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实名制网络安全法

实名制网络安全法

发布时间:2025-04-05 08:35:47

1. 网络运营者违反《网络安全法》的规定罚款

一、违反网络实名制
网络运营者未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对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相关服务的, 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二、侵害个人信息 承担行政责任
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违反本法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违反本法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
四、相关规定
1、严厉打击网络攻击
我国一直是网络攻击的受害国,每个月有1万多个网站被篡改,80%的政府网站受到过攻击,这些网络攻击主要来自美国 。
网络安全法规定,境外的个人或者组织从事攻击、侵入、干扰、破坏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国务院公安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可以决定对该个人或者组织采取冻结财产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2、保护未成年人
国家支持研发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3、保障举报权利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 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 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 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
4、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依法负有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木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损毁、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_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5、关键信息管理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 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
现如今,网络谣言、网络侵权、电信诈骗、信息泄露等违法行为依然猖獗。如果没有构成犯罪,除了没收收益以外,还会处以罚款;没有收益的,罚款在100万元以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文(2017年实施)》第五十九条 网络运营者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不履行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的,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2. 新传考研|名词解释“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一个关乎个人信息安全与法律监管的重要概念</


网络实名制并非单一的概念,而是分为两种主要形式:绝对实名制和有限实名制。在绝对实名制下,无论是注册账号还是进行网络活动,用户都必须提供并展示真实身份信息,确保每个网络行为与真实个人身份直接关联。而有限实名制,亦称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用户在注册时需实名认证,但其在网页上的公开信息可以是昵称。一旦出现违法行为,由于实名信息的存在,执法机构能通过关联信息追踪到行为人,这种制度在维护网络秩序的同时,兼顾了用户的隐私权。


法律层面的强制实施</


《网络安全法》第24条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在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域名注册等服务时,必须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这一规定旨在建立网络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用户若拒绝提供真实身份,网络运营者将无法提供相关服务。《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后续文件,进一步细化了这一原则,强调在论坛社区、跟帖评论、群组信息和公众账号服务中实施“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准则,强化了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力度。


平衡隐私与监管的微妙艺术</


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既要确保网络环境的秩序,打击网络犯罪,也要尊重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通过区分公开和私密信息,实名制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也给用户留出了一定的匿名空间,实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法律与技术在数字化时代中对个体权利与社会秩序的精细管理。

阅读全文

与实名制网络安全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米手机管家移动网络信号黄色 浏览:889
手机连接wifi后网络一直来回切换 浏览:919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视频 浏览:682
有线和无线网络互访怎么设置 浏览:554
路由器wan灯不亮没网络 浏览:681
儿童网络书有哪些 浏览:830
足疗保健网络营销 浏览:640
远程直播网络电视怎么设置 浏览:827
为什么手机打电话时就没有网络了 浏览:184
家里装了wifi怎么用网络端口 浏览:261
苹果picsart没网络 浏览:296
ipad无线网络高频掉线 浏览:522
迷你世界更新了没有网络如何解除 浏览:867
打电话响铃后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597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路由器网络更好 浏览:647
计算机网络url全称 浏览:617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锐捷 浏览:831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如何 浏览:676
无线网络信号强但是容易掉线 浏览:506
昆广网络数字电视机顶盒光纤设置 浏览:9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