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简析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简析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相伴而生。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探索这些问题的原因,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
一、产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网络环境的多元化产生道德失衡。网络信息带有多层面、多元化的特点。有些信息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对于经常上网的中学生来说,经常接触多种道德评价标准,会造成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无法判断是非,道德选择能力因此下降,行为容易发生偏差,不道德行为增多。
(二)中学生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不足。网络信息的跨地域特征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约束。我国在网络技术方面与西方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信息流量和流向不平等使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利用信息资料的垄断优势到处传播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中学生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三)网络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重视。就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现状来看,德育工作面临目标过高、偏离实际等困惑,德育途径没有形成有效合力,没有建立起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没有形成整体化的德育大纲等问题,网络德育工作还未提到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网络环境助长了中学生的自我主义。网民是自己的主人,他自己决定干什么及怎样干,极大地调动了其自主性及良信心。然而,互联网也是一个自我主义泛滥的地方,网民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我利益、愿望、目标的满足与实现。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时期,他们急于追求独立个性、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
(二)网络环境弱化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在网上,各种信息浩如烟海,淫秽、黄色、暴力、反动等各种信息不可避免。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出现思想上的变异,导致原有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的弱化。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不成熟时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较差,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社会,甚至盲目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则有可能淡化应有的道德责任意识。
B. 关于网络道德的问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探讨引起网络道德问题的根源,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21 世纪,人类社会必将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有自己的空间,网络空间的出现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开启了人们新的实践,井正在日益强烈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同以往时代一样,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将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网络带来的某些负面的、消极的道德影响甚至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也给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道德教育如何去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开辟一条网络道德教育之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网络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一个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
1 、网民的道德人格问题。在网络上,人们适应网络生存需要,形成了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交往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也形成了新的文化模式。而反过来,新的文化模式又在培养造就新一代的网络人网络人按照网络生活的样式形成了与网络相适应的网络人格。随着人们上网时间越来越长,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出现了“网络上瘾症”、“网络综合症”等现象。由于人机交往的频繁,导致人际现实接触很少,进而导致人们之间感情关系谈薄,对社会认识的扭血。
2 、道德冲突现象。由于信息内容所产生的地域性与信息传播方式的超地蛾性矛盾,导致民旅国家问伦理道德发生冲突事件。上网者的民旅、种族、国家不同,其接受的传统道德教育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其对同一事情的道德评价也会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冲突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冲突有范围扩大、加速化的趋势。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和价值观念的相互传播,引发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
3 、知识产权极易受到侵害。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和个人的各种权益越来越频繁地受到来自网上的形形色色的侵害。商标网上被仿冒,作品网上被盗用,技术网上被泄露等等,都给受害者带来了难以言状的损失和伤痛。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政府或社会处理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知识网络资源共享,合理利用两者相矛盾的难题。现有的着作权法难以应付新的信息体系,如何保护系统中所存的信息数据的知识所有权成了问题。
4 、网络信息污染的问题。信息网络技术的滥用威胁着人们的道德伦理。有用无用的信息同时被生产,网络正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仓库。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德育环境,大量信息垃圾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侵蚀。电脑技术带绐人们的一些游戏使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沉浸其中,游戏中充斥着暴力以及色情的东西,无时不在教唆孩子们亵凄人类的文明。
5 、利用同络侵犯他人隐私问题和损害他人身心健康。以电子形式存储的有关个人的或法人的信息被用于原来的目的以外的用途,或者被泄露给第三者,被误用或被滥用。保护个人的隐私是一项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除了上述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网上侵权行为之外,另一种更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网上行为也在蔓延,这就是在网上散布种种流言蜚语,侮辱诽谤他人。在网络经济活动中,如何界定个人隐私的范畴,防止把个人隐私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防止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这将成为人类社会在网络时代面对的一个难题。
6 、利用网络犯罪。网络的隐蔽性使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显着增强,为人们放弃道德责任提供了可能,一些人因此把网络当成犯罪工具。电脑病毒的制造和传播给人类社会已经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网络黑客的人侵引起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恐怖组织、邪教组织也把网络当成新的犯罪工具。
凡此种种足以引起人们对此类问题的重视,对网络扩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道德同题应保持高度警惕。那么引起网络道德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 ?
C. 怎样践行网络道德
一、网络道德的实践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科学理论武装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网络道德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2、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加强网民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提高善恶鉴别力,区分合法善行与非法恶行。
3、网络法制教育:提高网民遵守网络规则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
二、网络道德的定义与特点
1、网络道德定义:以善恶为标准,通过舆论、信念和习惯评价上网行为,调节网络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
2、网络道德特点:自主性、多元性、开放性,适应信息网络时代,指导人们处理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
三、网络道德原则与目的
1、网络道德原则: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
2、网络道德目的: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规范网络行为,提升内在精神。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
1、鉴别判断能力下降:大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强,但鉴别判断能力不足,正确的价值选择困难。
2、过度自我意识:大学生渴望独立,但独立能力和心理素质不足,导致与社会、学校冲突。
3、思想网站功能缺失: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网站存在教育模式落后、内容简单、针对性弱等问题。
五、对策与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有效对策,如优化网络育人环境,结合心理咨询辅导,解决学生思想难题。
2、传统文化与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民族情感,增强自尊心和自豪感。
3、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开创高校德育新局面。
D. 4. 如何看待网络暴力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坚持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网络暴力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网络上以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威胁、侵犯隐私等行为,严重情况下可以构成违法犯罪。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之一,应该坚持以下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1. 尊重他人:不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诽谤等行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
2. 诚实守信:不进行欺骗、诈骗等行为,维护网络交往的诚信和信誉。
3. 健康向上:不传播谣言、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4. 遵守法律:不违反国家法律和道德准则,不传播违法信息和言论。
5. 安全防范:注意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防范网络诈骗和侵犯隐私等行为。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理性看待网络问题,不盲目跟风、随大流,尽量客观思考和评价事件和行为,避免过度评论和攻击他人。遇到不良网络行为时,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