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设置 > osl网络模型有多少层

osl网络模型有多少层

发布时间:2022-09-23 23:53:41

‘壹’ OSI参考模型有哪几层

一共有七层

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 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 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贰’ 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哪几层呢

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叁’ 什么叫OSI参考模型分为哪七个层次

一、OSI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

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可移植性。

二、OSI划分的七个层次由高到低依次为:Application(应用层)、Presentation(表示层)、Session(会话层)、Transport(传输层)、Network(网络层)、DataLink(数据链路层)和Physical(物理层)。其中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可以视为应用层,而剩余层则可视为数据流动层。

层次划分原则

OSI是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是一个模块,用于完成某种功能,并具有自己的通信协议。ISO将整个OSI划分成七个层次,划分层次依据以下五个原则:

(1)网络中各节点具有相同的层次;

(2)网络中各节点同等层次功能相同;

(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通过接口通信;

(4)同一节点内底层向高层提供服务;

(5)网络中各节点同层通过协议通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OSI参考模型

‘肆’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OSl参考模型中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以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3、传输层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

4、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5、会话层负责验证访问和会话管理。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没有协议。

6、表示层的功能包括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没有协议。

7、应用层的功能有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OSI 分层的好处:

1、每一层更改不会影响其他层。

2、有利于网络设备厂商生产出标准的网络设备。

举个例子:其实网上买东西的过程就很类似于OSI模型。顾客在淘宝店看到了 一款家具,顾客就联系卖家,我要什么款式,什么颜色的,什么型号,价格,然后顾客就拍下家具支付,厂家这边就找人打包,打完包后就得把箱子编上号,打包完成后就找快递员来取货。

快递员就会在箱子上写上寄件人,收件人,手机等,每一个箱子上都贴上;然后快递员就把箱子搬到中转站,快递公司的中转站每天都有一辆汽车把货物运往火车站(假如是厂家在北京,顾客在深圳,),这里快递公司中转站的汽车就把箱子运往北京火车站。

第二天,货物就达到深圳火车站,那么快递公司的汽车就把货物从深圳火车站运往快递公司深圳的中转站,然后再由快递员根据单号送到顾客的家里,厂家就会派人去组装家具,最终家具完整的呈现在顾客的眼前。分层就各负责各的工作。

每一层只关心自己那一层的事情。不关心其他的,就如快递员不关心里面是什么东西,货运员连寄件人收件人都不看,他就负责每天从中转站运到火车站就完事了,比如每天运两次,有一件他也运。

‘伍’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包括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各自的作用如下: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联接,负责数据流的物理传输工作。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流,即0和1,也就是最基本的电信号或光信号,是最基本的物理传输特征。

2、数据链路层是在通信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联接,数据链路控制子层会接受网络协议数据、分组的数据报并且添加更多的控制信息,从而把这个分组传送到它的目标设备。

3、网络层是以路由器为最高节点俯瞰网络的关键层,它负责把分组从源网络传输到目标网络的路由选择工作。互联网是由多个网络组成在一起的一个集合,正是借助了网络层的路由路径选择功能,才能使得多个网络之间的联接得以畅通,信息得以共享。

4、传输层使用网络层提供的网络联接服务,依据系统需求可以选择数据传输时使用面向联接的服务或是面向无联接的服务。

5、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联接,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会话层在应用进程中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层还可以通过对话控制来决定使用何种通信方式,全双工通信或半双工通信。会话层通过自身协议对请求与应答进行协调。

6、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化、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解压等。在网络带宽一定的前提下数据压缩的越小其传输速率就越快,所以表示层的数据压缩与解压被视为掌握网络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

7、应用层采用不同的应用协议来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要求,并且保证这些不同类型的应用所采用的低层通信协议是一致的。应用层中包含了若干独立的用户通用服务协议模块,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的程序服务。

OSI简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连。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陆’ OSI有几层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 。
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
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
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柒’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是

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也采用了分层结构技术,把一个网络系统分成若干层,每一层都去实现不同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都以协议形式正规描述,协议定义了某层同远方一个对等层通信所使用的一套规则和约定。每一层向相邻上层提供一套确定的服务,并且使用与之相邻的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从概念上来讲,每一层都与一个远方对等层通信,但实际上该层所产生的协议信息单元是借助于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传送的。因此,对等层之间的通信称为虚拟通信。



(7)osl网络模型有多少层扩展阅读:

运作方式

数据由传送端的最上层(通常是指应用程序)产生,由上层往下层传送。每经过一层,都在前端增加一些该层专用的信息,这些信息称为报头,然后才传给下一层,可将加上报头想象为套上一层信封。

因此到了最底层时,原本的数据已经套上了七层信封,而后通过网线、电话线、光纤等介质,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从最底层向上层传送,每经过一层就拆掉一层信封(即去除该层所认识的报头),直到最上层,数据便恢复成当初从传送端最上层产生时的原貌。

如果以网络的术语来说,这种每一层将原始数据加上报头的操作,便是数据的封装,而封装前的原始数据则称为数据承载。在传送端,上层将数据传给下层,下层将上层传过来的数据当成数据承载,再将数据承载封装成新的数据,继续传给更下层去封装,直到最底层为止。

‘捌’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共分为几层

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共有7层。由下至上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划分的原则如下: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划分为相同的层次结构,每个相同的层次都有相同的功能。同一节点内各相邻层次间可通过接口协议进行通信。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它的上层提供服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同等层之间的通信。

优势:

分工合作,责任明确。性质相似的工作划分在同一层,性质不同的工作则划分到不同层,这样每一层的功能都是明确的,每一层都有其负责的工作范围,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找到问题所在的层,仅对此层加以改善即可。

对等交谈。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时,按照对等交谈的原则,即同一层找同层,通过各对等层的协议来进行通信,比如,两个对等的网络层使用网络协议通信。

‘玖’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包括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各自的作用如下: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联接,负责数据流的物理传输工作。物理层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流,即0和1,也就是最基本的电信号或光信号,是最基本的物理传输特征。

2、数据链路层是在通信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联接,数据链路控制子层会接受网络协议数据、分组的数据报并且添加更多的控制信息,从而把这个分组传送到它的目标设备。

3、网络层是以路由器为最高节点俯瞰网络的关键层,它负责把分组从源网络传输到目标网络的路由选择工作。互联网是由多个网络组成在一起的一个集合,正是借助了网络层的路由路径选择功能,才能使得多个网络之间的联接得以畅通,信息得以共享。

4、传输层使用网络层提供的网络联接服务,依据系统需求可以选择数据传输时使用面向联接的服务或是面向无联接的服务。

5、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联接,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会话层在应用进程中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层还可以通过对话控制来决定使用何种通信方式,全双工通信或半双工通信。会话层通过自身协议对请求与应答进行协调。

6、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化、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解压等。在网络带宽一定的前提下数据压缩的越小其传输速率就越快,所以表示层的数据压缩与解压被视为掌握网络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

7、应用层采用不同的应用协议来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要求,并且保证这些不同类型的应用所采用的低层通信协议是一致的。应用层中包含了若干独立的用户通用服务协议模块,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的程序服务。

OSI简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连。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阅读全文

与osl网络模型有多少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用户登录提示无可用网络 浏览:850
手机网络与光纤网络如何连接的 浏览:987
无需网络吃鸡单机游戏哪里下载 浏览:808
够罕见是什么网络用语 浏览:234
vivo手机锁屏后无网络 浏览:645
中国移动网络电子产品 浏览:220
怎样查找自己的联通网络密码 浏览:979
电脑以前连接的网络 浏览:485
破解移动网络电视机顶盒第三软件 浏览:542
增强数字网络安全意识 浏览:357
oppor11为什么不能切换网络 浏览:788
手机浏览器网络异常 浏览:507
判断网络运营商是哪个 浏览:522
苹果手机转数据一定要网络吗 浏览:943
怎样改vivo手机的网络 浏览:727
网络连接哪里调出来 浏览:232
卡1不能设置首选网络类型 浏览:304
计算机网络要考什么证 浏览:628
管理本地网络共享的app 浏览:617
网络机顶盒和电信机顶盒哪个好用吗 浏览:2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