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如何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网络文学在中国飞速发展,为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已拥有1亿5000万读者和100万名网络作者,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竞相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今天我将和各位探讨网络文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们如何去推动网络文学产业化、促进网络文学更加积极健康地发展.
一、网络文学发展机遇
1、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占网络应用使用率42.3%. 巨大的用户市场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2、网上付费阅读已被年轻人接受
目前中国人不愿意为服务付费的观念正在慢慢改变,特别是年轻人已经对付费服务习以为常.这种付费的理念有利于激发网络作者的创作热情,促成拥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作者和一大批有着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产生,对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好的平台.
3、新的出版模式促进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传播渠道,使网络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中文在线在全国首创全媒体出版模式,以手机、手持阅读器、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纸书出版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出版,实现“一种内容、多种渠道、同时发布”,帮助作者实现版权价值最大化,营销传播立体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出版为网络文学发展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对于一个传统出版社来说,一本书的发行量在几十万册就已经属于天文数字,而在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平台上,一本畅销书最高的点击率超过了2亿次,这是传统文学根本无法想象的.
2. 去年中国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到了多少男性多还是女性多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作者的数量达到了1936万人。签约作者的数量也达到了77万人,女性网络文学作者的数量提升惊人,明显的超越了男性作者。
根据大数据的统计网络文学作者的平均收入达到了5133.7元,网络文学作者的平均收入也明显的增高,而且人均收入也算很高。
作为喜欢创作的大学生,可以申请成为网络文学作者,可以获得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收入,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学水平,还可以培养自己创作的兴趣爱好。
网络文学作者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兼职的机会,造福了很多喜欢创作写作的大学生。
3. 从网络文学向大文化发展的态势,将来前景会如何
数字阅读出海的市场能有多大?
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1.7亿元,同比增长26.6%,市场规模平稳增长。
AI翻译技术加速网络文学规模化出海
数字阅读出海,首先得在海外形成一条稳定的网文内容供应链,有的企业与国外平台合作,走细分路线,主打玄幻,或二次元、甜宠。但初期网文内容生产者要想超弯道,还要强调一个“快”字,需要借助AI翻译技术和数据支撑,快速积累作者和作品。
拥有人工智能AI翻译技术的平台,成为网文企业的首选。去年底,推文科技获得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近日又宣布完成 NBT
资本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据悉,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迭代AI翻译技术、推动网文作者定制写作计划、推动网文翻译规模化。
目前,连尚文学、掌阅科技、纵横文学、磨铁阅读、咪咕阅读等50多家网文主流企业已入驻推文科技的网文出海开放平台。中国网文行业最大的10家公司中,已有7家采用推文科技网文出海行业解决方案,推文科技也成为目前中国日更量最大的网文出海平台,日均更新近4000部小说。其AI生产分发系统可以15分钟/册的速度,单月出版发行3000多册小说。
在分发渠道方面,AI翻译技术平台公司可以一键分发翻译内容,至全球近50个渠道,包括Kindle、Google Books、Apple
Books、Kobo、巴诺书店(Barnes&Noble)等海外数字出版平台。
但就像生产一辆汽车要组装几万个零部件,翻译一部小说也要组装很多内容元素,这个环节要求人与AI翻译引擎流畅协作,实际操作并不容易。童晔认为,这一过程中,平台不仅要构建网文出海业务系统,涵盖生产、分发和变现全流程,同时也要建立海外分发渠道,而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图书出版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4. 中国网络文学为什么可以和美国电影日漫韩剧并肩齐名
1、数量
任何一种平民现象要达到席卷全球的地步,就必须形成一种很恐怖的规模,而中国恰巧网文作者多,很多、非常多,超级多。
另外,中国的各类数据都是用亿来计算的。中国网文读者3亿起步,日更2亿汉字,日点击15亿次,产值接近1万亿。
2、出版业
中国出版业不够发达,换句话说,质量一般的网文无法出版,只能挤一挤文学网站,而数量多精品自然就多,这就是——数量的本身也就是一种质量。而西方国家人本来就少,作家也就更少了,一些好的作者可以出版,所以网络小说自然质量很差。
3、题材
中国上下五千年这种挖掘不尽的丰富文化宝藏。而网络、电影、电视、游戏的存在又极大丰富和人民的视野,使各种资源混合在一起,又动了各种题材网文的发展。
4、IP剧
美国电视剧一周一集,还常常停播(原因:圣诞、春假、体育比赛、大选、罢工、罢演)。让美国网友急的能死人,等一部电视看到结尾,大学都念完了。而中国电视剧一下30集起步,一天1集,保证看到爽。而且质量也不差,《琅琊榜》《甄嬛传》《步步惊心》《还珠格格》《仙剑奇侠传》《倾世皇妃》《天外飞仙》等人气都很高。这样的IP剧翻过来推高了网文的热度。
5. 概括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网络文学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协2018年5月17日在杭州网络文学周上首次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17)》披露: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3.78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3.44亿。国内45家重点文学网站的原创作品总量达1 646.7万种。中国网络文学创作队伍非签约作者达1 300万人,签约作者约68万人,总计约1 400万人。
从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始,二十余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作者数量、传播平台、阅读群体,还是产业化延伸,其数量与规模,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和飞速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从文学发展史和出版史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无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特点
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作者的创作、作品的发布,还是读者的阅读,均是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完成的。与传统的文学创作与出版比较,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出版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相对自由,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作者都是在没有任何范式约束的氛围中进行文学创作;二是没有层层的审查与旷日持久的等待,作者只要轻轻地敲击一下键盘,作品就会立即发表;三是网络文学巨大的作品数量,使读者可以从容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还可以与作者互动,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作者的创作;四是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付费阅读与打赏体现。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管理机构的要求,互联网平台和网站开始借助软件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审查。但由于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巨大,审查只能是对关键词加以审核,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倾向、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只能交由读者来评判。读者的点赞和打赏,购买与否,是检验网络文学能否生存的唯一标准,也是作者能否为读者接受的试金石。
(二)中国网络文学的作者群体
基于艾瑞咨询的监测统计,2017年,网络文学作者数量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30.2%。以阅文集团为例,到2017年12月31日,其平台上作者已达690万人,掌阅原创作者达到1.5万名。在网络文学作者中,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居多,40岁以上的只占作者总数的4.9%,网络文学作者的平均年龄是27岁,大多生活在二三线城市。作者中有如安妮宝贝、李寻欢、当年明月、宁财神这样的专业作家,但大多是业余写手,很多是在校大学生。这些写手,往往系非文学专业毕业,理工科学历居多。如网络知名作家血红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骁骑校是电力工程师。为了方便管理和付酬,网络平台一般将作者分为五个星级,一星级为小白作者,二至四星级为普通作者,五星级为大神作者。按阅文集团自己制定的评级标准,大神作者占作者总数的17.8%。大神作者是平台和读者关注的对象,也是平台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保证。一批大神作者已经成为品牌,如20世纪90年代的五驾马车——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目前活跃的作者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薯仔、江南、酒徒、蒋胜男等。
网络文学的作者,往往通过举办写作大赛和文学年会来发掘。对于有潜力的作者,进行作品定制,由专人辅导,或者与传统的教学研究机构合作,请专家授课,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2013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指导下,中文在线联合其他网络平台,在京成立网络文学大学,聘请诺贝尔获奖者莫言担任首任校长。网络文学作者只要提供2万字以上的作品,即可成为网络文学大学的学生。阅文集团于2017年6月发布内容全生态战略,并成立内容产业基金,从优质内容出版、内容方商业扶持、内容品牌传播和优秀青年作家创作扶持四个方面支持作者进行创作。阿里文学也与其影视业务共同宣布将为内容生产者提供包括平台、IP、宣传等资源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作者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除中国作家协会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外,各地作协相继成立了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部分作者加入了作家协会组织。这标志着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学身份的认同,网络文学的价值为主流文化所逐步接受。
(三)网络文学的主要发表平台
中国的网络文学发表平台,曾经有上千家之多,后来盛大集团与腾讯阅文集团、中文在线通过资本运作,将一些优秀的网站集中到几家主要的平台运营。从2017年网络文学平台日更新作品数量看,阅文集团及旗下起点中文、云起书院、创世中文网、起点女生网、晋江文学网、潇湘书院位列网络平台前10名,其中起点中文网日更新作品数量过万,排名第一。纵横中文网、塔读文学、红薯小说网、17K小说网,位列第二梯队。从绝对数量来看,阅文集团以72%的作品数量占比、88%的作者数量占比位列第一。截至2017年6月,阅文集团拥有640万位作者和960万部文学作品,中文在线、掌阅及网络文学位列二、三、四名,中文在线、掌阅及阿里文学分别拥有300万、50万、40万部作品。移动终端目前由掌阅、QQ阅读领先。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30亿元,2017年,国内市场份额名列前位的多家网络文学网站中作品的总数约为1 647万,预计2019年,作品规模将超过2 000万。
(四)网络文学的作品类型
中国的网络文学一改过去传统文学作品中体裁划分的方法,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作品有意将不同体裁融合在一起,并运用了多媒体的表达手法,形成独有的网络体。但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大多数网站将作品划分为玄幻、奇幻、都市、历史、军事、竞技、美文、同人等类型。在虚构类作品中,又分为穿越、架空。为了方便读者查找,以言情小说为例,网站往往将作品贴上不同的标签:一见钟情、青梅竹马、欢喜冤家、办公室恋情、前世今生、灵异爆笑、情有独钟、日久生情、后知后觉等。读者从这些标签中,能够迅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网络文学作者的素材,一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如从中国历史、神话、古典小说中寻找人物和情节线索;三是从游戏中寻找题材;四是根据科学的有限假设而虚构的幻想事件。
(五)网络文学的阅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如前所述,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4 455万,占网民总体的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3 975万,占手机网民的45.6%。另据《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文学网站日更新总字数达2亿汉字,文学网页日浏览量达到15亿次。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在数字阅读中的主流地位日益提高,《2016年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相对于2015年,2016年数字阅读内容总量增长率达到88.2%,其中原创占比从69%上升到79.7%。
(六)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延伸
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IP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文学的很多作品除以纸介质图书形式出版外,还改编为游戏、动漫、电影、电视剧、有声读物及周边产品,全版权、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从最早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到《明朝那些事儿》《诛仙》,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欢乐颂》,这些图书不仅在网络上受到热捧,出版为纸介质图书后,也连续占领国内的图书畅销榜。如《杜拉拉升职记》从一个不到2 000字的博客,延伸到系列图书、电影、电视、话剧、音乐剧、周边产品,形成一个10亿元的大产业。
(七)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
中国的网络文学,最初是免费阅读,从2002年开始,起点中文网试行收费阅读,这种模式很快被其他网站效仿。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运营模式逐渐成熟。一条由网络写手、文学网站、内容经纪人、出版商、影视投资商、游戏厂商、动漫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客户端产品制造商、广告代理商等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逐步形成了以作品版权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其盈利来源主要包括VIP付费阅读收入、网络广告收入、无线阅读运营收入,以及线下出版、影视改编、动漫游戏改编等版权延伸收入。其中,VIP付费阅读和无线阅读运营是最重要的两大营收来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网络文学阅读最重要的载体。
同时,如前所述,高点击率的网络文学改编成实体图书后,也会获得一笔不菲的版税收入。据《华西都市报》2018年4月11日刊登的《霸榜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2017年,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年收入1.3亿元,天蚕薯仔年收入1.05亿元。据此推算,网络平台的收入也不菲。《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文学业务营收也进入全面盈利期。公开资料显示,阅文、掌阅、纵横等网络文学企业在2017年均已实现盈利。除此之外,2017年下半年,国内两大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和掌阅科技相继上市,从资本市场融到了所需的资金。
二、中国网络文学的贡献
首先,网络文学在探索中发展,产生了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优秀作品。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网络文学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带着信息化时代的技术特征,占领了中国的文化版图。尽管网络文学的大多数作品因为写作的仓促,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艺术缺陷,但正由于其规模庞大,沙里淘金,其中还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2008年,在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下,《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和中文在线曾举办过一次网络文学十年盘点,评出了十大优秀作品:《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窃明》《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同时,还有一批受到读者好评的作品,如《诛仙》《明朝那些事儿》《星辰变》《梦回大清》《斗罗大陆》等。这些作品因其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成为各家出版社关注和追逐的出版资源。据统计,网络文学每年向实体出版输送的文艺类新书和畅销书占其总数的1/2以上。2017年,在网络上先发表又以纸介质的形式出版了网络小说6 492部。同时,网络文学业已成为各大文化公司掘金的一块宝地,许多网络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后赢得了很高收视率,如《小儿难养》《后宫甄嬛传》《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失恋33天》《山楂树之恋》等。同时,网络文学逐渐被主流文学接纳。2009年,网络作家阿耐所着的《大江东去》成为第一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网络小说;《上海文学》杂志的编辑金宇澄发表在上海“弄堂”论坛上的网络文学《繁花》经反复修改后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其次,网络文学的IP开发推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成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IP资源,IP经营不仅成为网络文学自身的重要收入来源,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甚至一个产业的繁荣。2017年,由网络文学经过加工而出版的纸介质图书达到6 492部,改编电影电视连续剧2 427部,游戏605部,动漫712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占据了影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听书作为网络文学的衍生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4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阅读白皮书》数据,2016年国内近7成数字阅读用户用过听书功能,听书用户超过1亿,愿意付费的用户比例达到65.3%。在这一趋势下,蜻蜓FM、懒人听书等垂直应用均在2017年获得过亿元人民币融资;而微信读书也于2017年7月发布新版本,宣布全面上线音频内容。天涯社区、铁血科技、天下书盟、博易创等数量众多的网络文学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同时,网络文学的IP运作模式从一次性售卖向深度开发全方位合作发展。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多元文化相互渗透,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与移动游戏《倩女幽魂》实现双向剧情渗入,影视与游戏深入融合。游戏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年影游联动开发的移动游戏实际收入达89.2亿元。
最后,网络文学逐步由国内走向国外,网络平台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很快也在世界各国赢得了反响。富有中国元素的武侠、玄幻、科幻、言情等网络作品,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引人入胜的叙述,吸引了海外的读者。据统计,盛大文学网站曾有超过3 600万注册网民,其中有30%的网民来自国外,网民分布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起点中文网3 100万注册网民中,同样有30%来自海外,分布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晋江原创网日均浏览量超过4 000万,拥有注册网民320万,全世界共有211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访问过晋江原创网,海外流量占全站流量的30%以上。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与网文海外门户及网文翻译网站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目前,在网文翻译网站中,Wuxiaworld(武侠世界)是海外本土第一批成立的中国网文翻译网站,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Wuxiaworld在全球网站排名为1 005,拥有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Gravity Tales是一个本土作者的翻译+原创平台,不仅与阅文集团合作,对中国网文进行翻译,而且拥有原创版块,孵化了一批平台自身的网络小说作者。
与此同时,中国的网络文学也被海外的出版商所青睐。《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藏地密码》《诛仙》《杜拉拉升职记》等一大批图书的版权被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所购买。从输出国家来看,从最初的东南亚,到日韩等国,再到后来的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等欧美国家,足迹已遍布二十多个国家,被翻译为英语、韩语、泰语、日语等十几种语言文字。
另外,网络文学网站主动走向海外,重视海外布局。如中文在线在欧洲和美国设立分公司,向海外读者推广网络文学。2017年5月,起点中文网的国际版——起点国际正式上线。目前,起点国际已上线九十多部作品,语种以英文为主,首波主打品类以仙侠、玄幻、科幻、都市等题材为主,除PC端以外,Android及ios版本APP也已同步上线。
三、中国网络文学尚需努力的地方
(一)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第一,不少作品思想内容肤浅,创作态度主观随意。网络文学的作者为了取悦读者,营造一种狂欢的氛围,往往有意反传统、打破规范,恶搞历史和文化,生造语言文字。同时,跟风、抄袭、注水现象十分严重。第二,暴力色情隐现其中。无论是标题还是作品的内容,往往有一些露骨的色情、暴力、凶杀情节,有些还宣扬一夜情、换妻、虐恋等不健康的观念。第三,思想倾向不够健康。尽管近年来因为监管加强,色情描写的作品有所减少,但作品宣扬的权力、金钱、物质崇拜仍然充斥网络文学。不少穿越小说,都是描写草根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不是当“王爷”,就是娶得三妻四妾,或者获得巨额财富。第四,语言文字粗疏。在网络文学世界里,20万字是短篇,中篇在20万到60万字,比较走红的网络小说,都以千万字计。在网上连载的作品,作者一天要“码”1万字左右。在这种以迎合读者,等待点击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缺少生活的积淀,缺少艺术的构思,缺少修改打磨,其粗疏可想而知。阿耐网络长篇小说《大江东去》虽然最后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但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在稿件修改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天蚕薯仔的《斗破苍穹》在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责任编辑雇请了几位武汉大学研究生为其整理,做了大量的删削工作方达到出版水平。第五,模仿抄袭严重。网络文学由于是类型化写作,很多情节的设置已经形成了模式,因此,作品的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作者使用网络软件写作,尽管不能指证其作品抄袭某部作品,但这种机器写作的方式缺少感情投入,很难突破原有模式。
(二)网络文学需要多方扶持
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网络文学的进入门槛很低,很多作者缺少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作品一味地迎合读者,追求点击率,结果“鸿篇巨制”很多,但缺少文学性和思想深度。中国的网络文学如果要实现经典化,在中国文学史和出版史上留下一批精品,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提高作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史意识。目前有些网站组织重要的“大神”级作者与传统作者结对子,或者组织专家讲学,将他们送到鲁迅文学院之类的机构学习,意在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但短期的学习并不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网络作者自己要有意识地阅读文学经典,放慢写作速度,有意识地打造能够传之后世的文学精品。第二,展开必要的网络文学批评。现在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主要从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方向来做宏观的判断,印象式批评多,对具体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缺少学理性的分析,有关部门要组织批评家,放下身段,客观地分析当前网络文学的趋势,展开对作家作品的有理论有深度的批评。第三,引导网络文学进入主流社会。目前各级作家协会都十分重视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很多作者从网络文学的世界走入了文学主流群体,如安妮宝贝、金宇澄、慕容雪村、张悦然、当年明月、李可等,他们的不少作品已经成为文学精品进入文学史的视野。但与庞大的网络文学作者队伍相比,这些作者仅仅是“冰山之一角”,主流社会对网络文学要采取包容和引导的态度,在探索中提高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思想性,让网络文学从草根进入殿堂,真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现象。
6. 网络文学作品规模有多大
网络文学行业主要平台:起点读书;阅文集团;晋江文学等
本文核心数据: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用户规模;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付费率;热榜入选数量占比
市场规模趋于平稳,国内用户量趋于饱和
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在免费阅读模式和付费阅读并存的情况下,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达到268.1亿。但整体来看,我姑而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增速趋于平缓。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图书出版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7. 怎么观测小说市场
网络文学在传统人的眼中并不是主流文学的代表,甚至会被很多人鄙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市场正在逐渐膨胀。据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25%。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33亿,移动阅读用户规模达到3.04亿。网络小说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个数百亿的市场是怎么形成的呢?小编就带你从数据的视角来分析一下。
网络文学市场迎来爆发,入局者众多
这是一个网络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国网络文学的市场从2011年至2016年,规模从27亿元左右迅速发展到120亿元,5年的时间增加了340%。而根据预测,这一数据将在2018年达到187亿元。这一繁荣表现在企业层面,那就是盈利状况,据公开资料显示,阅文、掌阅、纵横等网络文学企业在2017年均实现了盈利。各大企业纷纷发力,上市融资成为这个市场进入竞争红海的前兆。
目前已经有三家网络文学企业独立上市,整个市场也被瓜分完毕,BAT派中有腾讯旗下阅文集团、阿里文学、网络文学。运营商渠道派,有咪咕阅读、天翼阅读和沃阅读以及塔读文学。独立运营的移动分发派,如掌阅科技、中文在线;还有通过传统纸质图书出版、销售向数字化转型的内容派,如磨铁文学、豆瓣阅读、当当读书、京东阅读等。在当前互联网纷纷注重内容运营的趋势之下,网络文学市场还将进一步进行整合,当然也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网络文学市场的爆发期即将到来。
付费,让网络文学市场迎来新生机
在中国人的习惯中,看网络文学是一个免费的事情,用不着付费,付费的观念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购买纸质书籍的状态中,但是现在的内容付费模式逐渐被很多人接受。目前内容行业的从业者都在积极尝试付费内容,视频和游戏最显着,据相关人士表明,视频用户的付费转化率在10%左右,游戏的在15%-20%左右,而网络文学的以起点中文网为例,才占据了5%左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2017年上半年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在阅读APP用户付费经历中,付费用户近8成,且40.2%的用户经常付费阅读,可见付费阅读已经成了习惯。
2018年的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内容付费的用户达到了1.8亿,占据了互联网用户群体的1/4,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在3.7亿左右,按照6%的付费转化,大致有2000万左右的付费用户,而这样的用户规模随着网络文学整体用户量的增加以及付费习惯的逐渐养成,将会为网络文学市场带来新的发展生机。
网络文学的受众分析,年轻人成为主流
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2017年比2016年有显着增加,pc端和移动端分别达到3.7亿和3.4亿,增速分别为13.4%和13.1%。
在人群画像方面,网络文学的受众中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男性占据52%,女性占据48%。而在付费习惯中,男性的付费意愿大大高于女性,达到62%。而在年龄层面,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是重要的付费群体,这类付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和四线以下城市。
多元化运作,推进网络文学市场繁荣
网络文学市场的不断发展,还离不开另一个原因—IP化运作。网络文学衍生出来的影视剧改编、游戏改编、动漫改编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催生了网络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以2017年热门的IP为例,《楚乔传》网络播放量达到400亿,IP电影《寻龙诀》票房高达12.68亿元,《斗破苍穹》3D动画首季点播量破10亿,手游《花千骨》月流水近2亿元。这些网络文学衍生出来的IP在火爆的同时,同时也反向推动了网络作家、相关公司、资本等入局,将这个蛋糕越做越大。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网络文学市场的繁荣是资本、平台、受众、模式等共同推动的结果,小编认为,在这些因素中,运作模式的创新是这个市场能够越滚越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