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rtk进行解算时,基线长度有什么限制
理论上基线可以没有什么限制,不过考虑到地球曲率、数据链传输距离等的限制,以及精度的要求,一般基线长度不超过几十公里,理论上基线越长,精度越低,基线长度每增加10公里,精度就降低1公分。数据链传输也是,电台模式一般陆上只有十几公里就没有信号了,网络模式的话一般也就是三十公里。
㈡ 华测测地型rtk gprs模式工作范围多少公里
华测测地型rtk gprs模式工作范围是30公里
㈢ rtk网络模式需要几张电话卡
rtk网络模式需要2张电话卡.
一般没什么要求,开通上网就可以,不要欠费。
RTK的工作原理决定了RTK测量至少需要两台仪器,一台基准站,≥1台流动站;基准站对卫星进行观测,并实时将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结合基准站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厘米级的定位坐标。传统RTK模式中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通过电台传输数据,在不同的时段信号都相对稳定。但每次作业换址或基站被意外移动,都需要重新架设基站,并且误差随着流动站的距离累积,作业距离受到限制。网络RTK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距离受限和基准站多次架设的问题。
在网络RTK中,有多个基准站,用户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基准站,用户与基准站的距离可以扩展到上百公里。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稀疏地、较均匀地布设多个基准站, 构成一个基准站网, 那么我们就能借鉴广域差分GPS和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域差分GPS 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设法消除或削弱各种系统误差的影响, 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网络RTK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通信线路组成,基准站网实时采集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通信链将数据传送给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中心根据流动站的近似坐标判断流动站所在区域,然后将系统误差信息播发给流动站,流动站根据收到的误差信息修正观测数据,从而得到精确的观测数据。
以往传统模式RTK工作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外业工作中搬来搬去很是麻烦,而网络RTK只需要一台带有GPRS模块的接收机,通过连接软件登入当地cors系统,即可获取厘米级定位坐标,大大减轻了外业工作的劳动强度。
㈣ 华测x900 rtk测量系统可以测距多少
RTK电台模式正常半径10-15KM问题不大,山区和市区会有影响,网络模式理论没有距离限制,但是考虑实际使用中的精度和固定效果,一般半径30KM没有问题。
㈤ 华测测地型rtk gprs模式工作范围有多少公里
工作范围是30公里
㈥ RTK 1+2 一般测量范围在15 km,请问这是怎么确定的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3方面来解答
1、基站信号传输到移动站的距离问题
在很多地区,基站给移动站传输基站信号时,还是采用的电台模式,而电台模式在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地方,传输距离受限制,8公里以后移动站就比较难接收到电台信号了,这时候移动站就不能得到固定解了,所以这个是一个原因说是RTK作业范围在15KM。
2、移动站距离基站越远,精度也会越差
所有RTK的精度,都是平面为10+1PPM,这个意思就是移动站距离基站的距离越远,精度就会越低,所以在要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不建议移动站再距离基站过远的地方测量,尽管使用网络模式等可以得到固定解,但是也掩盖不了移动站精度已经降低的事实
3、控制点分布问题
在我们国家测量,控制点是个很大的问题,D级点的数量也不是很多,所以在一个15KM距离的测区内找到能覆盖测区的控制点,是个比较难的问题,基本都需要做静态来引控制点,而做静态的成果肯定会比D级点的精度要低,这样在一个精度已经降级的控制点求参数的情况下,过长的控制点距离会导致参数精度的降低,所以这时也不建议使用距离过远的控制点来求解转换参数
㈦ gps的RTK移动站工作模式一般在多少公里范围内可用
rtk,现在有四种模式,一个是内置电台,这个也就3-5公里,看质量的,外置电台可以覆盖15-20公里,网络模式也差不多这个样,还有就是cors站,中国精度,天基,额我还没碰过出信号区的情况,据介绍200公里都能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