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宽带公司提供给你的账号和密码。
1、宽带网络的总线连接路由器的WAN口,路由器的LAN口连接电脑。
2、启动设备后,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192.168.1.1进入无线路由器设置界面。(如进不了请翻看路由器底部铭牌或者是路由器使用说明书,不同型号路由器设置的默认都不一样。)
3、设置界面出现一个登录路由器的帐号及密码,输入默认帐号和密码admin,也可以参考说明书;
4、登录成功之后选择设置向导的界面,默认情况下会自动弹出;
5、选择设置向导之后会弹出一个窗口说明,通过向导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直接点击下一步即可;
6、根据设置向导一步一步设置,选择上网方式,通常ADSL用户则选择第一项PPPoE,如果用的是其他的网络服务商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面两项,如果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话,直接选择第一项自动选择即可,方便新手操作,选完点击下一步;
7、输入从网络服务商申请到的账号和密码,输入完成后直接下一步;
8、设置wifi密码,尽量字母数字组合比较复杂一点不容易被蹭网。
9、输入正确后会提示是否重启路由器,选择是确认重启路由器,重新启动路由器后即可正常上网。
⑵ 路由器中路由表的直连路由是如何发现的通过什么协议另外接口是如何知道对方的接口是UP还是DOWN
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很亲切啊,呵呵,楼主也是思科党啊!
好了,来说下你的问题:首先直连路由的问题:
1、你在接口上配置了IP和掩码,那么路由器会直接计算出此网段的网络号,加入路由器信息库(RIB),然后通过RIB选取进入路由表的路由条目,由于直连路由开销最小,所以直接进路由表!
2、直连路由是不需要什么协议发现的,因为你直接配在了接口上,不需要什么协议!
关于接口是如何知道对方UP或DOWN的
1、首先,你这个问题,问的很深入,我之前也么有想过这个问题,这里只是一个我猜测性的答案,仅供参考:知道邻居的接口DOWN或者是UP,是通过电信号的检测得知的,是在物理层发生的
2、至于CDP,是了解对端路由器的信息和一些版本参数的,检测对端接口UP或者DOWN肯定不是它。CDP是思科专有协议,H3C,华为这些厂商是没有CDP的,那么他们的路由器交换机是如何检测的呢?肯定不是协议了,所以,我猜测是发生在物理层的电信号什么的,具体是一些什么,没有深入去了解过,楼主如果只是学习网络的话,也没必要去深究这个东西了,但是如果你是搞电气的,偏于物理层的,那你就去深入了解一下那些01......编码串吧!
有什么学习思科的疑问或者观点,欢迎来讨论,我也是一名思科粉丝!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⑶ 路由器中本地路由,直连路由,非直连路由的区别
本地路由:本地网络的路由,内网的路由
直连路由:有线网线或者无线连接的路由
非直连路由:中间接了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的路由
每个路由器都有路由表的,一级一级递归的规划路径
⑷ 路由配置,直连网络什么意思
直连路由的意思是;
直接用网线连接路由器的lan接口上网
就是直连接路由。
或直接连接无线路由器的wifi信号。
⑸ 直连路由器网络号都相同,都是192.168.2当我把电脑设为一个热点后,手机连上电脑后显示网络号为192.168.137
做热点的话,无论是两个实际网卡,还是虚拟出一个网卡,系统都认为是两个网卡
一个网卡用作和路由器通讯,网段和路由器是一样的,使用192.168.2网段,属于一个局域网
做热点用的网卡和手机属于另一个局域网,使用192.168.137网段,电脑收到手机的信息,通过192.168.2的ip发给路由器,然后出外网
你的路由器也是两个网段,WAN口对外网网段,LAN口对应电脑网段
你可以把电脑当作一台路由器来看,192.168.2段的ip是“电脑路由”的WAN口,137网段就是“电脑路由”的LAN口
⑹ rip协议network后面的网络是什么
RIP协议下用network 的作用是为了确定路由器的那些接口启用RIP协议 。 例如 network 192.168.1.0 意思是IP地址配置在192.168.1.0 网段的所有路由器接口启用RIP协议 跟通告的路由无关···有什么问题继续补充
⑺ 路由器的 宽带账号 和 宽带密码是什么 还有怎么弄
蓦然回首,自己已经潇洒地走过了十五个春秋。偶尔,会有那如风铃般清脆的歌声萦绕于脑海,耳边又悠悠地飘起儿时的童谣,"虫虫飞,虫虫走,虫虫不咬娃娃的手,手拉手,光脚丫,摸黑走回家……"。
曾几何时,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更是那亲切质朴的故乡人,时常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打转,令我久久地回味那一段童年的时光。虽然有些许酸涩,但那的确是我生命中惟一的一片净土--纯真、欢乐、芳香。
看!那些个充满稚气,光着脚丫的孩童;一路上歌着、笑着、跳着、蹦着,那简直就是刚出生的牛犊,毫无掩饰,毫不保留地挥洒着他们特有的烂漫与纯洁,虽然背上背着那比他们高出一大截的花篓,仍然没有抹杀掉那一份孩子的本性。
听!一个个清脆的铜铃摇响了,那是孩子的风铃响起来了,那是孩子心中的愿望开起来了。他们一见到山间那灵动的小溪,便迫不及待地扔下篓子,解开衣裤,"扑通"一声跳进了小溪,然而,小溪也温和地将这些个汗流浃背的小子深情地拥抱在怀中,任由他们如鱼儿般地畅游,欢乐。一串串天籁之音便在小溪的怀抱中荡漾开来,一声声地传向山那头的少年时代去……
步入少年时代的孩子,步入少年时代的我已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有时还常常会想:长大多累啊!还是小时候好!但那美好的童谣并没有随着我的长大而消失。
你听,那些儿时的纯真余音不还在自由地唱着吗?--"拉手,光脚丫,摸黑走回家……"。走向那儿时的家
⑻ 宽带装了路由后不能联网
路由是把信息从源穿过网络传递到目的地的行为,在路上,至少遇到一个中间节点。路由通常与桥接来对比,在粗心的人看来,它们似乎完成的是同样的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桥接发生在OSI参考协议的第二层(链接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网络层)。这一区别使二者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信息,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其任务。
路由的话题早已在计算机界出现,但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获得商业成功,这一时间延迟的主要原因是七十年代的网络很简单,后来大型的网络才较为普遍。
二、路由的组成
路由包含两个基本的动作:确定最佳路径和通过网络传输信息。在路由的过程中,后者也称为(数据)交换。交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选择路径很复杂。
1、路径选择
metric是路由算法用以确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的计量标准,如路径长度。为了帮助选路,路由算法初始化并维护包含路径信息的路由表,路径信息根据使用的路由算法不同而不同。
路由算法根据许多信息来填充路由表。目的/下一跳地址对告知路由器到达该目的最佳方式是把分组发送给代表“下一跳”的路由器,当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它就检查其目标地址,尝试将此地址与其“下一跳”相联系。下表为一个目的/下一跳路由表的例子。
表5-1 目的/下一跳对应表决定数据的最佳路径
http://www.linkwan.com/gb/routertech/netsys/images/route1.gif
路由表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路由表比较metric以确定最佳路径,这些metric根据所用的路由算法而不同,下面将介绍常见的metric。路由器彼此通信,通过交换路由信息维护其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通常包含全部或部分路由表,通过分析来自其它路由器的路由更新信息,该路由器可以建立网络拓扑细图。路由器间发送的另一个信息例子是链接状态广播信息,它通知其它路由器发送者的链接状态,链接信息用于建立完整的拓扑图,使路由器可以确定最佳路径。
2、交换
交换算法相对而言较简单,对大多数路由协议而言是相同的,多数情况下,某主机决定向另一个主机发送数据,通过某些方法获得路由器的地址后,源主机发送指向该路由器的物理(MAC)地址的数据包,其协议地址是指向目的主机的。
路由器查看了数据包的目的协议地址后,确定是否知道如何转发该包,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转发,通常就将之丢弃。如果路由器知道如何转发,就把目的物理地址变成下一跳的物理地址并向之发送。下一跳可能就是最终的目的主机,如果不是,通常为另一个路由器,它将执行同样的步骤。当分组在网络中流动时,它的物理地址在改变,但其协议地址始终不变,如下图所示。
http://www.linkwan.com/gb/routertech/netsys/images/route2.gif
上面描述了源系统与目的系统间的交换,ISO定义了用于描述此过程的分层的术语。在该术语中,没有转发分组能力的网络设备称为端系统(ES--end system),有此能力的称为中介系统(IS--intermediate system)。IS又进一步分成可在路由域内通信的域内IS(intradomain IS)和既可在路由域内有可在域间通信的域间IS(interdomain IS)。路由域通常被认为是统一管理下的一部分网络,遵守特定的一组管理规则,也称为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在某些协议中,路由域可以分为路由区间,但是域内路由协议仍可用于在区间内和区间之间交换数据。
三、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可以根据多个特性来加以区分。首先,算法设计者的特定目标影响了该路由协议的操作;其次,存在着多种路由算法,每种算法对网络和路由器资源的影响都不同;最后,路由算法使用多种metric,影响到最佳路径的计算。下面的章节分析了这些路由算法的特性。
1、设计目标
路由算法通常具有下列设计目标的一个或多个:
优化
简单、低耗
健壮、稳定
快速聚合
灵活性
优化指路由算法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根据metric的值和权值来计算。例如有一种路由算法可能使用跳数和延迟,但可能延迟的权值要大些。当然,路由协议必须严格定义计算metric的算法。
路由算法也可以设计得尽量简单。换句话说,路由协议必须高效地提供其功能,尽量减少软件和应用的开销。当实现路由算法的软件必须运行在物理资源有限的计算机上时高效尤其重要。
路由算法必须健壮,即在出现不正常或不可预见事件的情况下必须仍能正常处理,例如硬件故障、高负载和不正确的实现。因为路由器位于网络的连接点,当它们失效时会产生重大的问题。最好的路由算法通常是那些经过了时间考验,证实在各种网络条件下都很稳定的算法。
此外,路由算法必须能快速聚合,聚合是所有路由器对最佳路径达成一致的过程。当某网络事件使路径断掉或不可用时,路由器通过网络分发路由更新信息,促使最佳路径的重新计算,最终使所有路由器达成一致。聚合很慢的路由算法可能会产生路由环或网路中断。
在下图中的路由环中,某分组在时间t1到达路由器1,路由器1已经更新并知道到达目的的最佳路径是以路由器2为下一跳,于是就把该分组转发给路由器2。但是路由器2还没有更新,它认为最佳的下一跳是路由器1,于是把该分组发回给路由器1,结果分组在两个路由器间来回传递直到路由器2收到路由更新信息或分组超过了生存期。
http://www.linkwan.com/gb/routertech/netsys/images/route3.gif
路由算法还应该是灵活的,即它们应该迅速、准确地适应各种网络环境。例如,假定某网段断掉了,当知道问题后,很多路由算法对通常使用该网段的路径将迅速选择次佳的路径。路由算法可以设计得可适应网络带宽、路由器队列大小和网络延迟。
2、算法类型
各路由算法的区别点包括:
静态与动态
单路径与多路径
平坦与分层
主机智能与路由器智能
域内与域间
链接状态与距离向量
(1)静态与动态
静态路由算法很难算得上是算法,只不过是开始路由前由网管建立的表映射。这些映射自身并不改变,除非网管去改动。使用静态路由的算法较容易设计,在网络通信可预测及简单的网络中工作得很好。
由于静态路由系统不能对网络改变做出反映,通常被认为不适用于现在的大型、易变的网络。九十年代主要的路由算法都是动态路由算法,通过分析收到的路由更新信息来适应网络环境的改变。如果信息表示网络发生了变化,路由软件就重新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这些信息渗入网络,促使路由器重新计算并对路由表做相应的改变。
动态路由算法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以静态路由作为补充。例如,最后可选路由(router of last resort),作为所有不可路由分组的去路,保证了所有的数据至少有方法处理。
(2)单路径与多路径
一些复杂的路由协议支持到同一目的的多条路径。与单路径算法不同,这些多路径算法允许数据在多条线路上复用。多路径算法的优点很明显:它们可以提供更好的吞吐量和可靠性。
(3)平坦与分层
一些路由协议在平坦的空间里运作,其它的则有路由的层次。在平坦的路由系统中,每个路由器与其它所有路由器是对等的;在分层次的路由系统中,一些路由器构成了路由主干,数据从非主干路由器流向主干路由器,然后在主干上传输直到它们到达目标所在区域,在这里,它们从最后的主干路由器通过一个或多个非主干路由器到达终点。
路由系统通常设计有逻辑节点组,称为域、自治系统或区间。在分层的系统中,一些路由器可以与其它域中的路由器通信,其它的则只能与域内的路由器通信。在很大的网络中,可能还存在其它级别,最高级的路由器构成了路由主干。
分层路由的主要优点是它模拟了多数公司的结构,从而能很好地支持其通信。多数的网络通信发生在小组中(域)。因为域内路由器只需要知道本域内的其它路由器,它们的路由算法可以简化,根据所使用的路由算法,路由更新的通信量可以相应地减少。
(4)主机智能与路由器智能
一些路由算法假定源结点来决定整个路径,这通常称为源路由。在源路由系统中,路由器只作为存贮转发设备,无意识地把分组发向下一跳。其它路由算法假定主机对路径一无所知,在这些算法中,路由器基于自己的计算决定通过网络的路径。前一种系统中,主机具有决定路由的智能,后者则为路由器具有此能力。
主机智能和路由器智能的折衷实际是最佳路由与额外开销的平衡。主机智能系统通常能选择更佳的路径,因为它们在发送数据前探索了所有可能的路径,然后基于特定系统对“优化”的定义来选择最佳路径。然而确定所有路径的行为通常需要很多的探索通信量和很长的时间。
(5)域内与域间
一些路由算法只在域内工作,其它的则既在域内也在域间工作。这两种算法的本质是不同的。其遵循的理由是优化的域内路由算法没有必要也成为优化的域间路由算法。
(6)链接状态与距离向量
链接状态算法(也叫做短路径优先算法)把路由信息散布到网络的每个节点,不过每个路由器只发送路由表中描述其自己链接状态的部分。距离向量算法(也叫做Bellman-Ford算法)中每个路由器发送路由表的全部或部分,但只发给其邻居。也就是说,链接状态算法到处发送较少的更新信息,而距离向量算法只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较多的更新信息。
由于链接状态算法聚合得较快,它们相对于距离算法产生路由环的倾向较小。在另一方面,链接状态算法需要更多的CPU和内存资源,因此链接状态算法的实现和支持较昂贵。虽然有差异,这两种算法类型在多数环境中都可以工作得很好。
3、路由的metric
路由表中含有由交换软件用以选择最佳路径的信息。但是路由表是怎样建立的呢?它们包含信息的本质是什么?路由算法怎样根据这些信息决定哪条路径更好呢?
路由算法使用了许多不同的metric以确定最佳路径。复杂的路由算法可以基于多个metric选择路由,并把它们结合成一个复合的metric。常用的metric如下:
路径长度
可靠性
延迟
带宽
负载
通信代价
路径长度是最常用的路由metric。一些路由协议允许网管给每个网络链接人工赋以代价值,这种情况下,路由长度是所经过各个链接的代价总和。其它路由协议定义了跳数,即分组在从源到目的的路途中必须经过的网络产品,如路由器的个数。
可靠性,在路由算法中指网络链接的可依赖性(通常以位误率描述),有些网络链接可能比其它的失效更多,网路失效后,一些网络链接可能比其它的更易或更快修复。任何可靠性因素都可以在给可靠率赋值时计算在内,通常是由网管给网络链接赋以metric值。
路由延迟指分组从源通过网络到达目的所花时间。很多因素影响到延迟,包括中间的网络链接的带宽、经过的每个路由器的端口队列、所有中间网络链接的拥塞程度以及物理距离。因为延迟是多个重要变量的混合体,它是个比较常用且有效的metric。
带宽指链接可用的流通容量。在其它所有条件都相等时,10Mbps的以太网链接比64kbps的专线更可取。虽然带宽是链接可获得的最大吞吐量,但是通过具有较大带宽的链接做路由不一定比经过较慢链接路由更好。例如,如果一条快速链路很忙,分组到达目的所花时间可能要更长。
负载指网络资源,如路由器的繁忙程度。负载可以用很多方面计算,包括CPU使用情况和每秒处理分组数。持续地监视这些参数本身也是很耗费资源的。
通信代价是另一种重要的metric,尤其是有一些公司可能关系运作费用甚于性能。即使线路延迟可能较长,他们也宁愿通过自己的线路发送数据而不采用昂贵的公用线路。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路由器利用网络寻址功能使路由器能够在网络中确定一条最佳的路径 IP 地址的网络部
分确定分组的目标网络,并通过 IP地址的主机部分和设备的 MAC 地址确定到目标节点的连接
路由器的某一个接口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查看包中的目标网络地址以判断该包的目的地址在当前
的路由表中是否存在(即路由器是否知道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如果发现包的目标地址与本路由器的某
个接口所连接的网络地址相同,那么马上数据转发到相应接口;如果发现包的目标地址不是自己的直连
网段,路由器会查看自己的路由表,查找包的目的网络所对应的接口,并从相应的接口转发出去如果路
由表中记录的网络地址与包的目标地址不匹配,则根据路由器配置转发到默认接口,在没有配置默认接口
的情况下会给用户返回目标地址不可达的 ICMP 信息
路由器包含了什么功能?
路由器包含了路由选择和交换的功能
路由器接口通常一个数据分组从一条数据链路传送到另一条数据链路
路由选择功能:为传送分组,路由器会使用地址的网络部分进行路由选择以确定一条最佳路径
路由交换功能:使路由器有能力接收分组并进行转发
所以路由是跨越
路由器在工作中要经历哪几个过程?
路由发现:学习路由的过程,动态路由通常由路由器自己完成,静态路由需要手工配置
路由转发:路由学习之后会照学习更新的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
路由维护:路由器通过定期与网络中其他路由器进行通信来了解网络拓扑变化以便更新路由表
路由器记录了接口所直连的网络 ID,称为直连路由,路由器可以自动学习到直连路由而不需要配置
路由器所识别的逻辑地址的协议必须被路由器所支持
路由有哪几种类型?各种路由的特点是什么?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在路由器进行手工配置的固定的路由
静态路由允许对路由的行为进行精确的控制减少了网络流量单向以及配置简单静态路由通常情
况下优先级最高,因为其管理距离最短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Router(config)#ip route network [mask] {address | interface} [distance] [permantet]
目标网络 掩码 到达目标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地址或本地接口
默认路由是静态路由的一种,是指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标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作出
的选择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Router(config)#ip classless
其中 0.0.0.0 0.0.0.0 代表将发往任何网络的包都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接口地址
Ip classless 指路由器接收到不能转发的包的时候会将其匹配给默认路由
并且返回目标地址不可达的 ICMP的消息
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根据实时网络拓扑变化,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
息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计算,更新路由表的过程
动态路由减少了管理任务
常见的动态路由包括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