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路由器所支持的协议
路由器里当然有存储芯片,且存储器不止一块,其中有一块RAM包含路由协议,包括:RIP-1,RIP-2,IGRP,EIGRP,IS-IS和OSPF协议,路由协议也属于TCP/IP协议的一种,其选路过程实现的好坏会影响整个Internet网络的效率。
下面是详细说明:
路由器与计算机有相似点是,它也有内存、操作系统、配置和用户界面,Cisco路由器中,操作系统叫做互连网操作系统(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或IOS。
ROM:只读存储器包含路由器正在使用的IOS的一份副本;
RAM:IOS将随机访问存储器分成共享和主存。主要用来存储运行中的路由器配置和与路由协议有关的IOS数据结构;
闪存(FLASH):用来存储IOS软件映像文件,闪存是可以擦除内存,它能够用IOS的新版本覆写,IOS升级主要是闪存中的IOS映像文件进行更换。
NVRAM: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用来存储系统的配置文件。
Ⅱ 路由器的协议配置
一、RIP协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向量(distance-vector)协议。文档见RFC1058、RFC1723。
RIP通过广播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RIP提供跳跃计数(hop count)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是一个包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如果到相同目标有二个不等速或不同带宽的路由器,但跳跃计数相同,则RIP认为两个路由是等距离的。RIP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即在源和目的网间所要经过的最多路由器的数目为15,跳数16表示不可达。
1. 有关命令
任务 命令
指定使用RIP协议 router rip
指定RIP版本 version {1|2}1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network
注:1.Cisco的RIP版本2支持验证、密钥管理、路由汇总、无类域间路由(CIDR)和变长子网掩码(VLSMs)
二、IGRP协议
IGRP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一种动态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它由Cisco公司八十年代中期设计。使用组合用户配置尺度,包括延迟、带宽、可靠性和负载。
缺省情况下,IGRP每90秒发送一次路由更新广播,在3个更新周期内(即270秒),没有从路由中的第一个路由器接收到更新,则宣布路由不可访问。在7个更新周期即630秒后,Cisco IOS 软件从路由表中清除路由。
1. 有关命令
任务 命令
指定使用RIP协议 router igrp autonomous-system1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network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邻的节点地址 neighbor ip-address
注:1、autonomous-system可以随意建立,并非实际意义上的autonomous-system,但运行IGRP的路由器要想交换路由更新信息其autonomous-system需相同。
三、OSPF协议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有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文档见RFC2178。
1.有关命令
全局设置
任务 命令
指定使用OSPF协议 router ospf process-id1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address wildcard-mask area area-id2
指定与该路由器相邻的节点地址 neighbor ip-address
注:1、OSPF路由进程process-id必须指定范围在1-65535,多个OSPF进程可以在同一个路由器上配置,但最好不这样做。多个OSPF进程需要多个OSPF数据库的副本,必须运行多个最短路径算法的副本。process-id只在路由器内部起作用,不同路由器的process-id可以不同。
2、wildcard-mask 是子网掩码的反码, 网络区域ID area-id在0-4294967295内的十进制数,也可以是带有IP地址格式的x.x.x.x。当网络区域ID为0或0.0.0.0时为主干域。不同网络区域的路由器通过主干域学习路由信息。
Ⅲ 无线路由器一般包括了什么协议,以支持无线网络用户的网络连接共享
一、IEEE802局域网标准
IEEE是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其中文译名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该协会的总部设在美国,主要开发数据通信标准及其他标准。IEEE802委员会负责起草局域网草案,并送交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批准和在美国国内标准化。IEEE还把草案送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把这个802规范称为ISO 8802标准,因此,许多IEEE标准也是ISO标准。例如,IEEE 802.3标准就是ISO 802.3标准。
二、IEEE802局域网标准系列
IEEE802是一个局域网标准系列
IEEE802.1A------局域网体系结构
IEEE802.1B------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802.3-------CSMA/CD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3i------10Base-T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3u------100Base-T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3ab-----1000Base-T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3z------1000Base-SX和1000Base-LX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4-------Token-Bus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5-------Token-Ring访问控制方法
IEEE802.6-------城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7-------宽带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8-------FDDI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9-------综合数据话音网络
IEEE802.10------网络安全与保密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12------100VG-AnyLAN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 802.14 协调混合光纤同轴(HFC)网络的前端和用户站点间数据通信的协议。
IEEE 802.15 无线个人网技术标准,其代表技术是蓝牙(Bluetooth)。
三、关于无线网络 802.11a/b/g/n/ac协议
802.11 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 a/b/g/n/ac 都是由802.11 发展而来的。不同的后缀代表着不同的物理层标准工作频段和不同的传输速率,也就是说它们的物理层和传输速度不同。
简单回顾一下IOS模型的7层结构:
Layer 7: Application应用层
Layer 6: Presentation表示层
Layer 5: Session会话层
Layer 4: Transport传输层
Layer 3: Network网络层
Layer 2: Data-Link数据链路层
LLC sublayer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MAC sublayer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
Layer 1: Physical物理层
PLCP(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物理层会聚协议
物理层会聚协议(PLCP)是映射ATM信元到物理媒体的规范,定义特定的管理信息。例如T3或E3。
PMD (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物理介质关联层接口
万兆以太网的物理(PHY)层规范和所支持的光学部件部分在IEEE802.3ae中定义。在以太网标准中,光学部件部分被称为“物理介质关联层接口(PMD-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相对于802.3以太网协议,802.11协议主要是对Layer1和Layer2两层进行定义,从无线网卡进来的包携带的是无线报文头部,从有线网卡进来的包携带是有线报文头部,两种包只要将他们的头部和尾部校验都去掉就剩下需要传输的有效数据域playload。所以当数据帧去除头部进入到Layer3以后,是分不出该包是有线报文还是无线报文的,因为这些报文都统一看作是IP报文或TCP报文。
802.11协议只对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进行了定义,数据链路层又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层和媒介访问控制层,理清这些分层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后面的分析。
1. 数据链路层
MAC Service Data Unit (MSDU):当一个数据包从Layer3传到Layer2数据链路层的时候,在LLC会添加一些内容(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一些加密信息)形成MSDU,需要注意的时候,802.11协议有规定三种类型的帧,控制帧、管理帧和数据帧,只有数据帧才会在LLC中形成MSDU,一般MSDU的最大size是2304(不含加密信息部分)
MAC Protocol Data Unit (MPDU):当MSDU移交到MAC层的时候,就会给他添加上MAC头部信息和尾部FCS校验信息,这时就形成了一个802.11无线帧,也就是我们平常无线抓包所看到的帧。
2. 物理层
物理层也分两层: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re (PLCP)和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PMD)
当MAC层的MPDU移交到PLCP层的时候,它就有一个新的身份,叫PSDU(PLCP Service Data Unit),其实MPDU和PSDU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在门的两边叫法不一样而已。所以当PLCP层接收到PSDU的时候,它将给这个帧添加一个前导同步码和PHY头部形成PPDU(PLCP Protocol Data Unit)。然后PPDU会移交到PMD层,根据不同的算法调制成一串0/1比特流进行发送。
Ⅳ 路由器 用什么协议
Rip、eigrp、ospf都属于内部网关协议(IGP)。igp是用来在网络内计算路由的协议。
egp外部网关协议,用来在不同自治系统(暂且理解为小的网络吧)之间传路由的,它本身不会计算出路由。一般只在运营商网络或企业网接入运营商网络的边界路由器上使用。
rip:是最早出现的开放标准的路由协议,是按跳数一跳一跳的传路由信息的,这种协议有支持网络规模小、技术原理上存在路由环路等缺点。主要在小型网络上用。
eigrp:
是思科公司开发的路由协议,技术细节我没有学习过。由于是思科的私有协议,不方便和不支持这种协议的其他厂商设备互通组网,所以这种协议不常用。
ospf:
通过在网络中洪泛链路信息(网络拓扑信息),让每个设备都得到区域内所有其他设备的链路信息,然后运行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的协议。是开放标准的协议。较rip具有能支持大型网络、不存在固有环路等优点,比较常用。
Ⅳ 路由器支持多少种协议
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差错,TC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
IPX/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它们都是由novell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它和TCP/IP的一个显着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地址,而是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实际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么设置,装上就可以使用了。由于其在网络普及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现在很多软件和硬件也均支持这种协议。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总之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局域网的计算机最好也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Ⅵ 路由器上网协议(TCP/IP)的设置
路由一般默认是动态分配ip的,你手动ip必须填写dns,不然你只能上Q不能开网页。在动态ip的情况下运行CMD,输入ipcongfig/all可以查到dns。
Ⅶ 无线路由器的默认路由协议是什么
配置无线路由器之前,必须将PC与无线路由器用网线连接起来,网线的另一端要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上。物理连接安装完成后,要想配置无线路由器,还必须知道两个参数,一个是无线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另外一个参数是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一般无线路由器默认管理IP是192.168.1.1或者192.168.0.1(或其他),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dmin。
要想配置无线路由器,必须让PC的IP地址与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在同一网段,子网掩码用系统默认的即可,网关无需设置。目前,大多数的无线路由器只支持Web页面配置方式,而不支持Telnet等配置模式。
在浏览器中,输入无线路由器的管理IP,桌面会弹出一个登录界面,将用户名和密码填写进入之后,我们就进入了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进入无线路由器的配置界面之后,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设置向导”。在“设置向导”中,系统只提供了WAN口的设置。建议用户不要理会“设置向导”,直接进入“网络参数设置”选项。
网络参数设置部分
在无线路由器的网络参数设置中,必须对LAN口、WAN口两个接口的参数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用户只对WAN口进行了设置,LAN口的设置保持无线路由器的默认状态。
要想让无线路由器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除对无线路由器进行必要的设置之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用户购买无线路由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如果无线路由器是一个公开的网络接入点,其他用户都可以共享,这种情况之下,用户的网络速度还会稳定吗?为了无线路由器的安全,用户必须清除无线路由器的默认LAN设置。
例如有一无线路由器,默认LAN口地址是192.168.1.1,为了防止他人入侵,可以LAN地址更改成为192.168.1.254,子网掩码不做任何更改。LAN口地址设置完毕之后,点击“保存”后会弹出重新启动的对话框
Ⅷ 路由协议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相应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在系统安装时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路由表。动态路由随网络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由此得到动态路由表。 根据路由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基于Bellman-Ford算法,主要有RIP、IGRP(IGRP为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基于图论中非常着名的Dijkstra算法,即最短优先路径(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如OSPF。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而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链路状态信息传递给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 根据路由器在自治系统(AS)中的位置,可将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也叫域间路由协议)。域间路由协议有两种:外部网关协议(EGP)和边界网关协议(BGP)。EGP是为一个简单的树型拓扑结构而设计的,在处理选路循环和设置选路策略时,具有明显的缺点,目前已被BGP代替。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是一种混合协议,它既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特点,同时又继承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点。各种路由协议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类型的网络。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表在开始选择路由之前就被网络管理员建立,并且只能由网络管理员更改,所以只适于网络传输状态比较简单的环境。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特点: · 静态路由无需进行路由交换,因此节省网络的带宽、CPU的利用率和路由器的内存。 · 静态路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静态路由的网络中,所有要连到网络上的路由器都需在邻接路由器上设置其相应的路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 有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静态路由,如DDR、使用NAT技术的网络环境。 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缺点: · 管理者必须真正理解网络的拓扑并正确配置路由。 · 网络的扩展性能差。如果要在网络上增加一个网络,管理者必须在所有路由器上加一条路由。 · 配置烦琐,特别是当需要跨越几台路由器通信时,其路由配置更为复杂。3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Ⅸ 求网络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网络协议
有个标准构架是OSI七层某型,虽已被现实所取代但在讨论的时候还以此模型进行讨论,而现在主要应用的是TCP/IP协议簇。其中路由协议有内部网关协议IGP(RIP EIGRP OSPF IS-IS),外部网关协议EGP(BGP)
要说最必读的那就是IS-IS和OSPF这两种协议,,这是最基本的,捎带的了解一下EIGRP思科私有协议,但大多会是IS-IS和OSPF。这些是交换自治系统内部路由的。是告诉你到达某个网段网络的路由的产生协议。路由则是数据从何方向走的指路牌。例如你去往学校应该怎么走,去往朋友家怎么走,等等。
如果从事运营商级别的(也就是电信,网通,长城宽带,等等提供)还要掌握BGP协议,交换自治系统和自治系统间路由的,好比是指引你去某个城市的路标,负责的是大的区域,而到达了小的区域还要使用上部分所说的协议进行小范围的寻址和目的指引,最后到达局域网最后由交换机分发给用户。
以上的都是路由协议运行在路由器上的,到达局域网就该使用交换机,在这里你要理解STP生成树协议。让数据在交换网络能够更好的到达目标。
如果要想在高级些你就该学习QOS MPLS这两种协议简单的说就像是让一切更合理化的综合协议,让网络运行的更 然后IP语音,IP视频点播等相关协议,现在对于语音和视频需求越来越大,之后你就具备了相当专业的水平了,好了朋友努力吧!这些不是很简单哦!恕能力有限,有错误还请指正,愿我们共同进步。
Ⅹ 网络安全工程师,route协议有哪些
route语法如下 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Netmask] [Gateway] [metric Metric] [if Interface]
参数 -f -p
ROUTE在Command命令下编辑
指定要运行的命令。下表列出了有效的命令。 命令 目的
add 添加路由
change 更改现存路由
delete 删除路由
print 打印路由Destination
指定路由的网络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一个 IP 网络地址(其中网络地址的主机地址位设置为 0),对于主机路由是 IP 地址,对于默认路由是 0.0.0.0。
mask subnetmask
指定与网络目标地址相关联的网掩码(又称之为子网掩码)。子网掩码对于 IP 网络地址可以是一适当的子网掩码,对于主机路由是 255.255.255.255 ,对于默认路由是 0.0.0.0。如果忽略,则使用子网掩码 255.255.255.255。定义路由时由于目标地址和子网掩码之间的关系,目标地址不能比它对应的子网掩码更为详细。换句话说,如果子网掩码的一位是 0,则目标地址中的对应位就不能设置为 1。
Gateway
指定超过由网络目标和子网掩码定义的可达到的地址集的前一个或下一个跃点 IP 地址。对于本地连接的子网路由,网关地址是分配给连接子网接口的 IP 地址。对于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才可用到的远程路由,网关地址是一个分配给相邻路由器的、可直接达到的 IP 地址。
metric Metric
为路由指定所需跃点数的整数值(范围是 1 ~ 9999),它用来在路由表里的多个路由中选择与转发包中的目标地址最为匹配的路由。所选的路由具有最少的跃点数。跃点数能够反映跃点的数量、路径的速度、路径可靠性、路径吞吐量以及管理属性。
if Interface
指定目标可以到达的接口的接口索引。使用 route print 命令可以显示接口及其对应接口索引的列表。对于接口索引可以使用十进制或十六进制的值。对于十六进制值,要在十六进制数的前面加上 0x。忽略 if 参数时,接口由网关地址确定。
/?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路由表中 跃点数 一列的值较大是由于允许 TCP/IP 根据每个 LAN接口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的配置自动确定路由表中路由的跃点数造成的。默认启动的自动确定接口跃点数确定了每个接口的速度,调整了每个接口的路由跃点数,因此最快接口所创建的路由具有最低的跃点数。要删除大跃点数,请在每个 LAN 连接的 TCP/IP 协议的高级属性中禁用自动确定接口跃点数。
如果在 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Etc 文件夹的本地网络文件中存在适当的条目,名称可以用于 Destination。只要名称可以通过“域名系统” (DNS) 查询这样的标准主机名解析技术分解为 IP 地址,就可以将其用于 Gateway,DNS 查询使用存储在 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Etc 文件夹下的本地主机文件和 NetBIOS 名称解析。
如果是 print 或 delete 命令,可以忽略 Gateway 参数,使用通配符来表示目标和网关。Destination 的值可以是由星号 (*) 指定的通配符。如果指定目标含有一个星号 (*) 或问号 (?),它被看作是通配符,只打印或删除匹配的目标路由。星号代表任意一字符序列,问号代表任一字符。例如, 10.*.1, 192.168.*、 127.* 和 *224* 都是星号通配符的有效使用。
使用了无效的目标和子网掩码(网掩码)值的组合,会显示“Route:bad gateway address netmask”错误消息。目标中有一位或多位设置为 1,而其在子网掩码中的对应位设置为 0 时会发生这个错误。可以通过二进制表示法表示目标和子网掩码来检查这种情况。以二进制表示的子网掩码包括表示目标网络地址部分的一连串的 1 和表示目标主机地址部分的一连串的 0 两个部分。查看目标以确定目标的主机地址部分(由子网掩码所定义)是否有些位设置成了 1。
只有 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 和 Windows XP 的 route 命令支持 -p 参数。Windows 95 或 Windows 98 的 route 命令不支持该参数。
只有当网际协议 (TCP/IP) 协议在 网络连接中安装为网络适配器属性的组件时,该命令才可用。
范例
要显示 IP 路由表的完整内容,请键入:
route print
要显示 IP 路由表中以 10. 开始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print 10.*
要添加默认网关地址为 192.168.12.1 的默认路由,请键入:
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12.1
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 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 的永久路由,请键入:
route -p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跃点数为 7 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metric 7
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接口索引为 0x3 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if 0x3
要删除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delete 10.41.0.0 mask 255.255.0.0
要删除 IP 路由表中以 10. 开始的所有路由,请键入:
route delete 10.*
要将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的路由的下一个跃点地址由 10.27.0.1 更改为 10.27.0.25,请键入:
route change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25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route 的命令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常规 IP 路由设置。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filter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IP 数据包筛选器。
routing ip add/delete/show boundary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或显示多播边界设置。
routing ip add/set ipiptunnel 添加或配置 IP 中的 IP 接口。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rtmroute 添加、配置或显示不持续的路由表管理器路由。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persistentroute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持续路由。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preferenceforprotocol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路由协议的优先级。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scope 添加、删除或显示多播作用域。
routing ip set/show loglevel 配置或显示全局 IP 记录等级。
routing ip show helper 显示 IP 的所有 Netsh 实用程序子环境。
routing ip show protocol 显示所有正在运行的 IP 路由协议。
routing ip show mfe 显示多播转发项。
routing ip show mfestats 显示多播转发项统计。
routing ip show boundarystats 显示 IP 多播边界。
routing ip show rtmdestinations 显示路由表管理器路由表中的目标。
routing ip show rtmroutes 显示路由表管理器路由表中的路由。
routing ip nat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网络地址转换 (NAT) 设置。
routing ip nat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NAT 设置。
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addressrange 在 NAT 接口公用地址池中添加或删除一个地址范围。
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addressmapping 添加或删除 NAT 地址映射。
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portmapping 添加或删除 NAT 端口映射。
routing ip autodhcp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DHCP 分配器参数。
routing ip autodhcp set/show interface 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DHCP 分配器设置。
routing ip autodhcp add/delete exclusion 在 DHCP 分配器地址范围中添加或删除一个排除范围。
routing ip dnsproxy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DNS 代理参数。
routing ip dnsproxy set/show interface 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DNS 代理参数。
routing ip igmp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 IGMP 全局设置。
routing ip igm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IGMP。
routing ip igmp add/delete staticgroup 添加或删除指定接口的静态多播组。
routing ip igmp show grouptable 显示 IGMP 主机组表。
routing ip igmp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IGMP 统计。
routing ip igmp show iftable 显示每个接口的 IGMP 主机组。
routing ip igmp show proxygrouptable 显示 IGMP 代理接口的 IGMP 组表。
routing ip igmp show rasgrouptable 显示远程访问服务器所使用的 Internet 接口的组表。
routing ip ospf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OSPF 设置。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area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区域。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range 在指定的 OSPF 区域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范围。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virtif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虚拟接口。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neighbo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邻居。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protofilte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外部路由的路由信息源。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routefilte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外部路由的路由筛选。
routing ip ospf show areastats 显示 OSPF 区域统计。
routing ip ospf show lsdb 显示 OSPF 链接状态数据库。
routing ip ospf show virtifstats 显示 OSPF 虚拟链接统计。
routing ip relay set global 配置“DHCP 中继代理程序”的全局设置。
routing ip relay add/delete/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或配置“DHCP 中继代理程序”设置。
routing ip relay add/delete dhcpserver 在 DHCP 服务器地址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DHCP 服务器的 IP 地址。
routing ip relay show ifbinding 显示接口的 IP 地址绑定。
routing ip relay show ifconfig 显示每个接口的“DHCP 中继代理程序”配置。
routing ip relay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DHCP 统计。
routing ip rip set/show global 配置 IP 的 RIP 全局设置。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或配置 IP 的 RIP 设置。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peerfilter 添加或删除 RIP 对等筛选器。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acceptfilter 在接受的路由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RIP 路由筛选器。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announcefilter 在公布的路由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RIP 路由筛选器。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show neighbor 添加或删除 RIP 邻居。
routing ip rip set/show flags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 RIP 高级设置。
routing ip rip show globalstats 显示全局 RIP 参数。
routing ip rip show ifbinding 显示接口的 IP 地址绑定。
routing ip rip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RIP 统计。
IPX netsh 路由命令
routing ipx add/set staticroute 在 IPX 路由表中添加或配置静态 IPX 路由。
routing ipx add/set staticservice 在 SAP 服务表中添加或配置静态 SAP 服务。
routing ipx add/set filter 在指定的接口上添加或配置 IPX 数据包筛选器。
routing ipx add/set interface 在请求拨号接口上启用 IPX 路由,或在指定的接口上配置 IPX 设置。
routing ipx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路由设置。
routing ipx rip add/set filter 添加和配置 RIP 路由筛选器。
routing ipx rip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的 RIP 设置。
routing ipx rip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X 的 RIP 设置。
routing ipx sap add/set filter 添加或配置 SAP 服务筛选器。
routing ipx sap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的 SAP 设置。
routing ipx sap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X 的 SAP 设置。
routing ipx netbios add nbname 将静态 NETBIOS 名称添加到 IPX NetBIOS 名称表中。
routing ipx netbios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基于 IPX 的 NetBIOS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