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籍号与学号是一样的吗
学籍号与学号不是一样的。
一、学籍号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落实。该系统于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
二、学号
学号是指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分配的一个编号,为方便对学生的管理,一般每个人的学号不会重复,号码中一般会包含年份,班级等信息。
简单来说学籍号是国家教育部给你编写的一个号码,是终身有效的,学号只是你所在学校给你编写的号码,升学之后这个学号就没有用了。
(1)网络大专学籍号多少位扩展阅读:
学籍号的优势:
一、随着城镇化加快,流动人口增加,出现了与当前流动学生学籍管理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加之当前出现的“高考移民”、大城市择校、随迁子女就读、留守儿童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困难,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电子学籍系统。
二、学籍号将实现对学生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包括学籍注册、日常管理、毕业升级、招生入学、统计分析等功能。从应用上讲,可以通过对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观测,了解到类似于择校问题的现状及变化。
三、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② 高中毕业证编号和学籍编号有啥规定
③ 学籍号是学号吗
不是,区别如下:
1、学籍号是学生唯一注册,学校、教育局存档的号码。这个和班级中的学号不一定一样的。
2、学籍号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京教基[2000]062号”的要求编排,目前CMIS系统和学生卡系统用学籍号唯一标识一名学生。学籍号长度:16位。学籍号字符:0至9数字。
3、学籍号由16位构成,学号则是你在所读学校给予你的、区别于别的学生的编号。
④ 学籍查询证书编号是什么
学历认证报告编号是一串7位数字的编号,代表着你学历认证结果的代号,可以根据报告编号和证书编号在学信网查验认证结果。
要获取这个报告编号,需要到指定的学历认证中心进行学历验证后,通过审核出具学历认证报告,认证报告上就有报告编号了。
(4)网络大专学籍号多少位扩展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依托中心建立的集高校招生、学籍学历、毕业生就业和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一体化的大型数据仓库。
开通了学历查询系统、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和录取检查系统、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系统、学历认证网上办公系统、就业频道等多套电子政务系统和社会信息服务系统。
2008年,中心基于新形势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全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又开通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
⑤ 全国通用的学籍号,前面的字母是什么
全国通用的学籍号,前面的字母分别表示如下:
1、没有身份证号是J。
2、没有通过有身份证号是L。
3、正式通过的是G。
学籍号长度:16位。学籍号字符:开头1位字母和0至9的数字。
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此前,一些地方对学籍的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5)网络大专学籍号多少位扩展阅读:
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籍号的确定: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⑥ 大专的学籍号几位数
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号就是学生的个人标识码(19位)为教育系统人员基础信息统一编码,由类型码(1位)及公民身份号码(18位)或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构成。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在教育个人暂无公民身份号码(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时,由教育部依据本规则赋予教育个人的教育身份号码,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临时学籍号: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正式学籍号:有身份证号:G+身份证号。无身份证号:J+身份证号生成规则。
具体情况请咨询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谢谢。
⑦ 毕业证的证书编号是多少位数
一般编号都是18位。
前五位为学校编号,这个是教育部制定好的。
第六位是办学层次代码,我发现1表示本科,2表示专科,3表示研究生。这是数字不超过6,当然,5,6可能是成人,电大,网络教育什么的。
第7到第12位,是一个注册的年份。比如200505就表示2005年5月注册的。呵呵,一般研究生的注册日期是200502,全日制学校是200505,业余成人的是200506。
至于最后六位,研究了好久,都没发现规则,但是,一般第13到14位都是0,第15到18位,这4个数字,是关键所在。本人认为可能是一个随机的顺序号吧。
⑧ 学籍号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学号查询方法如下:
1、登录学信网主页;
2、找到网站右边的“学信档案”点击“注册”,进行实名注册;
3、注册完成后,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进入学信网界面,点击学信案;
4、点击学籍信息;
5、学生本人即可查看学籍信息,包括姓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学籍状态。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校验位(1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六十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个人信息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个人信息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前两款规定的部门统称为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第六十一条 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履行下列个人信息保护职责:
(一)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指导、监督个人信息处理者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二)接受、处理与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投诉、举报;
(三)组织对应用程序等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测评,并公布测评结果;
(四)调查、处理违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六十二条 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依据本法推进下列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一)制定个人信息保护具体规则、标准;
(二)针对小型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敏感个人信息以及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标准;
(三)支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进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
(四)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关机构开展个人信息保护评估、认证服务;
(五)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
⑨ 2010年大专学籍号格式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因为2000年,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建立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学籍IC卡管理系统实施办法的通知。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