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率是多少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方法都是半双全:
802.11b 是11M
802.11g 是54M
802.11n是150M或者300M
那么11M的实际传输只有11/8 Mb/S =1.38Mb/S左右。
54M的连接速度为:54/8 Mb/S=6.75Mb/S 左右。
150M的连接速度:150/8 Mb/S=18.75Mb/S 左右。
300M的连接速度:300/8 Mb/S=37.5Mb/S 左右。
当然这是没有其它损耗的情况下的理想最大傎,实际上,没有这么大的速度。
(1)无线网络的局域网多少扩展阅读
无线网络上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无线上网,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Wi-Fi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实际上就是把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就如在开头为大家介绍的一样,使用无线路由器供支持其技术的相关电脑,手机,平板等接收。手机如果有Wi-Fi功能的话,在有Wi-Fi无线信号的时候就可以不通过移动联通的网络上网,省掉了流量费。
无线网络无线上网在大城市比较常用,虽然由Wi-Fi技术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数据安全性能比蓝牙差一些,传输质量也有待改进,但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54Mbps,符合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Wi-Fi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布线,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并且由于发射信号功率低于100mw,低于手机发射功率,所以Wi-Fi上网相对也是最安全健康的。
但是Wi-Fi信号也是由有线网提供的,比如家里的ADSL,小区宽带等,只要接一个无线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线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城市里到处覆盖着由政府或大公司提供的Wi-Fi信号供居民使用,我国也有许多地方实施”无线城市“工程使这项技术得到推广。在4G牌照没有发放的试点城市,许多地方使用4G转Wi-Fi让市民试用。
2. 无线局域网802.11标准
※有线网络里可以通过提高带宽或者改善编码方案来提高数据发送速率。但是在无线网里无法提高带宽,只能通过改变编码方案来提高。因为无线信号发出去以后,编码方案是公开的,所以大家都能收到信息并且知道信息的内容,这时候就有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无线网络的编码还要有加密机制。即使收到信号,但是无法解析信号的意思
调频扩频FHSS
直接序列扩频DSSS
红外线IR
☆使用802.11b无线通信,在遵循这些安全制约的前提下,这时就是Wifi接口了
无线局域网不能简单地搬用CSMA/CD协议,原因为:
CSMA/CD协议要求一个站点在发送本站数据的同时还必须不间断地检测信道,但在无线局域网的设备中要实现这种功能就花费过大;即使能够实现冲突检测的功能,并且当我们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信道是空闲的,在接收端仍然有可能发生冲突
这种未能检测出媒体上已存在的信号的问题叫做隐蔽站问题
当A和C检测不到无线信号时,都以为B是空闲的,因而都向B发送数据,结果发生碰撞
而在有线网络里,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在共享介质的节点上都能看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只是由于广播延迟的影响,有的节点看到得早,有的节点看到得晚,但是不存在看不到信号的情况。而↑图就会看不到
B向A发送数据并不影响C向D发送数据,这就是暴露站问题
B向A发送数据,而C又想和D通信。C检测到媒体上有信号,于是就不敢向D发送数据
因为隐蔽站和暴露站这样的问题存在,使得冲突情况变得复杂。无线局域网不能使用CSMA/CD,而只能使用改进的CSMA协议。改进的办法是将CSMA增加一个冲突避免功能。802.11就使用CSMA/CA协议。而在使用CSMA/CA的同时还增加使用确认机制
是不是可靠性传输和传输介质没有关系。网数据传输由于可靠性传输只是加了一个可靠性保障机制。无线局域它的通信环境恶劣,本身信道的传输误码率高,差错率也高,导致传输效果比较差。这种服务如果直接被上层使用那么这个无线通信质量就会很差。但是通过可靠性保障,在无线通信层或者在MAC层向上层提供的是可靠性的数据传输的话,就屏蔽了无线通信的不稳定性对上层的影响,使得上层应用基于无线通信的效果变得更好一些
MAC层通过协调功能来确定在基本服务集BSS中的移动站在什么时间能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
• 点协调功能(无争用服务):PCF子层使用集中控制的接入算法将发送数据权轮流交给各个站从而避免了碰撞的产生
• 分布协调功能(争用服务):DCF子层在每一个节点使用CSMA机制的分布式接入算法,让每个站通过争用信道来获取发送权。因此DCF向上提供争用服务。各个站点是平等的,可以随时发送数据,会容易发生冲突
站在完成发送后,必须再等待一段很短的时间(继续监听)才能发送下一帧。这段时间的通称是帧间间隔IFS。这是为了竞争信道使用权
帧间间隔长度取决于该站欲发送的帧的类型,高优先级帧需要等待的时间较短。低优先级帧还没来得及发送而其他站的高优先级帧已发送到媒体,则低优先级帧只能再推迟发送,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
三种IFS类型:
• SIFS 短帧间间隔,长度为28微秒
• PIFS 点协调功能帧间间距,长度为78微秒
• DIFS,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距,长度为128微秒
待发送数据的站先检测信道。在802.11标准中规定了在物理层的空中接口进行物理层的载波监听。发送数据通过收到的相对信号强度是否超过一定的门限数值就可判定是否有其他的移动站在信道上。当源站发送它的第一个MAC数据帧时,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则在等待一段时间DIFS后就可发送(目的:让可能存在的高优先级帧先发送)。源站发送了自己的数据帧,目的站若正确收到此帧,则经过时间间隔SIFS后,向源站发送确认帧ACK。若源站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帧ACK(由重传计时器控制这段时间),就必须重传此帧,直到收到确认为止,或者经过若干次的重传失败后放弃发送。是一种可靠性传输(可靠或不可靠传输并不是数据会不会传成功或者失败,而是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发送方会知道结果,这就是可靠性传输)
源站在MAC帧首部中的第二个字段将它要占用信道的时间(包括目的站发回确认帧所需的时间)通知给所有其他站,以便使其他所有站在这一段时间都停止发送数据,大大减少冲突机会
“虚拟载波监听”表示其他站并没有真正地物理监听信道,而是由于其他站收到了“源站的通知”才不发送数据
当一个站检测到正在信道中传送的MAC帧首部的“持续时间”字段时,就调整自己的网络分配向量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指出了必须经过多少时间对方站才能完成数据帧的这次传输,才能使信道转入到空闲状态
信道从忙态变为空闲时,任何一个站要发送数据帧时,不仅都必须等待一个DIFS的间隔,而且还要进入争用窗口,并计算随机退避时间以便再次重新试图接入到信道。在信道从忙态转为空闲时,各站就要执行退避算法,这样就减少了发生碰撞的概率
802.11使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第i次退避就在2 2 + i 个时隙中随机地选择一个
第1次退避是在8个时隙(而不是2个)中随机选择一个
第2次退避是在16个时隙(而不是4个)中随机选择一个
源站A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先发送一个短的控制帧,叫做请求发送RTS(Request To Send),它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和这次通信(包括相应的确认帧)所需的持续时间
若媒体空闲,则目的站B就发送一个相应控制帧,叫做允许发送CTS(Clear To Send)。A收到CTS帧后就可发送其数据帧
同一个数据会话期间的内部帧间隔就是个短帧间隔(SIFS)
源站在等待DIFS时间以后,应该还要等一个争用窗口,这里假设争用窗口为0
覆盖城市的部分区域,网络跨度较大。对于基站的功率、网络安全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每个单元的用户数量比IEEE 802.11多。需要更高的带宽,称为宽带无线网络标准
IEEE802.16工作环境通常在室外,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干扰
设计目标能够支持实时流应用的服务质量要求。IEEE 802.11只是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
802.11 窄带无线网络 主要应用于室内,也称为Wifi
3. 无线局域网
三、 无线局域网规格标准
为了让无线局域网技术能够被广为使用,这些技术必须要建立一种业界标准,以确保各厂商生产的设备都能具有相容性与稳定性。这些标准是由美国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所制定的,最早的规格是传输速度为2Mbps的IEEE 802.11,于1997年6月所提出,接着在1999年9月又提出了传输速度为54Mbps的IEEE 802.11a和传输速度为11Mbps的IEEE 802.11b,以下分别介绍无线 局域网的主要规格标准。
1、802.11b规格
802.11b又称为802.11HR(High Rate),其使用2.4GHz的频段,采用直接序列展频技术,传输资料的传送速度可达到11Mbps,传输距离可远到100公尺甚至更远,是目前市面上最多无线网路产品使用的标准。
2、802.11a规格
802.11a使用5.2GHz的频段,采用跳频展频技术,传送资料的传送速度较快可以达到54Mbps,传送距离则可支援到50公尺。
由于先前的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b,其传输速度只有11Mbps,无法传输声音与影像等大量资料,故802.11a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局域网传输的标准,并吸引 岛内外许多大厂争相推出相关的无线网路产品,但其市场何时可成熟并广为消费大众与企业接受则有待802.11a的桥接器与网路卡价格降低而定,因为目前市面上802.11a规格的网路卡一片约在新台币一万元上下,与802.11b规格的网路卡一片在新台币三、四千元就可以购得有一段差距;此外,再以一台802.11b的桥接器来看,目前市价一般大约1万元以下即可购得,但是802.11a的桥接器却要好几万,达数倍之高。
未来到底那一个规格会在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出线成为主流,则有赖使用者本身的需求而定。以802.11a具备更高频宽的特性,适用于处理大量资料,如影音资讯的传递,或使用人数扩增的公众无线传输服务等当然是最主要的选择,但是对于一般上网使用者,采用802.11b系统即具备足够的速度,再加上其大众化的价格更是吸引人,消费者可依自身的需求与预算来决定应该购买何种商品。
3、HyperLAN规格
相较于美规的802.11a,发展较晚的欧规HyperLAN是由欧洲的欧洲通讯标准协会ETSI(The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在BRAN(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所制定的,在欧洲设置455MHz的频宽使用。
HyperLAN的技术是采用在5GHz上传输,并可用不同速度进行,最快可达到54Mbps,由于其是采用OFDM技术,所以不仅可以在室外传送,就连在室内有许多阻碍物亦可用多重路径的方式来传送,通常室内覆盖半径可达30公尺,户外可达到150公尺。
4、蓝芽(Bluetooth)技术
蓝芽是种可在短距离之下,以低功率及低成本传送资料的无线传输接口标准,并确保不同厂商所制造的装置能彼此相互沟通使用,同时此传输接口必须能兼具语音及数据通讯能力。
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其实蓝芽这个名词的由来是源自欧洲中世纪一位名叫Harald Bluetooth丹麦国王的名字,丹麦国王为何会和无线传输技术牵扯上关系呢?原因是这位名为Harald Bluetooth的丹麦国王一生致力于协调丹麦与挪威支间的纷争,最后统一瑞典、芬兰、丹麦,并在北欧历史上留下不灭的英名。易利信行销人员认为他们在统一消费性电子商品世界所做的贡献可以媲美 Harald Bluetooth 国王的功绩,所以就将易利信新一代的无线传输技术命名为“蓝芽”,希望能够透过蓝芽的技术,将每家业者所生产的设备都用统一的标准将各项配备相互连结。
蓝芽科技使用2.4 GHz之高频传输,该频段在世界各国都属于共通的频谱,没有干扰的问题,因此全球通用。此外,运用蓝芽技术之传输器,可以与一般WAN或Internet做数据资料、语音的接取、沟通,且各项终端产品也可透过蓝芽技术彼此沟通联结。
表、无线局域网规格标准
无线网路标准 制定单位 主要内容
802.11b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使用2.4GHz的频段
采用直接序列展频技术
传送资料速度可以达到11Mbps
传输距离可远到100公尺甚至更远
802.11a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使用5.2GHz的频段
采用跳频展频技术
传送资料速度较快可以达到54Mbps
传送距离则可支援到50公尺
HyperLAN 欧洲通讯标准协会ETS 采用在5GHz上传输,可以不同速度进行,最快可达到54Mbps
可用多重路径的方式来传送,通常室内覆盖半径可达30公尺,户外可达到150公尺
蓝芽 易利信 使用2.4 GHz之高频传输
短距离之下,以低功率及低成本传送资料的无线传输接口标准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是新一代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创新技术。用这个技术装备的笔记本电脑,将使用户脱离缆线的约束,真正做到在移动中进行工作、学习、休闲、上网。而且在增加电池寿命的同时,笔记本也将变得又轻又薄。这种创新的技术不仅为笔记本系统带来崭新的性能和低功耗,并把无线通信和安全功能集成在本机芯片中。从产品实体上看,Centrino移动技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迅驰技术由芯片组、移动CPU和无线局域网芯片组成:
Intel Pentium M处理器
Intel 855系列芯片组Intel
PRO/无线网络连接
新的移动CPU最引人注目,它摒弃了英特尔以往在台式机CPU的编号后面加M(Mobile,移动)来表示移动版本的命名方法,将产品命名为Banias。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英特尔中国公司总经理杨旭,他向记者证实,这一新的命名方法将标志着英特尔的移动芯片从此以一个独立的产品序列的方式发展,其产品架构将不再和台式机CPU并行。
首款Banias芯片的频率是1.60GHz。英特尔还给出了它和2.4GHz P4-M芯片的“系统性能值”的对比结果。在这项英特尔自己进行的测试中,Banias芯片的得分高于P4-M芯片15%以上。而Mcdonald先生也特别指出,由于使用了“新的高级指令系统、微操作合并技术和1MB的高速缓存”以及400MHz的系统总线,Banias芯片具有“十分出色的性能”。
Banias芯片在能耗、发热量和体积上的优势十分突出。在英特尔给出的测试结果中,同样容量的电池,使用Banias芯片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时间达到了6小时零6分钟,而采用含有移动技术的英特尔笔记本电脑专用芯片奔腾4-M的使用时间仅有2小时52分钟,电池使用时间延长了一倍以上。
总体而言Centrino技术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对无线局域网Wi-Fi的直接支持;降低能耗延长电池寿命和优良的运算性能。而这三点也正是今年笔记本电脑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4. 无线局域网所能覆盖的范围大约为
网络覆盖范围在50M--200M区间一般的无线路由器,有效距离大概是50~100米内,但是穿墙有效距离是不好确定的,只能说二楼的路由一楼和三楼临近人家可以收到,还要看墙有多厚,钢筋多不多等等。
无线局域网所能覆盖的范围是指无线络产品比如无线网卡、无线AP(无线访问点)等设备发射信号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
5. 无线局域网的带宽大小
应用 IEEE802.11b 的无线局域网理论带宽是 11Mbps ,无线局域网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调节使用带宽的大小,依次为 11Mbps 、 5.5Mbps 、 2Mbps 、 1Mbps 。谢谢您对电信产品的关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以上信息没有解决您的问题,也可登录广东电信手机商城(http://m.gd.189.cn),向在线客服求助,7X24小时在线喔!
6. wifi建立的局域网内,最高传输速度能达到多少
wifi建立的局域网内,最高传输速度要看路由器和网卡遵循什么协议通讯,是由路由器和网卡共同决定的,并且是由速率最低的设备决定传输速度。
现在常见的几种网络协议分别是:
802.11b
IEEE802.11b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标准。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传送速度为11Mbit/s。IEEE802.11b是所有无线局域网标准中最着名,也是普及最广的标准。在2.4-GHz-ISM频段共有14个频宽为22MHz的频道可供使用。
802.11g
IEEE802.11b的后继标准是IEEE802.11g,其传送速度为54Mbit/s。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跟802.11b相同),原始传送速度为54Mbit/s,净传输速度约为4.7Mbit/s。802.11g的设备与802.11b兼容。
802.11n
IEEE802.11n,2004年1月IEEE宣布组成一个新的单位来发展新的802.11标准。资料传输速度估计将达475Mbps(需要在物理层产生更高速度的传输率),此项新标准应该要比802.11b快45倍,而比802.11g快8倍左右。802.11n也将会比之前的无线网络传送到更远的距离。
802.11ac
主流厂商(Qualcomm,Broadcom,Intel等)正在开发的协议版本,它使用5GHz频段(也可以说是6GHz频段),采用:更宽的基带(最高扩展到160Mhz)、更多的MIMO、高密度的调制解调(256 QAM)。理论上,11ac可以为多个站点服务提供1Gbit的带宽,或是为单一连接提供500Mbit的传输带宽。
当路由器和两个电脑之间,所有的设备都遵守同一个协议的时候,传输速度会达到最高,如果两个高速设备和一个低速设备,那传输速度会按照最低速度的那个标准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