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步骤
现在没家每户基本上都有网络接入到家,路由器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必须品了。然而路由器的普及并没有带来路由器配置与基本维护的普及。有许多人其实对路由器的配置还是懵懵懂懂、一直半解的。今天我就教大家简单的家用路由器配置,你可以按照这个经验从拿到一个全新路由器开始一步一步配置知道能够正常使用。我将全程用通俗简单的话来讲,但是我是从事网络专业的或许有许多我觉得很通俗的概念对于不经常接触这类问题的各位来说还是比较难理解,所以欢迎各位提建议,或有错的地方批评指正。
首先,当我们我们买来一个路由器时,它的正面样子可能是这样的。
背面可能是这样的。我们接通电源,然后将网线的一端接到这个图中的4个黄色网口的其中一个口,另一端接到电脑的网口。(这些口的颜色不一定一样,有些是1黄4蓝,都不一定。但是数量多的口就是LAN口,即内网接口用于接电脑或其他需要网络的设备;而颜色区分开的那个口就是WAN口,即互联网口,用于连接猫接出来的那根网线。如下图)
然后我们翻过路由器底部一般都可以看到以下信息:IP、用户名、密码(有些路由器只给出一个网址如xxx.com什么的,没有账号密码。此类直接输入该地址回车后它会让你输入一个初始管理密码,即路由器本身没密码,密码要你首次使用时输入)。我们可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直接输入对应的IP(因为经验里不能有出现网址所以大家懂就好),填入IP后回车,一般会弹出对话框让你输入用户民、密码,直接输入即可进入管理界面。
这就是路由器的管理页面。
很少接触路由器的建议用向导模式。选择“下一步”。
首先进入的是WAN口的配置,配置的就是那个接猫的网口的参数。可以选择用设备推荐的“自动选择”也可以像我一样选第二个(PPPoE模式,即宽带拨号),因为一般家庭宽带的都是用这种模式来拨号上网的。(下面的“动/静态IP”适用于多个路由的用户,在此暂不做讲解)
填写电信或联通等等运营商给你的账号密码。
这里设置的是无线WIFI的参数,SSID就是你的WIFI发射出来的名字(一般都只支持英文,部分新产品支持中文),建议开启无线安全并设置密码复杂性密码(保含字母与数字甚至特殊符号的密码),尽量是自己好几又不会让别人一猜就猜到的密码。
根据向导模式的配置,这样就可以了。保存后如路由器有提示重启就按提示重启。
路由器的配置就是这么简单,基本菜单都差不多那几样。弄清楚一个怎么配置其他的路由器也都可以触类旁通的了。家用路由器的配置错了也不会爆炸,最多就按一下重置键重新配置而已,所以大可放心尝试。希望此经验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发现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⑵ 请简述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有哪些
路由器的基础常识
路由源码C表示直连(Connected)路由,即目的网络直接与路由器的端口相连,S表示静态(Static)路由;I表示使用IGRP获得的路由信息,O表示使用OSPF协议获得的路由信息;R表示使用RIP获得路由信息,i表示使用IS-IS协议获得路由信息,B表示使用BGP获得路由信息,E表示使用EGP获得路由信息。
路由器最常用的权值有:带宽(Bandwidth)、时延(Delay)、负载(load)、可靠性(reliability)、跳数(Hop Count)、滴答数(Ticks)、花费(Cost).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路由器的工作模式:用户模式Router>、特权模式Router#、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接口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f)#、虚拟终端配置模式Router(config-line)#、RIP和OSPF等动态路由协议配置模式Router(config-router)#、设置模式和Rxboot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使用命令line vty 0 15进入虚拟终端配置模式Router(config-line)#,然后使用命令password7<password>配置远程登录加密口令。
从路由器复制配置文件到TFTP Server,在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write network tftp命令。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 running-config tftp命令复制running-config文件到TFTP Server.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 bootflash:tftp:命令复制bootflash中的配置文件到TFTP Server.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 tftp:running-config命令将TFTP Server上的配置文件复制到路由器。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 tftp:bootflash:命令将TFTP Server上的文件复制到bootflash。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命令hostname<name>修改路由器的主机名。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命令enable password<password>配置超级用户明文口令。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命令enable secret 5<password>配置超级用户加密口令。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命令enable password7<password>配置超级用户加密口令。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命令calendar set<hh:mm:ss day month year>修改系统时间。
使用exit命令可以从端口模式返回至全局模式,或者从全局模式返回至特权用户模式。使用命令end可以从端口模式直接返回至特权用户模式。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命令write memory命令将路由器的配置保存到非易矢RAM(NVRAM)中,使用命令write network tftp命令将路由器的配置保村道TFTP服务器中。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命令write erase命令将删除路由器的全部配置。
在用户模式下使用命令Telnet<IP>从本地路由器登陆到该ipsuo指定的路由器,一台路由器可支持5个Telnet连接,即vty0-4.
在用户模式或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命令ping,IP|DNS>判别网络的联通情况,以及根据结果连接路径的可靠性、链路的延迟时间和目的主机是否可以到达。感叹号!表示每一个成功的响应;一个或多个小数点.表示本地路由器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到对方响应的数据包。
在用户模式或特权用户模式下,使用命令trace<IP|DNS>路径路径上每一级路由器的工作情况、延迟时间等、如果路径中任何一台路由器不可达,则出现3个星号(***),用星号取代路由器名,此时,trace命令将继续尝试到达下一步,直到使用【Ctrl+Shift+6+X】组合键退出。
在用户模式下,分别使用命令show clock、show flash、show version查看路由器系统时钟、FLASH的使用情况,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版本。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分别使用命令show configuration、show ip route、show ip protcols查看路由器的配置文件、路由表、IP路由协议的详细详细等。
⑶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是什么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路由器工作在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也就是网络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源于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这个数据包中所含的目地址,决定转发到的下一个目的地址。路由器中时刻维持着一张路由表,所有的数据包的发送和转发都通过查找路由表来实现的。这个路由表可以静态配置,也可以通过动态路由协议产生。
交换机
4、对于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端口进行转发。
5、更新。MAC地址表会每300s更新一次。
⑷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01
配计算机PC:
IP: 192.168.1.2
Submask: 255.255.255.0
Gageway:192.168.1.1
02
路由器图。
03
应用PC 终端设置:
Router>en
Router #conf t
Router (config)#hostname R1
R1(config)#enable secret 123456 //设置特权模式密码
R1(config)#exit
R1#exit
04
路由器设置:
R1>en
password:此时输入密码,输入的密码不显示
R1#conf t
R1(config)#line vty 0 4 //设置telnet远程登录密码
R1(config-line)#password 5ijsj
R1(config-line)#login
R1(config-line)#exit
R1(config)#interface fa 0/0 //进入路由器0模块第0端口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该端口配置相应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R1(config-if)#no shut //开启端口
R1(config-if)#end
05
PC测试:
Ipconfig /all //查看本机TCP/IP配置情况(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MAC地址)
ping 192.168.1.1
06
远程登录:
telnet 192.168.1.1 //远程登录到路由器上
password:5ijsj //输入telnet密码
en
password:123456 //输入特权模式密码
show running //显示路由器当前配置情况
⑸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步骤
给你点简单的设置方法吧,实例介绍可能你一个晚上也看不完首先本地连接IP/TCP协议那里设置IP为192.168.1.2,子网掩码255.255.255.0确定,然后打开一个网页输入192.168.1.1,弹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界面,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进去后查看向导输入你的宽带号和密码点完成,然后点网络参数把连接状态设置为自动连接,设置好后再点运行状态,看看路由里面有没有数据比如IP,子网掩码,网关这些,还有下面的接受和发送,如果都有数据传输了,那你回到本地连接把IP设为自动获取就行了,如果是D-LINK的路由你得把你要设置的主机网线插在由路上的第一个接口才能进去.
⑹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方法、步骤
网关这些,还有下面的接受和发送,设置好后再点运行状态,看看路由里面有没有数据比如IP,子网掩码给你点简单的设置方法吧,实例介绍可能你一个晚上也看不完首先本地连接IP/TCP协议那里设置IP为192.168.1.2,子网掩码255.255.255.0确定,然后打开一个网页输入192.168.1.1,弹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界面,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进去后查看向导输入你的宽带号和密码点完成,如果都有数据传输了,然后点网络参数把连接状态设置为自动连接
⑺ 路由器配置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1.路由器连入网络。
进入无线设置中的无线安全,安全模式选择WPA2-PSK模式。WPA加密规则选择AES。设置无线网络秘钥。设置后路由器会自动重启,请输入新的WiFi密码进行连接。
6.配置完成,享受网络。
⑻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CISCO路由器配置手册
一、基本设置方式
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
1.Console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2.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
3.通过Ethernet上的TFTP服务器;
4.通过Ethernet上的TELNET程序;
5.通过Ethernet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
但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第一种方式进行,此时终端的硬件设置如下:
波特率 :9600
数据位 :8
停止位 :1
奇偶校验: 无
CISCO路由器配置手册
五、配置IP寻址
1. IP地址分类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二个部分,A类地址前8位为网络地址,后24位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16位为网络地址,后16位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网络地址范围如下表所示:
种类
网络地址范围
A
1.0.0.0 到126.0.0.0有效
0.0.0.0 和127.0.0.0保留
B
128.1.0.0到191.254.0.0有效
128.0.0.0和191.255.0.0保留
C
192.0.1.0 到223.255.254.0有效
192.0.0.0和223.255.255.0保留
D
224.0.0.0到239.255.255.255用于多点广播
E
240.0.0.0到255.255.255.254保留
255.255.255.255用于广播
2. 分配接口IP地址
任务
命令
接口设置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为接口设置IP地址
ip address ip-address mask
掩玛(mask)用于识别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位数,IP地址(ip-address)和掩码(mask)相与即得到网络地址。
3. 使用可变长的子网掩码
通过使用可变长的子网掩码可以让位于不同接口的同一网络编号的网络使用不同的掩码,这样可以节省IP地址,充分利用有效的IP地址空间。
如下图所示:
Router1和Router2的E0端口均使用了C类地址192.1.0.0作为网络地址,Router1的E0的网络地址为192.1.0.128,掩码为255.255.255.192, Router2的E0的网络地址为192.1.0.64,掩码为255.255.255.192,这样就将一个C类网络地址分配给了二个网,既划分了二个子网,起到了节约地址的作用。
4. 使用网络地址翻译(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起到将内部私有地址翻译成外部合法的全局地址的功能,它使得不具有合法IP地址的用户可以通过NAT访问到外部Internet.
当建立内部网的时候,建议使用以下地址组用于主机,这些地址是由Network Working Group(RFC 1918)保留用于私有网络地址分配的.
l Class A:10.1.1.1 to 10.254.254.254
l Class B:172.16.1.1 to 172.31.254.254
l Class C:192.168.1.1 to 192.168.254.254
命令描述如下:
任务
命令
定义一个标准访问列表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 source [source-wildcard]
定义一个全局地址池
ip nat pool name start-ip end-ip {netmask netmask | prefix-length prefix-length}
[type rotary]
建立动态地址翻译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 name} pool name [overload] | static local-ip
global-ip}
指定内部和外部端口
ip nat {inside | outside}
如下图所示,
路由器的Ethernet 0端口为inside端口,即此端口连接内部网络,并且此端口所连接的网络应该被翻译,Serial 0端口为outside端口,其拥有合法IP地址(由NIC或服务提供商所分配的合法的IP地址),来自网络10.1.1.0/24的主机将从IP地址池c2501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自己的合法地址,经由Serial 0口访问Internet。命令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中的参数overload,将允许多个内部地址使用相同的全局地址(一个合法IP地址,它是由NIC或服务提供商所分配的地址)。命令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定义了全局地址的范围。
设置如下:
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
interface Ethernet 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
interface Serial 0
ip address 202.200.10.5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
ip route 0.0.0.0 0.0.0.0 Serial 0
access-list 2 permit 10.0.0.0 0.0.0.255
! Dynamic NAT
!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
line console 0
exec-timeout 0 0
!
line vty 0 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