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防范网络交友风险
您好,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社交软件等网络商务和聊天交友等活动的日渐兴起,在人们沉醉于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诈骗也以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出现。那么,女性该如何预防网络交友陷阱呢?接下l来讲讲这方面的女性社交安全小知识。一、犯罪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做掩护,有心实施犯罪。由于网络交友简单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用假名登记,实施犯罪后又不易被发现。许多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网络交友这一平台的不足,利用女性追求刺激、浪漫和好奇的心理,通过网上聊天等形式,甜言蜜语勾引异性,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在取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后,乘机提出约会见面,一旦对方轻易赴约见面,然后就露出丑恶面目,实施诈骗、盗窃、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
从公安机关以往处理的案件分析,女子与陌生男网友见面极易遭到性侵犯,男性与陌生女网友见面后又极易被对方下药麻醉等而实施抢劫、敲诈。据公安部信息网络中心安全监察局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占有很大比重。
二、过度沉迷网络中的“虚幻情感”。一部分人上网交友是因为感情生活寂寞或是因为无聊而上网寻求刺激。男性在网上极力表现自己如何成功、优秀而感情往往出现空白,女性则极力表现自己温柔、可爱的一面,双方在网上“热恋”,甚至彼此间难分难舍,至死不休。但现实中见面甚至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双方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失去在网上相处时的激情,进而失去耐心,若一方要求退出或提出过分要求而对方不答应,感情纠葛进一步激化,往往发展为暴力侵害等刑事犯罪。
三、一些女性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了解不够,对网络上的险恶状况认识不足,对“虚拟社会”可能产生的真实伤害缺乏戒备,对“网络熟人”——真实的陌生人盲目信任;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薄弱
网络交友诈骗花招一、花篮诈骗
与网友联系之后便着急与对方确立一种关系,骗取对方的信任;待到取得对方的信任后,就会以公司开业、店面开张为由,要求对方献花篮(或类似物品),给账号让对方汇款。
诈骗特点:
1、花篮托以30-50岁之间声称事业有成男性为主,或是称自己情感波折望寻求可靠终身伴侣的女性;
2、借婚恋交友的名义频繁联系,急于与对方建立初步关系;
3、使用各种亲昵的方式骗取对方的初步信任;
4、寻找各种理由拒不见面;
5、可能找来所谓的“亲属”使对方对其继续信任,甚至禀明婚事借由“父母”打来电话确定更深一步关系;
6、得到信任后,就会以公司开业、店面开张或当地风俗为由,要求献数量多且价格昂贵的花篮、牌匾或其它礼物,只给个账号要求汇款。
‘贰’ 怎么样才能避免网上交友骗局
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名言,只要这句话听进去就很大程度上减启山少受骗。1.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上发布个磨旁搜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等。避免在不信任的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提瞎历供个人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盗取。
2.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下载陌生的文件或软件。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不要在公共场所使用不安全的Wi-Fi网络。
3. 警惕网络诈骗: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信息,如假冒的宣传、抽奖、赠品等等。不要相信虚假的投资、理财等等,以免上当受骗。
4.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帮助年轻人识别和避免网络诈骗等问题,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5. 报告和举报网络犯罪:如果你发现自己遭受了网络诈骗或其他网络犯罪行为,应该及时报告和举报,以便警方能够采取合适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