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已经日趋成熟。但网络环境下教学有何优势,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 教学设计 ,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如何操作?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进行粗浅探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 自主探究 互动协作
21世纪,课堂教学重点已经开始向网络环境倾斜,应该说这是时代的巨大进步,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鉴于此,笔者就网络环境下教师该如何开展教学进行粗浅探究。
一、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通常是指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多媒体网络教室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我们更看重的应樱高该拦枣是它为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它和我们常用的媒体,如板书、挂图、标本、教具、幻灯片,甚至是我们手里的教鞭等的实质都是一样的,但是网络的功能更强大,作用更明显,它比传统媒体容量更大,形式更丰富,方式更灵活。可以说,正是这一特殊功能,使得网络环境教学更具有生命力,更简颂拆符合时代的要求。如笔者进行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综合教育技术培训时,讲授《Flash制作――旋转的花朵》一节时,不断点击学生机,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的作品,被展示的学生看着自己的花朵在旋转,心里有说不尽的愉悦,没有完成的同学积极向他人求教,尽快完善自己的作品。学生
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100%掌握了教学内容。
二、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特征
除了交互性之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还有以下特征:
1.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强调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网络环境下交流平台极大丰富,学生能够通过各种便捷的平台随时与教师、同伴、甚至专家学者进行沟通、探讨。
3.教师作用的发挥上,更强调引导与参与。教学环境由传统教室过渡到网络教室,教师角色也要相应改变,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教师的参与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协作、探究性学习。
4.学习内容的组织上,更强调单元学习和综合学习。常规环境下的教学,我们都是组织单个学科的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而网络环境下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分析单个学科的一章甚至多个学科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某一线索提炼有关联的知识点,整合而成为学习单元,从而组织教学。
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网络作为基本媒介进行教学时所发生的教学设计活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设计学习任务、设计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媒体的传递。
我们主要谈一下学习任务的来源:一是来源于教材。主要是前面提到的整合学习单元。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括《找春天》、《古诗两首》等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 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就必须以此为重心;二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例如,我们针对现在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问题,可以设计一节探讨如何有效减小污染、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网络环境下学习任务。
四、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操作
习惯了传统教室环境下的传授型教学,很多教师对网络环境下教学有一种畏惧和排斥心理。其实,只要我们会用电脑,会操作几个简单的软件,如PowerPoint、Frontpage,我们就可以上,而且保证效果好!
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主要采用两种学习模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互动协作学习。这两种模式都是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
1.自主探究性学习
主要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课件等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教师自己设计的网站地址,或打开自己的专题网页,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网站中寻找资料、欣赏图片、动画音乐等,还可以在其它的网站中去查找。
(3)学生把自己查到的资料加以归类并进行总结,或做成演示文稿或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在留言板中与本组成员进行讨论。
(4)交流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全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兴趣高,学习效果更明显。
实例1: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病毒》的网络教学。
这节网络课主要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第一版块,从分析我校网络教室及个人家用电脑“你所遇到的计算机病毒情况调查表”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主题;第二版块,指导学生进入网站自主学习,学会从诸多资料中收集有用信息,完成“电脑病毒的来源、特征、传播方式及危害”任务表;第三版块,学生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归类总结,了解黑客攻击电脑的主要手段,知道了常见的电脑病毒及病毒软件的相关知识,提出防治病毒的有效措施;第四版块,交流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整个过程,教师全程参与,积极指导。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2.学生互动协作学习
基本步骤:
(1)组成协作小组。一般以2~4人为宜。可以按兴趣、学习能力、性别等要素组成同质或异质小组,一般以异质为宜,互补性强。
(2)分工与执行任务。依据主题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作不同的分工,各自先行完成自己的任务。
(3)交流。小组成员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
(4)合作提高。小组成员集中智慧,共同完成任务,成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以求得问题的最佳解决。
实例2:地理课《世界的区域复习及拓展》。
过程1:老师讲解本节课设计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过程2:分组。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代表一个大洲,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和网络信息查询,制作出自己所代表大洲的基本情况一览表。
过程3:小组内分工协作。如有人专门负责协调监督,有人负责搜集资料,有人整理资料,有人负责总结陈述,有人负责解答提问等。小组内要提倡互相补充。
过程4:开始研究活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进行协作,教师巡回指导。
过程5:合作交流。互相发送电子邮件,讨论、探究如何完成任务,提出修改、评议意见。
过程6:汇总各组资料,得出七个大洲的详细一览表。教师利用交流平台进行成果交互展示,进行全班交流。
过程7:教师总结评价。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我们一定要敢于实践,只有亲手去做,我们才能够在不断地摸索中渐次提高。我们一定要认清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独到优势,才能够发挥出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张丽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河北人民出版社.
[2]周勤.协作学习与网络教学探讨.中国电化教育,2000,(5).
B. 如何利用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认识到:远程教育设备闲置在那儿,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城乡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缩小差距,弥补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推进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步伐。于是,我们树立了“用坏设备”的思想,“砸开”紧闭的“门锁”,让师生进出自由。我们以远程教育工程应用为载体,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计划,定期培训,加强教育技术学习,明确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任务。我们建立了实施远程教育应用奖惩制度,通过以学促教、以教促学,逐步地把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到教学实际中来。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学校中青年教师基本掌握了远程教育资源获取、整合和应用方法,学校能够真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教师的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得到普及,越来越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二、敞开图书室的大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人们的重要学习手段和途径。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会学习、善于学习,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校一线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图书室的重要任务之一。图书室应该着力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学年开始,班主任要为各班学生上好一节“利用图书室”课,向学生介绍本校图书室的基本情况及变化,如藏书规模、分类设置、借书还书手续和阅览室规章制度等,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室,使他们能在书库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读物,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交流阅读收获,提高读书兴趣;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怎样选书、怎样读书、怎样做读书笔记、怎样记忆等方法。讲解读书方法时,要求具体指导读一本书或一类书,根据不同体裁的读物教给不同的读书方法。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借阅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图书乱丢乱放、乱涂乱划、久借不还以及大声喧哗、不讲卫生等。针对这种情况,图书管理员应耐心做好教育工作,及时制止,用制度去规范学生的借阅行为。每学期,图书室可根据借阅情况记载,评比优秀小读者和优秀读书集体,树立榜样,从而在读者群体中逐步形成以文明阅览为荣、不讲阅读道德为耻的读书风气。
C. 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辅助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则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种重
要形式。多媒体教学集声、光、色、像、图等多种元素为一体,以其灵活的表现形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效率。所以我们投入大量人力、财
力,使硬件建设尽量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然而,目前还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的科学认识,未能有效使用这种教学手段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就如
何利用多媒体有效地进行辅助教学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如何科学选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求任何内容、任何教学环节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要有目的性。现代教育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或效率,因此,无论什么方法,能最有效地使学生在认识上和行为上产生预期的变化才是好办法。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媒体教学方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程序,准备各方面的素材。
二是要根据需要而定。多媒体的使用是为教学需要服务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以教材为依据,确定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与环节,同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示材料间的配合。选材、设计展示过程,使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是确保实用性。运用多媒体教学从硬件、软件,再到课件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有更经济、省时、省力的媒体可代替,则不必要非使用多媒体这种形式。
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水平,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合理选用多媒体技术。许多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或社会实践或生活经验中已经具备的,或只需教师简单指导便能理解的,就不需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如何充分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优势
多媒体的使用关键主要解决教学中其他教学手段所实现不了的问题,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展示其特有的功能优势。
(一)能够灵活地交互演示
多
媒体辅助教学能促进师生双向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习思路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交互按钮的控
制,让学生对一时不能理解的内容,在交互演示中得到启发和理解,弥补了以往在黑板上板书或采用挂图对静态画面进行讲解的不足,使学生教学互动中实现共同成
长。
(二)能够即时展现细节内容
运
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对一些隐蔽的、过快的、容易忽视的现象进行分解、放大,让学生能观察到平时无法看到的细节,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如,在物理教
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快录慢放展示足球受力的形变及运动方面的变动,让学生反复观察,反复感知,并学会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三)能够模拟演示微观、抽象的事物
化
学学科中关于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的内容很抽象,学生较难懂。教师花费很多口舌,学生也只能从理论层面上掌握学习内容,很难对分子、原子获得感性认识。但
如果使用多媒体,就可以突破这一学习难点。如教初三化学《水分子的运动》一节,要求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学生很难想象出在水的三态变化
中,水分子是如何不停地运动,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等问题。学生的想象、讨论与理解等只能局限于语言描述。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化静为
动、变小为大,将学生由宏观引人微观的世界,通过形象的动画(水在三种状态下,水分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及运动情况)消除了学生心中的疑惑。模拟演示的直观
性、形象性、生动性,加深了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及运动的理解,也为学习以后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一些有毒、有害的
实验和无条件完成的实验等,都能体现出其他教学手段所实现不了的功能。
当然,多媒体独特的功能优势远不止这些,像语文教学中对描述的美丽景物的展现,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历史学科中对历史人物及其典故的再现,给学生以博古论今的感悟。生物教学中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模拟演示,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等。
三、如何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
无
数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但它毕竟是工具和手段,它只
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努力实行与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与系统、规范的板书相结合。
教
学板书是中小学最通用一种教学手段。课堂上无论是教师口语讲授、教具演讲、实验教学都离不开板书的配合,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的教案,对学生理解教学内
容、启发思维、发展智力都能起到重要的点化作用。而有些教师却把一些必要的“板书内容”做到课件中,这对学生充其量只是一种“视觉暂留”,不利于学生掌握
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更不利于学生头脑中知识体系的构建。如,在教初中语文《秋魂》一文时,在背景音乐渲染的良好气氛下,用课件给学生展示秋季动态景色的变
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但板书同时不可缺少,文中七个片断所揭示了秋天的七种品质,需要学生自己体会、概括形成板书,完成
学习重点。如果将设计好的板书内容直接用屏幕展示,就会限制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在板书完成后,用课件特效展示“魂”的内涵为目的,从而
解决教学难点,所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完全排斥传统的板书,根据教学需要得两种手段巧妙结合使用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与生动的“语言”和良好的“体态”相结合
传
统教学的优势表现在言传身教,教师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研究特有的姿态、
语言,体态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处理好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形成适合多媒体环境下教师特有的教态、语言等,形成自身特色。因为多媒体长于直观形象和过程的
展示,如果一味地在这一方面过于偏重,学生长时间的面对荧屏,缺乏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生动的感情交流,久而久之会感到厌倦,还会影响到其理性知识的学习,
因此教师应适当结合一定的讲授,借助传统教学有益的方面,使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把直观与语言、姿态、体态等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与必要的实验和静态模型相结合
运
用现代的教育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复杂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真实的
实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实验与静态模型,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刺激,以达到对物质及变化本质的
深刻认识。并且在参与实验探究及演示静态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动手实践,感受操作体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等,这是多媒体所替不了的。教育心理理论也
认为,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和协调学生的多种感官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为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要与一定的实验及静态模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D. 如何应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
�苟嗝教褰萄�峁┝宋镏驶�。�匝���行牡亩嗝教褰萄Щ肪承纬桑�嗝教褰萄д�谥鸩揭�蛏钊搿N�烁�玫赜τ枚嗝教逍畔⒆试聪低晨�苟嗝教逋�缃萄В�颐侨衔�χ饕�ヒ韵滤南罟ぷ鳌� 1、正确理解“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含义 随着多媒体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多媒体的概念出现了质的飞跃。多媒体计算机能同时抓取、操作、存储、编辑和呈现图形、文字、影象、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介信息,能够把普通电脑、电视机、录象机、录音机、、幻灯机、传真机等功能综合一体,不仅极易控制,而且产生了更新的功能(如交互性、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资源共享等)。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作指导,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依靠教育信息资源、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获得有效(或优化)的教学效果的现代化的教学。其中理论指导是统帅,教育技术、教育资源、系统方法是基础,教学设计是关键,最优化教学效果是目的。 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如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科学方法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组织与展开理论、教学表达与评价理论等。 多媒体网络教学必须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要注重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模式的综合运用,不能偏废。只有注意把“常规媒体手段”与“先进媒体手段”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2、教师适应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教师适应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和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必须有现代的教育观念,诸如开放的教育观念、多样化的教育观念、民主化的教育观念、创造教育的观念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学校教育信息环境将逐步完善,教育资源将更加丰富,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转变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信息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教师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以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根据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广泛收集各种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素材(文本、图片、图象、声音、视频、动画、模型等),并根据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简单的多媒体教材制作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正确使用。 3、多媒体网络教学应注重教学设计 多媒体网络教学必将涉及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机器在教学中的应用,它使得一些人往往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多媒体网络教学,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讲课,代替教师写板书,就是以电子教材代替文字教材……,并以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等作为评价标准。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达到以上效果,但仅仅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理解多媒体网络教学,必将使多媒体网络教学走向歧途。以技术论、机器论开发的教学软件、编写的电子教案、组织的教学,学生形象地称之为“机器灌”、“电灌”。这种“机器灌”、“电灌”比教师灌更有害。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注重教学设计。 3.1 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的教学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必须把教学目的的实现放在首位,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和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及组织结构,所以,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内容应包括教师主导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活动设计、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设计、教学媒体运用方法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3.2 不同的学习类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可概括为示范型、逻辑归纳型、逻辑演绎型、探究发现型、练习型和控制型六种类型。示范型模式适用技能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给学生示范模仿的标准行为模式,如语言、动作、书写、操作等规范行为;教师指出标准规范行为的要点、程序、组织学生模仿,纠正错误;学生掌握要领,模仿练习。逻辑归纳型模式适用事实概念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若干有关科学的现象、形态、结构、文献、史料等客观事实,或提供有关情景,以便建立共同经验,形成表象;教师借助事实、情景进行概括归纳,显示事物的特征,建立概念;学生观察事实、现象,认识事物特征,识记事实,理解概念。逻辑演绎型模式适用原理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一典型的事物运行、成长、发展的完整过程;教师借助典型事例,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并以次通过演绎推理或类比的方法,使学生知识迁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原因,探究规律,理解原理,推广应用。探究发现型模式适用概念、原理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一事物的典型现象或过程并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或问题,供思考、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设疑,引导思考,激发争辩,总结概括;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参与争辩,探究原因,分析特征,寻找规律。练习型模式适用事实、概念、原理的学习;媒体作用是提供某种可观察的事物、现象或过程资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细心观察,向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动作来描述被观察对象,以加深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学生认真观察,抓住特征,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动作描述被观察对象。控制型模式适用教学、实验、艺术、体育技能的学习;媒体记录并及时再现学生实践活动的情景,以供分析、评价;教师分解技能的基本要素,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实践,提出评价实践水平的标准;学生根据要求,参与实践,观察实践过程的记录资料,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改正错误。 4、加快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建设 多媒体信息资源是用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硬件环境相比,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目前,由于网上教学资源,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贫乏,各种电教教材、素材短缺,教师要耗费大量时间用于收集、整理各种教学资源,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设计,致使多媒体网络教学大都停留在电子教案的形式,出现前面提到的“机器灌”、“电灌”的现象,这恐怕是主要原因之一。应此,加快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是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前提。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应纳入学院现代化教学建设的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进行建设。我们认为,目前学校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4.1、学校教学资源通常可分为公共教学资源和学科教学资源两大类,公共资源由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建设,学科资源由各学科、教研室为主建设。 4.2、学科资源建设应立足于课程教学资源需要和适应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既围绕课程现有内容,又兼顾学科发展;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又强调能力素质培养;既突出学校内部教学,又考虑远程教育;既针对课堂教学,又满足学生自学。因此,学科资源建设可以建成学科综合网站(课程综合网站)的形式,栏目可根据学科特点设置。 4.3、教师备课所需的学科(课程)素材(文本、图片图象、声音、视频、动画、模型等)的建设,内容要系统、丰富,素材使用要方便,建议制作成积件的形式。 4.4、资源建设应该是专业制作(由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和普及制作(由各学科、教研室为主)相结合,自制与购置相结合。学校的多媒体信息资源要统一购置,由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统一管理,实现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 5、结束语 学科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开展多媒体教学,除了上述几点外,建设方便、快捷、实用的多媒体教学备课平台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广大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备课中,才不会将大量时间用于媒体制作,而可集中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