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
255.255.255.128,二进制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b类网络的默认掩码是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所以:
(1)从主机号中拿出( 9)位做子网号
(2)共划分了个( 2^9=512 )有效子网
(3)每个子网有( 2^7-2=126 )个有效的主机地址
(4)整个网络共有( 126*512 )个有效的主机地址
(5)前4个子网的IP地址分布如何。
无法回答,因为没有给出网络地址。
Ⅱ 3.子网掩码详解
①、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对应使用。
②、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③、子网掩码和IP地址做“与”运算,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用于判断该IP地址是在本地网络上,还是在远程网络网上。
④、子网掩码还用于将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网,以避免主机过多而拥堵或过少而IP浪费。
①、同IP地址一样,子网掩码是由长度为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一个地址。
②、子网掩码32位与IP地址32位相对应,IP地址如果某位是网络地址,则子网掩码为1,否则为0。
③、举个栗子:如: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①、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二进制转换十进制,每8位用点号隔开
例如:子网掩码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表示为255.255.255.0
②、CIDR斜线记法
IP地址/n
例1:192.168.1.100/24,其子网掩码表示为255.255.255.0,二进制表示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例2:172.16.198.12/20,其子网掩码表示为255.255.240.0,二进制表示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不难发现,例1中共有24个1,例2中共有20个1,所以n是这么来的。运营商ISP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IP地址。
前面说道,子网掩码可以分离出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那为什么要分离呢?因为两台主机要通信,首先要判断是否处于同一网段,即网络地址是否相同。如果相同,那么可以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主机,否则就需要路由网关将数据包转发送到目的地。
在如下拓扑图示例中,A与B,C与D,都可以直接相互通信(都是属于各自同一网段,不用经过路由器),但是A与C,A与D,B与C,B与D它们之间不属于同一网段,所以它们通信是要经过本地网关,然后路由器根据对方IP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恰好有匹配到对方IP地址的直连路由,于是从另一边网关接口转发出去实现互连。
①、缺省子网掩码
也叫默认子网掩码,即未划分子网,对应的网络号的位都置 1 ,主机号都置 0 。
未做子网划分的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A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0.0.0,用CIDR表示为/8
B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255.0.0,用CIDR表示为/16
C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 255.255.255.0,用CIDR表示为/24
②、自定义子网掩码
将一个网络划分子网后,把原本的主机号位置的一部分给了子网号,余下的才是给了子网的主机号。其形式如下:
做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子网主机号
举个栗子:
如:192.168.1.100/25,其子网掩码表示:255.255.255.128
意思就是将192.168.1.0这个网段的主机位的最高1位划分为了子网。关于子网划分将在下篇文章讲到,这里不在阐述。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主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网络的依据,就是拿双方主机的IP地址和自己主机的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如结果为同一网络,就可以直接通信。
如何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计算网络地址:
①、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数。
②、将二进制形式的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做“与”运算。
③、将得出的结果转化为十进制,便得到网络地址。
如下图:
理解和掌握了子网掩码这部分知识后,这里要补充下CIDR和VLSM,这对于我们下篇讲述的子网划分,简直了就是放大招啊!
,我们先了解这几个概念,对于CIDR和VLSM以及子网划分都是很有用的。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无类别域间路由)本质是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和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将多个地址块聚合在一起生成一个更大的网络,从而包含更多的主机。
举个栗子: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用CIDR表示是多少呢?
①、首先确认的是这是个C类网络地址(C类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②、前面三个字节都是255,转换成二进制都为1,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即24位1。
③、后面一个字节是192,转换成二进制为11000000,即1占用了2位。
④、子网掩码共占用了26位1,所以用CIDR表示为/26。
⑤、如果网络地址为192.168.10.0,再加上CIDR,最后表示为192.168.10.0/26。
CIDR支持路由聚合,能够将路由表中的许多路由条目合并为成更少的数目,因此可以限制路由器中路由表的增大,减少路由通告,减轻路由器的负担。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子网掩码)规定了在一个有类(A、B、C类)网络内包含多个子网掩码的能力,以及对一个子网的再进行子网划分的能力。
IP地址如果只使用有类(A、B、C类)来划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或者不够用。VLSM的诞生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在有类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对IP地址的主机号进行再划分,把一部分划入网络号,就能划分各种类型大小的网络了。网络号也不再仅局限在8、16和24位这几个数,而是灵活变化的大小了。
Ⅲ 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 255. 240. 0......
b类的子网掩码默认下是:255.255.0.0,网络号也就是网络id是前两段的。现在子网掩码是255.255.254.0就是一个b类地址经过划分子网所得的,是由一个b类地址划分了2的7次方=128个子网所得的子网掩码,它的网络号不是前三段也不是前两段,来看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0=255.255.254.0
子网掩码中为1的就是网络号,为0的就是主机号。所以如取这子网掩码的,网络号就是23位。比如地址:172.16.77.0
子网掩码:255.255.254.0
这地址的网络号就是23位的,也就是:172.16.76.0/23
Ⅳ B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Ⅳ 什么是子网掩码A类、B类、C类默认的子网掩码是多少
就是将网络地址的host-id全部置0,net-id全部置1,得到ip地址是否进行子网划分的信息。
A类默认的子网掩码:255.0.0.0
B类默认的子网掩码:255.255.0.0
C类默认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
Ⅵ 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可以得出多少个子网
一个b类地址的默认掩码是255.255.0.0,也就是16位掩码,而划分后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即27位掩码,27减16等于11,2的11次方是2048,因此可以划分为2048个子网。
Ⅶ 子网掩码划分
子网掩码划分可分为两部分:子网号、子网主机号,其形式如下:
1、未做子网划分的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2、做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子网主机号
也就是说IP地址在划分子网后,以前的主机号位置的一部分给了子网号,余下的是子网主机号。子网掩码是32位二进制数,它的子网主机标识用部分为全“0”。
缺省子网掩码
缺省子网掩码即未划分子网,对应的网络号的位都置1,主机号都置0。
A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255.0.0.0
B类网络缺省子网掩码:255.255.0.0
在缺省掩码下的IP地址中,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的计算很简单,虽然按照计算方法需要进制转换和与运算,但是在实际使用当中,已经可以快速写出结果。
Ⅷ B类IP地址默认的网络掩码是
b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5534(2^16-2,
因为主机号的各位不能同时为0,1)台主机,internet有16384(2^14)个b类地址。
Ⅸ B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
B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5534(2^16-2, 因为主机号的各位不能同时为0,1)台主机,Internet有16384(2^14)个B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