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协议,有上千种之多。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说的通俗点的话:就是在网络传输中的一项规则,只有遵循规则,网络才能实现通讯。就像是交通规则一样,什么时候汽车走,什么时候汽车停。在网络中是来规范网络数据包的传输与暂停!
Ⅱ 路由协议是什么
路由协议又叫RIP协议。最初是为Xerox网络系统的Xerox parc通用协议而设计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协议。
Ⅲ 路由器必须实现的网络协议为
必须。
因特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主机通常需要实现TCP协议、IP协议,路由器必须实现IP协议。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
Ⅳ 路由协议
路由器是一台网络设备,它有多张网卡。当一个入口的网络包送到路由器时,它会根据一个本地的转发信息库,来决定如何正确地转发流量,这个转发库就是常说的路由表。
一张路由表中会有多条路由规则。每一条规则至少包含这三项信息:
通过 route 命令 和 ip route 命令都可以进行查询或者配置的。例如,我们设置命令 ip route add 10.176.48.0/20 via 10.173.32.1 dev eth0 就说明要去 10.176.48.0/20 这个目标网络,要从 eth0 端口出去,经过 10.173.32.1。
此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根据目的地址来配置路由。
当然,在真实的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除了可以根据目的 ip 地址配置路由外,可以根据多个参数来配置路由,这就成为策略路由。
可以配置多个路由表,可以根据源 ip 地址、入口设备、TOS等选择路由表,然后在路由表中查找路由。这样可以使得不同来源的包走不同的路由。
例如,我们设置:
表示从 192.168.1.10/24 这个网段来的,使用 table 10 中的路由表,而从 192.168.2.0/24 网段来的,使用 table 20 的路由表。
在一条路由规则中,也可以走多条路径。例如,在下面中的路由规则中:
下一跳有两个地方,分别是 100.100.100.1 和 200.200.200.1,权重比分别为 1 比 2。
使用动态路由路由器,可以根据路由协议动态生成动态路由表,随着网络运行状态变化而变化。
第一大类的算法称为距离矢量路由(distance vector routing)。它基于 bellman-Ford 算法。
这种算法的基本思路是:每个路由器都保存一个路由表,包含多行,每行对应网络中的一个路由器,每一行包含两部分信息,一个要到目标路由器,从那条线出去,另一个是到目标路由器的距离。
由此可以看出,每个路由器是知道全局信息的。那这个信息如何更新呢?每个路由器都知道自己和令居之间的距离,每过几秒,每个路由器都将自己所知的所有路由器的距离告诉令居,每个路由器也能从邻居那里得到相似的信息。
每个路由器根据新收集的信息,计算和其他路由器的距离,比如自己的一个令居距离目标路由器的距离为M,而自己距离邻居是 x,则自己距离目标路由器是 x+M。
第二大类算法是链路状态路由(link state routing),基于 dijkstra 算法。
这种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当一个路由器启动的时候,首先是发现令居,向令居 say hello,邻居都回复。然后计算和邻居的距离,发送一个 echo,要求马上返回,除以 2 就是距离。然后将自己和邻居之间的链路状态包广播出去,发送到整个网络的每个路由器。这样每个路由器都能够收到它和邻居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因而,每个路由器都能构建一个自己本地的完整的图,然后针对这个图使用 Dijkstra 算法,找到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此算法可以最快将损坏路由器消息广播出去。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就是这样一个基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广泛应用在数据中心的协议。由于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内部,用于路由决策,因而成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 IGP)。
内部网关协议的重点是找到最短的路径。在一个组织内部,路径最短往往最优。当然有时候 OSPF 可以发现多个最短的路径,可以再这多个路径中进行负载均衡,这常常称为等价路由。这可以和接入层的负载均衡 LVS 结合实现高吞吐量的接入层设计。
但是外网的路由协议,也即国家之间的有所不同,我们称之为外网路由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简称 BGP)。
在网络世界,国家成为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分为几种类型:
BGP 又分为两类,eBGP 和 iBGP。一个用于 AS 之间,一个用于 AS 内部。
Ⅳ 无线路由器一般包括了什么协议,以支持无线网络用户的网络连接共享
一、IEEE802局域网标准
IEEE是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其中文译名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该协会的总部设在美国,主要开发数据通信标准及其他标准。IEEE802委员会负责起草局域网草案,并送交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批准和在美国国内标准化。IEEE还把草案送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把这个802规范称为ISO 8802标准,因此,许多IEEE标准也是ISO标准。例如,IEEE 802.3标准就是ISO 802.3标准。
二、IEEE802局域网标准系列
IEEE802是一个局域网标准系列
IEEE802.1A------局域网体系结构
IEEE802.1B------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802.3-------CSMA/CD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3i------10Base-T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3u------100Base-T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3ab-----1000Base-T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3z------1000Base-SX和1000Base-LX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4-------Token-Bus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5-------Token-Ring访问控制方法
IEEE802.6-------城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7-------宽带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8-------FDDI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9-------综合数据话音网络
IEEE802.10------网络安全与保密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12------100VG-AnyLAN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 802.14 协调混合光纤同轴(HFC)网络的前端和用户站点间数据通信的协议。
IEEE 802.15 无线个人网技术标准,其代表技术是蓝牙(Bluetooth)。
三、关于无线网络 802.11a/b/g/n/ac协议
802.11 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 a/b/g/n/ac 都是由802.11 发展而来的。不同的后缀代表着不同的物理层标准工作频段和不同的传输速率,也就是说它们的物理层和传输速度不同。
简单回顾一下IOS模型的7层结构:
Layer 7: Application应用层
Layer 6: Presentation表示层
Layer 5: Session会话层
Layer 4: Transport传输层
Layer 3: Network网络层
Layer 2: Data-Link数据链路层
LLC sublayer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MAC sublayer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
Layer 1: Physical物理层
PLCP(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物理层会聚协议
物理层会聚协议(PLCP)是映射ATM信元到物理媒体的规范,定义特定的管理信息。例如T3或E3。
PMD (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物理介质关联层接口
万兆以太网的物理(PHY)层规范和所支持的光学部件部分在IEEE802.3ae中定义。在以太网标准中,光学部件部分被称为“物理介质关联层接口(PMD-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相对于802.3以太网协议,802.11协议主要是对Layer1和Layer2两层进行定义,从无线网卡进来的包携带的是无线报文头部,从有线网卡进来的包携带是有线报文头部,两种包只要将他们的头部和尾部校验都去掉就剩下需要传输的有效数据域playload。所以当数据帧去除头部进入到Layer3以后,是分不出该包是有线报文还是无线报文的,因为这些报文都统一看作是IP报文或TCP报文。
802.11协议只对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进行了定义,数据链路层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层和媒介访问控制层,理清这些分层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后面的分析。
1. 数据链路层
MAC Service Data Unit (MSDU):当一个数据包从Layer3传到Layer2数据链路层的时候,在LLC会添加一些内容(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一些加密信息)形成MSDU,需要注意的时候,802.11协议有规定三种类型的帧,控制帧、管理帧和数据帧,只有数据帧才会在LLC中形成MSDU,一般MSDU的最大size是2304(不含加密信息部分)
MAC Protocol Data Unit (MPDU):当MSDU移交到MAC层的时候,就会给他添加上MAC头部信息和尾部FCS校验信息,这时就形成了一个802.11无线帧,也就是我们平常无线抓包所看到的帧。
2. 物理层
物理层也分两层: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re (PLCP)和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PMD)
当MAC层的MPDU移交到PLCP层的时候,它就有一个新的身份,叫PSDU(PLCP Service Data Unit),其实MPDU和PSDU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在门的两边叫法不一样而已。所以当PLCP层接收到PSDU的时候,它将给这个帧添加一个前导同步码和PHY头部形成PPDU(PLCP Protocol Data Unit)。然后PPDU会移交到PMD层,根据不同的算法调制成一串0/1比特流进行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