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态网络体系整合
河流蓝线、山脊线、道路绿线、生态通道四线所组成的生态网络廊道体系是保护区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的最低底线,构成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生态绿道等。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它可以保持区域的整体性,是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是持续发展的根基。
5.2.4.1 生态网络廊道体系整合
武安市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如山、水、田、林、草,这些生态基础设施是建设生态矿区的物质载体和基础。对于武安市来讲,建立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就是建立“以太行山、洺河水及其周边生态控制区域为生态链,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矿山公园、水利风景区为生态源,以农田、林地为共生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是实现武安市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空间安全保障。使武安市区“两环两带六斑块”绿色空间向外延伸,与山水生态链、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矿山公园生态源、农田、林地等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连通,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安全保障。
对矿业用地来说,在矿区建设中保持生态网络廊道的连通性,在大规模建设之前给生态用地留出空间,并在矿区建设中利用大好时机改进建设生态廊道。
5.2.4.2 土地利用空间组织
以生态网络为先导,采用“安全格局”指导土地利用配置,确保空间布局的生态合理性。采用生态网络为先导,指导区域土地利用配置,目标是基于区域中关键或重要生态环境组分及其空间配置方式的识别和保护,调整矿区的空间布置,使重要生态环境组分在空间上能够实现相互渗透,在保证经济、信息畅达的同时,能够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过程,使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193]。
矿区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矿区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背离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一大关键。因此,基于生态网络指导矿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配置,对传统矿业用地遗留下的大量废弃地在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以及环境治理中分类指导,使局部问题有了可操作性的实现途径。主要考虑功能分区组织(图5.5),网络廊道体系组织。
图5.4 基于生态网络体系指导的武安市矿区廊道恢复格局
(1)生态网络体系组织修复。
根据武安市整体生态功能分区要求,在绿色生态矿业发展区中合理组织生态网络体系。
根据武安市各主要矿区的位置与状态,结合所处生态网络位置(图5.4),将主要矿区依据廊道恢复种类归类,共分为4类,以指导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以及环境治理工作。
道路廊道单一廊道恢复建设主要包括:暴庄煤矿,贺庄煤矿,薛村煤矿,玉泉岭铁矿、上泉铁矿,广平铁矿。
道路廊道、绿色通道2类廊道恢复建设主要包括:县团城铁矿。
图5.5 武安市生态功能分区
河流廊道、道路廊道、绿色通道3类廊道或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山脊廊道3类廊道恢复建设:其中恢复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山脊廊道包括周庄煤矿、临漳煤矿、矿山村铁矿、成安煤矿、曲周煤矿、万年煤矿;其中恢复河流廊道、道路廊道、绿色通道包括云驾岭煤矿、小汪铁矿、东河湾铁矿、平顶山铁矿、县团城铁矿、玉石洼铁矿、北洺河铁矿、团城铁矿。
山脊廊道、河流廊道、道路廊道、绿色通道4类廊道恢复建设包括:西石门铁矿、邱县煤矿、衡水煤矿、陶一煤矿、郭二庄煤矿、阳邑煤矿、康二城煤矿、漳村煤矿、显德汪煤矿、51002部队煤矿、车网口煤矿、小店煤矿、石板坡铁矿、玉石洼铁矿、马甲脑铁矿。
(2)西石门铁矿生态网络廊道修复内容详见4.3.3.3。
在区域和矿区尺度上,构建出和谐的网络体系格局,以及土地利用安全框架,仅仅是美好的蓝图。通过对残缺的山体、阻断的河流等生态通道的修复及农林牧景观生态元修复,实现景观现实整合。经过对矿业用地整合后,武安市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显着提高,对改善武安整体安全格局起到积极的作用。
② 如何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
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凸现
工业互联网无疑是这个寒冬中最热的产业经济话题。“BAT们”视之为“互联网的下半场”,正在竞相“+工业”“+制造业”而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们也在积极“+互联网”,希望借助互联网的科技力量,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配备上全新引擎,从而打造“新工业”。
不难看出,工业互联网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高速发展期,预计至2020年将达万亿元规模。但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在设备、控制、网络、平台、数据等工业互联网主要环节,仍然存在传统的安全防护技术不能适应当前的网络安全新形势、安全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
工业互联网万亿级市场模引发安全隐患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预计2017年到2019年,产业规模将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随着国家出台相关工业互联网利好政策,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增速加快,截止到2018年3月,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250家。世界各国正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方面,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是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趋势。
工业互联网是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动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创造更多新兴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控制系统及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网络空间边界和功能极大扩展,以及开放、互联、跨域的制造环境,使得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1、网络攻击威胁向工业互联网领域渗透。近年来,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呈快速增长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个,其中工控系统新增漏洞数351个,相比2016年同期,新增数量几乎翻番,漏洞数量之大,使整个工业系统的生产网络面临巨大安全威胁。
2、新技术的运用带来新的安全威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导致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多样化。
3、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目前,传统的安全保障技术不足以解决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同时,针对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资金投入较少,相应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责任体系不明确等,难以为工业互联网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
那么,如何铸造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基石,加快构建可信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呢?
1、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紧跟工业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努力引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发展。
2、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落地实施。全面推广技术合规性检测,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良性发展。
3、完善监管和评测体系。
4、切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发展。加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构建覆盖系统建设各环节的安全防护体系。
5、联合行业力量打造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
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能力建议:
1、顶层设计:出台系列文件,形成顶层设计;
2、标准引导: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推进重点领域安全标准的研制;
3、技术保障:夯实基础,强化技术实力;
4、系统布局:依托联盟,打造产业促进平台;
5、产业应用:加强产业推进,推广安全最佳实践。
近年来,中国也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明确提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内容,从制度建立、标准研制、安全防护、数据保护、手段建设、安全产业发展、人员培养等方面,要求建立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
在国家政策以及业界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我国工业互联网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安全层面的保障也会更上一层楼。