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才能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导语:可以充分了解一定时间的民众情绪,引导的好可以促进社会稳定政府形象威信的建立,引导不好便会像邢台政府那样激化民意造成极大社会负影响。新媒体环境即给予了机会也给予了挑战,如何利用好新技术适应新环境是当下舆论引导的重中之重。
一、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应对舆情和舆论引导的理念
树立高度重视、有效管理、积极应对、正确引导的理念。目前,社会正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防范意识,高度关注网络舆情。面对重大舆情,积极应对,主动回应,速报事实,利用各种媒介澄清误解,强化正面引导,满足网民的信息需求,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二、整合资源,提升应对舆情和引导舆论的保障能力
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建立“省(自治区)、市、县”三级互联网管理机构,主管互联网信息内容,指导、协调、督促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为舆情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加强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舆情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三支队伍建设,共同负责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和舆论引导工作,形成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总体协调,舆情部门主动应对,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积极配合,宣传、引导、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新格局。
三、标本兼治,构建网络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报告机制。建立和完善专人负责的横向到县(区)、纵向到各部门(单位)全天候、立体式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严格落实24小时网络舆情监控值班制度,实现网络舆情交叉跟踪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建立日汇总、周分析、月总结制度,采取一事一报、急事急报、重大网络舆情双报告方式,及时上报网络舆情,为决策提供参考。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是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坦诚交流机制。
对网上传播的谣言,及时澄清,可以采取必要的堵塞手段遏制传播。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注重“疏导”,掌握网络沟通艺术,善用网言网语,快速发布权威信息,构建主流舆论引导圈,引导网民“怎么看”的同时回答“怎么办”,不断提高引导水平。
二是依法打击网络谣言,推进舆论引导法制化进程。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加大对违法违规网络传播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打击网络谣言。对利用网络造谣诽谤、发布低俗淫秽色情信息等违法乱纪的行为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滥用公权随意践踏公民自由表达权,打击报复甚至抓捕网民的行为也要依法严惩。稳步推进网络实名制管理,遏制网络匿名制造成网络语言暴力、诽谤和暴露他人隐私等行为,推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三是以网络施政为重点,构建网络民意沟通机制。
搭建网络施政平台,采取主动“推送”方式发布权威公告、政务信息、政策解读等信息,接受网民咨询,负责答疑解惑,并推动政策落地实施。通过领导信箱、微博等渠道,接受网民的建言献策、咨询投诉、行风督查,定期在报纸、网站上反馈网民反映问题办理结果。组织开展网上访谈活动、召开意见领袖座谈会,认真听取并采纳相关建议和意见,加强与网民的交流,逐步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网络施政”链条,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民意沟通机制。
四是创新舆论引导方式,加强舆论引导队伍建设。
积极与国内大V建立沟通和合作长效机制,培育本土网上“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有见地、有代表的发言,强化主流言论,充分发挥导航作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关键在人才。面对风云变幻的舆论信息,亟须建设论坛管理员、网络评论员、网络舆情引导员三支舆论引导队伍,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引导权。五是打通“两个舆论场”,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突发事件发生后,充分发挥各媒体优势,立体化、多渠道展开舆论疏导。传统媒体借助网络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及时采访,发布权威、可靠、真实新闻报道,做好舆论引导;网络媒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与网民互动,覆盖更为广泛的受众,强化主流舆论权威,凝聚人心民意,充分形成强大舆论引导合力。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
加强省(自治区)、市、县(区)纵向网络舆情长效合作机制建设,公布三级舆情值班电话,利用腾讯通等软件平台,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加强各部门横向协作沟通,达成共识,统一对外口径,有效地回应舆论质疑,营造正面舆论环境。
二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发现网络舆情,互联网主管部门迅速召开会议,进行集中研判,拿出处置意见,将相关舆情通报给当事部门,视情况报送上级部门。
三是建立正面回应机制。
涉及舆情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网上相关舆情迅速介入调查,第一时间予以回应。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要相互联动、协同动作,及时刊载回应内容,正面引导网络舆论。
四是建立依法查处机制。
对涉嫌违法违规的网上信息,执法部门要迅速落地查人、依法处理。
五是建立问责督办机制。
对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应对和处置反应迟缓,或对交办的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重视不够,造成工作被动或酿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并督办落实。
六是建立善后评估机制。
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评估,内容包括舆情危机情况介绍、采取措施、应对工作总结、反思和建议等,及时总结舆情管理经验教训,提高舆情管理科学化水平。
② 如何做好舆情引导
1、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由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相对有一个制作周期,因此官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遵循“黄金24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通过主流媒体向外发布权威消息。
2、及时发布消息,避免信息传播出现“真空期”
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公众的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微博、微信、微视等“三微”信息铺天盖地,逐渐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主流媒体,都有义务对要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取舍。
这种客观有效的取舍,一方面要保障党、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避免产生次生舆论灾害。
3、加强政府、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协作
传统主流媒体以深度的新闻报道见长,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者,也是社会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其信息传播一直被认为是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
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不仅要依靠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而且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尤其是与主流新闻网站的合作更是不容忽视。
4、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事件的过程与进展
由于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多公众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对措施,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波动。因此,政府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发布和报道重大舆情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还要科学解读舆情事件产生的根源。通过政务新媒体的科学解读、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进而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事件本身。
做好舆情引导传递正能量
一、要全面加强检察宣传工作。坚持把检察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普法宣传,扩大检察宣传覆盖面,提高检察工作传播力,做好舆情引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传递检察工作正能量。
二、要加强检察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加强检察队伍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深入推进各级检察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善检察教育培训体系,尤其要以基层一线检察人员为重点,促进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要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对检察干警群众工作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检民互动,保持联系群众常态化,定期定点公布群众工作信息;
立足检察职能,坚持下访、巡访,深入企业、学校、乡村等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排查等各类服务活动,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检察工作,着力保障民生,提升检察工作服务群众的温度和热度。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人民网——做好舆情引导传递正能量
③ 网络舆情应该如何处置
针对网络舆情,首先来说应该及时的回应,根据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实施补救措施无道歉整改等,同时也要向上级的领导及时的汇报,说明结果,并且总结预防,避免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
④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方案
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工作方案 ***县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工作方案 各乡镇,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委、办、局,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垂直管理单位: 为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积极做好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牢牢掌握网络舆情主导权,推进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经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县实际,现提 出 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 组 组织领导 1、建立健全 全 全县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 处 处置领导体制。成立网络 舆 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工作 领 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领导小组统 筹 筹县委、政府对全县网络 舆 舆情引导与处置工作的决 策 策部署、指挥协调、检查 指 指导、责任追究等工作, 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 公 公室设在宣传部外宣办, 办 办公室主任由县外宣办主 任 任王秀芳兼任。各乡镇, 各 各部门、单位有专人负责 网 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处置 工 工作。 2、建立健全全 县 县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 置 置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 公 公室负责做好舆情监测、 收 收集、分析、编报等工作 ; ;做好网络舆情与引导应 对 对处置的上传下达,组织 协 协调、信息传递;督促、 检 检查、指导各乡镇,各部 门 门及相关单位开展网络舆 情 情监测、预警、处置等工 作 作;汇总研判应对处置工 作作成效和舆情发展动态, 及 及时研究并提出应对处置 工 工作对策和建议;负责联 络 络主流媒体,将事件调查 情 情况书面回应稿件对外发 布 布;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 原 原则,负责做好相关网络 及 及媒体的信息发布工作。 二、工作原则 3、及时 应 应对原则。坚持快速反应 , ,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 集 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 及 及时上报舆情动态;第一 时 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调查 核 核实,第一时间对外发布 准 准确信息,牢牢掌握信息 发 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 的 的主导权;坚持网上网下 联联动,迅速妥善解决网络 舆 舆情反映的问题,以问题 的 的及时处理促进网络舆情 的 的化解。 4、正面导向 原 原则。坚持正面导向,正 确 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 在 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 步 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 威威发布。在公开透明发布 信 信息的同时,删除各类造 成 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 息 息。 5、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