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IP地址长度主要有几位和几位,每段IP地址数字范围为
目前IP地址的长度主要有32位,这类地址主要是目前流行的ipv4,还有ipv6,ipv6的地址长度为128位。ipv4每段地址数字的范围为0~255。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而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1)网络ip地址设置范围扩展阅读:
IP地址的分配:
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IPv6在全球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不急于推广IPv6,只需在现有的IPv4基础上将32位扩展8位到40位,即可解决IPv4地址不够的问题。这样一来可用地址数就扩大了256倍。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IP地址
2. IP地址的数字范围是从多少到多少
A类IP地址的地址范围1.0.0.1到127.255.255.254。
B类IP地址的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C类IP地址的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D类IP地址的地址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 Address的缩写。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目前还有些ip代理软件,但大部分都收费。
(2)网络ip地址设置范围扩展阅读:
特殊的网址:
1、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
2、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3、IP地址中凡是以“1111”开头的E类IP地址都保留用于将来和实验使用。
4、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0.0.1到127.255.255.255用于回路测试,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机IP地址,用“http://127.0.0.1”就可以测试本机中配置的Web服务器。
5、网络ID的第一个8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3. internet ip地址分成a.b.c.d.e.类,网络编号取值范围是多少
A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127,每个A类地址可连接l63877064台主机,Internet上有126个A类地址。 B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l28~l91,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4516台主机,Internet上有16256个B类地址。 C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223,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上有2054512个C类地址。 D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24~239,D类地址用作多目的地信息的传输,作为备用。 E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40~254,E类地址保留,仅作为Internet的实验和开发之用。 把32位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分成四个8位组,利用第一个8位组确定类型 A类地址:第一个8位组的首位必须是0,且第一个8位组表示网络标识,也叫网络地址,而剩余的24位表示 主机标识也叫主机地址 B类地址:第一个8位组的前两位必须是10,且表示网络地址的二进制位数为前两个8位组,除去固定的两 位必须为10的位后,所以表示网络地址共14位,主机地址共16位 C类地址:第一个8位组前三位为110,且表示网络地址的8位组为前三组,除去固定的前三位110,表示网 络地址的位数为21位,表示主机地址的位数为8位 D类地址:第一个八位组前4位是1110,该类别地址作为多目广播使用,表示一组计算机 E类地址:第一个8位组前5位为11110,该类别地址作为科学研究,所以留用 标准的A,B,C三类地址,可以看出A类地址的网络数量比较少,但是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量比较多,而C类 地址网络数量比较多,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比较少 配置标准的ABC三类地址都称为有类IP(有类别) A类地址的范围转化为十进制范围从0--127(第一字段),但是第一个8位组全0(00000000)表示所有网 络不可用,第一个8位组为全1(01111111),表示回环地址,作为测试TCP/IP协议的地址,也不使用,所 以A类IP地址的范围通过第一个字段查看的话是1--126,B类地址的范围是从128--191,C类地址的范围从 192--223,D类地址的范围是224--239,E类地址的范围从240--255 表示主机的二进制位全0或全1不能使用,全0表示本网,全1表示本网广播,这样的地址是不能配置在网卡 上(例如,172.16.0.0表示一个网络号为172.16.0.0的B类网络172.16.255.255表示172.16.0.0网络的本 网广播,如果数据要送往172.16.255.255,意味数据会传送到172.16.0.0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上,也叫做 子网广播),当表示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全为1时(255.255.255.255),表示全网广播,意味数据会送到 全部的计算机 IP地址在规划的时候,分为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使用,不能在互连网使用,认 为这样的地址是互连网的不合法地址,在A,B,C三类地址中都选择一部分地址作为私有地址,A类范围 10.0.0.0--10.255.255.255B类172.16.0.0--172.31.255.255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4. 公网IP的地址范围
公用地址由Inter NIC负责分配,主要面向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主要有A、B、C、D、E五类地址:
1、A类:地址范围是1.0.0.0 到 127.255.255.255,主要分配 给大量主机而局域网网络数量较少的大型网络;
2、B类:地址范围是128.0.0.0 到191.255.255.255,一般用于国际性大公司和政府机构;
3、C类:地址范围是192.0.0.0 到223.255.255.255,用于一般小公司校园网研究机构等;
4、D类:地址范围是224.0.0.0 到 239.255.255.255,用于特殊用途,又称做广播地址;
5、E类:地址范围是240.0.0.0 到255.255.255.255,暂时保留。
1、公网、内网
是Internet的两种接入方式。公网接入方式中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IP地址是Inter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网的计算机和Internet上的其他计算机可随意互相访问。
2、私有地址
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主要有A、B、C三类,A类地址范围是10.0.0.0-10.255.255.255 ,B类地址范围是172.16.0.0-172.31.255.255,C类地址范围是192.168.0.0-192.168.255.255。
127.0.0.0 到127.255.255.255 为系统环回地址。
公网IP_网络
5. ip地址的设置规则
IP地址的设置规则分为网络地址规则和主机地址规则两种。
1、网络地址规则
网络地址必须唯一。网络标识不能以数字127开头。在A类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127.1.1.1用于回路测试)。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255。数字255作为广播地址。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0”,“0”表示该地址是本地主机,不能传送。
2、主机地址规则
主机标识在同一网络内必须是唯一的。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1”,如果所有位都为“1”,则该机地址是广播地址,而非主机的地址。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0”,如果各个位都为“0”,则表示“只有这个网络”,而这个网络上没有任何主机。
(5)网络ip地址设置范围扩展阅读:
设置IP地址时注意事项:
1、由于某些网络设备或应用程序拥有自动分配IP地址功能,因此,在采用该IP地址段时,往往容易导致IP地址冲突或其他故障。所以,除非必要,应当尽量避免使用上述两个C类地址段。
2、不要采用过大的子网掩码,每个网段的计算机数量都不要超过250台计算机。同一网段的计算机数量越多,广播包的数量越大,有效带宽就损失得越多,网络传输效率也越低。
3、建议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以获取更多的IP网段,并使每个子网中所容纳的计算机数量都较少。当然,如果必要,可以采用变长子网掩码,适当增加可容纳的计算机数量。
4、为网络设备的管理WLAN分配一个独立的IP地址段,以避免发生与网络设备管理IP的地址冲突,从而影响远程管理的实现。基于同样的原因,也要将所有的服务器划分至一个独立的网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