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发展背景
为与国际先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保持同步发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和技术,积极推进行业亟需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范与标准,在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下,2013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包括汽车整车企业、科研院所、通信运营商、软硬件厂商等3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车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年7月更名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立后,通过协同创新和技术共享,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完善相关的标准法规体系,搭建共性技术平台,促进形成示范试点工程,推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环境,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公维洁表示,联盟的成立也为各单位智能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共享提供了平台,节约了我国智能汽车研发的时间和成本。
北汽、一汽、长安、比亚迪等汽车厂商也已在无人驾驶汽车这一领域深耕多年。2015年,乐视、蔚来、车和家、智车优行、小鹏汽车等一批国内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跟进。“将传统优势和前沿优势结合起来能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此前表示,鼓励非传统汽车产业的企业与当下的汽车制造商开展合作,促进创新,增强竞争。
发展现状国内
2016年,工信部组织行业加紧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和标准体系,交通部在实行“两客一微”车辆管理方面也已经为智能交通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8年3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和市交通委联合制订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发放。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拿到本市第一批智能网 ; 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当天下午,两家公司研发的智能网联汽车就从位于嘉定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科普体验区(E-Zone)发车,在博园路展开首次道路测试。
2018年12月,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市公安局联合启动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天津市西青区和东丽区开放了首批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同时,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和北京网络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天津市首批路测牌照。
国外
美国: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美国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和法规,引导产业发展。2016年发布了《美国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日本:较早开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统,政府积极发挥跨部门协同作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实施。计划2020年在限定地区解禁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到2025年在国内形成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目标。
欧盟: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在世界保持领先优势。通过发布一系列政策,以及自动驾驶路线图等,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应用,引导各成员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AI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它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引领科技的发展,让科技发展更快,人与人之间联系更舒畅,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促进国家科技发展,让国家变得更加强盛,国际地位更高,这几个方面影响挺大,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很流行技术,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来。
人工智能技术会让中国快速发展,中国只有发展变好了,人民生活才会变得更幸福,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⑶ 从狂热到冷静,中国智能汽车还差什么| 汽车商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
他表示,“自动驾驶的测试标准待立项14个,只有4个成立了起草组。其次,各地测试规程不一致,示范区协同存在壁垒。全国各地已有多个示范区,但在示范区上路前的测试规程却不一致,导致同一测试主体在开展大范围路试时程序复杂,侧面反映出测试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最后,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未能达成广泛一致的认同,未能提出得到广泛认同的测试理论、体系。”
正如吴志新所言,智能汽车虽然让用户得以解放,并且从技术层面来看,汽车正由人工操控的机械产品逐步向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但如何用全面的体系来规范智能汽车,从而排除安全隐患,依旧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难题。
对此,吴志新表示,中汽中心正在致力于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方的智能汽车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评价体系。
据悉,中汽中心依托国家课题,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的研究,多个科研项目团队共联合22家国内ICV(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的关键共性技术)测试评价领域优势单位开展了研究。这些单位中聚集了人车路网4大标准归口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有国内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首个自动驾驶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基地,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4大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知名高校、整车企业等。起到了行业组织协调和引领的作用,对测试评价技术的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力求在现阶段产业面临的三个主要难题上做到突破,以支撑行业和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第一突破ICV测试与评价关键共性技术,第二,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测试工具链,第三,建立整车级和系统级测试评价方法;在完成以上目标后,最终为ICV的关键技术研发、上路测试许可发放及产品的准入认证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及工具支撑,确保行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吴志新表示。
不得不说,摆在技术攻坚面前的第一道坎是“安全”,在企业推陈出新的环境下,行业急需一套智能汽车的上路许可、准入标准来为用户的使用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04
如何解决“企业一头热,用户一头凉”?
智能汽车在向下一阶段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即为“用户的认知程度较低”。不可否认,智能汽车在经历了技术攻坚等跃进后,各企业已经掌握了一定高度的技术,但由于各项法律法规未能落地,用户迟迟无法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这也就导致行业目前出现了“用户一头凉、企业一头热”的现象。
也就是说,企业、行业需要在技术研发、测试等过程中,尽可能地加强与用户的互通与互动,让用户对智能汽车的便捷性、科技性有更成熟的认识,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热度。
对于这一问题,吉利汽车研究院智能电子软件中心高级技术专家邓堃分享了吉利汽车在智能驾驶与用户参与上的举措。
邓堃表示,随着智能驾驶的软件迭代闭环升级,会进一步提升智能驾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通过OTA的方式部署在量产的车型上。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迭代升级的形式,进一步获得新的智能驾驶的体验。
与此同时,随着大规模车辆上路,智能驾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会出现。邓堃表示:“用户会通过实际的路测发现问题,相关的数据可以通过闭环的回路收集到大数据服务平台上。也会通过把真实道路场景的数据与实验测试中的数据进行同步的仿真测试和模拟训练的形式,使新生成的模型或算法不仅能够适应一个道路工况,同时能适应用户不同的使用情况。”
此外,邓堃还强调,在过程中可以分析上传来的用户行为数据,包括定制化的信息,针对用户定制化的需求推送不同的定制化服务到用户车辆上。
根据邓堃的表述,我们能够清晰地将吉利汽车的做法理解为由用户的使用反馈,反哺智能驾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技术的成熟性,并针对各用户进行专属定制。如果结合更具规模性的测试场地,更具规范性的测试规定,吉利汽车在智能汽车上与用户的互动方式是值得借鉴的:一方面能够以用户的真实体验强化各功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让用户成为智能驾驶落地阶段的参与者,而不再是企业单方面的“闷头苦干”。
结语:高层平台、安全、用户参与度,在中国智能汽车从狂热到冷静的过程中,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浮出水面。可以看到,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但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和全社会的便捷,或许才是“见真章”的考验。好在,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为各产业提供了平台,诸如吉利汽车等企业给消费者带来了互通互动的机会。也就是说,在行业逐渐向集群化、规范化发展的节奏中,中国的智能驾驶正在走向成熟,且为世界提供优质的发展范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研究人员开发新的AI工具评估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
据外媒报道,英国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University)的一名研究人员ChristopherNemeth博士将进行突破性的AI研究,以改变AI在自动驾驶汽车和网络安全中的运用。
(图片来源:兰卡斯特大学)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简单和成本低廉的方式收集大量数据这一需求日益增长,以利用这些数据在能源消耗等广泛应用领域带来显着效益。而AI研究的一个关键挑战是从这些数据源中提取有意义的价值,从而做出可信和可理解的决策。ChristopherNemeth博士旨在开发一个从数据收集到决策制定的端到端框架,以解释数据、建模、以及决策不确定性,从而提供具有广泛用途的、透明的、可解释的决策工具。
Nemeth博士表示,“这项研究将开发出新的AI工具,能够从复杂的数据中自动收集更深层次的信息。我们的研究将带来新的方法,评估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并开发新的AI系统,以提高网络安全。”
该研究项目名为“可伸缩和可计算学习方法概率算法((PASCAL))”,为释放AI创新和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提供了新方法。该概率算法将不断发展,可提供与日常生活中日益庞大和复杂的数据源相关的深入和重要的理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人工智能将如何变革网络安全
随着大数据的应用,人工智能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并显示出巨大的市场空间,随之而来的安全漏洞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有些甚至已经显现。随着技术革新,一些看似只有在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传统网络漏洞带来的损失一般是信息泄露、银行卡盗刷等欺诈、盗窃行为,这些损失往往可以用金钱衡量,相对比较低,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工业、生活等诸多领域。而针对人工智能的网络攻击带来的损失,有可能迅速传导给消费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无人驾驶就是其中的一大热点。“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无人驾驶,而特斯拉去年已经在新车型上实现了这个功能。等红灯、保持车距、躲避障碍物都没问题,打一下转向灯,就能自己并线。特斯拉要实现这些,依靠的是遍布车身的上百个传感器将源源不断的数据发送给它的自动驾驶系统。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其实可以利用数据欺诈等手段远程控制汽车,让汽车偏航,甚至逼停汽车造成事故。人工智能的网络攻击不仅仅是财产损失,有时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因此,如何完善现有技术手段加强监管,并利用大数据等创新方式予以制衡,成为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网络融合等战略实施,网络安全的威胁也进入国计民生的领域。电信和互联网企业收集处理大量用户个人数据、生产运行数据、政务数据等重要数据,面临着很大的安全挑战。信息窃取、数据泄露等事件时有发生,网络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保护形势日趋严峻。所以在网络安全方面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通信行业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建设的指导意见,建造国家级网络安全大数据中心,形成全网安全态势感知和安全防御能力,为国家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网络安全支撑服务。
⑹ AITO品牌诞生,推动3.0智慧汽车时代到来
汽车工业从百年前诞生至今,已经成为了全球多个国家的支柱产业。这不仅源自社会与个体对移动效率的持续追求,更因为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了从原材料生产,到整车制造,再到终端营销的庞大产业体系。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涌现,引发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12月2日,一场以“智慧共见”为主题的品牌发布会在重庆举办,在华为深度赋能下,赛力斯发布了全新品牌—AITO,AITO以“智慧汽车时代的引领者”姿态,开启了汽车3.0时代的新纪元。
据了解,在AITO品牌发布后的一个月内,其旗下首款车型计划于12月23日正式上市,同时,赛力斯与华为共同建立的强大营销服务网络,将在明年年底前建成上千家旗舰店、体验中心、用户中心,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AITO品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长风破浪会有时,扬帆起航碧海天。智慧汽车的号角已经吹响,AITO蓄势待发,接下来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地品牌,让产品发光。”更智慧、更美好的出行生活体验,正如赛力斯(轮值)总裁许林先生所说,一步一步在兑现,值得期待。
⑺ 无人车被骗、指纹被识别、定位被干扰,AI真的安全吗
AI时代的安全风险,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机器学习和适应人类。在机器适应人的过程中,用了大量的深度学习技术,这些技术会带来模型安全在内的新问题。
作为安全业务负责人,马杰每隔一段时间会安排外界高手入侵团队成员系统,他的目的是考核团队发现风险的能力,及时止损。在目前国内AI领先的公司研究AI安全多年,马杰告诉记者,做安全最重要的是跑赢黑产,“在他们前面把问题发现出来,然后协同大家把它解决掉。”AI安全几乎没有边界,更需要提前发现。
⑻ 联合国将出台自动驾驶安全标准,为什么是德国和日本主导
1、联合国主导可行?
汽车网络安全不同于互联网网络安全,孰轻孰重我们是心知肚明的。随着智能硬件产业的极速发展,车联网已然步入第二阶段,更多的智能车载设备也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其中移动互联交互是重要功能之一。
根据实际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市场保有的汽车约有1.5亿辆不同程度地可以实现与自身之外的其他物或虚拟网络(含互联网、WIFI、蓝牙等)互联。
汽车网络之所以不安全,主要因素是因为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很难实现保护,其中涉及到两个目前仍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一时因为ECU(车载电脑)的计算处理能力不足,智能算法能力上有所欠缺,其二便是汽车网络没有足够的带宽支撑,高效的数据传输速度需求难以满足。
自动驾驶系统对于带宽的依赖程度将会更高才有可能形成告诉的车载网络环境,与传感器、处理器性能相结合才能确保系统能及时接收环境讯息并迅速做出反应。
由于目前并没有有效应对汽车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各国在汽车自动驾驶安全标准上各有争议,何况防护汽车网络安全极为艰巨,并不是单纯的汽车制造商就能完成的,而且汽车网络安全的威胁与恐怖袭击、间谍活动、网络犯罪和威胁社会安全都有所关联。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联合国作主导接管并提出方案显然更容易让世界接受,也便于在未来各国设定相关条规时,可对其进行遵照借鉴。
2、安全标准建设话语权,各国相争高下?
早在今年一月,日本与德国便一起联合向联合国提出此方案,要求制定自动驾驶的国际安全基准。
对照图下的各国对于汽车网络安全的标准建设进程来看,日本、欧洲、美国方面已有对汽车网络安全上储备,其中日本和德国提出的理念都偏向信息安全,美国则是更为关注对自动驾驶的制造建设与通讯,而中国市场对于自动驾驶抱以宽容的态度,但在争议与安全标准制定方面,相比上述三个国家来说没有过多的限制与关注。
众所周知,美国、德国、日本都具备高水准的大型汽车制造商,那为何美国具有谷歌、特斯拉这类科技巨头,并最早着力研发自动驾驶的却仍不在主导列表里呢?
因为美国在此方面已有相关的独立标准,2015年1月国会议员Edward Markey、Richard Blumenthal联合向参议院提交了一项新立法议案:汽车安全和隐私草案(SPY Car Act),未来这项立法将责成NHTSA(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和FTC(联邦贸易委员会)建立联邦标准,以保护联网汽车的安全。
而中国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在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发展都稍慢一步的前提下,对于汽车网络安全的警惕与重视并没有如此强烈。
3、日本、德国主导,何德何能?
我们知道,联网汽车具备许多优点,包括改善交通流量,更好的节油性能和更先进的信息娱乐设备。
但是在另一方面,联网汽车受到入侵的途径也会增加,这样可能会导致车主个人、财务和车辆的相关信息出现泄漏风险,联网汽车也会因此成为黑客的攻击对象,例如2015年夏天,白帽黑客查理 米勒和克里斯 瓦拉塞克入侵了JEEP切诺基。
汽车网络是一个行走在路上的复杂 IT 系统,其中包含许多通过汽车内部网络连接的电子控制元件(ECU)。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汽车制造商需要从整体出发,在系统的所有层面都采取足够的应对措施。
虽然各国开始对联网汽车进行相应的监管,但仅仅是触及到问题表面而已,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安全和隐私标准化的迫切需求。
日本是全球车联网的先行者,也是目前全球车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至1981年起本田汽车公司与日本消费电子厂商阿尔派合作共同研发,推出了世界第一款陀螺仪车载导航,并在此基础上率先推出了车联网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增强汽车用户的黏性。
然而至2014年后日本便频繁发生攻击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使用广域网攻击车载LAN和解析防盗器密钥等恶意事件,由此,日本便开始对汽车网络安全的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研究拓展、制订了相应的对策和管理方针。
于此同时,德国也是较早汽车网络完全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测试实验企图找到应对方式的国家之一。
早在2011年,以戴姆勒为首的德国大型汽车制造商及零配件供应商组成的财团,便开始在莱茵-美因地区进行汽车联网实验,其中在法兰克福周边共有120辆彼此联网的汽车在对这项新技术的实用性进行测试。
加上德国具有高端顶尖的汽车制造技术,宝马、奥迪等家喻户晓的品牌在近年里相继推出汽车新技术,在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等方面都有所成就,这将有利于他制定研究汽车网络安全标准规范。
4、自动驾驶的未来
这些真实上演的黑客入侵汽车行为,让消费者感到十分担忧,这不仅是命悬一线的重要一环,更是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绊脚石之一。
暂且抛却数据预测不谈,未来的五年至10年里,自动驾驶汽车要进入极速发展的前提还是以联网为重,因为只有庞大的数据库才可能支撑着目前仍处于茫然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晋升到另一个阶段。
但除去汽车网络安全标准法规已有制定并于11月将出世、谷歌对于AI制定了五个安全规则之外,并无其他正式且被认可的安全标准法则,所以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仍是未来发展受限的重要阻碍。
所以,我们对于期待未来自动驾驶的到来还需要再等等,因为科技的力量终将会冲破人为因素与世俗标准,穿梭至岁月的长河里与我们的生活相遇。(本文首发钛媒体)
⑼ 小冰上车 华人运通如何锚定汽车人工智能新时代
撰文|方如意?编辑|老司机
最近的上海,最热的话题非人工智能莫属。
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WAIC2020)在上海开幕。对AI的作用与地位,大佬们大胆预测。网络CEO李彦宏说,“AI是堪比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腾讯CEO马化腾说,“要做到’AI向善‘,就要努力让人工智能实现’可知、可控、可用、可靠‘,这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AI落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依然是今年大会最关注的议题。
那些手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希望与各个产业融合共生;而传统产业中有前瞻意识的企业,则在着力引入、发挥这项先进的生产力。那么,汽车乃至更大范畴的出行产业,在获得AI加持后,又会以何种超出人们预期的方式改造行业的运作模式,并进一步切实改变消费者的生活?
一对最具技术前瞻性的智能汽车企业+全球最大AI公司的组合,正在给出答案。
对这样一次或将锚定自身行业地位的合作,华人运通与微软双方均予以了高规格的资源投入。事实上,在官宣合作之前,双方就已充分沟通并进行了大量的研发、验证工作,为明确产品的形态、功能乃至安全标准等,做出了重要的安排和布局。
并且,双方的合作层面不仅仅是前台的产品,更涉及后台的数据、计算。这也反映出双方对人工智能的深刻认知——正确的数据必然要与正确的场景对应。
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有不少国外技术+本土场景结合却并不成功的案例,这是由于国外的数据喂养出的技术,在本土场景中遭遇了水土不服。对此,据华人运通的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与微软的合作,基于在中国的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展开,双方都熟知中国场景、中国数据乃至实现了高层次的数据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这一问题,这也为双方的进一步深度合作提供了基础。
结语:
见微知着,华人运通与微软此次战略合作,投射出当下行业演进的崭新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之于智能网联汽车,其重要程度已堪比此前的发动机之于燃油车。
而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车企全面升级其思维与能力——对数据的敏感以及处理能力、更加开放的合作姿态、从底层架构上对AI的重视与支持。只有具备上述思维、能力与执行力的车企,才能在智能汽车新一轮竞赛中胜出。
本次亮相的HiPhiGo,正因为源自强强联合的强大基因,高度智能化的主动式人工智能、深度介入驾驶辅助功能,以及,未来更底层的开放水平,从而标记了自身作为行业变革引领者的角色。
今年,因为疫情的爆发、市场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有多家造车新势力相继“暴雷”,但一直以来都在按自己节奏推进工作的华人运通,无疑行得稳健。
眼下,这家低调但不缺实力的公司,正在全力推动首款车型高合HiPhi1的量产,此次搭载于首款新车上的HiPhiGo的首度亮相,更是引发了业内外高度关注,颇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势。今年年底,高合HiPhi1将小批量试生产,明年大批量交付,届时,也将是它自我证明的时刻。
从即将在高合HiPhi1上首发的HiPhiGo的命名看,我们也不妨对它抱有更高的期待——正如特斯拉的AutoPilot,让它与所有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划清了界限,谷歌的AlPhaGo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华人运通联袂微软推出的HiPhiGo,或许也预示着汽车行业将真正迎来人工智能的崭新时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互联网巨头的人工智能野心,你看懂了吗
AI技术正在被更加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国内外互联网行业巨头早早就开始对AI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布局。
郭盛华人工智能布局
在去年的12月初,网络黑客安全专家、东方联盟创始人郭盛华,宣布成立广州大黄蜂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郭盛华公司海外收购的“Acn.ai”域名目前已指向其用于这企业网站上。郭盛华的人工智能野心,已经在大会和未来的经营模式上有所体现。他的人工智能主要布局在人工智能编程、网络安全、智能机器安全上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正在进军人工智能领域注册“.ai”后缀域名?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自然大企业都不想错过这一重大变革。
域名作为互联网的“网络房地产”,在巨头的竞争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同行而言,与品牌对应的域名,不仅是企业身份的标识,同时也是他们对外的形象展示。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大多数企业为了凸显“AI”属性都会收购品牌.ai的域名。(欢迎转载分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