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述RTK的作业模式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
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
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RTK工作原理:
基准站建在已知或未知点上;基准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实时发给用户;用户接收机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和收到基准站信号实时联合解算,求得基准站和流动站间坐标增量(基线向量)。站间距30公里,平面精度1-2厘米。
(1)网络cors模式误差多少扩展阅读
技术
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快速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就是RTK(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使用了GPS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并利用了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观测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分米甚至厘米级)的定位。
RTK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参考站校正数据的有效作用距离。
GPS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随参考站和移动站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失去线性,因此在较长距离下(单频>10km,双频>30km),经过差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仍然含有很大的观测误差,从而导致定位精度的降低和无法解算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
所以,为了保证得到满意的定位精度,传统的单机RTK的作业距离都非常有限。
为了克服传统RTK技术的缺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了网络RTK技术。在网络RTK技术中,线性衰减的单点GPS误差模型被区域型的GPS网络误差模型所取代,即用多个参考站组成的GPS网络来估计一个地区的GPS误差模型,并为网络覆盖地区的用户提供校正数据。
而用户收到的也不是某个实际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而是一个虚拟参考站的数据,和距离自己位置较近的某个参考网格的校正数据,因此网络RTK技术又被称为虚拟参考站技术(Virtual Reference)。
② 为什么cors测的点在架基站移动站有误差
cors测的点在加机站移动站有误差。是因为在基站现场测的数据更好,在实验室测的数据是存在着误差的。
③ cors rtk 的精度中比例误差是什么距离的比例与cors站之间距离的吗
比例误差理论上存在两种,一种是基站距离移动站的距离引起,另外一种是参数控制范围引起。
基站距离移动站的距离越长,计算引起的误差也会相应的增大,VRS技术和主辅站技术都可以减弱这个距离的影响,但是都不可能完全消除。
而参数控制范围引起的原因是因为你就转换参数时采用的控制点与你作业区域的控制关系引起,一般来说,RTK作业的话,就参数的控制点最好是连起来以后能包含住整个作业区域,若超出控制范围必然会有相应比例的误差出现
④ rtk用网络cors用不用校正四参数,用单点校正能达到测量精度吗
首先确定cors播发电文中有没有含有参数信息。有些地方是有参数信息的(我没用过那样的)。如果不含参数只有wgs84的一些改正数据的话,哪样就要有参数,一般主管部门有相应的参数数据的,买了帐号就会给参数。如果有已知点。你也可以自己校正四参数,单点校正是不准的,不能用,建议三个点以上。
⑤ 在进行CORS-RTK测量时,CORS基站怎么设置参数
1、打开SurPad4.0,连接仪器,点击“移动站模式”。因为是网络基站,所以直接进行移动站设置即可。
⑥ cors rtk的测量范围有多少,多大距离的时候就得重新计算参数
你用CORS的话那么RTK在CORS控制范围内的作业距离就只跟你的参数有关了,三种情况:一、三参数的的话那只能控制3-5公里,往外围的话误差就会明显增大;二、你用四参数的话,控制距离取决于你参与结算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
⑦ 武汉市内,湖北省cors和武汉市cors误差怎么那么大谁知道哪个更准确
CORS定位的精度受多方面影响,主要可以考虑所在位置处的参考站分布密度,距离越近,误差相关性越强,定位消除误差越好,从未精度越高。湖北CORS今年会开始收费哦。至于两者间的误差,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坐标间转换参数,是区域数据计算出来的,就是说在该地区内大体符合最好,但是在个别点不一定最好,另外,两个系统在交界处的误差就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