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第三条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第四条 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第五条 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第六条 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第七条 国家积极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治理体系。
第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九条 网络运营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十条 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第十一条 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章程,加强行业自律,制定网络安全行为规范,指导会员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② 双一流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平台是做什么的
双一流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平台是实现我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的教育培养人才的平台。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至1995年算起,中国信息安全业已走过24年。24年间,技术在发展,产品在创新,应用在拓展,市场在成熟,但人才培养问题,依然是摆在业界面前的一道难题。
建立健全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是必须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之一
,缺乏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是日前信息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安全学科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明显高于IT领域的其他学科,因此一定要把企业引入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 。一个很好的网络解决方案,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才来实施,效果就会很差。如果能通过预警技术帮助企业用户,尤其是IT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上达到自觉防护的状态,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目前面临的是才供给量严重不足,国内安全人才的需求量超过10多万人,但国内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远远不足。
鉴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建立起一定数量的双一流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平台和基地,才能够适应我国目前网络安全的需要。
③ 宝子们,“网络安全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证书,了解一下!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项目是一项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规范制定的认证体系,它通过对个人在特定岗位上的工作能力进行多维度评估,量化技能等级,旨在确认人才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并将通过评估的人员纳入工业和信息化人才数据库。
特别是针对网络安全人才,有《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规定了38个具体岗位的能力标准,包括规划与设计、建设与实施等五大方向,对相关企业的人才培养、招聘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该评价体系将人才分为初级(1-3级)、中级(4-6级)和高级(7-9级)三个等级,涵盖了渗透测试工程师、网络安全监测工程师等岗位。
对于想要报名者,大学应届毕业生、网络安全领域在职工程师,以及计算机、通信等专业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符合条件均可申请。初级测评要求遵守法律、具备基本专业知识,中级测评则需要初级证书或具备相关学历和经验。而对于工业和信息化专业知识测评,有相关工作经验、接受过专业培训或拥有相关学历的人员均可参加。
想了解更多详情,可拨打报名咨询电话(微信同号):13208284568或13980464568。这是一项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