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转载】人民文学1960-4 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亿万劳动人民是一个亲密无间的整体。一根红线贯穿,颗颗红心相连,大家同呼吸,共甘苦。
事情是这样的:在山西省平陆一座新落成的红色大楼里,灯火辉煌,中共平陆县委扩大会议正在进行。与会者心神振奋,讨论的是一九六〇年跃进规划。
突然,县人民委员会燕局长匆匆奔进会议室,找到县人民医院王院长说:“一小时前,风南公路张沟段有六名民工发生食物中毒,请立刻组织医务人员抢救!……”
坐在主席位置上的中共平陆县委第一书记郝世山同志立刻站了起来,对大家说:“同志们,现在要全力处理这件急事,会议暂停!”
他们接到了患者急需“二巯基丙醇”的电话,马上派人去找。县人民医院的司药王文明和张寅虎连厚衣服也没顾得穿,两步并作一步走,跳过一道道深沟险壑,到三门峡市去找药。
可是,三门峡市没有这种特效药。这时,郝书记急切而坚定地指示:“我们还是应该就地解决。向运城县去找!向临汾县去找!向附近各地去找!”
就在这时,张村公社医院又来了电话,如果明晨以前拿不到‘二巯基丙醇’,十四名重患者,将会有死亡!
找药的电话,不断头的回来了:运城县没这种药!临汾县没这种药!附近各地没这种药!
郝书记斩钉截铁地说:“为了六十一位同志的生命,现在我们只好麻烦中央,向首都求援。向中央卫生部挂特急电话!向特药商店挂特急电话!”
于是,这场紧张的抢救战,在二千里外的首都,接着开始了……
人心向北京,北京的心立刻和平陆的心一齐跳动。
在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的许多同志,立即停下了别的工作,忙办这件刻不容缓的事。药品器材处长江冰同志接到平陆县委打来的电话后,一面叫人通知八面槽特种药品商店赶快准备药品,一面跑去请示局长和正在开党组会议的几位部长。
时间,一秒,一分,……一闪而过。现在距离四日清晨已经没几个小时了。
在张村公社医院里,空气仍然异常紧张!张村公社的社员们,给自己的弟兄送来了大量豆腐、粉条、蔬菜、糖、细粮….…这些东西堆在那里,有谁能吃呢?我们的弟兄还在危险中!山西省人民医院、临汾人民医院在听到这项紧急消息后,也都迅速派来了医生。现在,四十多位医护人员,头上冒着一串串的汗珠,他们已经二十来个小时没合眼,为了延续这六十一条生命,土法、洋方,各式各样的招,都使尽了,可是病人还不见有何好转!
突然有人报告:“同志们,县委来电话说,中央已决定今晚派飞机送药来!”
这是真的么?是真的!病人们那绝望的眼神,忽地亮了,人人的眼里,都饱含着无限感激的热泪...
现在,时间将近晚上七点
特药商店里,药品箱都快装好了,可是发光设备却还没个着落。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姑娘,猛地把辫子一甩说:“我找五洲电料行去!”这人名叫李玉桥。她飞也似地来到了五光十色的五洲电料行。共青团员贺宜安在忙着给顾客拿这拿那。李玉桥简短地把情况跟小贺说完,问他:“给你三十分钟,能不能办好?”“放心吧,李大姐,坚决保证!”李玉桥帮他搞营业,小贺抬腿就去找人。
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了!几千人林立在这块名叫圣人涧的空地上,满怀急不可耐的激动心情,向茫茫夜空,向东北方向,不,向我们伟大的首都了望,了望;人们的心早已经穿过了云层!
一架军用运输机,满载首都人民的深情厚谊,银光闪闪地冲向夜空,向西南方向风驰电掣地飞去。卫生部的陈宣卿同志随机前往。这是一次十分困难的飞行:夜间空投,在平陆空投场没有地面指挥和对空联络,地形复杂,山峦重重,空投的又是水剂药品,而且要保证做到万无一失。部队领导对这次空投任务极为重视,政委、大队长、参谋长亲自研究,特别选派了最有经验的机长、领航长、通讯长和机械师,并且派了两个机组同时前往。
一个飞行员十分激动地请求机长:“为了使药箱确保及时送到,我请求批准我跟着药箱一起下去!”
机长说:“首长已经指示,人不要下去,我们要保证把药品准确投到!”
我们的雄鹰正在高速航行。下面是茫茫大地,祖国到处是不夜城,繁星与灯火交相辉映,这时候,有多少人,还在辛勤地为祖国劳动着!
现在,是夜里十一点二十三分
“请平陆准备!准备!飞机再有七分钟就到你县,马上点火!”董局长把空军领导机关的电话通知,立刻传给守候飞机的人群,人们向柴草堆上泼了一些煤油,火苗冲天而起,大火把天空和大地都照红了!
这时,飞机已越过黄河,来到平陆上空。现在飞机的高度是两千七百米,为了空投的准确,必须降低,越低越准!机长周连珊压了压操纵杆,飞机迅速下降,二千、一千五、一千……五百米,巍峨的山影从机身旁掠过,好危险哪!这是一场勇敢加技术的搏斗!
飞机上的全部人员,双眼睁得彪圆,心情极不平静!机长突然兴奋地命令:“准备空投!”
保伞员、机械师还有小陈,早就把药箱上的电灯接亮了,只听电铃一响,他阴嗖地一声把药箱推出机仓,一千支“二巯基丙醇”带着降落伞,准确地向预定空投地点坠下去,坠下去!·…由县委打电话向北京求援,到神药从天而降,这其中牵动了多少单位,牵动了多少人,可是这全部复杂辗转的过程,却只用了八个多小时,这是多么惊人的高速度!”
这一箱从天而降的神药啊,盛满了首都无数人的最美好的感情,它比泰山还重!
在平陆县城外的圣人涧,四大堆火越烧越旺。人流如春潮,数不清的手电筒光点缀着夜空,活象国庆夜首都天安门的探照灯光。郝书记、郭县长等都亲赴现场来了。“看,天上有个亮灯下来了!”突然谁叫。“那是降落伞,那是神药!”
几千双手高高地举起来,谁都想把这一箱药擎住!人们向飞机、向降落伞此起彼伏的欢呼!
降落伞带着闪闪的亮灯向下飘落!人流追踪着降落伞飘落,跑啊!跑啊!
降落伞带着药箱安全地着陆了,安在药箱四角的电灯闪闪地亮着,寨头管理区的社员最先抱住了药箱!几千人族拥着这一箱药,你刚打了两步,他抢过去又打在肩上……
交通局派来的一辆最好的汽车,最好的司机沈宽亮,早已等在县委会门口。药箱放在车上,车就大开油门,向五十里外的张村医院飞奔。汽车随时都可能发生故障抛错,沈宽亮早把汽车做了最好的检修,可是他还在想:“万一出了毛病,我就扛着它送去!”
汽车开来了!——好!马上拿下药箱,马上注射。
注射剂十分灵效,立竿见影,病人立时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医生原来规定,药品不能迟于四日黎明找到,但这药品却在黎明之前就送到了。我们的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化险为夷了。他们新的更强壮的生命,是党给予的,是同志们用阶级友爱救活的。狂喜从人们的心底里迸发出来……
不仅仅是这六十一个死而复生的人,不,六亿五千万人身上都笼罩着党的光辉。“平陆事件”是党的伟大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县委书记处书记汇县长郭逢恒及县里其它几位领导同志,代表县委会和全县人民,率领着县文工团,携带着慰问品,来到张村公社医院。他们亲自到床边抚慰病人。郭县长见病人已恢复了健康,打心眼里高兴。民工们紧紧地拉住了郭县长的手,不知说啥是好。
民工周满禄,眼眶里阴满滚热的泪,他说:“十多年前,万恶的日本鬼子打瞎了咱一只眼,没人管!国民党阎老西杀了咱多少人,苦水往肚里咽!今天,咱这些普通民工开点病,中央就派飞机救咱们,党和毛主席真是咱贴心的人啊!”
张店公社的老汉吴进喜,从八十里外赶来看他的儿子吴广新。这时他激动得浑身抖动,拉着儿子:“小子,在咱这偏僻山沟子里,我想你是没救啦!谁想毛主席在北京比咱老汉还关心我儿!小子,毛主席才真是你的亲爹娘!”
当场,大家都再也躺不住,纷纷爬起来,向郭县长请求:“为了感谢党和毛主席,感谢首都人民的支持,我们明天就上工!”
郭县长抚慰他们说:“你们要听党的话,好好休息几天!”第一连连长怎也按不住心里的那股冲劲,攥着两只粗大的拳头,代表全连的民工向郭县长表示:“我们一连全体向党和毛主席保证:鼓起最大干劲,把第三连工全部包下来!”
紧跟着,大家在公社医院的里里外外,在工地上,贴出了几百张大字报表决心;写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信,更象雪片般飞来……
民工们真是说到做到,他们一一上工,就由过去每天挖十五方土,增加到三十方,工效提高一倍。有的人,更是一天干了三天的活;大家决心提前三个月修好这条支持三门峡伟大建设工程的公路!无数的奇迹在创造着!…
不仅仅是我们的这些筑路民工,不,十二万平陆人,不,六亿五千万中国人,人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烈火,这团烈火越烧越旺:对党和毛主席的深沉热爱,化做无穷无尽的力量,人们正在用它加速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干劲冲天地、高速度地建设它吧,这是咱们的靠山,这是咱们永远幸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