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滴滴被审查,暂停新用户注册,究竟是怎么回事
滴滴被审查原因如下:
7月2日晚间,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在官网发文,宣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出行安全审查
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滴滴回应安全审查:
1、滴滴将积极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我们将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全面梳理和排查网络安全风险,持续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能力。
2、2021年7月4日,滴滴出行在其官方微博就被网信办下架一事发表回应称,滴滴坚决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已于7月3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App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已下载滴滴App的用户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机师傅的接单不受影响。
3、滴滴表示,真诚感谢主管部门指导滴滴排查风险,将认真整改,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技术能力,持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持续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4、2021年7月16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滴滴
2. 滴滴复嘀嘀,18个月审查结束,重新开放用户注册
历经563天,滴滴终于回归。滴滴最新发布的公告,清楚地说明了三件事情。首先,从2021年7月发布的一则公告开始,滴滴出行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暂停新用户注册。紧接着,各种谣言和传闻围绕“滴滴交出国内敏感数据”的事件迅速扩散。滴滴官方回应称,绝无可能将数据交给美国。但谣言并未就此消停。在7月4日,第二份公告宣布下架滴滴出行App。随后,包括“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在内的App同样被宣布进行安全审查,并停止新用户注册。这些App共同点在于握有用户数据,且在美开启IPO上市不久。7月9日,“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因被举报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而遭集体下架。7月16日,国家7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经过18个月的审查,滴滴才迎来新用户注册的重新开放,结束了这段漫长的审查期。这一年半时间,滴滴无法获得新增长,加之疫情和大环境的影响,压力尤为显着。
3. 我国已对滴滴和BOSS直聘等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国家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互联网时代机遇和风险并存,国家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利,为全社会筑造一道网络安全防线。
4. 滴滴安全核验怎么处理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通报,对于审查的对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处理。
据了解,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于2020年4月13日成立,设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组织网络安全审查的机构。网络颤亮安全审查办公室主要是负责制定网络安全审查相关制度规范问题。
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具体工作委托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承担,目的是防范因供应链产品安全漏洞引发的安全事件,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一般来说,网络安全审查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果情况复杂,审查时袜哪间可能会延长。
自国家网信办下通知要求滴滴公司下架APP后,滴滴出行回应,坚决落实国茄好宽家有关部门相关要求,已于7月3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旧用户仍可使用。也就是说,滴滴下架停止新用户注册,但已下载滴滴APP用户还可以正常使用不受影响。
5. 七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频繁指出,网络安全产品、服务、数据处理活动以及国外上市,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本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凸显出相关部门的又一重视,无疑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施加一项重任和使命。
近年,随着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升级,相关部门对该领域的要求也越加严格,只有立法受到了监管,才能给企业带来管制和约束,从而为网络安全建设发力。
1、网络安全建设投入将提升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及最近的网络审查事件,会让企业加大对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依据目前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条例,来完善和整改自有业务的缺陷,以防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的“突然袭击”。这对于自认为没有攻击价值的企业明显是个很好的管制,不再吝啬投入预算于网络安全工作。
2、网络安全再次引起重视
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让网络安全再次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滴滴早已活跃在大众视野中,很少有人不知道该应用,“滴滴出行”通报被下架整改,大范围普及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不可逆向而行。此外,也给相关处罚企业和其他广大企业一个提醒,不要在法律边缘试探。
3、网络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防范网络攻击固然重要,但也别忘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近期被网络安全审查的企业,“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均于近期在美国上市。本次征求意见稿中也指出,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由此可见,网络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都将时刻约束着企业,企业的系统、网站或APP等业务支撑平台都应依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来做好相关工作。企业做到自身内部审查,发现安全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整改,在网络安全审查面前才能从容应对。
6. 滴滴被审查,暂停新用户注册,究竟是怎么回事
滴滴为什么被审查了?还停止了注册?
国家网信办通报: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可以说滴滴,这波完全就是自作自受,为了能够在美国上市,就这样出卖自己国家的人民的信息,还有自己国家的道路信息,这完全就是叛徒行为。不少网友也对滴滴的行为感到非常的愤怒,希望能够彻查滴滴或者是让国有企业接管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