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路由表中包含的6项内容分别是哪些内容
目的网络号;掩码;出接口;下一跳地址;度量值;管理距离。
路由表存储着指向特定网络地址的路径(在有些情况下,还记录有路径的路由度量值)。路由表中含有网络周边的拓扑信息。路由表建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路由协议和静态路由选择。
FIB表中每条转发项都指明分组到某个网段或者某个主机应该通过路由器的那个物理接口发送,然后就可以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再经过别的路由器而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1)网络层路由器对应的路由表项扩展阅读: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决定了数据转发的策略。路由表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地图一样,标识着各种路线,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B. 路由表的路由表项
路由表中的表项内容包括: destination mask pre cost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网络。 mask:网络掩码,与目的地址一起标识目的主机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 pre:标识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优先级。可能到达一个目的地有多条路由,但是优先级的存在让他们先选择优先级高的路由进行利用。 cost:路由开销,当到达一个目的地的多个路由优先级相同时,路由开销最小的将成为最优路由。 interface:输出接口,说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说明IP包所经过的下一个路由器。
C. 路由器自身有路由表,路由表中有哪些表项
目的地 ip 地址,掩码 ,网关,对应网关的ip地址出口,到对应ip地址的的跳数
D.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
距离矢量协议更新遵循的原则:
新的某路由表项在路由表中没有,则直接在路由表中添加该路由表项;
如果路由表中已有相同目的网络的路由表项,且来源端口相同,那么无条件根据最新的路由信息更新其路由表;
如果路由表中已有相同目的网络的路由表项,但来源端口不同,则要比较它们的度量值,将度量值较小的一个作为自己的路由表项;
如果路由表中已有相同目的网络的路由表项,且度量值相等,保留原来的路由表项。
根据原则就都懂了 一 一对应就好了。
E. 路由器中路由表中存储了什么对应关系
首先说说路由:路由器根据网络层的地址和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下一跳地址,分组到达路由时,更改链路层MAC帧的报头继续转发。
路由转发过程:先确定最短路径,然后再通过所选路径上的网络传输数据。
一个分组到达路由器之后,先于本地路由表中的对应的子网掩码做按位与运算,然后再在本地的路由表中查询,如果与本地IP相同,则已经到达目的端,由当前路由解析数据;如果计算出不是本地IP地址,则此IP为下一跳的路由IP,继续进行路由转发;若在当前路由器中查询不到下一跳地址,即转向默认的下一跳IP。转发分组不可能在一个路由停下,这样会给当前路由的性能造成负担,且每个转发分组的IP数据包的报头中都有一个8位的生存时间TTL,这个生存时间并不是以时间单位计数,而是计算当前已经转发过的路由次数,在源端,设置好最大转发次数值,即生存时间,每经过一个路由,数值减一,直到最终路由器检查到生存时间为0。则丢弃该分组。
所以路由信息最终要存储在用于路由器的主机或者专业路由器上,存放这些信息的地方称为路由表。其中包含三元素:目标地址-掩码-下一跳。
F. 计算机网络题目:在互联网的路由器中,其路由表
1、
路由表中的条目是以一个网段为目的的,也就是说多个地址可能只对应一个条目,所以A不对。
现在互联网中各种路由协议选路方法不同,但都是自己选择将数据包/帧传给哪个下一条路由器,由下一跳路由器再去做路由决策,所以B不对。
C的说法也有问题,但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因为路径肯定是下一跳路由器某个接口的IP地址。
D说法含糊不清。
综述,选C。
2、
TCP是可靠的传输机制,主要特点就是面向连接,也是端到端的传输层协议,所以A对。
IP用来传输数据,设计它的特点就是效率高,转发快,而不考虑可靠性,可靠性一般由上层保证,IP只对自己的报头进行校验。所以B错。
UDP是传输层协议,和TCP一样属于端到端协议,只是无连接没有可靠性。
D错。
综述,选A。
3、
典型的电路交换就是传统电话网,一条会话会独占一条物理链路,所以一定是从源到目的的同一路经。A错。
使用数据报的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逐个发送出去,到达目的地时需要进行排序重组,也就是说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所以B对。
报文交换也是数据报的储存转发,但不分组,对比数据报分组交换可知,C错。
而虚电路的分组交换顾名思义就是通信前预先建立一条虚电路,分组后的数据报会沿此虚电路传输,因此不会走其他路径。D错。
综述,选B。
G. 2、根据下面的网络拓扑图,写出三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项(路由表表目包含:目的网络、下一条、出口)
由于看不见图,自用将路由器的接口分别称呼为:左、右、上、下,
静态路由。
RTA
目的网络 接口模式 下一跳
192.168.3.0/24 RTC左边接口 左边接口的IP
192.168.2.0/24 RTB左边接口 左边接口的IP
RTB
192.168.1.0/24 RTA上边接口 上边接口的IP
192.1683.0/24 RTC右边接口 上边接口的IP
RTC
192.168.3.0/24 RTA右边接口 右边接口的IP
192.168.2.0/24 RTB右边接口 右边接口的IP
H.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距离矢量协议更新遵循的原则:
新的某路由表项在路由表中没有,则直接在路由表中添加该路由表项;
如果路由表中已有相同目的网络的路由表项,且来源端口相同,那么无条件根据最新的路由信息更新其路由表;
如果路由表中已有相同目的网络的路由表项,但来源端口不同,则要比较它们的度量值,将度量值较小的一个作为自己的路由表项;
如果路由表中已有相同目的网络的路由表项,且度量值相等,保留原来的路由表项。
分析如下:
B实际收到的路由信息为
N1 6 C
N2 5 C
N8 4 C
根据距离矢量的原则
N1 5 A(原则3)
N2 5 C(原则2)
N6 6 F(不更新)
N8 4 E(原则4)
I. 路由表的组成有哪几项
有目的网络、掩Ma、度量值、管理距离、出接口(地址)主要Jiu是这些,当然配置和策略上的应用,在路You表上也会有不同的提现,具体配置具体分析!
Zhi于RIP路由协议的好处,在如今的大型Wang络中几乎没什么好处,但我还是想出来一些,比Ru说RIP协议很简单,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Ye不高,技术文档泛滥,也就这些好处吧,RIPJi术本身在如今的网络中基本已经不在使用了
J. 思科路由器查看路由表命令
思科路由器查看路由表的命令为Router #show ip route。
在路由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show ip route命令,这时屏幕会出现许多的路由表的详细信息,例如目的地址、子网掩码 、网关、明文显示的密码、PC端口的一些详细信息等。
思科(Cisco)路由器是一个集成多业务路由器,福利综合服务网络路由器,以及获得回报的网络路由器。思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依靠自身的技术和对网络经济模式的深刻理解,思科成为了网络应用的成功实践者之一。
(10)网络层路由器对应的路由表项扩展阅读:
思科路由器优势:
系统方法开始于单一永续平台,如思科(Cisco)集成多业务路由器。系统方法相结合的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智能服务,包装,编织语音,安全,路由和应用服务结合起来,使程序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结果普遍安全的网络和应用,对数据,语音更高的服务质量和视频流量,提高时间效率,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集成多业务路由器,思科(Cisco)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未来需求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中断,并确保进入最关键业务应用。思科(Cisco)对性能结合新的基础设施服务的重点是使公司创造网络更聪明,更有弹性,可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思科(Cisco)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