

二.议程设置内容的泛娱乐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代表的是党、政府、人民的利益,发布的也是与之有关的议题。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内容的出现了泛娱乐化。花边新闻、八卦新闻经常霸占微博热搜排行榜前几名,鹿晗等流量明星出现在飞机场之类的消息动辄成为榜首,而一些真正利于人民的问题热度却远不如此。

三.议程设置渠道的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媒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对公众进行议程设置,渠道种类少,传播范围也比较小。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各种各样新媒介新技术的普及,议程设置的渠道和方式变得多元化。微博热搜排行榜就是一种议程设置的渠道,排名靠前的议题更容易影响更多受众,因此出现了很多明星或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买热搜”的情况

四.用户属性的多样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技术的不发达,传播的信息能保存的时间不够长,传播的距离也不够远。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介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也有很大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受众可以接受到传播内容,参与到其中。之前的滴滴事件,各行各业的人都发声了,这是传统的议程设置达不到的效果。

五.影响效果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媒对议题具有主导作用,议题的选择、传播等环节都是按照传播主体的意愿进行的。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传播人群、传播主体都变得多样化,大众传媒无法控制议题所产生的影响。不确定性体现在受众拥有了舆论监督的权利,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同的人对事件的不同解读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人对该事件的看法,之前对于王凤雅事件的错误解读就他们一家形成了伤害。

⑸ 当前舆论环境下我军开展舆论战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

互联网时代,传统主流媒体主导舆论的格局被打破,传统媒体、政府部门等多个主体在建设网络空间中的主流舆论阵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社会转型打破传统利益格局,成为舆论引导复杂化的现实基础

1、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导致利益冲突频发、价值观多元,凝聚社会共识难度加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等特点。社会经济结构、所有制及其利益分配制度、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在相应发生或明或暗的全新变化。分化的利益格局和多元的利益群体导致利益冲突频发,社会矛盾凸显,民众普遍存在的被剥夺感和不平衡的社会心态使得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心理心态使得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与社会共识的凝聚困难重重。

2、社会转型过程中官员权力异化使官民冲突时有发生,政府公信力下降。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权力异化的现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老百姓对此种现象深恶痛绝,而国家一时很难从根本上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长期的不满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了心理的严重失衡,官民冲突时有发生并不断扩大化。从孙志刚事件到“躲猫猫”,从“天价烟”到重庆“不雅视频”,从郭美美炫富到“我爸是李刚”,近年来我国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涉官涉腐类事件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政府公信力面临“塔西佗陷阱”的巨大挑战,给舆论引导带来很大难度。

二、新媒介技术改变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成为舆论引导复杂化的技术背景

1、媒体泛社会化导致主流媒体议程设置权力弱化。

新媒介技术深刻改变了社会传播格局,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信息的发布权向草根阶层转移。从主流声音一统天下到草根阶层众声喧哗,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权力被弱化。执政党通过掌握有限的媒介资源控制舆论场的局面已被打破,面对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场,如何倾听民意、正本清源、有效沟通、凝聚共识成为网络空间中主流舆论阵地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2、新媒体改变舆论生成演化路径,网络舆论场充满变数和不可控性。

新媒体成为舆论生成和发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地改变了舆论生成和演化路径。在新媒体语境中,信息和意见的复杂程度非以往任何时候可比,一些偶然发生的“小事件”或“小事端”在新媒体语境中借助于舆论的放大作用而被瞬间引爆,从而演绎成重大公共危机事件。2012年受到公众关注的四川什邡事件、微笑局长事件、重庆官员不雅视频事件等均源自网络,并在网络空间瞬间发酵。另外,拥有大量粉丝的意见领袖深刻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这给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带来极大挑战。

三、主流媒体的传统思维和舆论引导技巧难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形势

1、自上而下的宣传意识使主流舆论在立场和话语体系等方面缺乏与受众的接近性。

传统媒体时代,拥有传播权的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具有绝对权威,在长期自上而下的宣传报道中,形成了特定的报道方式和话语体系。在网络空间中的主流舆论建设过程中,虽然在努力改变,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的传播格局和多元化的舆论生态下,舆论引导效力并不来自权力,而是必须通过和其他媒介的自由竞争来实现影响力,面对这种局面,主流媒体的报道方式和话语体系缺乏接近性,不能很好地“接地气”,很难使舆论引导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2

、“内容为王”的意识使主流舆论阵地的渠道建设较为有限,用户体验、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竞争力不足使主流舆论的到达率、影响力受到限制。

互联网时代,内容、渠道和品牌是新媒体发展的三个重要维度。作为内容生产者,传统媒体及其网站的专长在于新闻内容,并且有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但在渠道建设方面还存在欠缺,而渠道是实现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一环,渠道建设不足严重影响着传统媒体网站及其新媒体形态的舆论引导能力。借助即时通讯、社交平台、邮箱服务,一些商业网站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强有力的市场推广而网罗了庞大的用户群,在渠道建设方面占得先机,基于庞大的用户基础,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传统媒体网站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何加强渠道建设、提升用户体验、做好品牌推广是建设好网络空间中的主流舆论阵地面临的一大挑战。

3、传统媒体缺乏危机意识,进军新媒体的动力不足。

大多数传统媒体已经意识到进军新媒体的必要性,但危机感不足。是否进军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来说尚未达到生死攸关的程度;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在新媒体方面的投入还没有收到显着的效果,前景并不十分明朗;另外,缺乏激励机制也是主流媒体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传统媒体在进军新媒体方面持观望态度;已经开发的新媒体平台,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往往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终端的特性进行创造性使用。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网络舆论引导的成效。

⑹ 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G时代新媒体应用下政府治理的机遇

( 一)政府决策智能化高效化

在决策管理模式层面, 5G技术使得政府决策转变为“政府-媒体”协商模式。在决策执行过程方面,智能化新媒体可对决策议程全方位感知,对推动政府理性决策、拓宽公民政治 表达渠道起到积极作用。在决策成效评估层面,个体网络行为大数据能及时转化为评估材料。

(二)公共服务个性化多元化

政府作为管理者利用政务APP以及移动互联网泛在化的特点,将政务信息精准送达到个体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丰富,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将成为常态,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流程将节约办事成本的同时提高办事精准度。

(三)社会治理数据化精准化

社会治理是指通过相关机构科学采集信息,整合数据,改善决策,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新媒体对个体进行了赋权,使得知情权和表达权得到保障。政府同样可以合理利用新媒体进行数据搜集和整合,创新社会治理的手段,提升社会管理能力。

(四)舆论引导及时化灵活化

新媒体增加了网络社会中的意见领袖的声音,并成为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力量,甚至引导着整个网络舆情走势。另一方面,焦点事件发生后,新媒体可将网民的注意力迅速聚焦于焦点事件上,形成舆情聚合。政府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塑造公共文化,培育理性网络空间。

(五)形象建构互动化常态化

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对政府形象传播扮演重要角色。以社会事件为例,新媒体在事件的潜伏阶段发挥着预警作用,加快事件的传播速度,扩大事件的传播范围,保证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5G带来融合传播纵深发展,将推动政府形象传播实现全方位、广角度和多层次。



5G时代新媒体应用对政府治理的挑战

( 一)传播主体日趋多样化,网络素养参差不齐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地位差异,网民代表了社会中某些重要的群体但并不是所有阶层,政府治理在收集网络信息的同时,要注意网络属性的参差不齐,5G时代确保网民素养均衡化发展,缩小网络鸿沟,是政府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传播内容富媒体化,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不可忽视的是网民网络信息行为正在构成网络空间的数据,而这种数据是基于多样化的个体采用富媒体化的形式进行生产的,对于治理者而言,内容的监管难度加大,这将引起治理方式的变化,亟需从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数据管理模式。

(三)传播媒介融合化,跨屏多屏沉浸传播

5G时代沉浸传播将成为主要形态,媒介依赖下新型“容器人”将会诞生,现有的以平面信息和人际传播为主的内容监管审核机制和信息过滤技术,将难以满足5G时代立体信息传播的审核需求。基于新技术特点既要应对网络安全威胁,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及早调整策略。

(四)受传者更加个性化,主流媒体日渐式微

“网络化个人主义”的诞生,零散小量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被关注。从网络关系强弱来看,基于移动化的媒体属于弱联系传播,弱连接意味着信任感不足,这对传统政府信息的发布、传播、管理带来不可触达或者不可接受的风险。

(五)传播效果算法化,信息茧房效应加剧

5G时代,网络内容可直接用来考察传播效果,平台运用数据来了解用户需求、优化内容生产、评估和预测传播效果、 提升广告收益等,却加速了信息茧房效应,将会导致用户接受 信息的回音室效应增强,个人隐私面临风险,这对政府治理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



5G时代新媒体应用下政府治理的调试

在新媒体形态变迁的环境下,治理调试可从以下方面展开。政策方面,对我国网络内容治理与监管的顶层设计与实现路径,提出互联网治理的对策思考,比如制定清晰的互联网战略、健全法律法规、改进监管方式等。平台层面,互联网平台在网络社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治理过程中应该加强网络平台运营的监管,提出网络内容平台治理的规制优化策略及风险预测预警体系。比较层面,需研究发达国家网络内容治理体系与监管模式,在政策解读、治理模式、治理手段上进行全方位的探讨,结合本土特色,面向国际社会,多元渠道推动新时代网络社会的治理。

⑺ 网络时代议程设置功能失效了吗

议程设置功能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左右人们想什么。大众媒介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影响人们去关注某些事实或意见,并通过设置议题不同显着度的方式来影响人们讨论议题的顺序。

有人说,在网络时代,网民自主选择的权利提高了,不再是被动地局限媒体为我们设置的议程圈层里,我们有自己的价值选择标准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议程选择思维模式,因此在网络时代,议程设置功能已经失效了?

答案是否定的。

(1)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的长期作用

大众媒体对于受众的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认知是态度的基础和前提,而态度又是行动的先要条件,因此对受众认知方面的影响是最深刻的。而这种认知效果的扎根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大众媒体“长期洗礼”的过程,要想一下子摆脱大众媒体对于议程设置框架的束缚是痴人说梦。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是创造就是模仿,婴儿牙牙学语,不也是模仿,人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身处在媒体为我们构筑的信息环境,我们只能模仿媒体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对于这种认知模式也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已经根深蒂固。

(2)议程的话语分析

传统的议程设置中的议题是经民意调查出的公开话题,而网络上的所谓的公众议程只是少数网友讨论的话题,而大多数网友并不是以网络为直接信息来源,所以网络上的公众议程对于议程设置理论并没有直接影响。

网络上的很多的舆论中心一开始只是被少数网友所关注,而只有经大众媒体转发,才使得该舆论中心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因此大众媒体的中介作用不容小觑。大众媒体的“引发舆论”功能就是通过议程设置所实现的,这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特征,也是这个时代受众所赋予的权利。

(3)网络对议程设置的影响

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媒体议程一般来自于部分公众的议程,网络只是部分群体议程的表达渠道,它并没有改变整个制度结构,所以目前还不能说,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上失效了。

但是网络确实给大众媒体议程设置造成了冲击,它的表现不是设置方向发生逆转(公众议程反过来影响大众媒体议程),而是大众媒体设置普遍性议程的能力下降。

⑻ 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新机遇:

我们还必须看到,在当前新的技术在迅速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现在在一系列的这个领域里头,节能环保、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等都有很多的发展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建设也在进一步的深入。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的国家的发展当前进入到以转型创新来支撑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所以我们说发展“互联网+”和互联网的经济,是我们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的路径,它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也是我们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前一段在参加这个相关课题的研究的时候,认真分析了中央提出推进“互联网+”行动的背景,主要就是基于经济新常态作出的

新挑战

另外我们怎么样来通过宏观调控,通过我们财政政策来支持传统企业的改造。所以在当前我们必须看到,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现在我们面临着最大的挑战至少是有四个方面。

第一投资增长乏力。现在我们总的来说,投资还是在一个下降的趋势,我们的消费热点也不多,我们的工业产品的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我们经过发展方式总体上说还是比较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最近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一些城市说,他们现在为了维持着钢产不停产,但是销售的一斤螺纹钢的价格已经比过去下降了80%左右,现在一斤螺纹钢的价格和一斤大白菜的价格差不多。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广大的群众对当前民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应该说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看病难、看病贵,现在养老也不易,还有我们城市的交通、教育、食品安全,特别是我们现在也还是对环境的污染,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8)网络时代议程设置面临的挑战扩展阅读:

“互联网+”有六大特征:

1.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伙伴参与创新,等等,不一而足。

2.是创新驱动。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3.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

4.是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

5.是开放生态。关于“互联网+”,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让创业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6.是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

阅读全文

与网络时代议程设置面临的挑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存储空间小会影响数据网络吗 浏览:436
苹果一直显示检查网络 浏览:819
网络歌手原创上传到哪里 浏览:838
怎样锁网络wifi 浏览:8
不开网络对手机有害吗 浏览:216
网络路由器登录方法 浏览:773
无线网络显示6g 浏览:924
手机和网络共享ip地址有什么不好 浏览:586
苹果手机没网络怎样看视频 浏览:763
天津无线电视网络 浏览:582
信号系统FEP网络 浏览:450
银行网络连接失败怎么办 浏览:42
怎样连接抚顺市公共网络 浏览:656
wifi和有线网络能不能同时打开 浏览:412
公司网络如何给电脑加路由器 浏览:913
家用路由器怎么切换网络模式 浏览:451
红米9a网络信号不好 浏览:777
暗区突围网络异常是什么意思 浏览:556
hp打印机怎么设置共享网络 浏览:395
单位网络内私设无线路由器 浏览: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