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络谣言和网络攻击如何防范
1. 提升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欺凌多发生于互联网环境,因此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应保持警惕,避免发布个人隐私信息,不点击可疑链接,不下载来源不明的文件。同时,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安装安全软件,以增强设备的安全防护。
2. 树立正确网络观念:在网络空间中,应尊重他人言论自由,避免使用攻击性、侮辱性或散布谣言的方式对待他人。不传播不实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讨论,维护网络环境的文明与和谐。
3. 强化个人隐私保护:设置复杂密码保护账户安全,不轻易透露密码给他人。在社交媒体上,调整隐私设置,限制他人访问个人信息。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上填写个人资料,不随意参与网络调查。
4. 加强儿童网络安全教育:儿童是网络欺凌的高风险群体,因此家长和教师应指导儿童正确使用互联网,识别并避免网络欺凌。教育孩子保护个人隐私,不公开个人信息,并教授他们应对网络欺凌的方法,如报告平台和寻求帮助。
5. 配合政策和法律法规:预防网络欺凌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媒体等多方面的合作。政府应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严厉打击网络欺凌行为。学校应提供网络安全教育,宣传网络欺凌的危害。家庭应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安全上网。
‘贰’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加强对群众信息的保护。2、严格对诸如电话卡、银行卡等实名登记制度。3、加大对网络工具的管理力度。4、注重电信诈骗的相关宣传防范工作,尽量减少电信诈骗发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无资金损失。
法律分析:1、加强对群众信息的保护。2、严格对诸如电话卡、银行卡等实名登记制度。3、加大对网络工具的管理力度。4、注重电信诈骗的相关宣传防范工作,尽量减少电信诈骗发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无资金损失。没有产生资金损失,也不要掉以轻心,要做到和注意以下三项:
1、对于电信网络诈骗一定要不听、不信、不理睬。2、如果手机中木马病毒,哪怕没有资金损失也要及时将手机刷机,并且更改相关账户密码。需要提示您的是:虽然没有资金损失,但是木马病毒很有可能已经盗取了您手机内的各项信息。3、可以将电信网络诈骗电话或者相关信息线索,通过110报警电话或者12110短信报警平台提供给警方,警方会将这些线索汇总,开展工作。常见诈骗:1、冒充公检法等机关诈骗以“法院传票、信息泄露、涉及洗钱”等为由,冒充警察、检察官、法官实施诈骗。防范措施:警方不会通过110电话号码直接拨打用户,绝不会通过电话远程做笔录方式办案,更不会要求受访者提供个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同时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因此,遇到公检法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及将钱转到“安全账户”等情况时,切勿相信。2、中奖诈骗通过QQ、短信等方式向用户发送中奖提示信息,并利用在互联网上设置的虚假网站诱导事主误入中奖陷阱,以让事主缴纳税费、公证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实施诈骗。防范措施:收到类似的可疑短信时,不要轻易回复或者轻易按照可疑短信的内容操作,可以登录机构官方门户网站或拨打官方热线电话了解相关情况。在对方要求汇款时,要多方查证、核实情况或多同亲朋好友商议,不要轻易汇款。
法律依据: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叁’ 如何做好网络安全防范
【法律分析】:1、在手机和电脑上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搜索到非正规网站,遇到需要输入身份证号码、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2、账户和密码尽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码,增加密码的复杂度;不要直接用生日、电话号码、证件号码等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作为密码,适当增加密码的长度,并经常更换;
3、在网络平台中注册账号的时候,要注意平台的可信度,要设置好密码,对个人隐私信息要加密处理,以免被盗取;
4、要对个人使用的手机和电脑进行安全设置,要安装杀毒软件,平时要进行杀毒管理,不访问钓鱼网站,维修时要注意找可靠站点修理,并做好私密保护;
5、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及时清除复印机缓存;
6、在使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软件时,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以防不法分子盗取个人信息;
7、在朋友圈晒照片时,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如要晒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个人信息有关的照片时,发前先进行模糊处理;
8、在公共网络环境中不处理个人敏感信息,不随意接入开放WIFI;
9、不随意在不明网站或APP上进行实名认证注册,在注册使用网站或APP时需查看是否含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等,查看对应内容,确保自身权益得到相应保障,防止霸王条款;
10、不要随便扫二维码,不要随便接收来历不明的文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十一条网络相关行业组织按照章程,加强行业自律,制定网络安全行为规范,指导会员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十二条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