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条件
1、建设企业信息化内容 对企业信息化内容的认识,许多人认为“购买一些硬件设备、连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并给以一定的维护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是片面的理解。企业信息化虽然是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贯穿其始终,但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使企业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把握机会,做出正确决策,增进企业运行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决定了企业信息化是为管理服务的,所以,企业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密不可分的。
所以根据建设企业的发展要求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建设企业信息化内容应为:
(1)建立适应信息技术要求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模式包括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
(2)以管理模式为依据,建立起企业的总体数据库。该总体数据库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一个基本部分是用来描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中的实际数据及其关系;另一个基本部分则是用来描述企业高层决策者的决策信息。
(3)根据不同类型企业情况,建立起相关的各种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管理信息系统(MIS)、这些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构成企业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管理活动中各项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分析和利用,为企业高层提供决策依据。
(4)建立Internet,提供企业内部信息查询的通用平台,并利用这一网络结构,将企业的各个自动化与管理系统及数据库以网络的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从而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
(5)联通Internet.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获取大量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充实自已的信息资源,同时,还可以向外部发布企业生产经营等公开的信息。
(6)企业信息化实施条件
国内外经验表明,企业开展信息化需要具备一定条件,那么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可能成功实施呢?
(1)企业要有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2)要有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3)要有基本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4)要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5)企业信息化要与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观念更新相结合
(6)要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7)要有一个信息主管来统帅
(8)要有专门的部门来实现
2、建设领域开展企业信息化需注意的问题
(1)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事实上,在新的形式下,企业不开展信息化就没有出路。
(2)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总体规划下,本着急用先上的原则,分布实施。
(3)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引进先进技术产品是手段,消化、吸收是关键,自主创新才是目的。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注重实效,切勿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4)制定企业信息化方案必须考虑几个原则:效益原则,包括社会效益、管理和经济效益;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弹性适应原则;安全可靠性原则。
⑵ 如何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合作社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推进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1)构建合作社产供销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随着合作社的合作链条由以生产环节为主向产供销全程延伸,根据销售订单合理安排种植计划,严格按照订单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在保证农产品高产的同时必将带来成员的高效益。所以,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必将成为合作社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信息化和管理科学化。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管理上,并且沿着产业链将信息化延伸到市场销售环节,通过建立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基本信息体系,实现产供销的全程信息化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全吻合,使生产、流通、加工及销售环节有机联系起来,能有效解决合作社产业发展中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该系统作用范围将扩大至合作社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过程,且以网络应用为主,具有网上交易及实时管理等特点,能够监控从生产到市场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和市场销售能力。
(2)构建合作社溯源管理系统。合作社是覆盖农户最广、涉及农产品最多、实现农产品安全的关键环节,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责任追究等问题,需要面向合作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证据,消费者要求可信赖、准确、及时地追溯产品及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将通过集成电子标签和条码及读写器等设备,以发出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请求为起点,以创建完整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报告为终点,实现基于产品批次编号、原料批次编号、合作社成员分组等多角度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系统将为消费者提供网络、条码扫描、语音电话和手机短信等多种追溯所购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方式,并具有消费指南提供、安全提示、与合作社门户网站链接等功能。
(3)构建合作社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和完善合作社信息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地挖掘和整合现有的信息收集、加工、发布网络和渠道,选择能够适应农业和农村需求特点的“低成本、广覆盖、低功耗、易维护”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建立健全合作社信息服务体系,及时收集、分析、预测、公布各种有效信息,形成“传播信息—指导生产—帮助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同时,结合各合作社的特点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准确、快捷的服务,对其在资金、生产、供销、技术、信息、加工、贮运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使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决策与空间信息管理融为一体,实现所有资源、信息在各个不同合作社的共享,实现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开发形成面向合作社的信息服务产品,丰富合作社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成员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合作社上的应用,促进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4)构建合作社基础信息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和产、供、销对接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建立面向合作社的决策支持平台,实现面向合作社的基础信息管理支持、生产支持和流通支持。平台将在大幅提高成员管理、产量管理、品质管理和资金管理等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产前根据订单需求协同安排种植计划,降低合作社卖难风险,产中做到精细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销售上能够扩大市场信息半径和交易半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农户空间位置分布、行政村镇分布、种植品种分布等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和可视化表示,对种植面积、农户联系方式、往年交易记录等属性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为合作社日常业务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基础数据;建立农产品种植计划协同管理系统、基于良好农业规范的标准化种植管理系统和合作社产销对接等系统,实现对合作社的产前、产中、产后和流通环节的全面信息化支持。
(5)构建合作社门户统一管理平台。合作社门户网站建设初具规模,但相似或相同产业内各个网站之间,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和信息共享协议,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各网站之间缺少沟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项目重复建设、信息量小、设计不够精细和规范、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信息时效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建立统一的网络规范或原则,将现有的合作社网站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资源共建,构建区域内的合作社统一管理平台,形成区域内和产业内合作社上下贯通、资源共享、统一对外的服务网络,在提高合作社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促进该区域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此平台,合作社可以展示产品,推广自己的品牌,提高合作社的知名度;共享生产资料价格、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等信息;合作社之间可以进行技术服务经验交流和业务合作洽谈,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和资源共享。
⑶ 如何理解商贸企业的统一配送和分销网络建设
您好!所谓商贸企业统一配送和分销网络建设是指商贸企业建立了仓储、物流配送,拥有一定的销售管理团队以及客户资源及销售网络。谢谢!
⑷ 信息化建设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机房(包括场地、空调、透风、供电、供水、通信线路、安保等)信息化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终端设备等)。
2、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支撑各种业务的业务信息系统加强组织(企业、政府、机构、单位)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组织决策的决策信息系统服务于信息系统管理的运维管理系统。
3、信息化的组织体系建设为了组织信息化的持续有序而需建立信息化组织架构,并经常进行优化调整。
4、信息化系统安全体系、灾难备份与恢复体系建设为了应对各种人为或自然的灾难、攻击等,需要对组织的信息化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为了业务连续性而需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体系。
5、组织的信息化与业务连续性管理意识的培养和强化信息化建设过程只是信息化的基础,还需要长效的运行维护、升级,使得信息化是持续有效的,这就需要经常地强化组织的信息化与业务连续性管理意识,形成一个持续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支撑组织战略目标和业务的持续发展。
(4)分销网络信息化建设如何实施扩展阅读
信息化建设内容
信息化建设包括了企业规模,企业在电话通讯、网站、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情况,在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成就等。信息化建设是品牌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的核心支撑平台,并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的不断深入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甚至许多企业就是只依靠信息化建设而生存。
品牌指数数据模型中的信息化建设权值为10分,当品牌在企业规模、通讯系统、网络、电子商务、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有正向的建设内容时,品牌指数将给予加分。
在品牌2.0理论体系中,信息化建设作为品牌母体树冠部分的支撑物,同属自触点,也就是品牌母体可以主导的部分。
⑸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实施的必要条件(详细)
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论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是指以企业流程的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它包括五个“化”:一是产品设计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二是生产过程自动化;三是企业管理一体化、柔性化;四是商务与物流电子化;五是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统一化。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不断提高的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升级;现有业务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造;新的应用系统需要不断地开发;数据和信息需要不断地维护更新;人员也需要不断地培训和提高。这个进程将永续不断地进行,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图:
二、对企业信息化的几点感悟
(一)“水泥 鼠标”型的企业将成为未来信息经济的主流
信息技术的革命无疑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在对传统产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经营模式和产业。但是,信息技术是客观的,它与“蒸汽机”一样只是一种工具,在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过程中,“水泥+鼠标”的企业将大行其道,网络信息经济将真正繁荣起来。
(二)企业信息化包括有形的信息设备与网络和无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
企业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应用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学习、研究和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尽快改变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创新包括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企业信息化就是推动企业创新。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信息化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技术、网络、软件,更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主体意识。只有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身主体意识,才能确保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成功。
(三)没有钱万万不能,但钱也不是万能的
一些企业家认为推动企业信息化只要舍得投钱就能搞好,其实不然。实施企业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让电脑代替部分人的手工工作,也不仅是买电脑,安装应用软件,建设网站。企业信息化当中需要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跨部门的重新设计,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并应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从根本上推动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以实现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四)企业信息化必须有前奏,但没有休止符
这里的前奏是指企业要重视管理咨询机构的价值,做好前期咨询、规划与培训工作,从而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保持思想观念、工作规范、指挥协调和数据存取的统一,这是确保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当一个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进入尾声并投入运行后,其维护与改进是不会停止的,因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这与“企业管理提升是无止境”的道理是一样的。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政府、社会各方协同推进
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研究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促使企业部门间的信息系统能够高度共享和无缝集成,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
另一方面,推进企业信息化要统筹规划、系统化地推进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协调建设和有机统一。企业信息化的效益发挥的如何,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还与企业外部的信息化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化具有“木桶效应”,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信息化之间同样具有“木桶效应”。
(六)IT外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欧美发达国家,IT外包服务已成为政府、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采用的服务。世界最大的外包供应商,IBM公司的外包收入已占其IT服务总收入的半壁江山。BOO(IT 外包)建设模式,是一种正在推行中的全新的市场化运行模式,即由IT企业投资并承担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培训等工作,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产权归属IT企业,而企业用户负责宏观协调、创建环境、提出需求。企业用户每年只需向IT企业支付系统使用费即可拥有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使用权。BOO模式在国外的信息化建设中已是一种大趋势,在我国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许多企业信息化外包项目建设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用信息化的新思维、新观念去组织、推动、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
(二)要做好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规划。做好一个项目规划,通常包括以下5个步骤:
1、建立完善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
2、做好需求调研,确定明确的需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设定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3、进行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确定开发应用标准和规范;4、从技术和功能层面构建基本的支撑和应用体系;5、进行系统评价,确保目标逐步实现。
(三)要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前期诊断咨询工作,通过借助“外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实施企业信息化项目,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四)要抓好企业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因为信息化项目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有很大区别:
1、信息化项目是“以创造无形的智力产品”为实施目标,项目的实施是一种“知识转移”,而工程建造项目是“以建设有形的建设工程”为实施目标,项目实质是一种“要素资源配置”。
2、传统项目的建造质量可以与项目运营相对剥离,而信息化项目的“质量”,则必须与运营有效结合,才能发挥经济效益。
(五)要重视基础数据整理与挖掘,信息技术的软件、硬件可以买,数据是买不来的,“数据挖掘”是从海量数据中开发、利用有效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企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推理,从而辅助企业高层和管理决策者利用现有数据把握市场,赢得竞争优势。
⑹ 分销管理的现代分销渠道信息化建设
从现代分销渠道的发展趋势来看,分销渠道的信息化发展速度极其迅速。从宝洁2001年首次开始在中国试点分销商管理系统(DMS)的历程来看,宝洁其实是具有非常超前的战略眼光的,通过与北京富基融通的合作,宝洁(中国)公司建立了全国统一的DMS分销商管理系统,为宝洁全国的分销商客户提供了包括采购、销售、财务、后勤储运、产品、人力资源和信息管理系统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并成功实现后台SAP 的ERP系统的对接,实现了全程精益流通。
如今数十年过去了,当众多国内外企业开始重视分销渠道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已经落后了很久。为什么从宝洁进入中国以来,大家都在研究宝洁,学习宝洁?同样的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后来居上,2007年也开始对其下游分销商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时至今日,仍然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联合利华的分销商目前绝大部分都上线了分销商管理系统(DMS),同样联合利华也选择了与业内最有经验的富基合作,与宝洁贴身肉搏,你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竞争促进了两家公司在中国市场每年超过30%的业绩增长。
那么宝洁与联合利华投入如此大的精力进行分销渠道的信息化建设,意义和目的何在,是不是值得?这也许是中国大量企业都在思考和观望的问题。也许20年或者更久以后,中国企业暮然回首才发现,我们落后了很多。其实信息化建设的本质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问题,现在一提到信息化建设,厂商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控制分销商,了解分销商生意的一切;而分销商考虑的是我不想受到厂商的控制,抵触情绪油然而生。这也许是目前众多厂家也想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却感觉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操作看起来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其本质是没有实现厂商与分销商的利益共赢或者叫做共享。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厂商不做分销商,自己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来进行分销,那么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吗?肯定不会,为什么呢?答案很明确,因为大家是一家公司的。很显然,利益共享和双赢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
⑺ 如何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应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入手,把大力推广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 ,作为现阶段加强和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加大力度普及财务管理信息化,以财务信息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成果,建立集团化、网络化、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辅助支持决策系统。 1、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要借鉴国内外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开发运用财务、销售、采购、仓储、生产等管理子系统,逐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2、转变观念,树立以财务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并对生产、采购、库存、分销、成本核算等环节进行信息化建设,ERP在近几年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这些企业基本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部分企业的领导和财务部门错认为会计电算化已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因而在进行ERP的投入时,认为对财务系统的集成或转型是重复投资,是浪费,因而导致部分实施了ERP的企业,都存在财务模块的搁浅,财务系统和其它业务系统的不统一,不集成。如某些企业投资了数百万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施了ERP的采购、库存、分销等模块,可是财务部门却认为其原有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能支撑现在的业务,所以,企业信息系统运作几年后,企业的财务软件和ERP系统不能实现集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创造应有的效益。究其原因,财务部的领导未能站在企业全局的战略角度看待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企业的高层领导缺乏对财务管理核心地位的认识,不明白财务信息管理是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 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要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和切入点,明确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所处的核心地位。 3、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信息集成 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因此,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整合程度,从而建设有效运转的信息系统。逐步引进、消化、开发使用国际先进的ERP系统软件,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管理统一,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建立产、购、销、存一体化的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做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 和数据共享, 真正为决策服务。 4、打破传统流程,建立财务一体化信息流程 由于传统流程的束缚,同一笔业务,存在多个信息入口,员工信息录入处理工作的重复低效劳动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及信息孤岛。在新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指导下,需要对传统的信息处理流程进行变革:当业务事件发生时,各业务子系统按照业务规则进行处理的同时,按照信息规则生成会计凭证(如果是处理销售发票,那么根据销售发票和自动转帐分录模板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并将结果放在数据库中;企业各部门业务人员都可以通过报告工具自动输出所需的结果,如财务人员驱动报告工具,按照管理需要或财会语言自动输出所需的信息。其目的有三: 简化流程:合并相关工作,如将原来销售发票由两人处理改为由销售人员一人处理; 集成信息:集成所有数据于一个数据库,实现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新流程。企业执行业务活动的同时,将业务事件信息输入管理信息系统中通过执行业务规则和信息处理规则,生成集成信息; 共享数据:数出一门,共同使用,各级管理者可以实时、动态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支持决策; 5、培养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端人才 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保证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及流程改进,财会人员从会计信息日常繁杂处理流程中摆脱出来,起到一个管理员、分析员、控制员而非记录员的作用。企业在加强对现有财会人员的计算机和商务知识培训的同时,可培养未来网络时代需要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高端人才。 6、企业财务管理强调创新及跨部门沟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目的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出人类的创新精神和动力。财务人员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新工具,努力掌握并创造新技巧,以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新经济的到来,财务管理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甚至行业之间,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以企业整体为单位,而不是以简单的财务部门为单位,进行思考和提升。财务部门的构成可以是横向职能部门的财务组合,也可以是纵向的职能部门的财务小团体组合,并得到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总之,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公司、组织尤其是大公司,都需要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恰如其分的人、财、物,以期赢得财务优势,从而赢得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⑻ 企业信息化建设如何进行
身处信息化社会,网络应用已经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如今,“互联网+”潮流的兴起,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所谓的“互联网+”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企业,作为行业经营的主体,自然是“互联网+”的主要执行者,基于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虽然企业级应用一直都是推动在线培训系统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是,企业采用它的动力却一直主观性的内部升级变革需求,并不是硬性规定,也正是因为如此,企业培训系统应用的普及,虽然在不断推进,但是,速度却并不快,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市场,因为资金问题、应用认知等问题,应用规模十分有限。“互联网+”潮流的崛起,让企业经营的网络属性更加突出,信息化工具应用也由柔性升级转变为刚性必备——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实现信息化。培训系统,作为信息化的工具,自然是企业培训不可或缺的手段。
企业对培训系统应用由可选择性需求到刚性需求的转变,势必会带来应用规模上的迅速增长,鉴于政府、大型企业为代表的中高端市场的日趋饱和,应用规模十分有限的中小企业市场自然就成为了主力军。与资金雄厚、人力丰富的大型企业用户相比,中小企业用户构建培训系统要受资金与人力资源的双重限制,有着明确的专属特性,而为了能够在这一增长空间巨大的市场中夺得先机,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针对其推出专门的产品。
除了提升培训应用的必要性之外,“互联网+”还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企业培训的广度。“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这与麦塔培训系统深入企业工作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发展趋势保持了高度的契合。
当然,企业对培训系统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就意味着会延伸出更为个性化、多元化的应用需求,从而对麦塔培训系统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之外,还要依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解决方案的定制化,这一点在亟待开发的中小企业市场会更加突出,因为中小企业的专业知识性知识有限,却更加注重性价比,讲究的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基于“互联网+”潮流,企业培训系统应用必然会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中小企业,表现得会更为明显,这会给培训系统带来巨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