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情况电气外线管道标高是多少
电气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室外电气管道埋深需大于0.7米。
❷ 网络布局的网络布局的原则
机房里的湿度应保持在20%-80%为宜,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15℃-35℃摄氏度,安装空调来调节温度是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 布线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有了好的机房,网络设备就有了好的“家”,组建的IT网络应当通过布线系统将机房和办公地点互联起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如果企业的接入点较多,我们可以采取接入层、汇聚层、交换层三个网络层次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布线系统。 对于接入层来说,选择一个合理的接入设备,是最关键的,而且我们要根据接入设备选择合适的带宽。汇聚层是整个局域网的核心部分,汇聚层网络设备一般支持网络管理功能,方便我们的管理和维护,方便以后我们的网络升级和改造。交换层是整个网络中的中间层,连接着汇聚层和网络节点,是决定我们整体网络传输质量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百兆网络设备的普及,我们交换层的网络设备,肯定首选百兆。 布线是连接网络接入层、汇聚层、交换层和网络节点的重要环节。在布线时,最好使用专门的通道,而且不要与电源线,空调线等具有辐射的线路混合布线。 接入层与汇聚层之间的双绞线,可以选择超五类屏蔽双绞线,以使网络性能得到最大的提升。汇聚层与交换层之间的双绞线,由于是网络数据传输量最大的一个层次,同样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交换层与网络节点之间,我们就可以采用普通的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网络设备的放置,最好放在节点的中央位置,这样做,不是为了节约综合布线的成本,而是为了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提高网络传输质量。由于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是100米,在95米才能获得最佳的网络传输质量。在做网络布线时,最好能够设计一个设备间,放置网络设备。 网络布局的规划与设计 网络设备大都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多为扁平式,活像个抽屉),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等。这些设备之所以有这样一种结构类型,是因为它们都按国际机柜标准进行设计,这样大家的平面尺寸就基本统一,可把一起安装在一个大型的立式标准机柜中。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方面可以使设备占用最小的空间,另一方面则便于与其它网络设备的连接和管理,同时机房内也会显得整洁、美观。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放置机房里有网络机柜、服务器机柜以及综合布线柜,从这三个机柜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一般来说,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加密机等以及网络通信设备如光端机、调制解调器等是放置在网络机柜的;服务器机柜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服务器、集线器、磁盘阵列柜等设备。服务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机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 综合布线柜一般配有前后可移动的安装立柱,自由设定安装空间,可按需要配置隔板、风扇、电源插座等附件。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里,配线架的一面是RJ45口,并标有编号;另一面是跳线接口,上面也标有编号,这些编号和上面的RJ45口的编号是一一对应的。 每一组跳线都标识有棕、蓝、橙、绿的颜色,双绞线的色线要和这些跳线一一对应,这样做不容易接错。配线架不仅仅是便于管理线对,而且可以防止串扰,增加线对的隔离空间,提供360度的线对隔离。 在机房中,必须放置交换机、功能服务器群和网络打印设备,以及局域网络连接Internet所需的各种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以及网管工作站等;因此机房的网络布局一般至少有三个机柜,综合布线柜和网络机柜应当紧连在一起,便于调线操作,接下来是服务器机柜;将网络设备和布线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 在网络布局中,每个机柜最好留点空间,便于以后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扩充,综合布线柜里有可能除了网络布线外,还有能布置电话线,所以要在机柜里留下一定空间。 从机柜内部线缆附设的角度看,机柜配置密度更高,容纳的IT设备更多,大量采用冗余配件(如冗余电源、存储阵列等),机柜内设备配置频繁变换,数据线和电缆随时增减。所以,机柜必须提供充足的线缆通道,能从机柜顶部、底部进出线缆。在机柜内部,线缆的敷设必须方便、有序,与设备的线缆接口靠近,以缩短布线距离;减少线缆的空间占用,保证设备安装、调整、维护过程中,不受到布线的干扰,并保证散热气流不会受到线缆的阻挡;同时,在故障情况下,能对设备布线进行快速定位。 供电系统和制冷系统是计算机机房的两个重要部分。在供电系统中,一般采用在线的UPS供电方式,蓄电池实际可供使用的容量与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大小、蓄电池的环境工作温度、贮存时间的长短以及负载的性质(电阻性、电感性、电容性)密切相关。制冷系统(空调)涉及到机房的整个物理环境,包括空调、地板、机柜及房间布局等诸多方面;因此UPS和空调我们也要考虑好将它们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如果机房空间较大,可以将UPS和空调都放在机房里;如果空间较小,可以把UPS(包括蓄电池)放在配电房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楼里安装有“中央空调”的话,机房里也必须安装独立的空调,因为中央空调不可能24小时都开着,上班的时间可以利用中央空调,下班和星期节假日的时候,如果服务器、网络设备需要正常运行的话,则必须要开机房里的独立空调。 机柜的扩展性表现在机柜内设备密度的扩展和机柜数量的扩展,因此网络布局时必须将机柜的配风能力(通常称为散热能力)以及配电能力考虑在内。一方面,机柜内的设备需要温度、湿度适宜并且风量充足的冷风(冷空气)。这些冷风被机柜内的IT设备吸入,从而为设备内的部件(尤其是CPU)降温。当机柜内设备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由地板出风口送出的冷风风量将不能满足所有设备的需求,从而形成部分IT设备配风不足而过热。 解决机柜内设备密度扩展时遇到的这种局部热点问题可以采用调配IT设备位置的方式来解决。例如,把热负荷最大的设备安装在机柜中部位置,以便获得最大的配风风量。另外的解决方法是,在机柜的上部或下部位置安装轴向水平的强排风扇,增强上部或下部的吸入能力(即减小IT设备的入口静压),从而增加配风风量。 另一方面,机柜内的设备需要供电以及与机柜外部进行通信。当机柜内的IT设备数量增加时,这些线缆、连接端子同时成倍地增加,从而对机架式电源排插的容量、插口数量都提出了扩展要求。机柜内的布线空间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因为当机柜内的功率密度提高时,设备后部的线缆将明显增加风阻,所以必须考虑线缆管理及走线空间的问题。
❸ 综合布线的综合布线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外标准主要有: ISO/IEC 11801:2010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 ISO/IEC 14763:2012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的安装和操作 ISO/IEC 14763-3:2014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的安装和操作-光纤测试 ANSI/ EIA / TIA -569 商业大楼通信通路与空间标准 ANSI/ EIA / TIA -568-C 商业大楼通信布线标准 ANSI/ EIA / TIA -606-B 商业大楼通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内标准有: 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职责是保证所有普遍性的标准得到所有成员国的一致认可。ISO所负责的标准范围从制造和质量控制规程到电气与电信分布布线系统。在ISO组织中,综合布线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由ISO/IEC JTC1/SC25 WG3负责。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设备互联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SC 25)负责组织综合布线系统国内标准的制定、标准体系完善及国际标准化推广工作,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1/SC25。
在北美洲,有四个标准化组织为北美市场开发或推行市线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于1918年在美国成立。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美国国内的国家标准的协调、正规化和采纳工作。电讯工业协会(TIA)是一个由ANSI授权的单独的组织。并附属于电子工业协会(EIA)。TIA最着名的活动是开发用于当今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的布线标准。
在1985年前的布线系统没有标准化。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本地电话公司总是关心他们的基本布线要求。其次,使用主机系统的公司要依靠其供货商来安装符合系统要求的布线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机构安装了计算机系统,而每个系统都需要自己独特的布线和连接器。客户开始大声报怨每次他们更改计算机平台的同时也不得不相应改变其布线方式。为赢得并保持市场的信任,计算机通信工业协会(CCIA)与EIA联合开发建筑物布线标准。讨论在1985年开始,并取得一致,认为商用和住宅的话音和数据通信都应有相应的标准。EIA将开发布线标准的任务交给了TR-41委员会。TR-41委员会认识到该任务的艰巨性,于是设立了下属委员会及数个工作组来负责开发商用和住宅建筑物布线标准的各方面的广泛工作。这些委员会在开发这些标准时卞要关注的重点是保证开发的标准是独立于技术及生产厂一家的。
综合布线的发展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传统布线如电话、计算机局域网都是各自独立的。各系统分别由不同的厂商设计和安装,传统布线采用不同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而且,连接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互相兼容。办公布局及环境改变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需要调整办公设备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换设备时,就必须更换布线。这样因增加新电缆而留下不用的旧电缆,天长日久,导致了建筑物内一堆堆杂乱的线缆,造成很大的隐患。维护不便,改造也十分困难。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趋迫切,就需要一个适合信息时代的布线方案。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Bell)的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办公楼和工厂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率先推出PDS(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现时已推出结构化布线系统SCS。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11-2000命名为综合布线GCS(Genericcablingsystem)。 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兼容性: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入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接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
开放性: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媒体。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要增加很多投资。
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着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如ISDN、100BASE-T、1000BASE-T、10GBASE-T等。
灵活性: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甚至是不可能。
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环网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环网工作站并存,为用户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可靠性:传统的布线方式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因而在一个建筑物中往往要有多种布线方案。因此建筑系统的可靠性要由所选用的布线可靠性来保证,当各应用系统布线不当时,还会造成交叉干扰。
综合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槽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这就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从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各应用系统往往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
先进性:综合布线,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超5类双绞线带宽可达100MHz,6类双绞线带宽可达250MHz,超六类双绞线带宽能达500MHz。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Fiber To The Desk)。语音干线部分用铜缆,数据干线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
经济性:综合布线比传统布线具有经济性优点,主要综合布线可适应相当长时间需求,传统布线改造很费时间,耽误工作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用金钱计算。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知,综合布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VOIP等技术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因此,综合布线取代单一、昂贵、复杂的传统布线,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无线网以及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未来综合布线系统除了要满足语音以及数据传输的相关需求外,还应兼顾无线网的高速接入要求,如802.11ac对接入速率已超过1000M,选择合适的综合布线产品至关重要。
用户的网络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保障在意外情况下不中断用户的正常工作。选用的技术和设备是成熟的、标准化的。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主干网上和各种设备应有冗余备份,机房设计要有不间断电源。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星形的,根据GB 50311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七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工作区: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可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
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管理:管理应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园区的综合布线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类型及区域功能的实际需要,划分多个工作区,工作区面积需求可参照GB50311相关建议,且每一个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的数量不宜少于2个,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当采用光纤信息插座时,光纤信息插座的数量不宜少于2芯。光纤至工作区域满足用户群活大客户使用时,光纤芯数至少应有2芯备份,按4芯水平光缆配置。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缆线和传输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数据和电视系统的传输标准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选用的电缆、光缆、各种连接电缆、跳线,以及配线设备等所有硬件设施,均应符合ISO/IEC 11801:2010国际标准的各项规定,确保系统指标得以实施。
综合和线系统应设置汉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人工登录与综合布线系统相关的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信息,这些状态信息包括:设备和缆线的用途和使用部门、组成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信息速率、终端设备配置状况、占用硬件编号和色标、链路的功能和各项主要特征参数、链路的完好状况和故障记录等内容。还应登录设备位置和缆线走向内容以及建筑物名称、位置、区号、楼层号和房间号等内容。
在系统设计时,全系统所选的缆线、连接硬件、跳线、连接线等必须与选定的类别相一致。如采用屏蔽措施时,则全系统必须都按屏蔽设计,需要保持屏蔽的连续性。 超5类电缆系统(Cat 5e):是在对现有的5类UTP双绞线的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产生的新型电缆系统,不少性能参数,如近端串扰(NEXT)、衰减串扰比(ACR)等都有所提高,但其传输带宽仍为100MHz。目前有非屏蔽线缆和屏蔽线缆两种类型。
6类电缆系统(Cat 6):一个新级别的电缆系统,除了各项性能参数都有较大提高外,其带宽将扩展至250MHZ。其实这个级别的布线系统很早就已经提出,而且目前应用较广。有屏蔽和非屏蔽线缆。
6A类电缆系统(Cat 6A):在6类电缆系统之上的一种类别,除了各项性能参数都有较大提高外,其带宽将扩展至500MHZ,适用于万兆传输。
7类电缆系统:7类电缆系统是欧洲提出的一种电缆标准,其实现带宽为600MHZ,但是其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的RJ-45完全不兼容。由于频率的提升所以必须在外层在加以铜网编制层。只有屏蔽线缆,以对对铝箔屏蔽加外层编织层屏蔽(S/FTP)结构实现。
7A类电缆系统:7A类是更高等级的线缆,其实现带宽为1000MHZ,其对应的连接模块的结构与目前的RJ-45不完全兼容,目前市面上能看到GG45(向下兼容RJ45)和Tear模块(需要TERA-RJ45的转接跳线)。由于频率的提升所以必须在外层在加以铜网编制层。只有屏蔽线缆,以对对铝箔屏蔽加外层铜网编织层屏蔽实现。为25G和40G而准备的线缆。
8类电缆系统:8类是目前知道的最高等级的传输线缆,其实现带宽在2000MHZ,分为CAT 8.1和CAT 8.2两种不同的结构等级,均能在30米范围内支持40GBASE-T,8类线缆规范还在草案制定中。 铜介质信息模块
光纤模块
面板/插座
双绞线
跳线
光缆
光纤跳线
光纤尾纤
配线架
布线工具
桌面终端产品
智能布线箱 美国国内标准委员会(ANSI)与TIA/EIATR-41委员会内的TR-41.8分委会的TR-41.8.2工作组于1991年5月份订出首个ANSI/TIA/EIA570的家居布线标准,并于1998年9月, TIA/EIA协会正式修定及更新家居布线的标准,并重新定为ANSI TIA/EIA-570A-家居电讯布线标准(Residential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在这个发展要求中,工作组主要作出以下一些技术的更改:
标准不涉及商业大楼
基本规范将跟从TIA手册中所更新的内容及标准
标准不涉及家居布线中的外线数量
订出家居布线的等级
认可接口包括光缆,同轴电缆,三类及五类非屏蔽双绞电缆(UTP)
键路长度由插座到配线箱不可超出90米,信道长度不可超出100米
主干布线将包括在内
固定装置布线,如对讲机,火警感应器将包括在内
通讯插座只适合T568-A接线方法及使用四对UTP电缆端接八位模块或插头 标准目的 TIA/EIA 570-A所草议的要求主要是给订出新一代的家居电讯布线给与现今及将来的电讯服务。标准主要提出有关布线的新等级,并建立一个布线介质的基本规范及标准,主要应用支持话音,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家居自动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机等服务。标准主要规划于新建筑,更新增加设备,单一住宅及建筑群等。B.标准范围
TIA570-A标准适用于现今的综合大楼布线标准及有关的管道,空间的标准于建筑群内,并且可支持不同种类的电讯应用于不同的家居环境中。标准中主要包括室内家居布线及室内主于布线。
标准的规范主要跟随国际电气规范(NationaI Electric Code),国际电气安全规范(NationaI Electric Saftey Code),FCC第68项中的规则管理。
2.家居布线等级
等级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选择适合每个家居单元不同服务的布线基础结构。
等级一:
提供可满足电讯服务最低要求的通用布线系统,该等级可提供电话,CATV和数据服务。等级一主要采用双绞线及使用星型拓扑方法连接,等级一布线的最低要求为一根四对非屏蔽双绞线 (UTP),并必须满足或超出ANSI/TIA/EIA-568A规定的三类电缆传输特性要求:以及一根75欧姆同轴电缆(Coaxial),并必须满足或超出SCTE IPS-SP-001的要求,建议安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方便升级至等级二。
等级二:
提供可满足基础,高级和多媒体电讯服务的通用布线系统,该等级可支持当前和正在发展的电讯服务。等级二布线的最低要求为一或二根的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并必须满足或超 出ANSI/TIA/EIA-568-A规定的五类电缆传输特性要求,以及一或二根75欧姆同轴电缆(Coaxial),并必须满足或超出SCTE ZPS-SP-001的要求。可选择的光缆,并必须满足或超出ANSI/ICEA S-87-640的传输特性要求。
3.一般单一的家居布线系统
一般的家居布线要求都是跟随二个等级来设定方案,并于每一家庭中设定一个划定点(demarcation point)或一个辅助分离插座(Auxiliary & discount outlet)来连接到终端的设备。有关接地及引进设备的保规定,必须参照适当的电气规范或本地的电气规范。
一般分布装置(Distributor Device)
每一个家庭里是必须安装一个分布装置(DD),分布装置是一个交叉连接的配线架,主要端接所有的电缆,跳线,插座及设备连线等。分布装置配线架主要提供用户增加,改动或更改服务,并提供连接端口给与外间服务供应商提供不同的系统应用。配线架必须安装于一个适合安装及维修的地方,并能提供一个保护装置将配线引进大厦。所有端接如需连接大厦,必须安装接地及引进大厦设备,并合乎有关的适当标准及规格。 配线架可包括一般的交叉连接设备,并可连接机电设备,如HUB等,两者都必需符合标准。
以下是配线架配置及单一典型家居的一般要求:
配线架必须安装于每一家庭内,并能提供一个舒适的安装及维护环境,尽量减少跳线的长度。配线架应安装于墙上,并加上一木背板,以固定配线架位置。
配线架所需的面积及位置,主要由插座数量及服务等级决定。
配线架有机会需要电源插座,如需要请安装15A独立电源插座,并必须符合当地的电源电压,如120V/220V。配线架与电源开关应该安装于一个适当的位置,大约距离1.5米(5尺),并必须跟随当地的电气规范及规定。
电缆长度从DD到用户插座/插头不可超出90米(295尺),如两端加上跳线及连线后,长度不可超出100米(328尺),电缆种类可选用等级一或等级二之介质。
布线系统必须使用星型拓扑方法。
一些固定装置,如对讲机,保安系统键盘,探头及烟感器是可以使用底座接线方式直接安装。即使标准建议使用星型拓扑方法,但固定装置器可以使用回路(Loop)或链路(daisy chain)的方法连接。
足够数量的通讯插座是必需的,主要是预备将来新增点数。插座必须安装于所有房间,插座位置于一些固定墙的位置。
所有新建筑从插座到配线架的电缆必须埋藏于管道,不可使电缆外露,有关管道或喉管设计及标准,请参考ANSI/TIA/EIA-569-A。
插座必须安装于固定的位置,如使用非屏蔽双绞线,必须使用8芯T568A接线方法。如某些网络及服务需要连接一些特别的电子部件,如分频器,放大器,匹配器等,所有电子部件必须安装于插座外。
配线架可以使用跳线,设备线及交叉跳线提供一个互连方法或交叉跳线,以信道为标准,跳线,设备线及交叉跳线之长度不可超过10米(33尺)。 首先,不要把厂商提供的若干年产品或系统质保,当作是保证产品多少年不落后。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没有谁能预见到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厂家的若干年质保,并不保证系统不会在一段时期内过时。但用户可以放心的是,布线系统本身的一大特点就是便于扩容和升级。
布线系统本身是一种无源的物理连接系统,一旦安装完成并通过测试,一般情况下无需维护,只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管理即可;所以厂家的所谓若干年质保,主要是针对其在工程项目中所提供的全系列市线产品本身的质量而言。对于由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厂家是完全负责的;而真正意义的售后服务,应该是由负责实施该项目的系统集成商来完成的。所以用户应选择品质优良的产品,通过厂家提供的正规渠道拿货,并选择国内信誉好、技术水平高的系统集成商来施工,让他们在得到合理的利润后,使用户也得到这些集成商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以及售后的长期服务和质保。 选择电缆系统需要从实际应用出发,考虑未来发展的余地和投资费用,确保安装质量。
从实际出发是指要考虑目前用户对网络应用的要求有多高、10Mbit/S以太网能对用户的应用需求支持多长时间,以及100Mbit/S以太网是否够用。
因为网络的布线系统是一次性长期投资,考虑未来发展是指要考虑到网络的应用是否在一段时期内会有对高速网络如千兆位以太网或未来更高速网络的需求。
最后是如何保证安装的质量。除了布线系统本身的质量以外(通常是由厂家来保证,而且通常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不论是超5类还是6类电缆系统,都必须经过施工安装才能完成,而施工过程对电缆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即使选择了高性能的电缆系统,例如六类或超六类,如果施工质量粗糙,其性能可能还达不到超5类的指标。所以,不论选择安装什么级别的电缆系统,最后的结果一定要达到与之相应的性能,也就是说需要对安装的电缆系统进行相关标准的认证测试以保证。
❹ 急!网络
企业网络工程解决方案
本方案是一个典型的大型企业网络工程解决方案,实际工程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参照此方案灵活应用。
一、企业网络设计
(1)主干网设计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千兆以太网技术特点是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带宽,基本能满足高速交换及多媒体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易于网络升级、易于维护、易于管理,具有良好的价格比。
传输介质。千兆传输距离500m以内采用50/125多模光缆;千兆传输距离大于500m、小于5000m时采用9/125单模光缆;百兆传输距离2000m以内采用50/125多模光缆;百兆传输距离大于2000m采用9/125单模光缆。
交换机。主干交换机的基本要求:机箱式结构,便于扩展;支持多种网络方式,如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高性能,高背板带宽及中心交换吞吐量;支持第二、第三交换,支持各种IP应用;高可靠性设计,如多电源/管理模块、热插拔;丰富的可管理能力等。
中心机房配置企业级交换机作为网络中心交换机。为实现网络动态管理和虚拟局域网,在中心交换机上配置第三层交换模块和网络监控模块。主干各结点采用1000Mbps连接,服务器采用双网卡链路聚合200Mbps连接,客户采用交换式10/1000Mbps连接。
(2)楼宇内局域网设计
要求采用支持802.1Q的10/100Mbps工作组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的数据依据用户端口数、可靠性及网管要求配置网络接入交换机,使10/100Mbps流量接至桌面。
(3)接入Internet设计
Internet接入系统由位于网络中心的非军事区(DMZ)交换机、WWW服务、E-mail服务、防火墙、路由器、Internet光纤接入组成。
(4)虚拟局域网VLAN设计
通过VLAN将相同业务的用户划分在一个逻辑子网内,既可以防止不同业务的用户非法监听保密信息、又可隔离广播风暴。不同子网的通信采用三层路由交换完成。
各工作组交换机采用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策略,划分出多个不同的VLAN组,分隔广播域。每个VLAN是一个子网,由子网中信息点的数量确定子网的大小。
同样在千兆/百兆以太网上联端口上设置802.1Q协议,设置通信干道(Truck),将每个VLAN的数据流量添加标记,转发到主干交换机上实现网络多层交换。
(5)虚拟专用网VPN设计
如果公司跨地区经营,自己铺设专线不划算,可以通过Internet采用VPN数据加密技术,构成企业内部虚拟专用网。
(6)网络拓扑结构。这部分待续
二、网络安全性设计
网络系统的可靠与安全问题:
a. 物理信息安全,主要防止物理通路的损坏和对物理通路的攻击(干扰等)。
b. 链路层的网络安全需要保证通过网络链路传送的数据不被窃听。主要采用划分VLAN、加密通信等手段。
c. 网络层的安全需要保证网络只给授权的客户使用授权的服务,保证网络路由正确,避免被拦截或监听。
d. 操作系统安全要求保证客户资料、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的安全,同时能够对该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进行审计。
e. 应用平台的安全要求保证应用软件服务,如数据库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ERP服务器的安全。
(1)物理安全
机房要上锁,出入人员要严加限制。注意不可让人从天花板、窗户进入房间。
机房电力要充足、制冷要合适,环境要清洁。
从工作站到配线柜的配线应该布在偷听设备接触不到的地方。配线不应该直接布在地板或天花板上,而应该隐藏在线槽或其他管道里。
应该包括诸如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后的恢复流程。如美国911世贸中心崩塌,大多数公司的数据得不到恢复。
(2)防火墙
防火墙应具管理简单、功能先进等特点,并且能够保证对所有系统实施“防弹”保护。 一个优秀的防火墙具有内网保护、灵活的部署、非军事区(DMZ)范围的保护、TCP状态提醒、包过滤技术、TCP/IP堆栈保护、网络地址翻译、VPN等功能。
(3)网络病毒
在网络中心主机安装一台网络病毒控制中心服务器,该服务器既要与Internet相连,又要与企业内网相连。该服务器通过Internet每每更病毒代码及相关文件,企业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客户时刻处于网络病毒控制中心服务的监控下,更新本机的病毒代码库及相文件,对计算机的所有文件和内存实施动态、实时、定时等多种病毒防杀策略,以确保网络系统安全。
(4)网络容错
集群技术。一个服务器集群包含多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各服务器之间通过内部局域网进行相互通信。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它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由其他的服务器自动接管。在大多数情况下,集群中所有的计算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集群系统内任意一台服务器都可被所有的网络用户所使用。
(5)安全备份与灾难恢复
企业信息管理最重要的资产不是网络硬件,而是网络运行的数据。
理想的备份系统是在软件备份的基础上增加硬件容错系统,使网络更加安全可靠。实际上,备份不仅仅是文件备份,而是整个网络的一套备份体系。备份应包括文件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系统灾难恢复和备份任务管理。
(6)网络入侵检测、报警、审计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n Detection System)执行的主要任务包括: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向相关人士报警;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审计、跟踪管理操作系统,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常见的IDS产品有ISS的RealSecure、CA公司的eTrust、Symantec的NetProwler、启明星辰公司的天阗、上海金诺的网安、东软的网眼等。
(7)局域网信息的安全保护技术
密码采用9位以上,每周修改1次
采用多层交换网络的虚拟网划分技术,防止在内部网监听数据
采用NTFS磁盘分区加密技术,使网上邻居只能是信任用户
采用Windows域控制技术,对网络资源实行统一管理
采用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与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连接存储)保护数据。
SAN技术允许将独立的存储设备连接至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专用于服务器,而服务器则控制了网络其他部分对它的访问。
NAS将存储设备直接连接至网络,使网络中的用户和网络服务器可以共享此设备,网络对存储设备的访问则由文件管理器这一类设备进行管理。
利用SAN结合集群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可扩充性和抗灾难性;利用NAS文件服务统一存放管理全公司桌面系统数据。
(8)网络代理
采用Proxy对访问Internet实行统一监控。限制用户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内容、访问的网址、访问的协议等等,同时对用户的访问进行审计。
(9)邮件过滤技术。
采用具有过滤技术邮件管理系统,一般是针对“主题词”、“关键字”、“地址(IP、域名)”等信息过滤,防止非法信息的侵入。
(10)重视网络安全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三、综合布线与机房设计
1. 把服务器、UPS、防火墙、路由器及中心交换机放置在中心机房,把各子系统的配线柜设置在各子系统所在的楼层。
2. 楼宇间光缆敷设
采用4芯以上的单模或多模室外金属光缆架空或埋地敷设。
3. 楼宇内UTP布线
采用AMP超五类UTP电缆、AMP超五类模块、AMP信息面板、配线架、AMP超五类UTP跳线实现垂直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的布线。
4. 机房装修
(1)地板。铺设抗静电三防地板,规格600*600*27,板面标高0.20m,地板应符合GB6650-82《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2)吊顶。轻钢龙骨铝合金架顶棚、顶部矿棉吸声板饰面。
(3)墙面。涂刮防防瓷、墙壁面刷乳胶漆。
(4)窗户。加装塑钢推拉窗、木制窗帘盒、亚麻竖百叶窗帘。
(5)出入门。安装铝合金玻璃隔断推拉门。
(6)照明。采用高效格栅双管日光灯嵌入安装。
(7)配电。机房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多种电源(动力三相380V、普通220V和UPS输出220V)配电箱。为UPS、空调机、照明等供电。配电箱设有空气开关,线路全部用铜芯穿PVC管。
(8)接地。根据要求设计接地系统,其直流接地电阻小于1Ω、工作保护地和防雷地接地电阻小于4Ω。为保证优良的接地性能,采用JD—1型接地和化学降阻剂,此外,考虑机房抗静电的需求,对抗静电活动地板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以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要求。
(9)空调。主机房3P柜机;分机房1.5壁挂式空调机。
5. UPS后备电源。
采用分散保护,集中管理电源的策略,考虑APC公司提供的电源解决方案。
四、企业网应用系统
1. 应用服务器。IBM服务器首选,当然,也可以采用高档PC机,PC机的优点是便于更新换代。
2. 软件平台。采用Windows 2003(主要使用Domain域控制器,集成DNS服务),Redhat 9.0,Solaris 9.0(在unix/linux上运行Oracle数据库,SAP/R3系统,基于Lotus Domino/Notes的OA系统)
3. 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或SQL Server2000数据库。
4. OA办公系统。基于Lotus Domino/Notes的OA系统,Lotus Domino集成Email/HTTP等服务。
5. 企业管理综合软件ERP。采用SAP/R3系统,一步解决未来企业国际化问题;或是用友ERP—U8系统。
6. 网络存储系统。
五、网络系统管理
1.交换机、路由器管理。设备均是Cisco产品,使用Cisco Works 2000。
2.网络综合管理。HP OpenView集成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OpenView 实现了网络运作从被动无序到主动控制的过渡,使IT部门及时了解整个网络当前的真实状况,实现主动控制。OpenView系统产品包括了统一管理平台、全面的服务和资产管理、网络安全、服务质量保障、故障自动监测和处理、设备搜索、网络存储、智能代理、Internet环境的开放式服务等丰富的功能特性。
3.桌面系统管理。
这是一个网上我搜索到的
!
有没有经验啦~~
自己能不能独立完成啦~~~
做过项目吗~~~~
网络设备啦~~~~
网络产品啦~~~
不知道是不是随便说说`~~~~~~~~~~
这是某人10月初的一个面试题目,售后职位:高级网络工程师。面试官是三位CCIE,面试过程历时2个多小时,印象非常深刻。现在这个offer基本已经确定了,事主还在考虑诸如待遇及工作压力等情况再决定是否接这个offer.事主亦在其blog上张贴了面试题目,我故亦斗胆将其贴出。
1. 现在的6509及7609,SUP720交换带宽去到720G,是不是可以说7609/6509可以取代一部分GSR的地位?
2. isis level1 的路由表包括哪此路由?有多个level-1-2出口时,其它路由它从哪里学到,如何选路?
3. MPLS L3 VPN,如果我想让两个不同的VPN作单向互访,怎做?
4. 跨域的MPLS L3 VPN可以谈谈思路吗?
5. MPLS L3 VPN的一个用户,他有上internet的需求,如何实现?有几种实现方法?特点各是什么?
6. MPLS L3 VPN,如果我想让两个不同的VPN作单向互访,怎做?
7. L3 VPN与L2 VPN各自的特点是怎样?你觉得哪一种模式运营起来比较有前景?
8. ISIS与OSPF的区别谈一谈吧,各个方面。
9. 一个骨干网或城域网选ISIS及OSPF基于什么理由?
10. BGP选路原则常用是哪些?在骨干网与城域网间如何搭配一块使用?
11. 如果BGP加上max path,会在哪个BGP选路属性之前应用这个选项?
12. 为什么骨干网pop及城域网出口要作next-hop-self?
13. 两个AS之间,有四台路由器口字型互联,其中一台路由器上从EBGP学到一个网络,又从IBGP学到同一个网络,选路哪个?是哪个属性影响?如果我在IBGP过来那个加上MED小于从EBGP过来的,又选哪个?为什么?
14. local-pre与weight的区别是什么?
15. BGP能不能实现负载均衡?如果可以,有哪些方法?
16. 多个AS之间,可不可以比较MED?如可以,需要前提条件吗?如有,前提条件是什么?
17. MED能不能和AS内的IGP度量值结合起来?如可以,如何做?
18. 割接限定回退的时间还有十分钟,割接还未成功,局方已经催你回退了,但你觉得这些问题你再努力5分钟可能会解决,你的选择是什么?
19. 骨干网的QoS,如何部署?你认为什么骨干网什么情况下是有拥塞发生了?
20. 对于工程及维护来说,你觉得l3网络和l2网络哪个比较好?
21. L3网络与L2网络对环路的处理各是什么样的机制?
22. 一般情况下,L2交换机的生成树有多少数量?
23. 3550的生成树模式是什么?生成树数量是怎样的?
24. 跟据你的经验,GE的端口,当流量达到多少时,你可以认为是有拥塞发生了?2.5G POS口,当流量达到多少时,你可以认为有拥塞?
此外,中间问了对项目实施上的一些事件的处理方式,问了有没有一些失败的经历及体验,还有问及工作中碰过最棘手的事件是什么及如何处理等等。当然还有一些互相调戏平和气氛的对话。
❺ 房屋装修如何布网线合理。
既然用路由器,那么网线就要从路由器分别往其它房间布线,主线从弱电箱里面引入路由器。路由器上有多个接线插口的,这样才能实现每条网线都经过路由器的目的,而用无线上网的话,这只要把路由器一直开着就行了。
❻ 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的设计标准有哪些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适用于强电与弱电改造)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适用于强电与弱电改造) 一、一般规定 1 、本章适用于住宅单相人户配电箱户表后的室内强弱电电路布线及电 器、灯具安装。 2 、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 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3 、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 L )颜色应统 一,零线( N )宜用蓝色,保护线( 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4 、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 0.5M Ω。 5 、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 6 、进线穿线管 2~3 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出线穿线管从家 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 或阻 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 PVC 管)。 7 、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50% 。 8 、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 用钢管。 9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 30 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10、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 15 米 ,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 等。 11、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 6~10 倍。 12、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3、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4、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 15、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 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6、暗盒均应该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电器、电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 的有关规定。 ① 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用标准 1.5 平方毫 米线,主线用标准 2.5 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用 4 毫米 平方线; ② 背景音乐线:标准 2 × 0.3 平方毫米线 ③ 环绕音响线:标准 100-300 芯无氧铜 ④ 视频线:标准 AV 影音共享线 ⑤ 网络线: 超五类 UTP 双绞线 ⑥ 有线电视线: 宽带同轴电缆 2 、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 全。 3 、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各类信息面板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 不应有破损及变形。 4 、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 管口应平整。 5 、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 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三、施工要点: 1 、应根据用电设备位置,确定管线走向、标高及开关、插座的位置。 ① 电源插座间距不大于3m,距门道不超过1.5m,距地面30cm。(国 际标准) ② 所有插座距地高度30cm。 ③ 开关安装距地 1.2~ 1.4m,距门框 0.15~ 0.2m。 2 、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3 、暗盒接线头留长 30 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并表明类型、规格、日期和工程负责人。4 、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 穿出。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 5 毫米。5 、暗线敷设必须配管。6 、同一回路电线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总根数不应超过 4 根。 7 、电源线与通讯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内。8 、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 小于500mm。 9 、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 缠应均匀紧密。10、连接开关、螺口灯具导线时,相线应先接开关,开关引出的相线 应接在灯中心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11、厨房、卫生间应安装防溅插座,开关宜安装在门外开启侧的墙体 上。12、线管均采取地面直接布管方式,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绕墙或走顶的话 ,必须事先在协议上注明不规范施工或填写《客户认可单》方可施工。 施工细则: 一、确定点位 1 、点位确定的依据:根据家庭布线设计图纸,结合墙上的点位示意图 ,用铅笔、直尺或墨斗将各点位处的暗盒位置标注出来。 2 、暗盒高度的确定:除特殊要求外,暗盒的高度与原强电插座一致, 背景音乐调音开关的高度应与原强电开关的高度一致。若有多个暗 盒 在一起,暗盒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10mm 。 二、 开槽 1 、确定开槽路线:根据以下原则: ① 路线最短原则; ② 不破坏原有强电原则; ③ 不破坏防水原则。 2 、确定开槽宽度:根据信号线的多少确定 PVC 管的多少,进而确定 槽的宽度。 3 、确定开槽深度:若选用 16mm 的 PVC 管,则开槽深度为 20mm ;若选用 20mm 的 PVC 管,则开槽深度为 25mm 。 4 、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5 、线槽的测量:暗盒、槽独立计算,所有线槽按开槽起点到线槽终点 测量,线槽宽度如果放两根以上的管,应按两倍以上来计算长度。 三、 布线 1 、确定线缆通畅: ① 网线、电话线的测试:分别做水晶头,用网络测试仪测试通断; ② 有线电视线、音视频线、音响线的测试:分别用万用表测试通断; ③ 其他线缆:用相应专业仪表测试通断。 2 、确定各点位用线长度: ① 测量出配线箱槽到各点位端的长度; ② 加上各点位及配线箱槽处的冗余线长度:各点位出口处线的长度为 200mm - 300mm 。 3 、确定标签:将各类线缆按一定长度剪断后在线的两端分别贴上标签 ,并注明:弱电种类-房间-序号。 4 、确定管内线数:管内线的横截面积不得超过管横截面积的 80% 。 四、 封槽 1 、固定暗盒:除厨房、卫生间暗盒要凸出墙面 20mm 外,其他暗盒 与墙面要求齐平。几个暗盒在一起时要求在同一水平线上。 2 、固定 PVC 管: ① 地面 PVC 管要求每间隔 一米 必须固定; ②槽 PVC 管要求每间隔 两米 必须固定; ③ 墙槽 PVC 管要求每间隔 一米 必须固定。 3 、封槽:封槽后的墙面、地面不得高于所在平面。 4 、清扫施工现场:封槽结束后,清运垃圾,打扫施工现场。 附:为避免各种线路的弯曲回路,保证所有线路均为 “ 活线 ” ,布线施工工艺为地面直接布管方式( 无特殊情况不得走踢脚线或者天花板 内,否则线路无法做成“活线” )。 参考资料: http://www.3comcn.com
❼ 建筑高层测量要求的标高和轴线允许偏差分别是多少啊
根据GB50026测量规范要求建筑高度60-100米范围的轴线点误差是3mm。15-60米的是2.5mm。 而施工室内时GB50204砼结构施工规范要求模板的轴线允许偏差是5MM
❽ 办公室综合网络布线施工原则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办公室综合网络布线施工中有许多方面需要和装修相互配合,综合网络布线是整体办公网络环境实现的基础,我们来通过办公室综合网络布线施工原则和注意事项来了解一下如何做好办公室网络布线。
注意事项
1.办公室综合网络布线需求
无论企业的办公应用场景如何变化,办公室综合布线的信息插座作为布线系统的水平子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电话:
通过电话交换机有效地将企业与外界联系起来,并且方便内部通话。
电脑网络:
采用星形结构的综合布线可以支持现在及今后的网络应用——100Mb快速以太网、1000Mb千兆位以太网。
图像传输方面:
模拟图像、数字图像、会议电视等。
现代化的办公环境要时刻保证通讯稳定可靠。在下列情形中我们要谨慎考虑布线系统:
新大楼修建前和修建中,旧楼改造,企业需迁新址;
公司电话、电脑应用增加,而尚未采用综合布线;
企业以前的布线系统无法满足需求。
2.信息插座的安装位置
办公楼环境有大开间,也有四壁的小房间。两种形式下的工作区子系统的面板安装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
小房间信息插座只需安装于墙上不需要分隔板。
大开间可以选用以下两种形式的安装方法:
(1)信息插座装在地面
安装在地面的金属底盒需要密封、防水、防尘并可带有升降的功能。该方式对于设计安装造价较高,并且由于工作人员的办公位置事先无法预知,所以灵活性较差,建议依据房间的功能用途确定位置后作好预埋,但避免大量使用而免影响美观。
(2)信息插座安装在墙上
分隔板位置未确定情况下,可以沿大开间四周的墙面每隔一定距离均匀地安装RJ45埋入式插座。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
信息模块与双绞线压接时需要注意颜色标号配对,并进行正确压接。连接方式分可采用568A和568B,需要注意在一套系统方案中只能统一采取一种方式。
3.办公室布线走线方式
办公室线缆可直接走天花板架,放入线槽,埋入墙中,工业标准允许在接近连接地方引入结合点。
(1)采用走吊顶的轻型槽型线缆桥架方式
该方式适合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缆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的装配式槽型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金属桥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竖井引向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需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配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转弯自如。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金属桥架及分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不能确定信息出口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信息出口。
(2)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间,有密集的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金属线槽或线槽地板。主干槽从弱电竖井引出,沿走廊引向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再用支架槽引向房间内的信息点出线口,强电线路可以与弱电线路平等配置,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这样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话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作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中,实现办公自动化。
4.办公室其他的布线细节
(1)在每个办公室布置的信息点(信息插座)应当和办公室的电源插座在同一个水平方向上,而且间距30cm左右;这样布线主要是便于用户的电源和双绞线网线的同时连接,也便于以后维修维护。
(2)目前布置每个信息插座最好能采用4口的布线面板,二个网络接口布线(一个外网、一个内网),二个语音点(一个内线、一个外线),并且网络数据与语音布线能够互换使用。
(3)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设计每个办公室的信息点和语音点,接每个信息点的附近应当配备电源插座。有时候在办公室合适的位置还需要布视频点,灭火系统探头以及监控点等布线细节。
(4)办公室布线系统与办公室的装修及办公室家具的配备紧密相连,办公室布线系统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监控等设备,可以将多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座内。
(5)各种办公室的网络布线要在企业网建设时计算机装备数量的基础上考虑60%左右的冗余,避免网络建成不久,一些办公室因端口数量不足而连接网段扩展设备如集线器、交换机致使网络通讯出现故障。
(6)办公室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办公室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模块化标准件,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
5.办公室无线网络“布线”
企业为适应市场的变化有时需进行内部调整,使得原有办公室内的人员增加,导致原有的布线端口已不能满足调整后的办公需要。
这时候就可以考虑采用建立无线网络为移动办公人员提供网络接入,利用无线网络“布线”可以使用户拥有一个可以随时移动的办公区域。
“活动办公室”能使这些新增加的办公接入点使用办公室内原有的打印机、存储设备等所有共享设备,操作简单到只需要插入一块无线网卡即可。
施工原则
1.有线和无线的互补性
依据办公楼建筑的具体环境和办公在是长期还是临时使用网络等要求,决定使用有线布线还是无线覆盖。通常是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来达到我们网络办公的需求。
2.灵活性
办公地点信息点有多有少,办公室综合网络布线不仅要满足当前用户需求,也要符合用户对未来信息系统的发展。而且数据、语音双绞线布线应具有可换性,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
3.综合性
办公室综合网络布线需要将所有的语言、数据、图象、 监控设备的布线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以满足各种不同模拟或数字信号的传输需求,设备与信息出口之间要一根标准的连接线通过标准的接口把它们接通。
4.合理性
办公室强弱电的布线走向要合理搭配,互不干扰,并且外形美观。为方便用户以后的运行维护,同时使用计算机的电源、电话、网线要方便操作。
5.可靠性
办公室综合网络布线系统使用的产品必须要通过国际组织认证,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以ANSI EIA/TIA 568A及GB/T50311-200为布线标准、遵循国内的布线规范和测试规范。
❾ 室外网络布线都有哪些技术要求有人清楚吗
1、办公室布线的信息插座作为布线系统的水平子系统一部分,不管企业的办公应用如何变化,办公室综合布线需要满足我们以下要求。对电话的要求:利用电话交换机,将企业与外界有效地联系起来,同时方便内部通话。对电脑网络的要求:综合布线采用星形结构,能支持现在及今后的网络应用——10Mb以太网、100Mb快速以太网、1000Mb千兆位以太网。对图像传输方面的需求:模拟图像、数字图像、会议电视等。2、信息插座的安装位置对于办公楼环境而言,办公空间有大开间,也有四壁的小房间。对这两种形式下的工作区子系统的面板安装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小房间不需要分隔板,信息插座只需安装于墙上;对于大开间而言,选用以下两种形式的安装方法:1)信息插座安装于地面上2)信息插座安装于墙上3、办公室布线电缆走线方式办公室电缆可以直接走天花板架,放入线槽,埋入墙中,工业标准允许在接近连接地方引入结合点。1)采用走吊顶的轻型槽型电缆桥架的方式2)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4、办公室其他的布线细节在每个办公室布置的信息点(信息插座)应当和办公室的电源插座布在同一个水平方向上,而且间距30cm左右;这样布线主要是便于用户的电源和双绞线网线的同时连接,也便于以后维修维护;目前布置每个信息插座最好能采用4口的布线面板,二个网络接口布线(一个外网、一个内网),二个语音点(一个内线、一个外线),并且网络数据与语音布线能够互换使用。5、办公室无线网络“布线”(“活动办公室”)可以考虑采用建立无线网络为移动办公人员提供网络接入;利用无线网络“布线”可以使用户拥有一个可以随时移动的办公区域。对于需要随时增加办公节点而又需要网络连接办公区域的公司,这一点十分有用。承接工厂综合布线、大楼综合布线、学校综合布线、医院综合布线、酒店宾馆综合布线,办公室综合布线等弱电工程网络工程。
❿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验收,不看你剩了多少线,因为如果你要是甲方,你根本没办法控制剩余的线,我给你报了100箱,用了80箱,剩余20箱,我不可能给你留在那,肯定是拉回家了,除非你自己能算到底用了多少线,我想没几个甲方能自己算吧。
验收的话,基本上就是看FLOKE测试,测试通过就OK。没什么别的新鲜的。
按照乙方给你竣工文档,对应里面的项目都齐全,你在上面签字,就完成。
竣工文档:项目内容,相关的设计图纸,点位图,使用产品等等,这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